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遗产税改革引爆农民怒火:谁在为谁买单?
原创
欧文-阿什沃斯
逻辑大于立场
最近,数百名农民涌入伦敦,抗议工党政府对遗产税作出的最新修改。数千名农民认为,这些变化严重威胁着他们世代相传的农耕文化。工党政府声称,遗产税的调整只会影响极少数农民。这是左倾政府的惯用伎俩:他们总是声称增税只会影响特定群体中最富有的那部分人,因为他们深知要让公众相信征税不会影响普通人,只会触及那些"财力雄厚"的人。这次遗产税的调整从多个方面来看都缺乏合理性,因此能够理解为何会引发如此大的争议。
变更内容及官方说法
政府一直在全国范围内寻找为国民医疗服务筹集更多资金的途径。在预算案中——虽然预算报告中并未明确提及——他们将目标对准了农民群体。具体变化包括取消农业财产减免(Agricultural Property Relief,简称APR)的全额豁免,将其与商业财产减免(Business Property Relief,简称BPR)合并,并设置100万英镑的减免上限。这意味着农民现在需要为超过100万英镑的所有土地和经营资产缴纳遗产税。
政府宣称这项政策仅会影响约500个农场——这一说法进一步强化了他们"只针对最富有农民"的论调。然而,这个数字仅仅基于当前APR申请的总和,完全忽视了BPR的因素。这表明政府要么是判断失误,要么是故意得出这样的结论,认为APR申请就等同于农场的总资产。考虑到众所周知APR只适用于土地而不包括农机具设备,这种"认知偏差"实在难以令人信服。
政府的立场充满了矛盾。一方面,他们声称这项政策只会影响极少数人——最富裕的农民——并预计可以筹集约5亿英镑;另一方面,他们又提供了各种途径让受影响者规避大部分税负。在这种自相矛盾的论述中,政府始终没有明确说明是否已将这些豁免因素纳入考量。依据常理推断,政府不可能收到预期中的税收。那么问题来了:他们究竟为什么要推行这些改革?
政策的理论源头
政府承认,此次遗产税改革的理论基础来自税收分析中心。该中心由主张大幅增税的财富税委员Arun Advani和Andy Summers主持。近期,该智库发布了一份遗产税研究报告,建议将减免上限定为50万英镑,即便他们自己也承认这可能导致农地过度细分。为了应对这一问题,Advani提出了一个激进的建议:"让国家成为土地的共同所有者,充当租佃农民的地主。"
在粮食安全问题上,Advani主张应该为"特定农作物的种植等指定生产活动"提供国家补贴。其他提议还包括取消慈善遗赠的遗产税减免,理由是这"将税收收入转移到了极少数人偏好的慈善项目上"。虽然政府尚未宣布要采纳这些提议,但他们已经承认从中汲取了遗产税改革的灵感。
关注的重点所在
工党支持者辩解说,政府并未采纳任何与这些激进提议相近的措施,因此批评者不必担忧。他们像典型的国家主义者一样声称,他们只是采纳了报告中的合理建议,而非那些极端想法。然而,真正的问题在于,政府很可能严重低估了受影响农场的数量——这项政策可能会影响到成千上万个中等规模的农场,这些农场虽然拥有可观的资产,但现金流极其有限。
众所周知,相比于其拥有的资产价值,农民的收入普遍偏低。那么,当这些需要缴纳遗产税的农民面临巨额税单时,他们将如何筹措资金?答案是不得不变卖部分土地。如果受影响的农场数量远超预期,这难道不正构成了或接近于他们所说的"过度细分"吗?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深知,政府干预往往会引发更多干预。因此,如果政府日后对大规模农地出售感到"震惊",转而采用报告中更激进的建议,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
世界观的根本冲突
工党政府的理念正陷入内部矛盾。他们认定大企业在道德层面令人不齿,贪得无厌且难以管控。正因如此,他们在竞选期间反复承诺,任何增税措施都只会针对大企业,因为这些企业在前保守党政府治下已经享受了太多特权。然而,他们推出的遗产税改革却将带来与这一理念完全相悖的结果。
那些经营大型农场、收入颇丰的农场主根本不会被迫出售土地,因为他们完全有能力支付税款。反而是那些收入适中但拥有一定土地资产的中型农场主将不得不变卖部分土地,而土地的买家必然是那些财力雄厚的大农场主。这无疑会加剧农业资源向少数富有者集中的趋势,这恰恰是工党声称要极力避免的。对奥地利学派来说,这是显而易见的政策后果,但我们也不应低估工党政府在面对这一结果时既感到困惑,又渴望通过更多国家干预来"纠正"的可能性。
由此可见,他们的世界观根本无法对国家权力形成有效制约。如果工党能够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他们对不断涌现的问题感到困惑,其根源不是凭空而来,而是源于他们自身的政策,或许这种自我否定的恶性循环就能够被打破。
对政策支持者论据的回应
有必要简要回应支持这项政策的几个论点。一些知名学府的教授宣称,20世纪80年代引入的农地遗产税豁免导致富人为规避遗产税而大量购入农地,从而推高了农地价格。他们认为,较高的土地价格增加了农民的经营成本,暗示取消豁免将通过降低成本来帮助农民。然而,如果豁免真的导致土地价值"翻了两番",为什么这种情况直到21世纪初才出现?事实上,农地价格在2003年飙升,恰好与欧盟开始实施基于土地面积的农业补贴政策同步,这才是农地价值激增的真正原因。
托尼·布莱尔的前顾问约翰·麦克特南则提出了一个更具争议性的论据。他建议效仿"撒切尔夫人对待矿工的做法"来处置农民,意在摧毁这个行业。他甚至直言不讳地说:"如果有人因不满而想上街抗议,那就说明我们不需要这些小农场主",还说"这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行业"。
麦克特南并非党内无足轻重的人物。作为布莱尔的前政治秘书,他在工党内仍具有相当影响力。可以合理推测,持有类似观点的绝非他一人,很可能存在一个真心期望摧毁英国农业的群体。即便他们的敌意仅针对小农场主,这种态度本身就值得深思。没有什么比某些政治人物仅仅因为个人偏见就企图利用国家机器摧毁某个行业更加令人不齿的了。这些人毫无根据地自诩高人一等,认为可以随意剥夺他人的生计,只因为他们看不上这个行业。
政府未来走向
鉴于工党在英国议会中占据压倒性优势,他们很可能会在这项政策上继续固守立场。如果不进行调整,可以预见英国农业将进一步向大资本集中。随着政府推动"生态修复"等特定项目,现存农场的生产模式将发生重大转变。我们熟知的英国农业格局即将改写,而当这一切成为现实时,政治精英们必定会表现出一副措手不及的困惑神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阅读原文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轻触阅读原文
逻辑大于立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知道了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
取消
允许
取消
允许
×
分析
:
,
,
,
,
,
,
,
,
,
,
,
,
。
视频
小程序
赞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分享
留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