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认知上最大的竞争,其实是优质信息输入量的竞争。
公众号《腰不好的老高》是为大家每日精选出有价值的文字,提高信息含金量,提升信息能量密度,取精华、去糟粕,为大家节约时间,你的10分钟=他的3小时。内容主要是:
l 关于赚钱的:小生意·副业·自媒体·引流·网赚……
l 关于投资的。
l 关于升阶的:认知提升·成长·进化
老高干的这活是 “信息的熵减”,非常有价值。
欢迎扫码关注:私发1套见面礼:
《美国知名投资家Naval:如何不靠运气致富》.
1.如果你知道人的需求是无穷的,就不会执著于要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因为在人类无穷无尽的需求面前,根本就不存在最好的XX。所谓最好的教育,只是一种妄念。2.如果你知道资源是稀缺的,就不会追求所有人接受一模一样的教育并且将其视之为公平,公平不是相等。3.如果你知道政府的钱来自纳税人,就不会反对撤点并校的政策。要维持成千上万座只剩下几个十几个孩子的乡村小学校,那么多老师的工资和学校的运营费用,不是纳税人能承受之重。
4.如果你知道边际效用递减,就不会在孩子的教育上无穷无尽的增加投入。就不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陪他写作业。并不是付出越多孩子就越爱你,更不是付出越多孩子就越有进步。很多付出毫无意义,很多牺牲只是浪费。
5.永远不要相信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之类的蠢话。孩子的成长并不比你的人生更重要。不管是一个社会的教育还是一个家庭的教育,都应该考虑成本和收益,都应该量力而为,而不是陷入不计成本的疯狂。
6.永远不要让孩子的教育导致家庭陷入贫穷的泥潭。所谓教育,不过是一种投资。所谓投资,最重要的是审慎,而不是冒险精神。这句话也许不适用于那些投资天才,但绝对适合我们普通大众。为了孩子的教育砸锅卖铁,并不值得。如果是普通家庭,何必上什么国际学校,何必买什么学区房,何必花钱求人让孩子去重点,何必送孩子出国读书?你又不欠他的。如果家里比较穷,读大学让孩子申请助学贷款就好了,反正助学贷款那么优惠,不贷白不贷。不要为了孩子的教育节衣缩食,不要为了孩子的教育牺牲掉自己的生活。说这些当然不是教你逃避养育孩子的责任。把他养大,给他爱和尊重,陪他玩、陪他看动画,力所能及的满足他的那些小小需求,给他够用的零花钱,享受亲情的快乐,承担父母的职责。这就够了。
7.如果你知道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就不会去规划孩子的未来。尽人事,听天命,就是最好的态度。我们都知道做工作计划不要特别乐观特别高调。适度悲观一点冷静一点,其实是好事。对待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不必指望孩子成为光芒四射的人物,不成为一个坏人,废物,能自食其力,善良明智,就不错了。家庭教育重最重要的,就是丢掉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8.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是教育的普及带来了经济的发展,另一些经济学家则认为是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教育的普及。我相信后一种。没有经济的发展,饭都吃不饱,哪有钱投资孩子的教育?八十年代为什么会有很多青年上不起大学?就是因为穷。很多人会说国家可以提供助学贷款啊,但国家的助学贷款也需要人们储蓄和纳税,而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没有经济的发展,哪来什么助学贷款?哪来那么多的资源来办学和扩大招生?9.为什么上一代人可以每天放学后在田野上无忧无虑的奔跑嬉戏,这一代孩子却要辛苦做作业面临更大的学业压力?为什么父母会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学业?只有经济学才能解释这个问题。第一,收入增加,投资增加。解决了温饱,有了闲钱和闲暇,人们就开始更多的投资孩子的教育。第二,利润增加,投资增加。相比几十年前,高等教育可以带来越来越高的经济回报。40年前,一个工程师、企业高管和农民的收入差距可能是两三倍;四十年后,他们的收入差距可能是几百几千倍。更多的利润吸引人们更多的投资孩子的教育。10.一张试卷,并不是最佳的考试方式。并不能测试出人们的真才实干,测试出人们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那么,为什么还要采取这种落后的考试方式?唯一的答案是因为这样做最“经济”。“经济”一词的解释之一就是:“耗费少而收益多,用较少的人力、财力、物力、时间、空间获取较大的成果或收益。”这并不是计划教育下选拔人才最好的方式,而是成本最低的方式。相比其他方式,一张试卷,花钱少,争议小,风险低。所以才会延续下来。但是,这种方式就像裹小脚一样,终究会被抛弃。比如你是老板,招聘员工,提拔人才,选择合伙人时,并不用试卷这种落后的方式。11.教育领域并不像自然科学那样对错鲜明,极端的方法常常也能取得成功。《夏山学校》中校方放纵学生为所欲为,《虎妈战歌》中严厉管教最终也能取得成功,童话大王郑渊洁也有一套前无古人的创新教育方法。这些书你可以当故事看看,但对于普通家长来说,参考意义不大。当你听一个专家讲他的教育方法和成功案例时,不要被他的成功光环迷惑,而是要冷静思考这样做的风险和成功的概率。当然,各种理论和案例的意义,不在于参考性,而在于启发性。没有来自外界的各种启发,我们的脑子,很容易僵化掉。12.世界上最邪恶的教育有两种:一种是放纵,一种是控制。放纵型教育把孩子当天使,反对父母的管教,相信人之初性本善,孩子在纯粹的自由中会成为最好的自己,这种源自西方的教育观念如今很流行,将来也许会更加流行。但这种放纵,只会通向堕落与败坏;另一种是控制,把孩子当牲口,当赚取分数的工具。让他们像牛马一样在家长或者学校的控制下活着,没有自由的空间,没有选择的权利,只能争分夺秒的学习,这种教育,其实是奴役。
2.(美)马赛厄斯·德普克《爱、金钱和孩子:育儿经济学》
欢迎你加入我的知识星球:如何想到又做到。
这个星球主要写关于“做到”的行动学系列(也写一些其他方面的思考)。【做到】系列目前已经更新到了36篇。我的做事心法,甚至血泪教训,毫无保留的分享给你。已经购买了星球的朋友,也欢迎留言分享你的践行经历。我会每个月继续选出践行者,赠送自己精心挑选的礼物。也欢迎你在星球向我提问,深度交流。如果你也想在这个星球上写【如何想到又做到】这一主题,总结你的做事经验,分享你的做事心法,启迪帮助他人,链接更多人脉和资源,欢迎联系我。对了,你也可以通过朋友圈、公众号分享你的学习心得,顺便分销我的知识星球。我设置的分佣比例是50%. 如果做的好,可以赚到一些买书钱。思想有时不合时宜,行动却永远给彼此以激励。知识星球见,一起想到并做到。
前往“发现”-“看一看”浏览“朋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