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华仔
先说一下,本文文后有福利,特别是有孩子的朋友,一定要看文后福利。
国庆过后,全国多地的蔬菜价格暴涨,很多绿叶蔬菜都涨到了十几元钱一斤。
在西安城南一家大型超市,菠菜的价格为一斤15元;生菜的价格为一斤18元;上海青价格略便宜,一斤7元钱;茼蒿的价格为一斤16元。
甚至,在深圳某农贸市场,菠菜的最高售价超过了20元一斤。
涨幅最大的蔬菜有黄瓜、菠菜、白萝卜、洋白菜和茄子,环比涨幅分别为28.2%、21.3%、20.8%、18.0%和17.2%。
涨价最直接的原因是北方蔬菜产区辽宁、山东、河北、山西从9月末开始到整个国庆假期出现了大范围、长时间的连续降雨,多地都有菜田受淹现象,使蔬菜的根部、枝干部分受损,部分产区出现减产情况。
另外,降雨不利于工人下地采收,使得采收劳务费用增加,拉动了大白菜、圆白菜、油麦菜、韭菜以及豆角类蔬菜价格的上涨。
再者,加上10月份我国冷空气活动频繁,雨后迅速降温,减缓了蔬菜的生长进度,延迟了集中上市时间,尤其茄果类蔬菜出现了供应不足的情况。
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最直接的原因,供给减少了,涨价当然是情理之中。
但在网络上出现了一种声音,他们认为菜价上涨的原因是因为政府不让房价上涨。
他们大概的意思是,多印的钱不往房价上涨?难道往葱和蒜上涨?当房价不涨了,就往蔬菜和日用品涨了。
这是典型的货币储蓄池理论,这是一种流传甚广的谬论。
这种理论认为,货币超发了,就需要一个池子装这些货币,那么装这些货币的池子的价格就会水涨船高。
比如货币超发了,房地产行业就是这个池子,那么房价就会水涨船高,有了房地产这个池子,防止货币的外溢,所以其他商品并不会随着货币的超发而涨价。
这种理论非常的形象,非常符合人的直觉,所以也就理所当然的轻松的赢得了一大票人的认同。
可惜,这种理论错的。
货币从来都不在哪个池子里,货币从来都只在民众和企业的手中,交易时,货币只是从一个主体的手上转换到了另外一个主体的手上。
所以,货币会随着交易的进行,会慢慢扩散来的。
如果央行超发货币,那么超发的货币就会围绕着货币出口,价格像涟漪一样一圈圈的扩散来。
为什么前些年房价通常来说都是率先涨价的,就是因为房地产行业货币的重要出口。
房地产企业更容易得到信贷,民众买房也是为数不多可以获得信贷的途径之一,这些都是新货币的重要出口。
所以房价率先上涨也就不奇怪。
有的人可能还会疑惑,那为什么有些商品的价格一直是降的,或者基本不涨呢?
比如汽车等电子产品,价格都是一年比一年便宜呢。
原因生产力和效率的提高,这世界本来的样子就应该是大多数商品是越来越便宜的。
比如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汽车本来应该降价30%的,但由于货币超发,价格只降了15%,所以有时候价格非常具有迷惑性。
所以,你会看到很多商品的价格涨的并不明显,原因不是货币没有扩散,而是生产力的提高抵消了货币超发所本应该带来的物价上涨。
可能有些人还是很疑惑,建房子按道理也会提高效率呀,为什么价格没有降低呢?
这里的原因一样很简单,建房子的成本反而是次要的,对于房子来说,最重要的是位置,位置是不可复制的,这就是房子跟一般的商品的根本性差别。
深圳市中心的位置有限,你在鹤岗建再多房子,也无法替代深圳市中心的位置,所以房子值钱,不是这套的房子的样子值钱,而是它的位置。
加上城市化进程,需求的增加,前些年,一二线城市房价暴涨也在情理之中。
总之,货币是会围绕货币出口慢慢扩散的,货币出口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率先上涨,随着货币的扩散,其他商品也会慢慢的上涨,这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时间,物价上涨的过程不是一瞬间发生的。
这次菜价上涨,除了前面提到的天气的原因,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货币的扩散。
前一段时间,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生产物价指数)的涨幅倒挂的现象,也就是PPI涨幅明显,而CPI的涨幅不明显,很多人理解不了这种现象。
其实原因很简单,也就是新货币的出口在生产端,所以生产端的价格率先上涨,但这种上涨迟早都会传递到至消费端,进而抬高CPI。
由于汽油柴油等生产资料的涨价,比如柴油价格从5月的6600涨到本月的7600。
这使得,蔬菜的储存成本以及运输成本也相应增加,这就进一步促进了菜价的上涨。
所以,菜价的上涨既有天气的原因,也有从PPI传导至CPI的货币因素,跟房价上不上涨没什么关系,不要把两件不相关的事情,强行联系在一起。
本来文章写到这里,应该算是写完了,但这里顺带批评一下某些部门对价格的干预行为。
对菠菜进行指导价,对于超出指导价进行售卖的行为进行处罚,简单粗暴,而且适得其反。
那怕有那么一点点经济学常识的人都知道:价格是信号,是指导人们生产消费行为的,政府干预价格的行为,相当于控制温度计,就以为控制住了温度,这是一种鸵鸟心态。
简单的说一下这个问题。
在生产端,价格上涨可以促进生产,从而缓解短缺的问题。
有人说了,蔬菜短时间生产不出来,所以这条不重要。
这是误解了生产,生产不仅仅是种蔬菜,也可以是从相对充裕的其他地方运输过来。
高价格给了一个信号,这里缺蔬菜哈,你们那里蔬菜比较充足,运输一些过来在这边卖吧,在利润的刺激下,这是市场的一个自动过程。
在消费端,高价格也调整了民众的消费行为。
蔬菜价格这么高呀,那我最近还是少吃点,多吃点肉,平时有浪费的行为,现在也应该改一改了,谁还跟钱过不去呢。
如果进行管制,价格涨不上来,那么其他地方的蔬菜有没有动力运输过来,短缺更严重,民众买菜就变成有价无市,最终到黑市才能买到蔬菜,由于为了逃避法律,增加了成本和风险,付出的价格肯定更高。
原创不易,喜欢的给个三连。
最后,给大家推荐一门课程。
这是一门给孩子的极简经济学网课。用孩子们最熟悉的经典童话,来讲解经济学知识,塑造经济学思维,让孩子们体会经济学的乐趣,学习用经济学思维看待世界,用市场的逻辑创造幸福。经济学不是学校的必修课,却是成长的必修课。欢迎你来听课。
现在购买有活动哦,三十节课团购只需要99元。
如果想看下效果如何,还可以扫码,在目录里面,可以试听两节课哦,试听之后可以再做选择,家里有孩子的朋友不要错过。
END
发送给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