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者未必能成为强者,也可能成为弱鸡,不能因地制宜地学习,终归是东施效颦。
续前文——《排队枪毙之谜》
很多年前,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美军那么强,但为什么以美械武装起来的仆从军基本上都是战五渣,往往被劣势装备方吊打,无论是在东北亚、越南,还是在伊拉克、阿富汗、也门,统统都是如此。
答案很简单,美军的治军思路不对,一旦仆从国被迫采用美军的治军思路,军队战斗力就会被极大削弱。
美军当然是一支强军,但他是海军、空军、后勤强,而并非传统陆军强国,要知道,美国陆军在没有绝对制空权的情况下,基本都是不出门的。如果没有空军海军的协助的话,我并不认为美国陆军会比今天的乌军战斗力更强,至于英法德的陆军,基本可以确定不如土耳其陆军。
对于这些老牌强国而言,陆军战斗力并不是太重要,因为海空才是他们的最大优势,在其军事战略中,陆军只是配角,大不了太内陆的地方不要去就行了,比如阿富汗这种。但对于其仆从国而言,他们并没有相应的海空优势,虽然有了大量美械,但后勤补给能力也与美军天差地别,根本不可能像美军一样倾泻弹药,此时陆军斗志薄弱就显得十分致命了。
美军的治军思路是,高薪薄赏轻罚,这种思路其实与海军非常契合,但与陆军却十分犯冲。
为什么说海军适用于高薪薄赏轻罚?
因为海军是技术性兵种,而且天然是以固定单位进行系统性作战,更重要的是,你不可能通过跳海当逃兵,甚至仅仅是划水的行为都会非常醒目。对于海军士兵而言,技术水平是最重要的,责任心是第二重要的,团队和睦沟通顺畅是第三重要的,而勇气和意志是最不重要的。
如果薪资较低,你就不可能长期将优秀的技术人才留在海空军这种技术性兵种中,因为人家转身走向社会就能找到待遇优厚的工作。这些兵种对人的基础智商也是有一定要求的,一个肌肉发达的蠢蛋,或许能够胜任步兵的工作,却很难胜任海军或空军,而智商决定机会成本,进而决定价格。
你不仅需要把人招进来,你还需要让他们过得适当开心一点。对于陆军尤其是特种兵的训练,教官可以又打又骂,即便美军中打骂的情况会少一点,但动辄体罚仍然是免不了的,并且还会在部队中推行各种比武、评比,以让士兵们充分地卷起来。但在海军当中,这一套根本玩不转,既不可行,也没有必要。
不可行在于,有点知识文化的人,或者哪怕有点技术手艺的人,面子思想都会比较重,这和泥腿子是很不一样的。过于严苛的管理,必然会导致普遍的逆反、消极、对抗情绪,这些负面情绪对陆军伤害不大,但对海军却是致命的。陆军士兵的平替性较强,少数几个人掉链子,只要战友足够强,总是可以顶起来;但海军的分工很细,哪怕是少数几个人在关键时候掉链子,后果可能都是灾难性的。打个比方吧,你今天负责看雷达,打瞌睡溜号固然是不行的,但如果你发现了可疑目标,可能是导弹来袭,但也有更大可能是一只鸟,你该怎么办?如果团队氛围和谐,你可能就大胆报告示警了,反正虚警问题也不大;但如果团队氛围糟糕,你就会很犹豫,因为判断错误会导致领导的责骂和同僚的耻笑。陆军特别是轻步兵可以轻易淘汰劣质的人员,甚至成批量淘汰,这不但不会降低反而还会提高整体战斗力;但海军基本上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毕竟舰上空间也是有限的,不可能每个岗位都配备大量冗余人员。
没必要在于,步兵是一个上限很高、下限很低的工种,在特定的环境下,一个兵王以一当十是完全有可能的;而水手是一个上限下限都很低的工种,再优秀的海军士兵,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发挥十个人的作用,能顶两个人用就算很牛了。海军是系统化作战,作战效能是由最短的那块短板决定的,对于一般士兵而言,合格就够了,不掉链子就行了,再优秀都优秀不到哪里去。简而言之,陆军中,竞争大于合作,海军中,合作大于竞争。结论就是,对于海军而言,以分化式待遇来刺激内卷式竞争是毫无必要的,舰上的生活已经很无聊了,不如把大家搞得开开心心其乐融融一点。
至于勇气,很简单,海军并不需要任何勇气,勇气远远没有专业性和责任心来得重要。除了舰长、舰队司令需要一点点勇气外,可能就只有消防损管人员能从勇气中获得些许效能了。
但陆军的运行逻辑是完全相反的,从古至今,陆军的第一要素就是勇敢,因为陆军是需要面对面跟敌人搏命的,而第二要素是纪律性,但军纪最大的作用也只是为了激发和维持士气而已,至于专业性,真的没那么重要,就算有一些价值,那也是建立在勇敢的基础上的。所以,古时候的名将,基本上都对武林高手不屑一顾,宁可招募老实巴交的良家子、庄稼汉,也不愿意招募有几手武艺在身花胳膊、游侠儿。
美军基本上是把海军的治军思路原封不动地搬到了陆军上来,他们从来不强调死战的勇气,也不强调对战功的奖赏,而是尽量让陆军也进行体系化作战,而这个体系很大程度上是高度依赖于空军配合的,甚至班级单位都可以呼叫空中支援。
美军当然有实力、有资本这么搞,但一些弱国如果学习美军的话,就完全是东施效颦了,不管这种学习是主动的、被动的还是潜移默化的。
一方面,仆从国绝无可能获得美军这种程度的制空权和空中支援力度,所以陆军就是要顶在一线打铁的,就是必须要忍受相当程度的伤亡的。
另一方面,仆从国哪怕有很多美械,但也绝无可能获得如美军一样充足的弹药和燃料(有时候还会被军官转卖),倾泻火力是不可能的,必须要仔细考虑火力的效能。
上述因素足以使仆从国陆军的战斗力从100分降低到70分,毕竟美械还是很好用的,就算空军和后勤差一些,军队还是可以处于及格线水准之上。
真正让仆从国成为战五渣的,是美军的薪酬体系。美军的工资是很高的,他们也要求仆从国为士兵发放很高的工资,据说阿富汗政府军的工资是当地平均工资的四倍;但美军对战功是没有任何物质奖赏的,奖励主要是荣誉性的,有时候也能获得提拔,从而间接获得一点更高的工资和退役待遇,但现金奖励是一分钱都没有的,而间接增加的经济利益也不足以使任何人发财。
剩下的事情就很简单了,设想一下,两军对垒:
红方平时工资就很高,已经娶了四个娇滴滴的老婆在家等着自己,而在战场上打死敌人一分钱都挣不到;
蓝方平时工资只够吃饭,根本不敢想娶老婆的事,但只要打死一个敌人,获得的赏金就够他娶一个老婆。
你觉得谁会赢?
这不是寓言,这是事实,是在阿富汗和也门真实发生的事情,而结果大家也都看到了,阿富汗和沙特装备精良的全美械正规军,在草寇一般的对手面前一触即溃甚至望风而逃。
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讲,“鹰饥始逐,狗饥始猎”,如果你把鹰犬都已经喂饱了,还怎么指望他们去帮你打猎呢?
可以说,美军的薪酬体系,直接把仆从国陆军的战斗力从70分降低到了40分,已经不及格了。但这还没有完,美军还有能力将其归0,请看他们的神操作。
神操作之一,优待俘虏,甚至不惜为此消灭功勋部队。在阿富汗战争其间,美军方面下辖了一支当地的以塔吉克人为主的部队,他们作战非常勇猛,可谓军功卓著,是当地部队中杀敌最多的一支。但这支部队被美军强制解散了,解散的原因是,塔吉克人部落与塔塔有世仇,他们在某次大胜之后杀害了一千多名塔塔战俘。出这件事情的时候还是观海时期,当时我就觉得美国人脑子秀逗了,并且判断美军最终会失败,只是没有想到失败得如此彻底和戏剧性。你已经不允许别人家金钱而战了,也不允许人家为信仰而战(信仰在塔塔一方,仆从国号称世俗化),现在还不允许人家为复仇而战,难道你要指望人家为了美利坚的荣誉而战吗?
神操作之二,保护逃兵。早在二战时期,美军就不允许枪毙逃兵了,当时艾森豪威尔想枪毙一个多次逃跑的逃兵,结果在国会和民间掀起了轩然大波,到最后也没枪毙成。美国也把这一理念强制灌输给了仆从国,结果就是,战况稍稍不利,大家拔腿就跑,反正有美国爸爸保护自己的人权,本国傀儡政府也不敢拿自己怎么样,命只有一条,不跑那不是傻子么?
神操作之三,奖励逃兵,准确地说是奖励美国国籍。在越南和阿富汗的仓皇大撤退当中,美国都同时拉走了海量当地军政人员,这些人都很快获得了美国国籍。单从这种行为本身来看,你可以说美国有责任感,不抛弃不放弃,但其激励机制是非常有趣的:如果本方战胜,士兵就只能继续留在贫穷的祖国当泥腿子;如果本方战败,士兵只要能及时跑回美军附近,就必然能随美军撤退、合法登陆美利坚。你觉得士兵是想赢还是想输?是想坚守还是想逃跑?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军队才有战斗力,而美军完全逆向操作,为失败的仆从国军队铺就了一条通向天堂的退路,不输那才是见了鬼。
所以,装备再精良的军队,如果失去了决死的勇气,也不可能获得战争的胜利,人心和士气对于战争,至少对于陆战,永远都是重要的。
乌克兰在美国的历次代理人战争中绝对是一个另类,很多人把司机称作美国的傀儡,我是不赞成这种说法的,就算美国想让他当傀儡,他也是一个很有自己想法、不那么听话的傀儡。乌军除了接受美方的装备之外,在军事组织上、军事纪律上却没有受到美方太大的影响,很多行为其实是苏式而非美式的。乌在征兵上采取了相当强硬的立场,如果没有及时设立边境检查站和强制征兵,他们可能早就没有兵员了;乌在对待战俘和叛徒(亲俄平民)上采取了血腥的手段,但这次美方没有进行太多干涉,甚至帮其掩饰;乌始终对打击俄本土具有很大兴趣,虽然美方长期压制这种冲动,但最终还是进行了默许。本质上来讲,乌军并非一支西方式的军队,而是一支拿着西方装备的苏联式军队,这也是为什么双方还能打得有来有往的核心原因。
最诡异的事情是,不管是支持哪一方的人,全世界很少有人意识到,相比于俄罗斯,乌克兰才是代表苏联特质的那一方。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这两个与西方对抗最强硬的领导人都是乌克兰人,而苏联高层中乌克兰人的比例一直显著高于其人口占比,甚至形成了第聂伯帮,因为官名当中敏感词太多,感兴趣的可以自行去查查看乌克兰出了多少高官。赫鲁晓夫虽然出身于俄罗斯但自幼成长于乌克兰,总是以乌克兰人自居,将克里米亚送给乌克兰就是他的手笔。
乌克兰方面军从来都是苏军中最善战同时也最残暴的军队,不仅在欧洲战场如此,甚至东方战场中也是如此。乌克兰第一方面军是柏林战役的主力,而后柏林发生了什么,了解历史的人都应该大体有个概念。沙俄与清朝作战并获得中国东北大量土地时,乌军也是主力,但那时乌军还不叫乌军,而是叫哥萨克。以历史的眼光来看,乌克兰人毫无疑问比俄罗斯人更当得起战斗民族的称号。
乌克兰是苏联计划经济的代表,苏联产量最大的煤矿在乌克兰(顿巴斯),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在乌克兰(顿涅茨克和第聂伯沿岸),最大的电站在乌克兰(第聂伯河水电站,后被超越),最大的造船厂在乌克兰(尼古拉耶夫,生产了苏联所有的航母),最大的火箭生产基地在乌克兰(第聂伯罗市,乌克兰南方机械制造厂),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还是在乌克兰。失去了乌克兰的俄罗斯,根本就不是一个苏联式的重工业强国,只不过是一个资源出口大国而已。
俄罗斯今天已经非常右倾了,基本上成为了一个虔诚的东正教国家,而乌克兰是非常左的无神论国家,对于东正教采取了严厉压制的态度,基本与当年的苏联是一个做法。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任何一个方面来讲,乌克兰才是苏联更好的代表,俄罗斯不过是地大一点、人多一点,并且继承了核武和五常席位而已。在真正了解历史的人看来,无论是因为怀念苏联而支持俄罗斯,还是因为反感苏联而支持乌克兰,都是非常荒诞的行为。
世间万事万物的道理都是相通的,其实海军和陆军的治军策略差异,也可以延伸到日常的企业管理当中。
严格管理还是人性化管理?标准工时还是弹性工时?涨工资还是提绩效?集中办公还是居家办公?其实都没有标准答案,而是取决于管理的对象和工种的性质。一般而言:
一、对于高素质人员,应该适当柔性;对于低素质人员,应该足够刚性。
二、对于绩效可以科学量化的工种,应以绩效为主,反之应以工资为主,否则只是在制造不满和矛盾而已。
三、对于创造性劳动,可以采取弹性工时、居家办公等方式;对于重复性劳动,哪怕是可以网络办公的岗位,也应当严格按工时集中办公。
四、对于单打独斗可以创造效益的岗位(比如销售),就应该让他们充分地卷起来;对于客观上必须协作的岗位,就要注意维持团队的和谐。
五、对于相对富裕的人员,要让他看到长期的好处;对于相对贫困的人员,要让他得到眼前的利益。
六、对责任心需求更高的岗位,应该有更高的工资;对主动性需求更高的岗位,应该有更高的绩效。
七、有些人可以随便训斥,但不要随便扣他的钱;有些人可以扣一些钱,但永远不要侮辱他。
八、在某些场合应该鼓励员工畅所欲言,但在另一些场合必须做到令行禁止。
九、对于高层人员,薪资应当适当保密;对于底层人员,工资奖金应该透明,甚至主动宣传。
十、对于从消费者手里拿钱的企业,成本、价格、利润很重要;对于从投资人手里拿钱的企业,品质、排面、流水很重要。
其实还有很多,很多……
归根结底,这个世界上没有社会学,没有心理学,也没有管理学,一切都是人性学。
800块,只要800块!
加本人会员,
入明公道场,
赏千古奇文,
悉人性阴微,
查世界真相,
解人生疑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