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恐袭,所以要加强安检?
原创
漫天雪798
漫天霹雳Plus
漫天霹雳Plus
微信号
gh_5d7427614208
功能介绍
经济学与人生
俄罗斯发生骇人听闻的恐怖袭击后,有很多人扒出了胡锡进以前的帖子,批判他要放松安检的观点。
胡锡进认为,
中国的城市安检过度普及了,是非常大的资源浪费,而中国的社会总体上是很好的,安检和安保队伍的逆势扩充以及各个机构对安全的加码投入是不合时宜的。当中的实际安全收益与巨大的付出是不成比例的,过度的安检投入也加剧了城市地铁的亏损。单独通过安检来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的安全不是好办法,这是一个社会综合治理的大课题。
他认为增加安检的声音
一方面是一些人的心理安慰剂,另一方面,政府方面也有怕出事、怕担责的心理,由此形成了安全领域从众、攀比和莫名其妙的形式主义。
在俄罗斯发生恐怖袭击后,胡锡进评论说,
“俄中心地带的安保十分脆弱,存在严重空白。”
这句话让许多本来对胡锡进就十分不满的人抓住了把柄,对老胡大加批判,说他是骑墙派,胡叼盘。
逼得胡锡进再次发帖回怼,这次他把矛头直指某些激进人士
“对发展好市场经济没有兴趣,也不认为基层的宽松自由是经济繁荣的必要条件”
。而且直接拿疫情举例:
“疫情导致了它在特殊时期的失衡是一目了然的,疫情之后,社会治理要加快恢复常态,安检绝非越多越好,怕出事的思维不能极化,要平衡平衡再平衡,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最后他说,
“有些人已经被管惯了……当下中国在治安层面,尤其是反恐层面是总体安全的,当然,绝对的安全不存在,但中国社会现在更紧迫的需求是如何进一步提升经济强劲发展所需的更多基层社会活力和创新氛围。”
胡锡进的确是一个真诚的建制派,他的所有文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维护当下的体系。这一点当然毋庸置疑。但是我们要甄别清楚,胡锡进总体上是非常支持改革开放,支持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这一点在他在整个发言中表现得很清楚。经济建设、改革开放,照样是我们国家的政治正确——非常正确的政治正确。维护这一点,没有任何问题。
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站在第一线,在舆论上对极左的声音进行批判的大V,还有谁?就是老胡。
他
怼司马南,怼
毛星火,不怕弄得满身污泥,成了不可多得的
反极左先
锋。偌大的舆论场,就是他在对那些反智、反开放的声音发出坚定有力的、有影响力的反击。如果多几个老胡这样的大v,反民营企业、反联想、重新回到计划经济;以及反智的起诉莫言,就不会掀起如此大的声浪。
一个真诚的爱国主义者、建制派、民族主义者,成了反极左的主力军,固然让人感到悲哀,但是从中也可以看到,
他的
认知水平在这些年
发生了肉眼可见的进步,我们也可以从中观察到这些年舆论上和大众观念的变化。
说到过度安检问题,我是完全支持胡锡进的看法的。
胡锡进在文章中说得非常好,安检问题是一个成本收益问题,安全问题是一个社会综合治理问题,光靠增加安检是解决不了安全问题的。
坦率说,具有这样真知灼见的一线大V,并不多见。多数大V主张的都是,国家要多管管,从来没有成本收益的概念。
世界上没有绝对安全这回事。人生下来
活在这个社会上,就处处充满了
风险
。
要想追
求一个绝对安全的世界,那除非生活在
伊甸园。
我们不会为了未来遥远的小概率事件,而牺牲当下的消费和享受,因为有“时间偏好”的存在,当下的满足高于未来,要想活到明天,你得首先活过今天。
我们不会因为有车祸的发生,而将所有汽车都造成装甲车,那意味着多数人从此开不起汽车。我们不会因为可能发生地震,就将所有房子盖成抗震10级,那样我们将住不起房子。我们也不会因为许多生活习惯可能会影响预期寿命,所以就完全杜绝这些习惯,因为这些习惯对于当下的满足很重要。
那些要求增加安检的舆论,才是真正的目光短浅,是真正的乌托邦思想。他们预设的前提是,可以无限地增加安检支出,同时不降低当下的消费水平。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让他自己承担安检的费用,他是绝对不会这样讲的。
因此很明显,就像那些
要免费福利的各种
提案和建议一样,
那些要求增加安检的声音,
都是自己不用付出成本的表演,代价不由自己承受。
任何一个心智成熟的人,当看到有人提出这种看似良好的建议时,首先应当想到的就是,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样做的代价是什么?这个代价由谁来承受?
给每一个小区增加一个派出所,小区会更加安全吗?可能是的。推而广之,给每个人随身配备一个警员,24小时跟随,更加安全了吗?也可能是的。但是,你每月的工资必须拿出一半来交税,才能实现这样的目标。现在你同意吗?
同理,那些说要梧桐台湾岛的人,应当把真实的代价告诉他们:让你的儿子上前线送命,你同意吗?即使没有生命的代价,你的资产会被炸弹和通货膨胀毁灭殆尽,生活水平回到解放前,你同意吗?
人的需求是无限的,但是实现目的的手段总是有限。于是人们必须在安全和其他需求之间进行重要性排序,优先满足重要性排序更高的目标,舍弃价值排序相对较低的目标。
下矿井作业很不安全,农民工为什么要做?因为相对于安全,他赚钱养家、让生活变好的目标显然更重要,如果不下矿井,他可能会饿死,处境并不会变好。同时,安全事故风险是可以通过人为的努力降低的。
而且,每个人的价值排序都不同,你认为安全的价值更高,别人不这么认为,你又凭什么通过国家立法的手段从别人口袋里掏钱,实现自己的目标呢?
在安保力量由垄断机构提供的前提下,你又如何回答胡锡进的大哉问:成本收益如何计算?
在一个自由市场上,
价格是反映一个人真实的偏好的
指标。
一个人到底偏好
什么,通过是否
付费这个行动
,就能够得到最
真实的展示。假如他更看重安全的价值,他就会通过市场交换去购买。
然而国有化的安保,是没有市场价格的,
因此无法进行经济计算,不知道盈亏
。消灭了市场价格,
人们的真实偏好
无法通过行动展
示,到底需要多少安保,谁都说不清。就像计划经济时一样,需要钢铁了,那就把锅碗瓢盆都收过来炼钢铁;需要馒头了,就把所有资源都调过来生产馒头,结果是什么呢?既没有钢铁也没有馒头。因为无法计算盈亏,资源严重错配和浪费,经济发生剧烈混乱。
不断地通过税金支付安保费用,看起来
可能安全了,但是资本积累会减少,企
业
会倒闭,
工资率会降
低,失业率会提高,到时候可能没有恐怖袭击了,然而生活不下去了到处都是偷鸡摸狗的,
这个成本账到底要不要算
?
那些鼓吹加强安检的人,以为三步一哨五步一岗就是安全,可是你的生活时刻有一双眼睛看着你,真以为那就更加安全吗?那时候,可能没有恐怖袭击了,但是你还是不是一个人?你还有没有自由?把自己的安全全权交给他们,那也就意味着他们随时可以将你关进监狱。那种氛围与恐怖分子袭击又有何异?
真正让人感觉到不安全的,到底是恐怖分子,还是如影随形永远无法摆脱的利维坦?
如果按照他们的逻辑,正如胡锡进举例子说的那样,疫情期间的
每日核酸就更合理了,因为每个人都可能是携带病毒的恐怖分子,
预设每个人都是行走的
50万,
先有罪推定再说。再进一步,遍布街头的摄像头,更加合理,不都是为了你的安全吗?
此刻不由得让人再次想起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名言:
“当你用自由去换取保障的时候,最终既不会得到保障,也不配得到自由。”
正如胡锡进说的那样:
“绝对的安全不存在。安全问题是
一个
社会
综
合
治理的大课题。
中国社会现在更紧迫的需求是
如何进一步
提升经济强劲发展所需的更多
基层社会活力和创新氛围。
”
解决安全问题的办法,从来不是增加安检和无数的安保力量,而是发展经济。
一个产权有保障,资本不断积累,经济蒸蒸日上,每个人都好找工作,工资率节节攀升的社会——这就是胡锡进所说的“宽松的社会氛围”——犯罪自然会减少,社会自然会变得更加安全。都忙着数钱玩呢,跟老婆孩子朋友享受生活的乐趣呢,犯什么罪啊。犯罪也讲成本收益计算,成本那么高,不划算的。
一个实行市场经济,对内对外一视同仁地保护产权,实行自由贸易,与所有国家和平共处,不对外扩张和干预的国家,也就会将恐怖袭击的概率降到最低。那些遭受恐怖袭击的国家,哪个不是对外张牙舞爪,要强行推广自己价值观的国家?
“笨蛋,一切都是经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轻触阅读原文
漫天霹雳Plus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知道了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
取消
允许
取消
允许
:
,
。
视频
小程序
赞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分享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