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现在的未婚青年们如何应对家人的逼婚?
宗翎老师作答:
我只能说尽我的力回答,因为我觉得,凡是涉及到婚姻恋爱家庭问题,我觉得七哥才是专家,我不太行,我只能说是讲一点自己的看法。
1
我们首先说逼婚的原因是什么?任何问题你要想解决它,首先要分析它的根源在哪里。以我来看,我只能说是侧面来看,父母经常逼婚,根本上是来源于两个东西:他们对子女的一个是控制欲,一个是焦虑感。这就是最根本的东西。
先说什么叫控制欲。
很多的父母他都会把孩子当成是自己的一个私有财产,他要控制他们。所以他经常就要让孩子保持和父母高度一致,紧密围绕在以父母为核心的家中央周围。所以他是这样子的,他不太尊重孩子的个性,他也不知道说保持一个适当的尺度和距离,然后有一个正确的定位。这个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那么第二点就来自于焦虑感。
焦虑感有对自己的,也有对别人的,但他是有一种焦虑。
什么焦虑?你看很常见的,比如说有的老人就说,你看我女儿都三十出头了,还没有结婚,她再这样下去,她都变成黄脸婆了,没人要了。
她在以前二十多岁就没找,现在都三十了还不找,完了。他说以后越弄下去越没人要了。
广东人还有个专门的一个词,我广东话说的不太好,这句话翻译成普通话叫做“箩底橙”,就是一个箩筐,底下剩了几个橙子,其他好橙子都已经被人家吃完了,就箩筐底剩的几个没人要的。然后他说完了,他很焦虑。
还有人焦虑什么?他焦虑他(孩子)以后。
他说他(孩子)现在不结婚,以后老了怎么办?也没有子女照顾他,老了以后没人养老,没人陪伴,很孤独,生个病都没人照顾,怎么办?他是从一个抗风险的角度,在思考这个问题。
然后还有很多,有的时候他还焦虑,他抱不上孙子怎么办?比如说你看人家都抱孙子了,他还有个攀比心理,他攀比。你看人家都抱孙子,我没有抱孙子。
抱孙子的焦虑从哪来的呢?我一开始没有完全想通,因为当时我觉得,怎么整天这么执着抱孙子。后来有一天我和他们交流一下,我有一点想明白这个问题了,我也不知道说的对不对,我只能说自己的观察。
就是什么?他说他看到他很老了,垂垂老矣,他每天其实就感觉自己在走向死亡,特别退休以后,他年龄越来越大,身体越来越差,他就觉得自己……他对死亡是很恐惧和焦虑,他又没有办法,他也不学佛。
那么这个时候看到一个很鲜嫩的小生命在他面前呀呀学语,充满了活力,他觉得特别开心,他感到生命得到了延续,他甚至感觉到好像对死亡的那种担忧都化解了。
为什么?他就觉得我感觉生命在这个小生命身上继续延续了,我们通过家族血脉的延续,好像我的生命也延续了。
我死了,反正他还活着嘛,他一个新的生命诞生了。反正不知道怎么,他那种心理就有点变成这样子了,就是说他自己的焦虑感就会得到缓解。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些好面子的原因。
比如,他会说你看看人家周围的邻居,我们亲戚朋友家里孩子都结婚了,你看看我有时候过年的时候,跟亲戚说起来,人家问起来说您儿子怎么还没有结婚,都这么大了,怎么回事?
我都不好意思,我跟人家都没法交代,你看看这个家里面我抬不起头来,他是这样子的。
所以到最后你又发现,他就是这种焦虑感。这些焦虑背后你再分析就很有意思了。
这里面它还有一些什么?你会发现父母他经常会把自己的生命,他的幸福落到他的孩子身上,而不是自己身上,就是他的生命是没有主心骨的,他是一个没有灵魂的生命。
他的生命,他的幸福,是建立在他的孩子身上,而不是他自己身上。
很好玩,这个很常见的一个,看来是有代表性。我见到有的老年人说那个话,在我一个出家人来听,我都觉得很震惊,但是他们好像觉得很自然。
比如说,有一个母亲就跟我说,当着她女儿面这样说,她说,你看看我每次一想起你这么大年龄了,你还没对象,我真的整晚上都睡不着觉,我愁得整晚上都睡不着觉。基本上原话就是这个意思,反正是你看看我整晚都睡不着觉,你看她还没有结婚。
我在想,人家不结婚你就睡不着觉。如果说你女儿得了癌症,你睡不着觉,我还可以理解。
这还没结婚咋你就睡不着觉了,你也太容易睡不着,你这身体不会就……好不了,是不是?
这一看,一身病,高血压,又是什么各种心脏病。她能不生病?你说她操的心。
我说你不能有点爱好?你有点什么,你打太极拳,你学个跳舞什么的。她说我整天就在操心孩子,我哪有时间想自己。
我说你出去旅游,她说不行,我要给孩子攒点钱,你看我们家经济条件不是特别好。
我都觉得特别奇怪,他们的逻辑,老实说,从我来讲都不是很成立。是吧?你看她操的心。
所以你会发现父母的逼婚,很多是从他们的妄念里面来的,他对世界的认知有问题,他的人生没有主心骨,他就把他的人生都寄托在孩子身上。
我的天,他们好累的,是吧?
2
说完这个之后,我们就说怎么应对呢?
要提到我上师的一句话。
我以前谈话,跟上师。
那时候还没出家,上师说你以后要出家,我就跟他说我妈妈肯定不答应,而且她年龄这么大了,她肯定希望我照顾她,怎么怎么样,我就讲起这个问题。
我上师就说了一句话,我(把)这话一直记在心里。
上师说,一个学佛的人对父母要“孝敬”,但不要“孝顺”。你看这个词说得很有意思。
他说为什么说要孝敬而不要孝顺?她是你父母,当然你要孝敬她,就没有任何问题。你要尊重她,孝养她,要各种对她好,这个没有问题。打内心要尊重她,对她特别好,要慈悲,这是完全应该的,做不到这点都不配做人。
但是你不能处处都顺着她,什么都听她的,不行。为什么?她不一定有智慧,对吧?她不是你依止的、皈依的对象,对不对?我们依止的是佛菩萨,依止的是上师,依止的是这些大德、成就者,他们才是我们依止的对象。为什么?他们有足够的智慧,有足够的能力。父母对你再好,她毕竟是个凡夫,所以在智慧层面你不能依着她,所以你不能处处顺着她,对吧?这就是原因所在。
所以我们说慈悲要智慧,孝顺父母也要智慧的,是不是?你不能言听计从,他叫你干什么就干什么,很多人把孝顺也玩成了一个滥情的孝顺了,就傻了。“要听父母的”,父母对他的影响太大了,以至于说父母可能想帮他,最后还害了他,是吧?有这种情况。
父母为你好,但不一定最后能真的帮到你。这个很有意思,这个逻辑——对你好的人不一定是真正帮你的人,这个逻辑能听懂吧?就好像我们拼命给那些穷人钱,不一定就是帮他,这个逻辑是一样的。
3
接下来怎么办?
当然还是要沟通。只能是沟通。
沟通我觉得得要从几个角度去做。
第一个角度,我觉得非常重要的一个角度,就是你一定要帮助你的父母,找到他人生的主心骨。
就是说他的人生的幸福和快乐、价值不能仅仅是建立在孩子的身上,是不是?
他得有自己的人生的追求。
哪怕说我想去成为一个跳舞很好的人,或者我想去多旅游一下,我想去享受一下生活也行啊?
当然我不是说这个不好,但是我更提倡的是,如果他能了解一些佛法,能够开始修习佛法,那就更好了,那是最好的。
一旦这个人他修习了佛法之后,他真正地懂得佛法,他也遇到了好的老师,他的心态可能就会慢慢转变,他会明白很多道理的,对不对?
他就会明白:
第一,人各有各的业力,你不能强迫别人的。
第二,我自己这一生的重点是什么。
我认为父母这一生的重点应该是好好修行,自己要解脱。而不是说仅仅是整天就盯着孩子,他有没有结婚,他什么什么,对吧?
第三,他如果再有点智慧,他还要认识到结婚也不一定是好事,有可能是个大坑。而且世事都是无常的,结婚真的一定对孩子好吗?都不一定。
那个时候他可能会有一个更广阔的视野去看待这个世界,看待他的孩子,还有看待他自己,这个问题才能有根本的解决。
然后他生命的重轴、重心可能会慢慢就转移到别的方面,比如说修行佛法,或者是做一些善事去利益别人,因为他要提升自己的福报,他想提升自己修行,那个时候他可能就会有改变。
我在藏地,我看到一些老年人,藏地的有一些老头老太太,他们的晚年是怎么过的呢?
他根本没有时间去管什么孩子的那些闲事。他们很放手的,也很奇怪。他们一天到晚做的最多的就是修行,因为我是亲眼见到的。
我们寺院周围的那些老头老太太,他们每天就是跑到有一种房子里,在藏地寺院里藏语叫“阔尔炕”,意思是“转经房”,它里面有很大的转经筒。
他这一天,那几个老年人就在屋子里转转经筒,一边念经一边转,他们有时候也聊聊天,但是大部分时候都在转经、念经,这样子就过了一天,就这样子。中午回去吃点东西,下午接着再转,就是这样子。
你看他一生,他为什么这么做?他有信仰,他想我年龄这么大了,我得赶快念,好好念经,好好修行,我要求往生,我不能再这么瞎混下去了。
他有这个紧迫感,所以他觉得他人生最重要的事不是去管孩子的那些破事儿,而是自己赶快修行解脱。他有了自己的主心骨,他就不会整天把心操在别人的事上面。
凡夫的特点是什么?
凡夫有一个坏毛病,如果他不把心操在自己身上,他就一定会把心操在别人身上。
他不是就关注自己的那点事,他如果没有自己的事,他就一定会去关注别人的事,就是这样。
你看那种背后喜欢东家长西家短,说三道四的,造谣的那些老大妈,都是没事干。
她不关注自己,她就只能看别人,那家闺女怎么,这家是……她整天讲,为啥?
她自己的生命没有主心骨,她自己没有追求,对不对?她就整天追求别人的事。她说看别人怎么就这样子,看完邻居家的小孩,她看自己的,看亲戚的,看自己的孩子有没有结婚,她整天就操心这些破事儿。
因为她的生命是没有灵魂的嘛。
那么如果哪怕是佛法修行她做不到,最起码她可以培养一些好的业余爱好,这也好点。
对她的身体健康有利的,运动运动打打太极拳,或者学一个什么东西。
有的老人还去学中医养生,学太极拳、八段锦,去学跳拉丁舞什么的。就干各种事情,甚至还有的老年人我看很好,她就跑去做义工,也很好。或者出去旅游,比她一生都闷在家里面强。
这些都很好,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去度过一生?而且真的这么度过一生,对老人又有什么好处?
你说很多老年人吵着要抱孙子,真抱上孙子的时候,你真的觉得对老人的身心健康有多大好处吗?
也就是快乐那么一小点时间,就在玩弄小胖孩的时候,可能觉得还蛮开心的。
除了玩,剩下的都是麻烦,真要换尿布,做饭,都没时间了。
年轻的时候在带小孩,带得自己的孩子总算长大了,然后人老了。
到老了以后又开始带孙子,我的天,她更忙了。
那时候年龄大了,身体还不好,带都带不动,休息都休息不好,你说对老人真的有好处吗?
这一辈子干嘛过得那么苦哈哈的?
就算不为别人活,不为众生活,也不发菩提心,可不可以为自己活上几年?为自己活一下行不行呢?连这个都没有,最起码享受一下生活都做不到,生命整天围着孩子转。
所以你得改变老人的这点,是关键的一点。
第二点,你得跟她沟通,就是让她试图去理解你的价值观和你的人生规划,这个也很重要。
什么叫价值观、人生规划?比如说我的人生规划可能是——我多少岁前我要做事业,我后面才想怎么样。因为有的人晚婚,他可能是因为现在忙于事业或者忙于什么事情,他反正总有自己的一个规划。
问题是你的规划藏在心里,你没跟父母说,她不知道你有这个规划,对不对?
你现在是什么情况她不了解,你得告诉她。你说我现在是这么一个情况,我有这样的一个规划。现在结婚的事真的提不到日程上,我现在主要矛盾还没有解决,怎么样都可以。你跟她沟通。
只要父母不是特别没有智慧、特别蛮横的人,她还是能听懂的,对不对?
另外,价值观你也要进行沟通。
什么叫价值观?就是说我认为什么是有意义的,我认为我的快乐来自于哪里,你这个可以对她进行沟通。
举个例子,我出家前,我就跟我妈妈做过一个很深度的沟通。我跟我妈说了,那时候我妈妈很伤心,而且她知道我要出家了,她也知道改变不了我,因为我很倔强,那就是改变不了。
我有一次跟她沟通,我就说,妈妈,你这一生对我提这么多要求,包括你对我有这么多的希望,我可不可以总结成一句话,就是你希望我快乐,希望我幸福。
她说当然是了,我当妈的肯定是这样。
我说我现在要去做的这件事情是真正能让我快乐和幸福的事情,甚至还能让很多别人也快乐幸福,甚至给你长远来说也能带来快乐和幸福。你为什么要这么难过?我更快乐了,我更幸福了,这才是我真正想要的东西。你不就是希望我好吗?我现在真好了,你怎么不高兴了?
我妈妈听了一愣神,就好像说,这个角度她还真没想过。你得点醒她。
所有的父母说到底她还就是一个核心思想,她希望你好。一定是这样的。
你就要跟她讲我怎么才能好,我怎么才能幸福,我怎么才能快乐呢?我要这样才是我的幸福和快乐,我的幸福快乐跟你的标准不一样,我对价值的判断跟你不一样。
我可能要选择不同的人生道路,我要怎么样,你要支持我,你不就希望我好吗?你希不希望我好嘛?
你可以做一个沟通,最起码这样沟通就算老人不同意,也可以起码能够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你一下。我觉得总是有帮助的,那么我也先不展开了。
我们再说第三点你还要跟她沟通一个事情,就是要破除父母的一些妄念和执着,这个很重要。
很多父母为什么会不停地逼婚,因为她的妄念很大,执着很大。
比如说有的人,我们刚才说了,她就是基于面子。
她说,你看亲戚朋友我都不好说了,你怎么还不结婚?你看看人家讲你表哥表妹都结婚了,你怎么还没结婚?你就跟她讲,人的这一生不要活在别人的眼光里面了,你干嘛要被别人影响?你要跟她疏通妄念执着。
她很在意别人的看法,你就要跟她讲,你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我就不展开了,七哥这个方面讲的最多,你都可以活学活用的。
再比如说,她说,这以后你没有人养老怎么办?你以后老了谁来养你?谁来照顾你?孤苦伶仃一个人,你在病床上都没人给你端口热水什么?你也可以打破她的妄念。
我首先就会举例子,我说我看到多少例子,她养了甚至还不止一个孩子,她真正生病到绝症的时候,没人伺候她,至少没人长期伺候她。因为她孩子不一定孝顺的。
另外一方面来说,就算你有孝顺的孩子,你首先一定要明白,就是人生到最后,她所有的境遇是她的福报决定的,而不是别的方面决定的。
你看你这个人只要有福报,你自然就会受到很好的照顾,你也不会缺吃少穿,你就会好。
我见到有一些出家人,什么老婆孩子家庭都没有,就一个人孤苦伶仃的,也不是孤苦伶仃的,就是孤单一个人,孑然一身。但是你看,他生病的时候一样有人照顾他,好多人照顾他,照顾得还非常好,他也不缺钱花,他也有人给他出钱治病,也有人帮他治病,帮他照顾,他也没问题。可见它根本上还是一个福报的问题。
反过来,有的人有孩子的,最后也没人照顾,死得很凄惨,一个人孤苦伶仃死在家里面。你觉得这一定是有孩子没孩子的事?它可能是你的福报的问题,这才是最根本的东西。
如果说你想要晚年不要孤苦伶仃,我的晚年要幸福一点,我晚年不要这么惨,那你从现在开始就积累福报。这才是根本解决之道。
怎么解决?怎么积累福报?
首先你要孝敬父母。你好好地孝敬父母,将来一定会有人孝敬你的,他不一定是你的孩子,他也可能是别人,但是你这个德行在,你的福报在,将来就会有的。
还有什么呢?如果你可以做一些义工,可以去帮助一些这种有困难的人。
比如说在医院里面,养老院,现在有一些这种义工组织,你可以去帮助、去照顾这些病人、老人。在你很年轻、有能力的时候,你帮助他们,或者有时间你可以去帮他们做一些服务性工作,你没有时间的,也可以捐一些钱。
比如说去用在医疗什么,照顾病人这个方面,也可以。你要是不知道怎么花,我手边都有这种生病的僧人,没钱治病的什么,或者需要什么,我有这种……你给我,我帮你去供养都可以,你就种了这样的因,你的福报就上升了。
你的福报上升了之后,将来你生病的时候就会有人照顾。
如果你没有福报,你就算养一百个孩子,将来可能你还是死得很凄惨。
我见过这样的老人,还有的就是跑到国外去以后,最后死在国外了,也没人来照顾他。
还有的就是,他最后死的时候硬生生的孩子都来不了,反正就是各种原因,没有人在旁边,也不一定是不孝顺他的,也有时候客观原因什么的,反正就是他一个人孤苦伶仃死掉了,都不一定。
所以你要积累福报。
你这个方面的福报积累的多了,将来你就会有这个方面的好的果报,你就不会孤苦伶仃,你也不会没钱花,你也不会没有养老金,都会有的。
要从各个角度去沟通。
至于说她说什么抱孙子之类的,抱孙子那么好抱?我们刚才讲了,你让父母真的去,七八十岁老人,你让父母去抱抱孙子,照顾几个月试试看,累死啦,对父母有什么好,可能这样子要少活三年。真的好吗?不一定。
种种的执着,这些都要给父母破除,你要跟父母做这样一些沟通,之所以积极地去劝你结婚,逼婚,就是因为有这些执着点,你要给他们破除,破除之后可能就会好。
第四点我就不展开讲,你可能要适当地提醒她,要注意自己的定位。
也就是说我不是你的附属品,你不能认为我是你的私有物品,好像拥有全部的控制权,你要完全控制我的人生,那就不可以。这个就是你要适当地提醒她,要注意分寸。
在西方国家不太有这个问题,中国老年人是不注意分寸的,她不注意这个界限的尺度,但是你得提醒一下“边界感”,对,这个词用得好。
4
最后稍微补充一点,刚才从父母的角度说,另外反过来你要问一下自己,就从自己的角度,你要看一下你为什么不想结婚,这个问题也很重要。
有的人不想结婚,你说是工作忙或者什么这也可以的。但是我可以告诉你,并不是每个人都是这种想法,有的人的想法也是有问题的。
我遇到过这样的人,我以前的朋友里就有。他不愿意结婚是因为啥?他在男女关系方面比较放荡,比较随便,所以他不想有一个婚姻的束缚,他就是想那个什么的嘛。
所以他有这种不好的想法以后,他不想要婚姻的限制,如果他是这样的发心,我觉得还不如早点,找个老婆好好成家,过一个比较正常的生活比较好。
我们说佛教里判断人的善恶,首先就是看发心。你不结婚,你的发心是什么?这个很重要。
比如说,你说我现在是为了佛法事业,我非常忙,我实在……或者说我打算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佛法了,我不结婚,这个是很好的发心。
如果不是这样,你有些什么别的乱七八糟想法,这个不一定是好事。这个要审视自己发心的。
七哥就说要向内求,首先你要觉察自己的念头。
你的念头是什么?这个得很真实的面对自己。你可以不跟别人讲的,但你自己心里得明白。那这个就要想办法去克服。
还有一些人,是本来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结婚,他也是打算结婚,他也想结婚的。有的时候你也可以随顺一下父母的想法,你也不要太固执。
有的时候既然说你也是打算结婚,你也想结婚的,你也是觉得这个挺好,有的时候你可以在这上花一点心思,你也不要太跟父母作对。完全可以再适当的考虑一下他们的感受。
这里面有一个终极问题是很重要的,就是人到底为什么要过这一生,人这一生的意义究竟在哪里?我觉得理清这个问题,可能对于人把这个问题彻底想通有一些好处。
我见过很多人在结婚这个事情上纠结的,我觉得很多人其实他是没有想清楚人生的终极问题——这一生究竟怎么过才有意义?
我不得不说一个我自己的观点,当然老实说这也是佛教的观点。
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说,结婚本身也是一个大坑,是一个围城,它并不见得都是好的,它其实有很多问题,它甚至是一个巨大的陷阱。
它把人一生的时间都搭进去了,最后可能就是在男女的痴情缠爱,家庭的琐事之中就这么蹉跎一生,这是很多人的现状。
如果说我们的一生能找到一个更大的意义,我们能够看清世间的真相,有的时候可能对于一些在边缘状态的人,他的选择可能会有一个更大的视角。
我不是反对婚姻,不是这个意思。我的真实观点是,每个人各有各的因缘,各有各的业力,各有各的情况,不能一概而论。
有些人,从一个究竟的角度,他对佛法的因缘比较深,善根也比较大,他也希望能够走一个更高的路线,把人生过得更有意义。
我首先就要问的一个问题,如果说你觉得结婚对你并不是很必要,你对什么家庭,什么男女的情爱,家庭的所谓的温暖,什么有没有孩子……这些你也不是很执着的话,你就要想,我这一生怎么样过得更有意义?
这是很重要的。因为人就这一辈子,不是说就这一辈子,(但这一生)很重要,人身很难得,怎么样才能过得有意义?
我可以给你讲一下我的情况。当时我跟父母、跟上师就聊过这样的话题,那么后来就是——我自己就下定决心要出家了。
我心里的真实想法就是:我这一生不能只去爱一个女人、一个孩子,我要去爱全天下的人,这就是我的真实想法。
好的,今天就先讲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