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明水读书会2 ,作者mingshui1980
读书,新知,快乐生活。
纵观各地方财政,亏空的居多,盈余的就那几个。原因何在?税收就那么多,中央拿大头,地方就只能拿小头,可花钱的口子都开在地方,不困难才是奇迹。财税要改革,但无论如何改法,终归是个分配的问题,到嘴的肉再吐出来,谈何容易?眼见得土地财政难以为继,教育、养老、医疗都等着米来下锅,没有新的增量,窟窿只会越堵越多。
提振经济,在于产权明确,超发几万亿,无异于饮鸩止渴。我们知道广大农村的土地都是集体所有,如果能把农村土地产权明确到个人,也就是私有化,别说现在地方上这些亏空,整个经济都会因此加速发展。体制一变,一分钱不花,却可以为经济注入天量的资本,何乐而不为?
提到私有化,人们存在很多的误会与恐惧,这有历史的原因,而更多的是杞人忧天。何为公?何为私?土地人人有份,这不就是天下为公吗?现在农民手里的承包地,不动不分,年限一再延迟,这表明私有才是人心所向。总体上,农民的承包地分散又平均,按现在持有的进行确权,无需太大调整,也不会产生分配不公。明确产权,其利百倍。农民的土地可以自由交易,可以办企业、建工厂、盖楼房,不再限于耕种,土地价值也上来了,农民怎么会反对?
反对的绝不是农民,而是那些城里人。他们不耕种,却张口闭口粮食安全,可是农民要挣钱养家,靠种地基本开销都不够,还谈什么安全?耕地用来建工厂,生产了工业产品,不是一样可以出口换粮食吗?他们说靠别人不安全,但世界上有绝对安全的事吗?你不可能什么都自己生产,为了安全而拒绝交换,这是战争思维。当维护安全的成本,远远高于维护和平与自由贸易时,一切说辞都沦为矫饰,他们就是为了自己那口吃的,硬把农民按在地里。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荒诞的理由,认为土地私有化会造成兼并,农民会因此成为失地流民,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但是请想一想,城市的商品房可以自由交易了,是不是也有可能成为失房市民呢?为了社会的安定,是不是应该禁止城市的房产自由交易呢?所有这些理由,不可能是农民的想法,这对他们来说一点好处没有。
对于土地私有化,我觉得言语上的阻力多出于想象,行动才表明真实的偏好。成为失地流民是遥远的幻象,当下分得土地才是真实的利益,而且土地流转也能给地方上带来丰厚的财政收入。现在的农村,乡镇一级的政府,收入非常有限。环保部门搞一点罚款,但这个收入多了,企业也受不了,本质上查环保与发展经济不可能相辅相成。而土地私有化却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土地流转要向政府交税,但流转出去是把稀缺资源用在刀刃上,是创造更大的财富。这样农民、政府都有利益,我不知道推行土地私有化的阻力在哪里?现在社保也是危机重重,但延迟退休涉及面广,相当于从全国人民口中夺食,可见难度之大。而推行土地私有化就是个放权行为,是政府后退,市场前进,农民可以当下获利。两个策略,一得一失,启动土地私有化,政府所获足以补社保不足且错错有余。
发展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抡起刀来砍国企,可能既得利益者不乐意,但是国家放权,分土地与百姓,人人皆大欢喜。到那时土地升值,政府收税,土地流转,人亦流转,城市化促进分工合作,户籍制名存实亡,经济再高速发展它四十年也不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