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押宝是押对了的。
但结果,让我很失望。
我是一个能区分愿望和现实的人,我押川普和共和党赢,当然有我的理由,也不细说了,我押他赢,并不是希望他赢,不过是基于现实的判断。
我当然知道哈里斯上台后的后果。
大搞黑命贵嘛 ,大搞LGBT嘛 ,大搞福利,然后敞开大门让外来移民吃福利,还要加征美国富人的税嘛 ,每一条我都是憎恨的,是反对的。
但是,毕竟是在美国搞。
美国的零元购,也抢不到我头上来,我没有住在美国,当然与我关系不大,毕竟哈里斯折腾更多的是美国人。
即使民主党支持俄乌战争长期持续,对我有影响,但也不大,毕竟发生在几千公里外的陌生人之间的战争,我不是那么地在意。
但川普说的很明白,他指责拜登:
你是个卖国贼,你在向本国人民加税,却对外国人减税,而我是向本国人减税,向外国人征税。
川普说的对,他声称针对中国的60%的关税,就是针对中国的企业和所有的劳工征收的,而不是向美国人征收的。
一个征税者,我当然是无比讨厌的。
有人说,川普不一定会这么征。
当然不完全是按他的政见这么征,但是他会征多少关税,会怎么做,一切要站在川普个人利益出发来分析。
美国实际上每两年就举行一次大选,两年后,美国就面临着中期选举。
此次共和党参议院大胜,两年后,若是川普不实践自己的部分选举承诺,那么,选民就会让共和党大败。
摇摆州的人最喜欢的政见是加关税,还有遍布美国的各种工会,也渴望加关税来阻止外来竞争。
两年后,川普依然在任上,如若失去了参议院和众议院,他就将成为跛脚总统,只能管管外交了,这自然是他不想看到的。
哪怕他年事已高,也希望这四年大权在握,不希望最后两年变成垃圾时间,因此,川普虽然刚刚赢得了这场选举,但紧接着他就需要准备第二场选举。
那些跟着川普的人,也会要求川普帮助他们胜选。
无数建制派的共和党议员,都投靠了川普,川普把共和党快变成了川普党了,而中期选举能不能赢,就看川普助选的效果。
而川普助选的效果,取决于他在选民心中的地位。
我们假定他不加征关税,美国正好面临着经济衰退,前两年,美股下行的概率很高,他的选民会说,你看,你不加关税,导致我们的工作机会被别人抢走,我们收入降低,股市还不好。
这时,他说的各种要加关税的政见一条没落实,他就会面对选民们的责难,说好的加关税呢?你不是骗我吗?你这不是没有让我收入提高吗?
因此,我认为,川普必然会加征关税,并且幅度不会低。
但我认为,首先会加征那些与美国产业构成竞争的产品。这个把最近十年来美国企业向美国商务部申请对中国的反倾销关税申请列出来,就能猜个大概。
你看他列出的大概的关税清单中,除了中国以外,巴西的农产品,欧洲的汽车,日本的半导体电子产品,印度的药品和服务业等等,都是与美国产业有着高度竞争关系的。
我相信,这些企业都已经在路上了,在与川普团队、与共和党议员们沟通了,关税清单也正在准备的过程中了,不必等到川普就任,首批关税清单可能就在内部沟通得七七八八了。
同时,川普的作风也是如此,他不是与其他国家先进行贸易谈判,而是先加关税,然后再谈。
因为先加关税,就会给选民一种言出必行、践行选举承诺的印象,当然会有利于中期选举。
同时,川普还习惯于商人式的政治谈判,那就是先漫天要价,然后就地还钱,只要争取到为美国一些产业的出口量,比如农产品,就会大肆宣扬,我又为美国企业创造全球销售额作出了多少贡献。
越高的关税金额,越容易达到这种要胁的效果,等你来还价嘛 。
上一次与中国的谈判中,直接要求中国采购美国的农产品,这是美国商务部门长期以来与东亚各国的谈判要求,美猪美牛,在韩国、日本、中国台湾都引发过巨大的冲突。
但我觉得,中美进行大规模的贸易谈判的可能性都在降低了。
在川普首任时,中国与美国政府间是进行了贸易谈判的,并且达成了相关的协议,虽然是短期的,但这之后,在美国提高对中国关税到25%后,包括在拜登任上,几乎没有进行单独的贸易谈判了。
我们能看到过去四年的历史,几乎是美国不断地在加码各种贸易管制,只不过民主党政府搞的是精准打击,是采取实体清单的方式不断进行加码。
现在川普重新上台,谈判更难以开展了,因为过往叠加的关税和实体清单、以及各种投资限定已经很多了,再增加关税,这个要从何谈起?
这种谈判基本上不可能达成目标,川普最希望达成的目标是,让中国增加对美国进口,比如每一年增加几千亿美元的对美国企业的采购,但是,美国又同时存在大量的禁运,比如中国现在最急需要人工智能芯片,那是不让卖的。
你甚至想不出来,除了农产品,中国应该从美国购买什么产品?美国有什么产品,既可以出售,又是中国市场急需、在中国市场上有强大竞争力的产品呢?
以前还可以买波音飞机,现在国内航空公司有这个预期和财力大量购买吗?这几年都亏麻了呀。波音的产品质量也下滑严重,还能大批量采购吗?
甚至你想采购服务都很难,各种人工智能模型,甚至封禁中国IP,大模型技术也严禁出口。
美国最有竞争力的产品,基本上都成为了限购品,那么,川普所要求的中国增加对美采购,怎么可能达成呢?
因此,我认为,此次川普再一次发动贸易战,恐怕连大规模的贸易谈判都不会开展。
但是对于美国本身不怎么生产的产品,我认为川普不会急于加征关税,因为美国国内本身也缺乏这种力量来推动这一类型的产品加征关税,都没有人生产啊。
同时,美国当下依然处于通货膨胀当中,如果对大量美国不生产的产品加征关税,必然会带来更加严重的通货膨胀,甚至有可能终止美联储降息的进程,因为通胀将反弹。
关税清单,肯定不是由川普趴在桌子上自己来列,而是取决于美国各种神仙们参与的程度,因此,我认为川普加关税是必然的,不要心存侥幸,只不过那些互补性强的产品,大幅上调关税的可能性会低一点。
但小规模的贸易谈判是可能的,中国有可能会减少对美国农产品的采购,以作为谈判筹码,换来减少一些对中国企业的大幅加关税。
但这个筹码的力度不大,因为最多就是一两百亿美元,农产品是低值贸易品,能换来的只能是川普一点点的让步罢了。
其他国家与川普谈,是相对容易的,因为有的换,但中国要谈,真的很难,因为大量的美国高科技产品,是专门针对中国限购的。
因此,我对贸易战的来临,基本上持有非常悲观的态度,很难有逆转的可能性。
但是,这不代表着中美能脱钩。
所谓中美脱钩,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因为中国企业对美出口,并非只有中国企业的生产,而是整个东亚制造业圈对美国的总出口。
铁矿石来源于澳洲,精密元器件来自于日本韩国,能源来自于中东俄罗斯,各种零组件来自于中国台湾。东亚制造业圈,已经形成了跨国紧密协作体系,而不是单独哪一个国家的产品。
甚至越南向美国出口的产品,里面有大量的原料,组件就来自于中国。
这个世界上,最为庞大的制造业圈就在东亚,哪个国家能与这一地区脱钩呢?
但对中国的影响显然是有的,那就是,因为关税对中国是特别针对的,因此会驱动国内大量的企业搬离中国。
东亚制造业在全球的地位,不可撼动,但在中国生产则会成为被打击的对象,这就会构成强大的影响。
要避免这种影响,需要有大规模的市场化改革,要能让中国区的企业的生产效率大幅提升才可以,比如单边全面开放,彻底实施三零,放开土地管制,废除劳动法,大幅降税等多个手段一起上,才有可能应对这么大规模的贸易管制。
如若实施这些改革,虽然有关税,但中国可以成为无数其他国家向美国出口产品企业的供应商,川普是很难做到要求各国生产的产品全部在本国采购的,在一个全球化的市场中,是不太可能做到的。
正如当下,喊中美脱钩八年了,但如果算中国企业生产的中间品及直接出口,中国企业对美国出口实际上比八年前是翻倍了。
现在市场主要在美国的那些企业主们,恐怕都在破口大骂,在瑟瑟发抖了。
一些人把贸易战理解为中国与美国的贸易战,这犯了集体主义错误,只存在美国企业与中国企业之间的贸易战,是这些具体的人,在争夺利益,与街边两个饭店,一家给另一家使绊子是一回事。
因为所有征税的对象,都是一个又一个普通的企业家和普通的劳工,受损的也是他们。
国从来不会受损,因为国是一个纯集体的概念。即使是政府,也不一定受损,没有收入都可以借钱,他受什么损呢?会影响公务员的工资吗?
贸易战开打,都是普通老百姓受害,历史上,从无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