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老古,今天这篇是《正本清源说垄断》的第五章。先谈一下昨天的话题,专利垄断是一种行政垄断,我想这个定义没有多少人会反对,但这一关确实不好过,主要原因如下:科技创新当然是由利益刺激产生的,人为了改善自身的不适而行动,每一个行动都预期能改变当下不适的状况。科技创新也不例外,他必然是人为了改善自身状况的一种行动。不会有人相信,没有专利制度就没有创新。人类历史上的创新多着呢,专利制度才多少年?绝大多数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一无专利,二无版权。我也认为现有的专利制度并没有将技术视为产权,否则为何有期限?为何不是永久的?制度设时间本身就与产权二字是自相矛盾的。支持专利制度的人,不过是在说,他们的利益动力还不够,还需要给他们更多,比如给垄断权力,以刺激他们更多的创造力。如果这个观点成立的话,为什么不由政府发给他们十个老婆,再加上一切免费呢?甚至给一个免死金牌,那不是动力更强吗?实际上,当下这个世界绝大多数技术上的创新是在企业内完成的,研发和推出新技术不过是企业获利的手段。他并不是科研人员在专利的刺激下进行的研发,而是企业家根据市场的需求,为降低成本,为提升性能,为满足消费者更多的需求而展开的企业经营活动。而企业家的动因就是利润机制,只要不限制企业家获取利润 ,那企业就会用各种方法来获利,这叫商业模式。创作歌曲的获利方式就只能是收取版权费吗?汪峰虽然经常抱怨,但他商演、上综艺可是赚的盆满钵满。他不过想象欧美那些音乐人一样,一首好歌就可以躺赚罢了,他想躺赚就合理吗?生产一款高技术产品,有谁规定必定数十年的利润都归他才是合理的呢?如果这是合理的,那所有的高技术都来源于基础研究,那牛顿、爱因斯坦,门捷列夫,居里夫人,他们的后人是不是应该成为世界首富呢?当代所有的工业品,都有他们的贡献。现在科技创新,有哪一些创新能和他们比肩呢?他们没有专利垄断权,但不是一样在创新吗?给了垄断权,企业就会醉心于研发吗?这是完全不了解企业,企业是以利润为目标,创新是服务于利润,有着无数研发专利的摩托罗拉一样会倒闭。专利垄断权只会成为创新的阻碍。拥有大量专利的企业,其实往往没有多少创新力,有垄断的权力在,我为什么要创新,我只要防止他人创新干掉我就行了。苹果到现在13代了,最近几年出现过什么手机业里面革命性的创新吗?当年为了挽救苹果,为了杀出一条血路,那才是创新性推出智能手机的动力。现在无数专利权在手,反而创新力逐步下降。这是最为古老的垄断制度了,也就是由政府指定某人或某一群人从事某一行业的行政管制制度。行会是城市手工业者保障自身利益的行业内部组织,其成员是小规模的手工业作坊主,称为行东。行东之下,通常有帮工和学徒二、三人。在行东和学徒之间,存在着人身附属式的师徒关系。学徒从师期满,还须继续在行东的作坊中充当一定时期的帮工。等到技术熟练并有了积蓄时,经过行会的承认,他可以另设作坊,自已也成为行东。同一个城市的同行行东,都必须加人各自的行会。各行会有会员大会,选举行头和监督人,订立行规,举办公益,严格规定产品的规格和价格、原料的分配、作坊的劳动人数、学徒限期、帮工工资以及劳动日的长短等等。所有这些规定,目的都是为了保障会员利益,排斥竞争,保持会员之间利益的均衡。这些行会运行一段时间后,获得了来自于政府权力的保障,于是就发育出来了行政垄断这种东西,甚至后来的专利制度都来源于这一组织。
甚至可以这么说,当代所有的行政垄断的源头,都来源于行会。
这种行政垄断的特征是,政府授予行会垄断某一领域的权力,不经他们允许,他人不得进入这一领域。
其实中国历史上,也存在这个问题,比如青帮,就是这么一种组织,他是垄断漕运业务的,并且得到了官方的保护。雍正之前的“漕帮”属于民间团体,为了垄断运河的物流业,免不了有违法行为。雍正后的漕帮得到了官方的特许权,已经带有半官方性质,再怎么闹腾也不会被官方当成暴力社团打击。这一种行政垄断制度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全世界最为广泛的行政垄断制度了,因为他涉及的人数最多。这一次美国码头大塞车,但是美国的码头工人依然不急不慢地干活,因为他们垄断了码头工人这一职业,你讨厌我,但你干不掉我,因为我有行会,我有职业许可。
因为供应链危机 ,拜登命令码头工人必须24小时作业,但没用,码头工人并不理他,甚至码头工人放话出来,要把港口运营方搞破产。这个时候不勒索,什么时候勒索?当然要开口要签一份长久的提升工资的合约。
你看,这个行政垄断就不同了,他真能提高这些人的收入和利润。
美国有演员工会,有汽车工人工会,有医生工会等无数个行会组织,而这些行会组织可不是市场中的社团,他们都获得了行政权力,比如医生工会可以控制医生的数量,因为考试、认证权控制在他们手上。
所以美国的医生收入是美国收入最高的职业之一,供给减少,当然会导致价格上涨。要在美国当个理发师也不容易的,需要1500小时以上的培训总时间,需要在行会认定的理发学校里学习过,要当正式的理发师,还得在行会认定的机构里实习超过两年,然后再参加考试,获得执照,并且两年还要注册一次。 不能光搞的复杂,还得学费搞贵一点,5000美金起,一万不算高。你看看,你想当个理发师,得花上万美元的学费,一年以上的学习时间,还得接受两年的低薪实习期,最后还得考试,拿到执照,如果你服务客户不好,随时还不让你注册了,取消你执照。 我就问你,这个门槛设计的怎么样,666啊 所以美国的理发师水平不高,进去就问你剪几号头,然后搬出几号头的工具,搞几下完事,别看我剪的简单,但我收的多啊,一个头五分钟搞完,20美元到手,活少钱多,这不爽吗?美国华人算是美国的有钱人,他们都经常在家自己剪,太贵了,剪不起。哪象中国理发师这么苦逼?要三千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刷油漆也要学三千小时,为什么?没有为什么,就是为了控制人数。只要学习的人更多,那就不断增加时间以减少从业者。
所以,你知道美国有一些蓝领为什么收入特别高了吧。因为他们是特权拥有者,是垄断者。那问题就来了,为何别的牌照制度、专利制度不能让垄断者获取暴利,但职业准入却可以呢?
牌照制度和专利制度并不能让企业减少生产,在利润的诱惑下,他们依然倾向于扩大生产,降低价格。
第一,个人的劳动时间是有限的,每一个人的一天都是24小时,我没有办法扩大生产,我的供给量是有限的,并不是说,医疗价格降到现在的10%,我就可以服务以前的100倍的客人,我做不到,我的工作时间受到生理约束。第二,职业准入产生暴利,大多数情况发生在服务行业,服务行业是被地理位置所约束的。比如,有人得了急性病,他只能就近找医生为他服务,他不能全世界挑选医院和医生,因为时间上来不及。
比如汽车工人,就没有办法长期产生暴利,因为企业会跑掉,企业去别的地方开厂,那你这个暴利就不存在了,而消费者可以购买全世界的产品。
汽车城底特律成为铁锈地带,工人收入数十年未有增长,原因就在这里。美国人为什么热衷于健身,是他们生活追求高大上吗?不光是这样,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医疗太贵了,得靠自己锻炼身体。中国广场舞起源于什么时代,也就是城市大量人员失去官办医疗保障的时期。
大部分美国普通家庭,小病基本不去医院,在家自己熬一熬就过去了。有很多慢性病的患者往往也选择去印度等国家去做国际医疗。但是急性病,你没有办法逃脱美国医生的屠刀,这就使得美国成为全世界医疗最糟糕的地方。
一方面奇贵,美国人医疗支出占GDP的20%左右,另一方面小病都不敢去看,需求得不到满足,第三因为医疗破产的人数量非常惊人,一年导致200万人破产。当然职业准入只是美国医疗问题的一部分,但这是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因为医疗本质就是服务业,从业人员数量和其工作时间就代表着供给数量。
绝大多数的美国人家庭里拥有完整的工具箱,包括电工、木工甚至水管工的工具,因为碰到问题,要尽可能自己解决,找有执照的工人来帮你修理,那是天价。
美国男人以会十八般武艺为荣,有一些人将这种情况美化为美国人动手能力强,其实这都是被逼的。
当然,很多人天天要打所谓垄断大企业,却非常喜欢职业垄断。
象美国医生那样活少钱多,那才是梦想和天堂。没有上过什么学,当个蓝领工人也能有很高的收入,也是让发展中国家的人羡慕不已的。
这么多人想尽办法,哪怕偷渡也要跑去美国当蓝领,因为当地供给不够啊。
每天工作4小时, 每周工作2-3天,收入却高于平均水平7倍, 福利比国会议员还高,这就是美国码头的吊车司机。行会的目的就是控制入行人数,相当多的华人跑到美国去都是偷偷摸摸地干一些没有牌照的黑活,比如凤姐,跑到美国去,她能加入行会吗?想都别想,只能做黑工,她的工种是美甲,这一行可是要执照的,要指甲师执照,交费1600美元,学习要超过250小时,如果要做更复杂的活,还需要脱毛执照,要按摩执照。中国的出租车司机最懂这个道理,要想收入高,怎么办?上街举报网约车司机,减少他人来和我竞争,我的收入就会多一点。
中国各城市都发生过出租车司机抵制增加牌照,抑制网约车的现象。说到底,人人都喜欢权力,都喜欢成为特权阶层,获得特殊的利益。美国是世界上反垄断法的始作俑者,前后拆分过好多个大企业,直到今天也还在起诉微软、谷歌,脸书,但美国同时也是全面继承了欧洲的行会垄断制度的国家,这二者同时发生在一个国度,也是非常奇葩的。
所以,三种行政垄断中,专利垄断和职业垄断,往往成为人们的最爱,不但不打,还天天歌颂,但有什么办法呢?有人说是屁股决定脑袋 ,不能这么说。因为拆分微软、谷歌、脸书,只会给消费者带来伤害。同样,职业垄断是有利于一些特殊职业的收入,但是,这是互害模式,码头工人拿到了特许权,他也会面临医生的剥夺,他的真实收入能增加吗?同样,美国的医生收入表面上看上去很高,但美国医学院的学费高的吓人啊,很多医生还大学贷款要几十年,另外,他们的收入中也有20-30%要用于缴纳医疗事故保险费,许多医生因付不起高额保险费,或被迫提前退休,或迁居诉讼率低的地区,或无保险行医,或放弃高风险手术及操作。最重要的是,我们反垄断要前后逻辑一致,你不能支持职业垄断、专利垄断,却反对牌照垄断,这是无法逻辑一致的。
你既然允许政府用暴力来保护一部分人的利益(特权),那就得同意所有人获得特权都是应该的。更奇怪的是,支持各种行政垄断,却反对市场中出现的市场独占现象,反对没有依靠任何行政力量,只不过卖货卖成第一名的企业。这些人真是在反垄断吗?明明不是啊,明明是喜欢垄断喜欢的不得了,巴不得神龙用权力来帮我消灭竞争对手。但转过头却在对着从未使用过行政权力的大企业大骂,你们在阻止竞争!这不是精神分裂吗?![]()
这一章,由于我在工会系列文章里有过更加详细的说明,我就写少一点了,有兴趣详细了解的朋友可以看我工会系列文。
最后,我讲讲垄断系列的写作思路啊
接下来,我准备正式展开垄断问题的经济学理论分析,也就是市场独占中,是否会使得供给者减少生产?这个才是垄断中的经济学核心问题。
然后展开对常见的垄断法中各种垄断行动定义的批判,包括价格歧视、二选一,勾结定价,并购、倾销、捆绑销售、价格限制。
最后重新回到互联网产业模式的特点,从商业模式的角度分析市场独占下的企业运营的方向。
不过有考虑大幅删减,中间有几节估计是没有阅读量的,边写边看吧。
发送给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