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4亿人月收入不到2000,怎样提高他们的收入
原创
漫天雪798
漫天霹雳Plus
漫天霹雳Plus
微信号
gh_5d7427614208
功能介绍
经济学与人生
发表于
李迅雷发表了一篇文章,文中引用北师大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2021年发布的数据,说“我国月收入2000元以下的人口约为9.64亿。”
这个数据跟以前公布的“6亿人月收入也就1000元”结合起来,如果两个都靠谱的话,那么月收入1000-2000元的,为3亿多人。
这两个数据告诉我们,其实我们还是一个收入很低的国家,我国人均GDP才1万多美元,真的还远没有到骄傲的时候,坚持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永远不过时。
数据总是冷冰冰的,给人不了直观的感受。一个素不相识的人的生存境况,大家也并不真的关心。但如果你真的想了解底层民众的生活状况,往祖国的西部走一走,或者时不时地回一下乡下老家,应该就会有切身的体会。
当然,李迅雷文章的出发点和解决方案,都是错得离谱的,他关注的是所谓基尼系数,即收入分配问题;以及所谓的需求不足、产能过剩问题,一眼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凯恩斯主义的信徒。
如果一国国民的收入水平,依靠收入分配就能够提高,那提高收入就太简单了,把马云、马化腾们的钱分给穷人,穷人的收入水平就高了。然而财富的生产与分配方式密切相关,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没有人愿意生产,到时候你拿什么分配呢?所以其结果就是集体返贫。
一个人若是整天关注收入分配问题,那他就跟经济学没有任何关系了。他实际上就是一个宣传家和煽动家,就是要对财富的生产发动攻击。因为经济学研究的是财富生产问题,用什么样的手段、能够实现这样的目的的问题。
经济学也从来不认为有一个独立于生产之上的分配问题存在,生产完成,交换发生,分配就自然完成。谁服务消费者的能力强,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财富就被消费者用“金钱投票”的方式“分配”给了他。这是最公平正义的分配方式。
如果把一个分配的巨大权力授予某些人,让他们可以决定谁可以拥有更多的财富,那么人们就会变成奴颜婢膝的仆从,而不是设法服务同胞的生产者,这种社会就会变成一个等级社会,它会直接打击财富创造,埋藏毁灭的因子。
也没有什么需求不足和产能过剩问题。所谓的需求不足和产能过剩,其实都是生产遭到了破坏。人们需求不足,正确的归因是他的生产能力受限了,无法生产出别人需要的东西,当然就换不来自己需要的东西。先有生产,后有消费。
改革开放以前,你说人们不喜欢顿顿吃肉、电灯电话楼上楼下吗?当然不是。人们收入太低,消费不起这些东西,原因就在于不让他生产。当养三只鸭子就是资本主义,炒个傻子瓜子就是资本主义尾巴,出个村都要盖若干个章子,进城找个工作都可能被收容遣送,还生产个毛线!
产能过剩问题,更是生产遭到破坏的明证。在一个自由市场上,会有大规模的产能过剩问题吗?
个别企业家会发生
判断失误,
货物卖不出去,但绝对不会出现明明卖不出去,大家还一哄而上一直生产的问题。
企业家又不是傻子,
眼睁睁看着东西没人要还一直生产一堆垃圾。
所以大规模的产能过剩,必定是因为你违背了消费者意愿,生产出来了一堆消费者根本不需要的东西。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必定是干预主义的结果。
房地产为什么会产能过剩,有的地方是鬼城?因为信贷扩张政策就是
真实的财富并没有增长,钱却变
多了,
企业家由此发生普遍判断错误,用拿到的信贷资金,将大量资源错误地配置到了房地产之中,导致了生产结构的扭曲。然而消费者并没有这么大需求,所以他们对这些错误投资的惩罚就是让他们破产。
大萧条期间,美国民众“需求不足”,排队领救济面包,喝不起牛奶。但是另一边发生的是,“产能过剩”了,“黑心资本家”倒牛奶,甚至把粮食直接烧掉。原因在哪里?因为罗斯福给这些农场主牧场主发补贴,生产越多补贴就越多,所以管它呢,消费者需要不需要,我先把补贴搞到手再说。而为了保持农产品的高价,就必须减少供给,所以就把他们倒掉或者烧掉。
所有的产能过剩,其实都多是这个版本。闲不住的手总以为自己可以违背经济学规律行事,这跟认为自己权大就可以改变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一样荒唐可笑。
现在我们说,收入低的人还有很多,各路人物都在给出自己的良方妙计,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大家在提高人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这个目的上是一致的,那么,分歧就在于采用什么样的手段才能达成这样的目的。
这就是经济学要回答的问题,它研究的就是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因果关系,这个因果关系是确切的,是不以某些人的意志而转移的,否认它,就跟否认地心引力一样荒唐。
那这个因果关系是什么?
提高收入水平的唯一可行途径,就是增加资本投资。人均占有资本量越高,真实收入水平就越高,生活就越好。
我们生活中的一切进步,都来自于资本投资的增加。技术进步是资本投资的结果,世界上的技术千千万,是什么决定了某项新技术被投入实际应用?是资本量。这就是说,技术,相对于资本,是过剩的。只有资本量增加了,才能有更多的技术被创造出来,并投入实际应用。
随着资本投资的增加,技术进步不断发生,由此使劳动生产率节节攀升,单位时间内创造出了远远高于过去的产值,所以工资率提升了,休闲享受的增加成为可能。
而随着产出的增加,物价又不断下降,这时候即便名义工资没有变化,实际工资的购买力却在增加,人们的生活水平由此提升了。
马尔萨斯曾经论述过人口律的问题,如果人口不断增加,而产出增加的速度跟不上人口的增长速度,那么就会陷入马尔萨斯陷阱,这时候灾难就会降临,养活不了这么多的“过剩人口”了。
人们对马尔萨斯人口定律有巨大的误解,认为他的学说与计划生育有关。但是马尔萨斯人口定律只是经济学上“报酬率”的一个特殊应用。他只是阐明了资源与人口之间必定有这么一个最佳的组合点,并没有说这个点在哪里,也没有说这个点不会随着资本投资和技术进步的发生而向外移动。工业革命的发生,使同样的土地和资源养活了数倍于过去的人口,而且生活水平不降反升,就是因为古典经济学家破除了阻碍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的意识形态,使得投资量节节攀升,由此改善了普罗大众的生活状况。
那么很清楚,现在要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就是要鼓励资本积累。
鼓励资本积累,首先就不能容许各种反资本的声音兴风作浪,这种意识形态最终会转化为反资本的政策,导致投资量下降或者投资撤离,伤害最大的,恰恰就是低收入群体。
其次不能信贷扩张。信贷扩张政策的结果,就是生产结构的扭曲,最终会导致经济危机,所以它就是最大的资本绞肉机。信贷扩张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它就是在打击储蓄精神,毁灭投资。而且,信贷扩张的坎蒂隆效应,就是让靠近货币源头的人劫掠没钱的穷人,只会导致他们实际收入越来越低。
第三就是破除一切管制和干预。任何管制和干预措施,都会降低资本积累的速度,因为它就是在侵犯产权,而侵犯产权的结果就是,人们对未来的预期下降,时间偏好提高,因此就会倾向于多消费而少储蓄,更不会有长远投资的打算,这启动了社会去文明化和贫困化的进程。
总之,要奉行市场经济的原则,保护产权和自由交换。乱锤一气,是不会有人积累资本的。资本积累少了,工厂要关门或者缩减规模,就会增加失业,降低工资,这就是目的与手段的背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轻触阅读原文
知道了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
取消
允许
取消
允许
:
,
。
视频
小程序
赞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