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漫天霹雳Plus
,作者陆拾壹磷酸盐
人类文明,以及它的内在要素如产权、合作、和平等是怎么出现的?李嘉图协作法则,或者叫比较成本法则、比较优势定律说,在劳动力和资本无法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即便一国在各方面都强于另一国,双方分工合作,仍然对双方有利。米塞斯将这一原理一般化,提高到了空前的地位,他认为分工合作的原理是古典经济学的基石。他认识到:这个理论不仅关于国际贸易,也是人际交换的普遍法则,因而涉及所有的劳动分工形式。分工合作的前提只是“合作伙伴之间存在天赋或处境的差异”,而这几乎是一个永恒的事实,那么这个原理就是普遍有效的。国际分工理论是古典政治经济学最重要的贡献。它表明,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只要资本和劳动在不同国家间的流动遭到阻碍,制约地理分工的将是比较成本,而不是绝对成本。把同一原理应用于个人分工也会发现,个人不仅在同某些能力高于自己的人的合作中得到好处,也能在同各个相关方面都不如自己的人的合作中获益。
在阶级斗争学说看来,不同的阶级(他们从来没有解释过什么是阶级、为什么不同的人能成为同一阶级、以及所谓不同阶级的人之间怎么就有了不同的心智逻辑结构,具有了资产阶级的思维和无产阶级的思维)之间的差异,只会导致无休止的斗争和暴力冲突。社会演化源自不同阶级之间不可调和的利益冲突。而米塞斯的论述让我们知道,差异为社会合作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潜力,发挥着凝聚社会的作用。不同“阶级”之间并没有什么不可调和的利益冲突,相互合作有利于双方,由此可以实现利益和谐、和平共处。
社会和平合作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协作法则揭示,分工合作比自给自足有更大的生产力,相互尊重产权比相互杀戮更有利于自身福利增进,而人们能够通过理性认识到这一基本的原理。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人类文明和社会演进的历史进程。奴隶制为什么消亡了?是因为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签署了一个和平协议,或者奴隶主突然感到羞愧变得有良心了吗?又或者是奴隶不断反抗,导致奴隶主阶级让步吗?不是,根本的原因在于奴隶只会将生产干到免于被惩罚的程度,他的生产力水平远远低于自由劳工,因此人类开始向自愿合作和和平合作转变,这对劳工和庄园主双方都是有利的,所以奴隶制消亡了。国家之间的战争,还原到每一个人,就是两个人打架和互杀。为什么不打架了?不是因为他收到神灵的启示或者突然间道德高尚了,而是因为打架成本太高,交换合作才最有利于自己。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小混混整天打打杀杀、偷盗抢劫,为什么现在治安比过去好了?因为他们发现去打工取得的收入能让他们活得更好更体面,还不用担心被反杀和坐牢,所以社会就更和平了。只有当以色列人认识到,封锁加沙,切断与加沙的人员和贸易往来不但对自己不利,反倒是培养恐怖分子的温床;只有当加沙人民都认识到,分工合作更有利于双方,加入哈马斯不如跟犹太人做生意赚钱。和平才能到来。没有这种认识,签订多少和平协议都是一纸空文。风平浪静的背后,就是暗流涌动,积聚下一次的更大暴发。任何一种协议、宪法和人权表,都必须有民众的观念支持才能实施。法律除了依靠人们内心的服膺,就毫无力量。当民众观念不支持,撕毁协议、违背宪法、侵犯人权就会发生。一个国家之所以和平繁荣,就是因为民众的观念支持市场经济;一个国家战乱和落后,根本原因就是民众不支持自由市场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