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不通:准备了10辆救护车,却不允许砸窗透气
基本常识
疫苗与科学
原文已删。本文在原文基础上修改措辞,不知道能撑多久。
一列刚刚遭遇了撞车事故的火车,停在黑咕隆咚的铁轨上,三十多度的气温,车厢门窗紧闭两三个小时,乘客闷热难当,随时有中暑危险甚至危及生命。
这时候,把车窗打破,透气救人,是任何稍有理智的人都能想到的合理方案。
万幸在乘客积极自救和忍耐之下,K1373次列车最终没有出现人员伤亡。
但是,事后的一份通报大谈特谈自己为乘客发了几瓶水,做了多少应急准备工作,居然还对破窗旅客拘留+批评教育,理由竟然是:
车内虽闷热,但没有达到马上开启车门和破窗应急预案的紧急程度。
列车员上衣湿透,旁边有乘客脱去上衣
闷在车里,热到衣服全部湿透,
热到当众脱了上衣的人
不是你,所以就不够紧急是吧?这种话说出来良心不会痛吗?
广铁长沙客运段的这份《通报》
里
,对客观情况的介绍我相信都是实情,但字里行间充斥着对乘客生命安全的冷漠,和身为铁路管理方的傲慢。
通报里有多处为铁路管理方贴金表功,看起来是做了很多工作,实际上对乘客处境几乎没有任何改善。自己的工作做得一团糟,还好意思发通报来邀功,可谓TBZC。
第一,关于给乘客发水
通报里提到列车员将班组第一时间将自带的40瓶水发给旅客,却没告诉你,全车有上千名旅客,一人分不到一口水。
通报里提到后来调运来1300瓶矿泉水,却没告诉你,这时候已经接近10点钟,距离列车断电空调停运的20点28分,距离旅客被困在30多度的闷罐车里已经过了一个多小时,乘客光流汗都流了一瓶水了。
通报里提到在金华站又补充了500瓶水,却没告诉你,这发生在乘客破窗之后几个小时,是列车空调已经恢复事情已经解决之后补的水。
第二,关于车上气温
通报里提到21时20分,车内气温为31度,但通报没有告诉你的是,断电发生时的20时28分,金华市的实时气温是33~34度。
通报里告诉你气温31度,却刻意没告诉你同一块表上显示的湿度值。
一个基本常识是,在密闭多人的空间里,如果通风不及时,在上百名乘客的呼吸作用下,相对湿度很快会突破80%,体感温度会显著高于实际气温,这正是人们觉得“闷热难当”的原因。
根据上海市气象服务中心制作的气温与体感温度对照表,气温32度,相对湿度80%时,实际体感温度可高达44度!
据央广网报道,K1373列车亲历者称当时已有人中暑。
第三,关于开窗透气
通报里提到,列车工作人员将各车厢乘务间、厕所、洗脸间、车厢内80余个能够开窗通气的气窗全部打开。
但通报没告诉你的是,列车卫生间的窗户只能在下方打开一个很小的角度,而且因为在车厢两头,通风效果几乎等于零。
通报也没告诉你的是,
K1373次列车共有18节车厢,车厢主体两侧的玻璃为全封闭式设计,没有任何一扇可以打开。
所谓打开了80多扇通气窗,完全是对车厢主体没有任何实际通风效果的凑数据,以此来论证乘客没必要破窗通风,纯属恶意HXST。
第四,关于乘客破窗
通报里提到,3号车厢一名男性旅客擅自取下
消防安全锤
试图砸车窗,列车工作人员上前劝阻未果,导致一块车窗玻璃被砸破。
但通报没有告诉你的是,在砸窗之前,车厢里的乘客已经多次向列车员提出申请,告知“要热死人了”,要求破窗通风,而列车员回复称要请示上级,还没收到可以破窗的指令。
乘客多次申请,甚至哀求后没有得到同意,在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无奈砸窗通风自救,竟然在通报了变成了“不顾列车员的劝阻擅自砸窗”。更离谱的是,还要被公安机关带走批评教育!
最后,关于救护车
通报里提到,铁路管理方联系了10辆120救护车,在东孝站做好了应急准备。铁路方同时又提到,列车虽然闷热却没有达到需要紧急破窗的标准。
如果乘客仅仅只是红红脸出出汗,你们吃饱了撑的调10辆救护车来等着???
我完全赞同铁路方及时调运多辆救护车来备用,但以此为参照,铁路领导们不让破窗通风就显得尤为匪夷所思。
那这窗户有多宝贵呢?我还真去查了一下……
350元一扇!
作为对照,这趟列车一节硬座车厢满载乘客118人。
350/118=3元/人,这结果很扎心。
(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轻触阅读原文
疫苗与科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知道了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
取消
允许
取消
允许
取消
允许
×
分析
微信扫一扫可打开此内容,
使用完整服务
:
,
,
,
,
,
,
,
,
,
,
,
,
。
视频
小程序
赞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分享
留言
收藏
听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