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漫天霾
建一座工厂就是建一座圣殿,在工厂干活就是在那里做礼拜。
——约翰·卡尔文·柯立芝(1872-1933)
1923年,哈定总统任内离世,约翰·卡尔文·柯立芝在自己的家乡佛蒙特火线接任,出任美国第30任总统。他是唯一一位出生于美国独立日的总统。
柯立芝是一位极简主义者。在他的政治哲学中,权力行使应有谦抑本性,受到严格的法律规制。他反感张牙舞爪的四面出击,厌恶不切实际的繁文缛节。他沉默、内敛、审慎,甚至有点古派绅士的拘谨和刻板,但同时坚忍不拔、充满力量、珍视荣誉,散发着正直、坦诚、谦逊的精神气质。
柯立芝沉默寡言是出了名的,人送绰号“沉默的卡尔”。当一位有权势的人沉默寡言时,接近他的人就会以和他多说话为荣。一位女士在宴会上对他说:“我和人打赌,你一定会说超过三个字的。”柯立芝回应:“你输”。1928年,当记者蜂拥而至到白宫采访他是否寻求连任时,他连一句话也没说,只递给他们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不打算竞选连任。
但他并非不善言辞和缺乏幽默感。他当选马萨诸塞参议院议长的演说简短有力而思想深刻,简洁明快的言谈中不乏“柯立芝式冷幽默”。“柯立芝效应”以他命名虽有戏谑成分,也说明了他并不乏味。他说:“美国人民希望自己的总统是一头沉默的驴。总统的话分量太大了,绝不可恣意乱说。”由此看来,他的沉默寡言并不是性情使然,而是一种政治上的收敛自律和品格上的谦逊审慎。对于一个普通人,这可能只是一种性格特质,对于一个手握权柄的总统,则毫无疑问是一种美德。
柯立芝有良好的道德操守和忏悔精神。他恪守严格自律的生活方式,珍视家庭价值,一生忠诚于性格迥异的伴侣。当选总统后,他的儿子小卡尔文因为在白宫打网球磨破了脚而感染并发症——在那个抗菌素并未出现的年代,任何一种炎症都是致命的——最终不幸离世。柯立芝终生为此自责,追悔莫及。他认为这是上帝施加了诅咒,在他担任总统这一职务的时候夺走了他心爱的儿子,让自己的总统职位也黯淡无光。
他从不恋栈,严格遵循自乔治·华盛顿以来总统只连任两届的传统。他说:“在他们依然需要你的时候就转身而去,是个很不错的主意。”要知道,当时并没有法律规定总统任职的届次,他离任时享有崇高的威望,如果继续参选,当选是大概率事件。在他之前的西奥多·罗斯福和伍德罗·威尔逊,都对连任三届蠢蠢欲动。他卸任四年后,F·D·罗斯福上任,打破了一个半世纪的传统,连任四届,似乎除了全知全能的他,美国就将万劫不复。1947年第二十二修正案规定担任总统不得超过两次,就是防止第二个罗斯福的出现。由此对比,更彰显柯立芝的伟大。
当然,柯立芝最伟大的成就,是空前的、广泛的经济繁荣。他任内,美国的汽车、电气工业高速发展,人民收入快速增长,住房、交通、教育等条件大幅度改善,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呈现出一片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这一切,并不是因为他像罗斯福“乱政”一样集中权力,恰恰相反,他信奉“最小主义”,认为最小的、管的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他认同索尔兹伯里勋爵“国家被水流裹挟,轻松惬意地顺河而下,政府的功能,仅仅是在有触岸危险的时候伸出桨橹” 的理念,形象地比喻“国家的权力应当分散在两处,一处在纽约(经济),一处在华盛顿(政治)”。对他的商务部长胡佛“社会工程师”那一套政治哲学充满恶感,对他到处施加影响力、处处出风头的做派厌恶至极,轻蔑地称他为“充满好奇的小男孩”。
他充分尊重财产权和自由竞争,认为一切财产的价值,最重要的是知道它的和平享用会得到公开的保护,否则财产将一文不值。因此,他任内一以贯之地坚持减税、减少纳税人数、缩减政府开支,由此释放市场活力。他认为:“商业越是自我调节,对政府采取行动以确保竞争的需要就越少,商业因此就可以集中在它的双重任务上:一是发展经济,二是改善国家的组织架构,在这一架构内,商业可以增长利润和投资,提高工资,并以尽可能低的价格提供更好的商品和服务”。
他信奉自由创业、自我负责的美国精神,反对福利制度,两次否决旨在给农民发放补贴和实施农产品价格保护的《农田救济法案》,认为农业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不能依靠补贴和价格干预,而是应当立足于商业基础之上,用市场的力量推进农业现代化——“政府不是奶牛,人民不是嗷嗷待哺的牛犊”。1927年,密西西比河发生洪灾,他拒绝联邦政府主导抗洪和灾后重建,认为这会扩张联邦政府权力,走访灾区除了作秀毫无价值,而且还会增加政府开支,希望由业主自行承担大部分损失。
史家称他为“柯立芝繁荣”的缔造者。然而,以他的性格,定会嗤之以鼻。他反感缔造者、设计师、工程师这样的称呼,以他的语言风格,可能会冷冷地说:我就是不管闲事罢了!
总结他的为政之道以及“柯立芝繁荣”的经验,似乎并没有什么高深之处。无非就是减少权力干预,尊重自发秩序和市场规律,让人的自由和才智充分发挥,于是整个社会经济就焕发出了蓬勃生机,所有人的福利都得到了增进。
这些思想理念和科学规律,早已被揭示得清清楚楚。但是,一个社会能够依靠分散知识和扩展秩序自行运作,并取得良好的发展成果,这是掌握权力和知识自负的人无论如何也难以接受的结论。人一旦掌握权柄,最容易有的感觉就是自我感觉良好。他们总是难以抵挡权力的诱惑,将权力运用到极致,不由自主地发挥影响力,致命自负地试图规划社会,改造人类,最终造成巨大的灾难。由此观察,柯立芝这种自我克制的政治哲学,才更显难能可贵。因为运用权力并不难,难的是晓得什么时候放下它。
自他以后,那些美国总统们要么张牙舞爪、要么致命自负、要么丑闻缠身,更凸显出柯立芝捍卫自由、信奉公理的可贵和他谦逊、内敛、知敬畏的古典绅士形象。
自他转身离去,再也不见绅士。
前往“发现”-“看一看”浏览“朋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