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明水读书会2 ,作者mingshui1980
读书,新知,快乐生活。
在讨论社会性问题时,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话:“事实证明你是错误的”。例如有人说民主是经济繁荣的制度基础,因为大部分发达国家都是民主制的。但怎样解释李光耀时代的新加坡呢?又怎样解释皮诺切特时代的智利呢?好像威权主义也能把经济搞得很好。反观美国黑人在非洲建立的利比里亚,经济搞得又如何呢?还有说基督教信仰是经济繁荣的文化基础,因为大部分发达国家都是信仰基督教的,好像要全民信教才能完成伟大复兴一样。也有说通胀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因为每个经济增速的国家都是这么过来的。所有这些说法,如果想反驳他们,可用的反例与他们所列举的事实一样多。于是你说你的事实,我说我的事实,如果不涉及理论分析,事实并不能说明什么。
因为理论是先于事实的。如果没有关于产权的理论,我们就不知道何为偷窃,何为赠予,我们只知道发生了一个事实,某个东西从一个人手里到了另一个人手里,如此而已。当然,我们所讨论的这种理论,是关于人的行动的,不是关于物质世界的。关于物质世界的理论起于假设,要通过经验证实,要具有“可证伪性”,在反复的实验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常量(例如光速)。关于人的行动的理论是没有常量可言的,因为人是有自由意志的。此一种理论,它的哲学基础是关于世界的二元论。世界是二元的,我们所认识的是现象界,无法认识的是物自体,但我们的认识,也就是心智逻辑,是存在一个给定的程序的,也就是“先验范畴”。也就是说,客观世界到底怎样我们是无法彻知的,但我们认识客观世界的程序是给定的,根据这些给定的“先验范畴”,动用形式逻辑工具,就可以推论出绝对为真的知识,我们可以把这类知识叫做真理。这种真理不接受实践的检验,它先于经验存在。它起于给定的前提,类似于几何学的公理,前提没问题,推理过程没问题,那么结果一定为真,无需任何事实来证明。
“先验范畴”包括时间、空间、因果律等,那如何认识它们呢?例如我们可以想象事物在时间中停止或运动,也可以想象没有任何事物的时间自然流动,但无法想象不在时间中的事物。我们可以想象没有任何事物的空间,但无法想象不占空间事物,因为它们都是先验的,没有时空坐标与因果律范畴,我们无法建立任何知识。从时间这个先验范畴出发,我们知道确立产权的原则为什么是先到先得,因为如果在时间线上的后来人也有权利拥有某物的产权,那么后来人后面还有后来人,就像延绵不断的时间一样,这样就没有人可以拥有任何一物的产权。从空间这个先验范畴出发,我们知道产权为什么基于物理的排他性。一个物品,我拥有了你就不能拥有,如果不具有排他性(例如知识)则没有产权。有了关于产权的理论,我们才能判断何为偷窃,何为赠予。
米塞斯把经济学称为行动学的分支,而且是体系最为完备的,而他给出的行动公理:“人的行动是有目的的”也是先验的。我们无法证明它是错误的,因为当你这样做的时候,就是一个带有目的的行动本身。行动公理就像回旋镖一样,当然你也可以说它是分析的,并没有增加任何新的知识。是的,经济学所有理论,都是从行动公理推论出来的,它们都包含在行动公理之内,就像勾股定理一样,它是直接三角形的应有之义,但除了天才谁能一眼就看得出来呢?
只能依据这样的理论,我们才能判断人们所说的所有事实的是非对错,而所有的事实不可能反过来证明理论的对错,只要该理论的前提(公理)没有问题,逻辑推理过程没问题,那它一定是正确的。所谓经济繁荣就是每个人的财富都增加了,财富对于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东西,价值又都是主观的。行动人都追求更加舒适的状态(拥有财富)而每个人的主观评值又不同,那么交换就能增加彼此的财富。交换基于明确的产权,基于法律来保障契约,这些自由市场的基本原则就是经济繁荣的基础,无论何种宗教信仰,其制度是民主还是威权,只要践行市场经济就一定会繁荣。就像货币超发一定会造成价格上涨,但同时进行放松管制开放市场的话,有些商品反而降价,这是经济增长中和了通胀的危害,而不是反过来证明通胀可以造成经济增长。当萨缪尔森对苏联的经济发展大唱赞歌时,米塞斯却预言了它必然崩溃。他们的不同在于,一个依据的是现实的经济数据,一个依据的是经济学理论。当然,米塞斯并没有准确的说何时崩溃,原因就是依据经济理论的预测只能做定性分析,无法做类似物理学的定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