大家好,我是古老板。
近日,各平台针对几个大网红进行了禁言处理,其中“蔡老板“作为知名网络车评人,因为无根据地在抖音造谣特斯拉,导致封号。
2021年,网红车评人“蔡老板”发布了一则有关特斯拉爆料的视频,主要内容是指特斯拉压低报价,疑似不良竞争,质疑特斯拉零部件质量存在问题。该视频在短视频平台迅速走红,引发网友热议。据说知名科技媒体品玩也是因为特斯拉而导致各平台被封。
那这位车评人“蔡老板”是不是真的造谣了呢?
真的造了。他在视频中使用了“我有一个朋友”这样的未公正信源,神秘的说辞,从心理暗示层面增加了可信度,但这种未经证实的消息,存在刻意抹黑的可能性。车评人“蔡老板”无法找到他口中的“朋友”出面提供证据,也无法提供这位“朋友”的具体信息,因此蔡老板被认定,在没有可靠、真实信源的情况下,传播的内容对特斯拉方确实造成了影响。
我支持这种行动,平台有权制定规则,对那些不符合平台规则的帐号进行处理。一个自媒体帐号本来就要受到平台相关规则的约束。
然而,问题来了,蔡老板针对特斯拉进行造谣,立马被平台下架,而司马南却长期可以在平台随意造谣,但却一点问题都没有,这是为何?
言论的边界
一个网络平台上的言论边界由平台和法律共同构成,其中,平台的约束力才是根本性且最有效的长久约束力。
因为仅仅来自政府的监管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但平台的约束力来源于最终消费者和广告商的约束力。
每一个平台的发展,如果上面大量充满着不实信息,那么,平台本身的发展也会受到影响。
在平台企业中,58同城,就曾经因为无法管束大量的虚假信息,导致消费者和商家都减少了对这一网站的使用。
所以,各个平台的发展,都基于平台本身的利益,需要有相应的管理手段。所以各个平台都制定了相关的社区公约。
其中抖音的社区公约中说:
不实信息通常是指没有事实依据而编造、或者依据部分事实断章取义、拼凑剪接、刻意夸大的信息。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瞬息万变的,人们对于事物、现象或事件等的认知也是不断深入的,上一刻的“真相”,下一刻也可能变成“不实信息”。为此,平台努力遏制谣言等不实信息的传播,并引导用户获取真实、权威信息。平台号召广大用户不信谣、不传谣,不断提升网络素养,同时也鼓励用户积极参与不实信息的治理工作。如果发现可能含有不实信息的内容,欢迎进行举报并积极参与平台的辟谣工作。
而每一个人只要拥有自媒体帐号,在注册时,就已经和平台方签署了遵守平台社区公约的协议,平台对帐号的处理的依据,也就是根据这一契约进行的。
也即,言论的边界不仅在法律层面,还在于各平台与自媒体帐号签订的关于言论的契约。
一个人被平台封了号,如果平台是根据契约来进行的,那么在法律上,平台是完全站得住脚的,所有的平台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平台长久利益考虑制定相关的协议,这是合情合理,则符合市场规则的一件事。
言论的边界在于他人的产权范围,各平台本质上属于各平台公司所有,因此,平台公司根据契约、在自己产权范围内,对自媒体帐号进行处理,是完全正当的。
那问题来了,司马南有没有违反平台约定呢?
司马南有没有违反平台约定呢?
当然违反了!
司马南第一个造的谣,就与蔡老板是类似的。
他根据他在网上看来的某自媒体文章的内容,就开始在视频里对着联想大骂了。他有没有查证过具体的内容呢?没有,他自己也不具备这种能力。
虽然他一直吹嘘自己是学过会计的,但是在项立刚对司马南批评后,他开始认怂了,他说我什么都不懂。
他说:
“尽管项立刚先生有许多真知卓见令人佩服,与我还有做早饭的同好,诚难接受其对我等的严厉指控。
水平低,不懂会计,对联想09年改制涉嫌国资流失有点儿质疑,咋个不行?
引用联想自己的数字,何来谣言?“
司马南当然是用的谣言,因为他将联想的净资产胡乱计算,误导网民认定为联想出售股权是贱卖国有资产。
如果你能找到一个能看懂上市公司报表的专业人士支持司马南,算你牛。支持他的全部是对财报一窍不通的无知者。
司马南的造谣远远不止这些。
联想是一家全球市场份额第一的PC、IT装备企业,长期保持着良好的财务记录,他直接说对方是资不抵债,这不是造谣是什么?
他的股价长期以来保持坚挺的价格,如果资不抵债,那些精得和鬼一样的股民不会抛售吗?只需要有一点股票常识,也不会信他的造谣。
真正的事实是,联想2022财年全年营收为4240亿人民币,净利润129亿人民币,是一家财务非常健康的企业。
司马南还将联想的创业员工胡锡兰打成在背后搞钱的曾夫人,这不是赤裸裸的谣言吗?“
一个杭州的网红评论联想事件,司马南直接将对方说成为联想公司的保安,试图引导他的受众,你看他们公司的保安都在骂联想了。
司马南还将联想控股和联想集团两家公司的高管薪酬加起来,去除以一家公司的总薪酬,以欺骗他的粉丝,造成联想高管薪酬过高的假象。
这种欺骗和造谣数不胜数。
司马南直接用希望马云进派出所这种暴力指向的言论对待中国优秀企业阿里巴巴的领导者,这不是造谣生事吗?
司马南针对莫言的攻击不是造谣生事吗?司马南针对张文宏的攻击不是造谣生事吗?
司马南针对民营企业56789的攻击不是造谣生事吗?
司马南以民营企业缴税的引用,不也是故意用老旧信息引导受众来造谣生事吗?
在疫情期间,司马南火力全开,任何一件事都引向资本,不是造谣生事吗?
他存在于各平台的目的,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疯狂地攻击一切他想攻击的企业家和名人。
他不仅仅在破坏企业家的形象、影响企业的发展,还在挑起舆论双方的攻击,中国舆论越来越分裂,越来越极化,难道他没有责任吗?
他当然是始作俑者之一,这样的人存在于各个平台,难道对平台的发展有利吗?
有没有人举报过司马南,举报他造谣的多如牛毛。平台完全是可以根据平台公约对司马南进行约束,可以封号可以禁言。
可是,这一现象并没有发生。
一种行为为何两种对待?
特斯拉是外企,是中国招商引资进来的全球知名企业。保护好企业主的声誉,也是平台正常发展的必须,如果随便一个自媒体都可以胡编乱造,那所有的企业也会离抖音而去,因为这不是一个健康的平台生态。
联想这样的企业,本应该成为国人的骄傲,中国有几家在一个领域成为世界第一的企业呢?即使在司马南带动的民粹舆论打压下,2023年上半年,联想依然是PC领域的全球第一。
就连刚刚给美国政府降级的世界三大评级机构标普,都提高了联想的信用评级与债务评级到投资级。
联想海外市场占比超过七成。中国区市场只占27%。这样的企业,不是应该是重点保护对象吗?不仅仅关系到无数人的就业,也是中国企业家走向世界的标杆啊。
这样的企业,全中国能数得出来几家?
阿里这样的企业不是中国最牛的平台企业吗?多少人消费者受益于阿里的发展,生活没有更便利吗?买东西没有更便宜吗?
莫言不是中国文学界的骄傲吗?中国官方都授予过莫言茅盾文学奖,你挑动群众斗莫言,不是把中国的舆论场搞得乌烟瘴气么?斗张文宏这种行业内专家,导致无数专家不敢讲话,导致了什么后果呢?
更严重的是,司马南让无数民营企业家再也不敢说话了。近几年,中国知名企业家还敢站在台前来说话的有几个?民营企业家的信心缺失,难道与司马南没有关系吗?
而联想、阿里都是中国企业,是中国少有的在某一领域世界第一的企业,平台们保护特斯拉,却不保护联想,这是为什么呢?
有几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是平台短视,只考虑流量,没有考虑平台的长远利益,任由这种对企业和企业家的造谣攻击,虽然只能带来短期流量,只会让更多的企业害怕这些平台。
第二种可能
司马南已经尾大不掉了,如果根据平台规则对他进行处理,平台害怕他的粉丝会攻击平台,导致平台经济利益上的损失,如果基于这种损失考虑,也是平台短视的结果。
其他的可能当然还有,但我不敢想。
我不知道是哪一种,但不管如何,平台搞这种区别对待,搞这种双标,会让企业们寒心,对平台的长远利益也是一种打击。
结语
中国企业需要受到公平的对待,所有的言论平台,都应该对这些极端言论采取非常之手段,平台进行区别对待,会损害平台的声誉,对平台的长久发展也不利,更为不利的是,对民粹造谣言论的容忍,最终也将伤及自身。
各大平台企业,应该有长远的目光,不应该为了流量,为了短时间的眼球效应,把自己制定的规则摆抛在脑后,而应该一视同仁,对司马南这种造谣生事严重干扰中国经济发展的民粹头头坚决下架。
如果平台们一直为了流量护着司马南,那些对司马南不满、认定司马南是制造中国反资本氛围的消费者们,也终将用杯葛的方式来抵制平台的双标和不作为。
因为,这种舆论若持续,所有的企业都将受害,所有的消费者和普通上班族也将成为受害者。(完)
这个号只是服务号,一个月只能发四篇。
我的文章主要发表在以下两个号上,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