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最极端的极端分子,在中国的网络上
原创
漫天雪798
漫天霾
漫天霾
微信号
lblmlsy4
功能介绍
通俗经济学
发表于
收录于合集
加沙浸信会医院遭遇空袭,报道称已经造成至少500人死亡。这家医院除了收治患者外,还收留了大量因战争而流离失所的避难者。
对医院发动袭击,这是赤裸裸的恐怖主义反人类罪刑。骇人听闻!
事件发生后,就像俄乌冲突中克里米亚大桥被炸一样,交战双方马上开始了相互甩锅。法塔赫和哈马斯都将矛头直指以色列,以色列则称这是伊斯兰圣战组织杰哈德干的,杰哈德则否认这一指控。搞到最后,好像是医院里那些可怜的患者和难民自己炸了的一样。
交战双方的背后势力,中东国家和美国,开始展现“人类高尚情怀”,纷纷高调谴责针对平民的袭击;似乎忘记了其实他们没少在背后怂恿,火上浇油,不论是远因还是近因,要不是他们在暗中拱火,事态何至于发展到如此程度。
对这些相互甩锅的丑陋的政治话术和虚伪的政治表态,我们没兴趣。战乱中的事件,大概率成为一笔糊涂账,罪魁祸首最终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没有几个发动战争的政客站在法庭上接受正义的审判。即便站在法庭上了,也多是另一个更大的犯罪分子背后操纵在审他。也没有几个战争贩子遭受报应,他们反倒在严密的安保下继续接受纳税人的供养,过着奢华的生活。
受苦受难的,永远是老百姓。
针对这起事件,再分析战争发生的历史经纬和谁对谁错,已经毫无意义。
因为哪怕是原本正义的一方,只要是对平民发动无差别攻击的,都变成了恐怖分子。我们必须逻辑一致地看待问题,而不是站队表态。如果这件事是以色列发动的,那么内塔尼亚胡就是恐怖分子头目;如果这是哈马斯自导自演的,那更不用说,他们本来就是恐怖分子。凡是恐怖分子,都应当上绞刑架。
但是你看中国的网络上,
双方口水仗
打得不可开交。
有毫不犹豫地站队以色列的,它怎么做都有理,似乎以色列是发达国家和民主国家,所以一切都是对的;更有坚定不移站队法塔赫和哈马斯的,它怎么做也都是对,被压迫的人民要起来革以色列的命,一切都是他们逼的,一定要消灭侵略者,不择手段。
给出的
解决方案,就是他们常常挂在嘴上的核平、留岛不留人,
比恐怖分子还恐怖分子。
站以色列的,主张彻底消灭哈马斯,哪怕给加沙扔核弹,把200万人一并消灭都在所不惜,比以色列政客说“加沙人都有罪”还要彻底;站哈马斯的,嫌火箭弹太少,武器太落后,资助太少,就应该把犹太人赶出这片土地、赶下地中海,最好是从地图上将以色列抹去。所以殊途同归高度统一的居然是:不管是哪一方,死个500人,算个什么?顺便地,对方辩友谁要是不支持他的观点,也恨不得将其碎尸万段。
你要是光看网上的舆论,真的会认为哈马斯算个啥,全世界最极端的极端分子,原来就生活在你周围。
但是任何冷静的观察者都会发现,
各类国际国内热点事件中,网上各种摩拳擦掌、情绪拉满的站队表态和撕裂,都是价值观和立场的宣泄,满足的是自己的情绪偏好,在集体中人云亦云找到存在感和安全感。绝大多数都是
用嘴支持的“口炮党”罢了,并不会有几个人付诸真实行动。
人总是自私的,这没有什么问题;人的同情心总是由近及远的,对于远在天边发生的惨剧,人们会表达悲哀和愤怒,表态站队和
宣泄
情绪,但那并没有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当愤怒了一下子过后,人们马上开始筹划今天晚上到底吃什么和跟谁聚会这样的事情,这些寻常幸福的生活细节,甚至比远在天边的500人的死亡更能激发人们的兴趣。
谁要是真以为一个人言之凿凿地要捐几个月工资去打仗,那就幼稚了。当真的发生战争、真的要让他拿钱使自己变穷、真的要征召他上前线,你才发现第一个反战的就是他。所以人们并不像
他们想象的那么勇敢和坚定,也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正义和爱国,人总是喜欢和平胜过战乱,喜欢繁荣甚于匮乏。这才是真相。
所以如何判断真实的观念,对于政客来说是需要费点心思的。
网上发言
不用付出任何成本,再极端都无所谓,真实的偏好只有通过行动才能展示。
以为通过收集和倾听网上的舆情,就可以掌握人们的真实价值倾向,会
误判舆论形势。自以为在迎合公众,实际上当公众的真实利益受损时,舆论就会超级反转。
反噬往往来的很快的,猝不及防。
网上情绪和立场的宣泄,往往是基于感性认知和先入为主的立场,缺乏理性的因果分析和客观的事实依据。
这种舆论氛围并不能起到良好的正面作用。然而
可怕的地方在于,它
会形成一股强大的舆论风潮,而政策走向,都会屈服于喧嚣的舆论压力,走向民粹的方向。
舆论是决定历史走向的终极因素。它不但影响国内政策,也会影响到对外关系。
当一国国民普遍表达对另一国的好感或者厌恶,政客就会按照这种舆论方向调整外交策略,而不论这种调整到底是有利还是不利于国民。因为,服从于舆论,对他们是有利的,他们不会违逆多数人的观念而行动的。
土耳其的埃尔多安为什么对以色列发表强硬措辞,不惜要加入这场冲突,并且将战备状态升至最高级别?原因没别的,就是因为他就是一个政治极端分子,要将一个原本已经经历世俗化改革的国家转变成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所以要迎合和利用国内国外的宗教势力,站在“阿拉伯兄弟”的一边,圆他的哈里发和苏丹梦。
可他才不真的关心阿拉伯兄弟的死活,一个加沙人他都不会收留的,因为土耳其民众跟他一样是口炮党,也并没有那么关心加沙阿拉伯兄弟的死活。他要是真的接受加沙难民了,马上就会失去支持,丧失自己的地位。这就是他的行动逻辑:一切以自己的地位为首要考量。
在各种舆论中,还有一种站在绝对政治正确的高地“脱颖而出”,那就是反战,呼吁和平。
不幸的是,这同样是一种价值和立场的情绪宣泄。
不改变战争和冲突的国家主义和经济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不实行自由贸易的经济政策,光是反战和呼吁和平,也不过是一种表演,对于解决问题毫无帮助。所以
泛泛而谈的和平与反战,是无用的,谁都知道反战对,和平好,然而重要的不是态度,而是实现目的的手段。
认为
签订和平协议就能够实现持久和平,
是徒劳的。
没有自由贸易的观念,签订多少和平协议都是一纸空文。
凡尔赛合约又不是没签,十四点和平宣言和国联又不是没成立,联合国宪章又不是作废了,为什么还是战乱不断?
因为这个世界处在经济民族主义的大潮之中,人们无法正确认识自身的长远利益和利益的和谐,用对抗代替了合作,各国民众
呼吁强化国家管控,不断要求国家管一管,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不惜借助立法手段伤害他国人民的利益,
破坏全球范围内的分工合作。只要
各国不断以邻为壑,
人员、资本、商品无法自由流动,
那么下一场战争就在路上。
正所谓
商品进不去,军队就会
开进
去。
认识不到自由贸易是和平的根基这一经济学的根本洞见,就提不出什么持久和平的方案。那么现在要做的,就是不断向自由贸易的方向边际改善,除此之外别无他途。签署
一个和平协议可能会临时停战,但是如果不清除战争产生的土壤,那临时的和平与宁静,不过是为下一次战争做准备。
记着关注小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知道了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
取消
允许
取消
允许
:
,
。
视频
小程序
赞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