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地上望星空
窑洞文化撞击企业家精神
欢迎关注 xinzhuangketang
多年来,我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是组织与个人的关系。我的一个基本结论是:每个人都可能被他曾经献身的组织遗忘,组织终究会使热爱它的人感到陌生。这就是俗话说的“人走茶凉”。一个人在位的时候,可能非常热爱他领导的组织,事业心很强,不计个人得失,全身心投入工作,把组织的事当自己的事,自己的事不当事。但一旦他卸任,这个组织对他就变得陌生,与他形同路人,甚至会成为他的对手,欲致他死地而后快。在非营利性组织,这几乎是一个定律。据说,1950年南开大学举办校庆活动,创办人张伯苓老校长想进去参加,却被师生们挡在门外,不得而入。受此打击,老校长几个月后去世。
这一现象引发两个有待回答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组织为什么会遗忘曾经为它做出重要贡献的人?或者说,为什么你曾经呕心沥血效力的组织会变得与你形同路人?第二个问题是:即便如此,为什么仍然总有人愿意为组织效力?
在回答这两个问题之前,首先需要指出的是,“组织”在这里其实是个隐喻。组织是由一个个个体组成的,在法律上可以定义为“法人”,但组织本身不会做决策,做决策的是个人,实际上是它的现任领导人。因此,所谓组织与个人的关系,实际上是组织的继任领导人与前任领导人的关系。
每一个继任者都会变成前任。因此,第一个问题就变成:为什么继任者会淡化、甚至否定前任的贡献?一种可能的情况是职位是通过权力斗争获得的。此时,个人之间的恩怨会在评价前任时起很大的作用,否定对手是大概率事件;失败的前任也可能心生怨恨,从此不相往来。我们排除掉这种情况。为了使讨论有意义,我们假定前任是一位好领导,确实为组织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受到组织成员的普遍认可。假定继任者有两种可能的类型:一种是只想当官不想干事,也无能力干事的人;另一种是当官为干事,也有能力干事的人。前一类可以简称为“坏官”,后一类可以简称为“好官”。
组织成员通常会将继任者与前任比较。坏官只在乎自己的权力,不在乎组织本身的发展。如果他的前任是一个好官,他最害怕的是部下把自己与前任对比,只有彻底否定了前任,让大家忘记前任,他才会感到安全,有存在感。所以,坏官否定前任好官是很自然的事情。
为什么好官也会否定前任好官呢?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好官想干大事,要比前任做得更好,就不能生活在前任的阴影下,必须突破前任的条条框框。特别是,前任留下的好多元老仍然在重要岗位上,只有否定前任,才能展现自己的存在,树立起自己的权威,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即便自己是前任一手提拔起来的,继任者也有否定前任的倾向。前任的威望越高,否定他的必要性就越大。
所以,总的结论是,无论继任者是坏官还是好官,他们都有否定前任的倾向。
关于第二个问题,即为什么仍然总有人愿意为组织效力?对商业组织而言,这不是个问题,因为商业组织中,个人的贡献都有对应的市场价格,这种价格就是对个人贡献的奖赏。比如说,一个人创办了一个企业,这个企业在他的努力下成长壮大,后来被别人收购了。收购是控制权的转让,本质上是产权交易,收购价格就是创始人得到的回报。一个人越努力,他的企业就越可能盈利,被收购的价格就越高。所以,企业家总是有积极性做好自己的企业,即便他知道自己不可能永远掌控这个企业。
但在非营利组织中,控制权的转让通常与产权无关,个人贡献没有明确的市场定价。为什么还总有人愿意为组织呕心沥血呢?不可否认的一个原因是,做事的人可能缺乏理性预期,以为自己做的事会被组织记住,或者自己能永远掌控这个组织。但更可能的原因是“本性”使然:这种人天生有神圣的使命感,有强烈的责任心,有一种干事的冲动。他们在其位谋其政,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即便知道会被组织遗忘,也要在任期内干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不愿辜负大家的期待。
但干事的冲动变成干事的行动,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欣赏。对非营利组织而言,个人的声誉机制非常重要。许多人做事,就是想留个好名声,好口碑,而不是获得多大的物质报酬。在市场机制健全的社会,名声是有市场价码的。比如,美国有校长市场,一个二流大学的好校长,可以被挑选去一流大学做校长;优秀的院长或系主任,也可以直接被选聘为校长。
为了使得声誉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许多非营利组织建立了一种“感恩”文化,或荣誉文化。比如美国和欧洲的好多大学,将历任校长的肖像挂在学校大厅。尊重前任总统,也是美国政治的一种文化。唐纳德·特朗普可能是个例外,他不再尊重他的前任。
由于个人贡献难以得到公平回报,非营利组织中就有更严重的权力斗争,很少有人愿意主动让位。这在市场机制不健全的社会尤为严重。所以非营利组织必须有任职年龄限制或任期限制。离职而不被遗忘的一个途径是自己得到升迁,变成继任者的上级领导。如果你能被提拔到更高的位置,你的继任者就不大可能否定你曾经做的贡献。不仅不否认,还会夸大你的贡献。所以,非营利组织中,人们有更大的动力向上爬。
二十多年前,一位老领导曾对我说,在这样的机构做事,必须记住一点: 它是不讲良心的!否则,你最终会感到自己受到伤害。而且,做事越投入,受到的伤害越大。
他的话千真万确!其实,组织就像一台机器,本来就无所谓良心不良心。能有良心的只是构成组织的个体。良心只是对血肉之躯、有自由意志的个体,才有意义。
但良心很珍贵,因为它非常稀有!
2025年5月27日星期二
本文原载《管理视野》2025年第2期。
精彩视频
“辛庄课堂企业家精神”
欢迎关注
BOOK
感谢您关注“辛庄课堂”。本公众号由“辛庄课堂”制作并享有版权;转载、摘录、引用、改编、阐释本号原创文章的部分或全部须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若未经本号许可,将追究其相应责任。该平台引用的部分内容、图片、音/视频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请相关权利人与我们联系协商相关授权事宜。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