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预制菜有很多好处。很多人反对,实际上是因为恐惧未知。
2、大部分人对社会的运作是无知的。因为这种无知,他们对他人极度恐惧。
3、小人永远活在自己幻想中的世界,所以他们一直恐惧和忧愁。而君子不恐惧也不忧愁。
先讲两个数据。你明白这两个数据意味着什么,就明白为什么预制菜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第一个数据,是中国劳动人口持续减少。自2012年开始,中国的劳动人口就开始大幅下降,新进入市场的劳动力,每年下降200万到300万,加上退出市场的劳动力,中国劳动人口在10年间累计下降近4000万。
第二个数据,是中国大学生比例增加。2020-2023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分别是为874万人,909万人,1076万人和1158万人,一年比一年多。很多人大学毕业了也没有去工作,反而去考研考公出国留学,甚至在家啃老。
这两个数据加在一起,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全国,尤其是大城市,蓝领劳动力必然供不应求。现实情况是大城市的饭馆越来越难招人,特别是厨师。
我们再来看一下餐饮业的成本结构。餐饮业的成本中,占大头的是食材,人工和房租。水电燃气和其他的易耗品都是小头。其中食材和人工这几年涨价比较严重。但是受限于经济环境,顾客的消费水平反而在下降。在消费下降,成本增加的双重挤压下,预制菜是不可避免的选择。
预制菜能够降低食材成本。因为食材成本中,很大一部分是食材的保鲜、运输和销售成本。你从农村的集市上和大城市的超市菜场里买到同样的菜,它们价格往往差好几倍。这个差价很多都是来自于保鲜、运输和销售成本。预制菜的制作场地相对接近于食材原产地,这样就能降低食材的成本。
预制菜也减少了食材运输和配送的损耗。同样一只西红柿,从蔬菜大棚运输到超市的货架或餐厅的后厨,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会坏掉烂掉。就算是上了超市的货架,有可能会因为卖不完被扔掉。算是进了饭店的后厨,也有可能会因为没有客人点这种菜,最后当作垃圾倒掉。真正能进入消费者嘴里的,只是生产总量的一部分。预制菜的好处就是能在它烂掉之前提前把它做熟冻起来,这样就减少了浪费。
预制菜能够降低人工成本。一般的饭馆里工资最高的就是厨师。有时候厨师赚的钱比老板赚的还多。预制菜除了研发的环节之外,是不需要厨师的。因为所有的菜,每一种菜怎么切,用多少材料和调料,炒多长时间,这些工序在一开始已经确定了。预制菜工厂用机器炒菜的话,能更进一步节约人工。
预制菜能够降低房租成本。这就更好理解了。同样的菜,在工业区大规模生产需要的场地成本,远远小于市区的饭馆。更何况预制菜还可以跨省运输。这等于把地广人稀的中西部地区的土地利用起来了。
总体来说,预制菜除了味道不如现炒的菜好以外,其他的都是优势,尤其是在成本方面。
我小时候看过一个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在第四集有这样一个情节:主人公王起明在纽约大街上捡到了一个别人不要的电视机。当时是90年代初,那时候的中国人对于这件事情都很惊讶:电视有了一点问题就扔掉多可惜,难道就不能修一修继续看吗?这个电视剧已经播出了30年,现在我们中国人开始明白,当年美国人对电子产品为什么宁可扔掉也不修了。因为维修太贵了,还是重新买一个划算。
那为什么维修比买一个还贵呢?配件问题是一方面,主要问题是人工成本。城市的人工成本很贵。想要维修一个电器,需要专门的人来为你服务一段时间。而同样的时间在工厂流水线上,一个工人能生产更多的产品。更何况城市的生活成本要远高于工业区。这就造成了城市里的本地服务,要比直接购买产品昂贵很多。
这个道理在其他行业也很明显。去欧美国家生活过的人都会发现那边的男人个个都是家具装配和家庭维修小能手。打开他们的车库都是一面墙的工具,那个配置丝毫不输国内的装修工。为啥欧美国家的男人都这么热衷于干粗活?他们就不会享受生活吗?问题是享受不起。那边的家具安装家庭维修这种服务非常贵,把他们每个人都逼成小能手。
我们今天讲餐饮行业。饭馆就很类似于城里的维修工,而预制菜就是工厂的产品。在接下来的这段时间,我们越来越会感觉到城里的饭馆是一种奢侈品。普通人很容易就能进饭馆吃一顿专门的厨师给你炒的菜,这种日子可能一去不复返了。因为我们的劳动成本结构越来越接近西方。换句话说就是白领便宜而蓝领昂贵,产品便宜而服务昂贵。
西方普通人平时都在家里吃饭。出去吃饭,一般就是去汉堡炸鸡之类的快餐店。有服务生,有白桌布,有厨师现做,先吃饭后买单的那种中高档饭馆,对他们来说,只有结婚纪念日之类的特殊日子才能去得起。中国劳动力减少,蓝领越来越贵。按照现在的趋势,我们中国的未来也会是这个样子。
现在很多人都不生孩子。生孩子的人也基本上都是一个孩子。给唯一的孩子拼命花钱补课,砸锅卖铁也要上大学, 中考分流还不乐意。都想让孩子做人上人,做又轻松又稳定的那个阶级。谁去饭馆切菜炒菜端盘子洗碗呢?所以厨师现做的饭馆涨价,以前同样的价格,现在只能吃预制菜,是谁造成的呢?
为什么有人会抵制预制菜?因为他们不肯承认物价已经上涨了,尤其是那些需要现场制作的东西。而自己的收入却没有随之上涨。简单地说,就是对于物价上涨,消费降级的愤怒。
而为什么有人会妖魔化预制菜进校园这件事情?因为他们觉得一切都是国家天经地义应该提供给他的,没有想到校园食堂也是有成本的。他们无法理解的是,上面说的食材和人工成本上涨,学校的食堂也必须承受。
校园里每个学生的伙食费是有限的。如果食材和人工成本上涨,学校应该怎么做呢?很简单,无非是:
1、买更便宜的食材。多买土豆萝卜,少买肉。这会导致饭菜质量变差。
2、减少每顿饭食材的用量。这会导致学生越来越吃不饱。
3、雇佣更少,更便宜的工人。这会导致饭菜口味糟糕,卫生和食品安全更难保证。
还有什么办法?没办法了。涨伙食费吗?国家出钱还是家长出钱?现在各地财政都这么紧张,国家出钱很难的。家长出钱吗?让每家每个月多出几百块钱,你征求过其他家长的意见吗?困难的家庭拿不出来怎么办?
妖魔化预制菜的人根本不管。他们只管发泄自己的情绪。如果你告诉他同样的钱,买预制菜的话,学生会吃的更多更好。况且现在很多中小学食堂做出的学生餐不仅量少,味道更是难以下咽,远远不如市场上的预制菜量大好吃。这些预制菜的好处,他们会听吗?不会听。
他们会用更多莫须有的理由来妖魔化预制菜。例如食品安全问题。他们没有意识到食品安全问题不是预制菜的特殊问题。食堂照样有食品安全问题。大中小学食堂食物中毒的案子每年都有。今年著名的鼠头鸭脖事件就发生在学校食堂。各位难道都忘了吗?
如果你用百度搜索“学校食堂食物中毒”这八个字,搜索结果根本就读不完。
我不是说预制菜就没有食品安全问题。而是说现在的学校食堂照样有很大的食品安全问题。现在的学校食堂地点分散,反而更难监管。对于食品安全来说,分散的生产一定是带来更高的风险。而预制菜制作地点集中,更容易监管。这是预制菜在食品安全方面的第一个好处:集中生产比分散生产更安全。
预制菜在食品安全方面的第二个好处在于:预制菜不是做好之后马上吃。一般人都认为这是它的缺点,但这一点反而让它更安全。学校食堂做好了吃的,30分钟之内可能就有学生吃到嘴里。但是预制菜工厂的产品,可以冷冻30天甚至更久的时间。监管部门要全面无死角监督学校食堂很不现实,因为来不及。可是冷冻的预制菜就更容易监督了,监管部门有充分时间来取样判断。不能马上吃,反而更安全。
总而言之,预制菜是有很多好处的。很多人反对,实际上是因为恐惧未知。照相机刚开始流行的时候,很多人害怕照相机摄走了自己的魂魄。慈禧太后认为火车会毁掉大清的龙脉。汽车刚发明的时候,人们也会认为汽车会让马受到惊吓。新事物总是令凡人恐惧的。
所以表面上是预制菜的问题,折射出来的是社会心理问题。是很多人内心深处的危机。
抵制预制菜的这种情绪,从侧面印证了一个社会心理的事实:大部分人对社会的运作是无知的。因为这种无知,他们对他人是极度恐惧的。在他们看来,在阴暗的角落里面总是躲着一些人打算伤害他。这种强大的恐惧感会驱使他们做出一些无法理解的事情,例如为了寻求保护,躲避一个幻想中的伤害,而落入一个更大的深渊。
他们总是幻想出一些莫名其妙的名词,然后把自己想成小白鼠,把这个名词想成是追着迫害自己的坏人。美国人幻想蜥蜴人占据了世界,统治了全球。中国网民越来越多的使用“资本”来代替一切自己恐惧的东西。但是如果你问他资本的定义是什么,资本有什么用,资本既然这么邪恶,我们为什么不彻底消灭它?他们回答不出来,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想过。
小人和君子的一个区别就在于,小人永远活在自己幻想中的世界,而对活生生的现实视而不见。他既看不懂世界,也看不懂他自己。于是他一直幻想,一直恐惧,一直忧愁。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因为小人只会幻想,所以他只会恐惧。因为他只会恐惧,所以他只能忧愁。这就是他们人生的基调。
而君子是如何面对这个世界的呢?子曰:“君子不忧不惧。”因为看见的是现实,所以君子并不恐惧。为什么看见现实就不恐惧呢?因为“君子求诸己”。一个人身处的现实就是他应得的。既然是应得的,那么直面现实就好了。为什么要恐惧呢?因为他直面现实,于是愿意承担一切的后果。所以君子坦荡而不忧愁。
很多人看我宣传君子之道,以为是虚无缥缈,毫无意义的。实际上遵守君子之道的人能得到很多实际的好处。小人的内心动荡而虚伪。他一直在内耗,所以活得非常痛苦。而且因为总是关注鸡毛蒜皮的琐事而一事无成。君子的内心安稳而坦诚。他从不内耗,所以他不仅活得幸福,还能够把精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这就是拥有一个好的人生境界能带给人的好处。
最近北京市放松了购房限制,有很多朋友希望我推荐靠谱的购房顾问。我向大家推荐西瓜姐。我认识她很多年。她是一个非常有经验的购房咨询师。有兴趣的请长按图片加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