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莱,一定要“炸掉”阿根廷央行!
原创
漫天雪798
漫天霹雳Plus
漫天霹雳Plus
微信号
gh_5d7427614208
功能介绍
经济学与人生
发表于
收录于合集
面对阿根廷比索的巨幅贬值,米莱在各种不同场合都在用它特有的“网红式”语言说,要“炸掉”阿根廷央行,在阿根廷实行美元化。
说“炸掉”,当然是一种夸张的语言表达方式,意思就是取消、关闭、解散。
他提出了具体的政治可行性路径,那就是允许人们自由地使用货币,由于美元是硬通货,人们必定会选择持有和使用它,那么当有2/3左右的人都在使用美元时,就基本完成了美元化的进程。
这些话一出,世界各国的建制派和经济学家们恨之入骨,因为那就是砸掉他们的饭碗。想想看,建制派就是最先拿到新增货币的人,你这样搞,就是断了他们的财路。
光美联储就雇佣了好几百名御用经济学家呢,整天在研究的课题,说到底就是变着法子掏空你的六个钱包,然后以所谓稳定物价水平和充分就业的名义在开展,把你骗得晕头转向,以为美联储就是个救世主。
国内的高潮党更是觉得米莱疯了,怎么能丧失“
货币主权”呢,这不就成了美国殖民地了?那简直就是摧毁了他们的信仰,让他们如丧考妣。
这些人,都等着看米莱的笑话呢。
其实“炸掉”阿根廷央行这事情,我倒是觉得米莱是一个很严肃的考虑,是各种理论在落地实施中非常具有政治可行性的方案。我认为它的执行难度比取消福利制度、国企改革等要小很多。
我们首先要知道,阿根廷央行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米莱为什么要“炸掉”它呢?
首先说商业银行,因为阿根廷央行其实是各家商业银行呼吁出来的。而商业银行,是作为阿根廷政府的最忠诚的亲密战友而存在的。
最早的时候,国王通过垄断铸币权,降低货币中的贵金属含量的手法,明目张胆地盗窃人民手中的财富,这叫“剪币”。剪着剪着,欲壑难填,贪得无厌,把货币里面的贵金属“剪”得几乎没有了,大肆劫掠民间财富。这是
征收“铸币税”的最简单粗暴的办法。
民众必然会发现啊,贵金属黄金又没法伪造,怎么办呢?
商业银行先是给储户开单子,
上面写多少盎司黄金,你可以拿来兑换。大家发现这张单子只有持有,就可以到银行随时兑换黄金,而黄金拿在身上很不方便,所以就直接用这张单子进行交换了。
银行家这时候起了坏心思。他发现大量的黄金放在自己的库房里其实就不动,因为大家并不会都来一块儿提取黄金,那我何不写一些一模一样的黄金单子呢?
潘多拉的盒子打开了。他库房里可能只有100公斤黄金,结果开出去了1000公斤的黄金凭证。这就叫“部分准备金银行”。如果大家都来提取黄金,那他的罪行就要暴露,必定破产。但是他赌的就是,大家不会一块儿来提取。
明明只有100公斤黄金,他却开出去了1000公斤的凭证。你说这种行为是不是造假币呢?是不是诈骗呢?
银行家们看到这种利益,谁都难以自持,个个心花怒放,发疯地印凭证,扩张得太厉害了,必定就有被挤兑而破产的发生。
这时候他们呼吁成立一家统领他们的机构,这家机构的任务就是,在某家银行被挤兑的时候提供贷款,同时,“协调”各家银行同步扩张。
这就是阿根廷央行。
国王一看,还有这等好事!直接印,就能把臣民手里的财富征掠一空,不用在收税的时候听你瞎比比,这简直让他垂涎三尺。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这伙刁民总是要提取黄金,总是有被挤兑的风险。所以就一声令下,中止偿付!
其实就是赖账了。
并且把黄金白银
这种贵金属排除出货币范畴,全部予以没收,谁持有就是犯罪。以后,看到我章子和头像的纸片,就是法定货币了。除了我印,谁都不能印,印了就是重罪。
然后自己想印多少就能印多少了。你想想这有多爽。
想骄奢淫逸了,印一批;想豢养爪牙了,印一批;想收买底层民众了,印一批;要打仗了,再印一批。直到把民众辛辛苦苦积攒的财富洗劫一空。
现在你说,它到底该不该被“炸掉”?
人类没有央行的日子,有好几千年;有央行的日子,假若从17世纪的英格兰银行和阿姆斯特丹银行算起,也就400年;假若从真正的世界央行、1913年成立的美联储算起,就110年。
这100多年,美联储和央行制度,带给世界的是什么呢?
人们财富不断缩水,各国拥有了印钞大权后全面扩张,福利国家膨胀,战争变成全面毁灭性战争,频繁发生的经济危机……这就是央行制度带给这个世界的灾难。
这是一个毁灭性的制度。毁灭生产、毁灭资本、毁灭财富、毁灭经济、毁灭道德。
阿根廷就是这样被毁灭的。
所以你说米莱要“炸”掉它,有什么不对?
米莱的老师,西班牙的赫苏斯·韦尔塔·德索托教授,专门写了一本书,叫《货币 银行信贷与经济周期》,里面有许多法与经济学的论述,列了无数资产负债表让大家看,批判了诸多凯恩斯主义的“央行神话”,要是用米莱的直截了当的网红语言来表达,就是“取消央行这个诈骗犯”。
米莱的同道,前美国国会议员罗恩·保罗,写了一本书,叫《终结美联储》,说到底,还是米莱的这句话。
米莱不过是用特有的网红风格和政治竞选抓眼球语言,省去了他老师和同道严谨周密的论证过程——因为大众不爱听这些逻辑推理——直接将结论表达出来了而已。
是的,米塞斯、哈耶克、罗斯巴德等等一众经济学大师,给出的结论,就是米莱这句话。有人天天腰包变瘪,一听米莱的话却近乎本能地排斥,那只怪他们不学无术一辈子不读书,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
米莱,你一定要听从前辈们无可辩驳的论证,坚决地干掉阿根廷央行,停止印钞!
说到“炸”央行,历史上倒真的有这回事。是真的用炸弹炸掉了哟,物理清除那种——
2003年,当美国入侵伊拉克时,空袭真的摧毁了伊拉克中央银行。索马里战争中,索马里央行也被美军导弹直接炸成一片废墟。
炸了以后发生了什么事呢?
由于伊拉克央行被炸毁了,央行官员也死的死逃的逃,终于不再祸害人了,所以同时摧毁了伊拉克政府印刷新第纳尔的能力。
结果是,第纳尔在一夜之间大幅升值,伊拉克人对这种货币越来越有信心,因为没有中央银行能够再印发这种货币了。一种无法再扩张的货币,变得更加稀缺,价值提升了,再也不怕海量超发造成贬值了。你,绝对值得拥有。
哈哈哈哈!这是真事儿!
所以现在我再问你:米莱说得对不对?到底该炸不该“炸?”
最后说说那些大旗党狗屁倒灶的所谓“货币主权”等问题。
实际上,现在的阿根廷,只要稍微有可能,人们就会储存美元,并且把它压在床垫下,关键时刻能救命。因为它是硬通货,不会像阿根廷比索那样超级贬值。为什么把美元压床底而不是存银行呢?因为一旦你存进去了就取不出来了,他们会给你换一叠废纸一样的比索,你换的那一刻起,就开始赔钱了。
所以你首先不要以为阿根廷人傻,他们知道用什么样的货币对自己最有利,不用你远隔万里替人家瞎操心。
美联储印美元,把全世界、当然包括阿根廷人的财富洗劫一道;阿根廷央行在此基础上再印比索,把阿根廷人再洗劫一道。现在米莱说,要实行美元化,就是在说,只让美国洗劫一次,
让阿根廷央行少抢一道。
米莱有错吗?
你说什么“货币主权”,我们就不举例子说世界上有很多国家都没有自己的央行和法定货币这个经验证据了,就问一句:谁的主权?
上面刚讲过了,货币就是贵金属:黄金。
我挖到了黄金,就是我的财产,我想跟谁交换就跟谁交换,这就是我的主权。除了个人主权,再没有其他什么“主权”。
一个普通阿根廷工薪阶层,整天财富被人稀释,却在想着基什内尔之流的主权,是不是失心疯了?
整天心念念的“货币主权”,是嫌自己的钱太多了被抢的还不够吗?世界上怎么就有这种受虐狂生物。
难道让自己的阿根廷同胞抢,比让美国人抢,要有主权一点,要更高尚一点?
人家阿根廷人自己都不在乎,你倒是操心起来了,那血脉贲张的鬼样子,真是滑稽。
这就是说,阿根廷实行美元化,首先在产权保护上是更优的;其次是对阿根廷老百姓更有利的,可以规避比索的超级膨胀和经济危机,并更好地融入国际经济体系中,
更有利于经济发展。那么我们首先就要肯定,这个观念和方向,是绝对靠谱的,
是正确的。
既然是正确的,
我们当然应当坚决支持米莱
“
炸毁
”
阿
根
廷
央行。
只要方
向正确,剩下的就是方法路径。那么
只要方法稳妥,是不会造成多大波动的。让美元、欧元、人民币、比索在市场上自由竞争,开放美元与比索之间的自由兑换,按市场价对比索予以重新估价,收款和交税,就用美元,这个过程持续一段时间,替代就自然完成。
当然这不是说这一切会一帆风顺,它必定会面临许多困难,阿根廷央行的人、国有企业和裙带企业、布宜诺斯艾利斯城里的伪经济学家,都会极端反对,并且会搬出各种高尚的言辞和危言耸听的言论恐吓大众。
但这并不是最关键的。
最关键的是,
阿根廷
外汇储备非常有限,
要想
获得
更多的美元,
必须
首先能够
更多地生产
(以换取美元
)
。
因此
其实最最根本
的还是,保障产权、
鼓励
资本积累、吸引外资,让
生产扩张,
生产出全世界
消费者喜欢的商品,才能
换来越来越多的美元,继而通过自由贸易,
用美元再换来更多的
外国商品,
改善人们的生活。
经济问题的核心,永远是生产问题。
阿根廷的根本问题就是,他们居然把分配当作经济的主要问题。货币扩张就是再分配的重要手段,谁先拿到新钱谁就受益。然而,并没有一个独立于生产之上的分配过程存在,在自由市场中,生产、以及交换完成,分配就随之完成,这才是最正义和高效的分配方式。如果有一个分配独立于生产而存在,结果就是一切依赖于那只分配之手生存,期待嗟来之食。这种方式就会侵犯产权,打击生产。因为财富的生产,与分配方式密切相关。大家都不生产了,你分配个毛线!结果就是人人受穷。
许多人一听米莱的理论观点,就
觉得他
太激进
了,情绪上头,说这绝对不可行。
什么阿根廷要再次哭泣
、要把阿根廷带进灾难之门之类的话都出来了。
他
们分不清理论与政治可行性
之间的区
别。
理论必定是纯粹的、激进的,政治可行性是另一回事,政治上不可行,民众不支持,后者出现操作上的失误,并不能说理论错了。你造不出一个几何学意义上的圆,不能说欧式几何错了。
不要忘了,奥地利学派是最懂得边际改善的。经济学的边际革命,就是奥派的创始人门格尔发起的。如何在边际上改善,就是政治可行性的问题。这一点,米莱是懂的,“没有人比米莱更懂阿根廷”。
事实上,在货币问题上,在我们看来,米莱还不够激进。
美联储本来就是世界央行,是货币扩张的源头,在劫掠全世界的财富。用美元取代比索,不过是让阿根廷人少了一道劫掠,是一种边际上的改善。但是作为理论主张,应当是,既“炸掉”阿根廷央行,更要“炸掉”美联储,回归诚实货币——金本位。
自由市场,与诚实货币密不可分。一个脱离美国和阿根廷政府控制的诚实货币体系,是产权和自由的堡垒。
继续祝贺米莱,祝福米莱,祝福阿根廷人民!让这股旋风刮得更猛烈一点、更激进一点吧!
关注,关注,话不多说,你懂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轻触阅读原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知道了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
取消
允许
取消
允许
:
,
。
视频
小程序
赞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