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错这个简单道理,永远提振不了消费
原创
邓新华
只给少数人看
上面的会议刚刚提出,明年要提振消费。
最近有个经济学“业内”的网友说,现在是消费不足,沿海民营企业很多新设备闲置,甚至当做二手设备贱卖。
我说:“只要减税、减管制,这些设备又会响起来。”
这个网友轻蔑地一笑,说:“设备响起来,生产的东西卖给谁?”
你看,太多人不懂萨伊定律,包括所谓的经济学“业内”人士。经济学“业内”人士,大体包括高校教师、研究所学者、证券公司研究员等。说实话,这些人大部分经济学水平比较差。
撒伊定律——供给创造需求,其实非常简单。用最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你拿你生产的东西(供给),去买别人的东西(创造需求)。也就是,你用你的供给,创造对别人的产品的需求。如果你没有供给能力,你屁需求都没有。因为,没有供给能力,你就买不起。
再通俗点说,就是你有钱才能有需求。
你看1978年改革开放,农民能种出更多粮食了(供给增加),对工业品的需求就增加了。企业也改革,搞承包制,工人的供给能力也增加了,于是对农产品的需求更大了。
只有深刻理解了萨伊定律,才能懂得,当前之所以消费不振,原因正是供给出问题了。
简单举个例子:假设猎户用肉食换农民的大米,在这个关系里,猎人用肉食的供给,创造对农民的大米的需求。同理,农民用自己的大米的供给,创造对猎户的肉食的需求。
这几天猎户没打到兔子,没有办法购买农民的大米了,于是,农民的大米卖不出去了。
经济学“业内”人士说:“看,大米生产过剩了。”
是大米生产过剩了吗?当然不是!
真实原因是猎户生产不足了,才使大米显得过剩了。
理解了这一点,再来看现实:
这几年,教培行业、互联网行业、房地产行业……等等一系列行业的供给受重锤,许多人失业吃老本,他们大幅压缩消费。那些原来为他们而生产的企业,同样也亏损,它们的员工也压缩消费……一连串的反应。
所以,现实中,你看到很多东西卖不出去,是生产过剩了吗?
不!是因为另一些行业供给不足!
多么简单的道理!可大部分“业内”人士就是不懂。
所有的消费问题都是投资问题:如何让投资能赚到钱。减税、减管制,,让更多行业的供给恢复起来、多起来,那消费马上就会旺起来。
那个经济学“业内”的网友没有理解,民营企业闲置的机器越多响起来,消费就越旺。相反,民营企业的机器响不起来,那消费肯定越不行。
所以明年提振消费,怎么提振?
补贴能提振消费吗?当然不能!
你补贴家电,家电消费是提振了,但人们一定会减少其他方面的消费,因为他们的供给没有增长。补贴,只是把对A的需求,挪成对B的需求。
发消费券能提振消费吗?当然不能!
补贴也好、消费券也好,都是用纳税人的钱来补贴纳税人自己。纳税人包括企业和个人。这些钱都是需求。把一笔钱用于这里,就不能用于那里,就必然减少那里的消费。
所以只有减税、减管制,让民间投资活跃起来,消费才能提振起来。其他都是浪费,雪上加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轻触阅读原文
只给少数人看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知道了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
取消
允许
取消
允许
×
分析
:
,
。
视频
小程序
赞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分享
留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