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停儿童送外卖,侵犯儿童产权
原创
漫天雪798
漫天霹雳Plus
深圳华强北前段时间兴起了儿童送外卖热潮,这个事情我还没有来得及叫好,就已经被扼杀在摇篮中。今天,深圳福田华强北街道办已经叫停孩子带送外卖,并且约谈了相关外卖平台。
深圳,越来越不像深圳了!
“孩子送外卖”,是一种什么模式呢?
外卖小哥将外卖送到写字楼楼下,给孩子支付一两块钱,小孩接过外卖,冲向高楼的电梯间,将外卖送到顾客手中。
这种模式兴起的原因是,华强北
有大量的上班族点外卖,但此处
地形复杂,高楼密布,写字楼里如迷宫,骑手如果直接将外卖送到顾客手中,要排队等电梯,而且到了楼里面还容易迷路,这样就容易送餐超时被处罚。放暑假的孩子们没事干,就接过外卖小哥的接力棒,凭借熟悉地形和楼内结构的优势,打通了送餐服务的“最后100米”。
这是一个多方共赢的交换。外卖小哥节省了时间,付出一两块钱,但是可以送更多的订单;孩子们自食其力,增加了对市场的体验和对社会的感知力,赚得了零花钱,减轻了父母的负担;上班族顾客们更不用说,体验到了更加快捷的外卖服务。
整个交换环节,完全是市场自愿自发秩序的完美展现。它充分证明了,只要允许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必然能带给消费者更加优质的消费体验,必然能实现多方共赢和欲望满足。
市场,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自由交换,交换必然有利于交换各方。市场就是这样造福所有人的;深圳,就是这样崛起的。
从这个交换行为中,透射出了一些重要的经济学原理。
一是比较优势定理。又称比较成本法则,协作法则。
李嘉图最早描述这个定理的时候,说的是,假定资本和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商品可以自由流动——很符合当今的世界状况——那么,一个地区选择其优越程度较大的商品,集中全力来生产,而把优越程度较小的让另一地区去生产,那么总的产出将是更大的,结果是更有利的。
泰国在种大米上,比中国更有比较优势;但相比于中国,工业生产能力就比较差。这时候对于中泰两国来说,最好的办法是泰国集中力量种大米,中国集中生产工业制成品,这样,大米和工业制成品的产出都达到最大化,然后两国人民交换,就都有了更多的大米和更多的工业制成品,双方民众生活水平都提高了。
绝不能搞自给自足,非要在中国种大米,在泰国开工厂,这就是非要在不利的条件下生产,必然降低生产效率,减少两国人民的满足。
因此,泰国人民获得工业制成品的最佳办法,不是去自己生产它,而是去生产大米;中国人吃上好吃的大米的办法,是生产更多的工业制成品。
把这个例子换成东北的大米和宁夏的西瓜,当然也是成立的。经济学跟国界没关系,经济学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换。
米塞斯把李嘉图的这个定理做了“一般化”处理。一般化的意思是说,把这个定理进一步地逻辑推演,变成了一个人与人之间普遍适用的法则,即协作法则。而比较优势定理,只是一般性的协作法则的特例。
它是说,即便一个人在方方面面都强于另一个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两个人的分工合作,结果仍然对双方有利。
一个教授,不但在做研究上强于一个清洁工,而且在打扫卫生上也比清洁工做得好,这个时候,这个教授要不要亲力亲为,把卫生也打扫了呢?
假定教授一小时的工作成果可以创造1000元的价值,打扫卫生一小时的工作成果是100元的价值。如果他把做研究和清洁全包了,两个小时创造的价值是1100元。
如果教授专注于做研究,把打扫卫生外包给清洁工,他两小时可以创造2000元价值,付给清洁工100元,那么总的产出提高了,教授和清洁工都从中获得了更大的利益。
协作法则的重大意义还不仅仅在于此,它还揭示出一个社会演进的过程:鉴于人与人之间天然的不平等、以及地域之间资源分布的不均衡,人可以通过理性认识到,分工合作的劳动比起自给自足更具生产力,更能造福于自己——即便一个人在各方面都强于另一人,也是如此——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就有日趋加强的趋势,凝结成社会利益连接和和平合作的纽带。
所以,这世界的演进,并不是所谓的阶级斗争哲学和弱肉强食的丛林,人有理性,能够认识到分工的好处,和平合作,才是人类历史的主旋律,才是推动社会经济进步的驱动力。
我们可以从外卖平台-外卖员-小孩-顾客的多方合作中,领悟到协作法则的正确内涵。小孩在方方面面的能力上,可能不如一个成年的外卖员,但是他们在此时此地的华强北,却在熟悉写字楼内的地形上相比于外卖员有相对优势。只要他们之间合作了,就能创造更大产出,实现多方共赢,最终造福他们双方自己和消费者。
外卖员不会因为小孩年纪小就欺负他们,而是选择了与他们分工合作,因为他们知道,合作最有利于自身利益的增进,利益纽带让他们不但不会发生斗争,反而和平地相处。人与人之间,是合作关系。
什么叫繁荣?这就是繁荣!商品越来越便宜和快捷,每个人实现目的的手段增多,或者说可选择实现的欲望更多了,就是繁荣。
我们可以领悟到的第二个原理是:分工合作的市场经济,对弱者最有利。
随着市场的拓展,不断推进了分工的精细化和专业化进程,每个人并不是从头到尾去生产一件商品和服务,而是只负责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有人痛心疾首,认为现代人的能力退化了,人的天生本能应该是战斗、杀戮、破坏,现在的人,颓废了,连一个篮子都不会编织了,却号称什么文明人,这并不是人的“自然”本性。
他们不知道,正是由于市场的拓展和劳动分工的不断精细化,让每个人都不用掌握全套的技能,只用掌握很少的技能,并且在某一方面有比较优势,就可以谋生,这对人类来说绝对是重大的福音。
如果没有这种分工的精细化,弱势群体是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的。古代社会,那些老弱病残就只剩下饿死和被淘汰一条路。但是发达的市场经济,让他们可以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谋得一份生路,获取劳动分工的好处。市场经济,是对贫困阶层和弱势群体最友好的经济制度。
老弱病残,是文明社会的现象,是市场经济的现象。野蛮社会和计划经济中,没有老弱病残,因为他们已经被淘汰和消灭了。
我们得出的结论是,要想改善弱势群体的境遇,唯一的办法就是奉行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强大的“正外部性”,能让每一个人即便自己能力较差,也可以参与到劳动分工之中,可以从市场雄厚的资本积累中得到工资率提高、物价下降的好处。任何干预主义,都是在毁灭资本,让人变穷,都是在把最穷苦的那部分人逼上绝路。
现在,这个昙花一现的市场杰作,被许多人打着高尚的名义叫停了,他们担心儿童的安全,担心别人压榨他们,担心外卖的安全,担心孩子不上学,各种担心。
他们并不真的担心孩子们,他们担心的是自己。
最担心儿童送外卖的,是原来负责接力棒的成年人,例如写字楼里的保洁和保安,他们是成年人,每单收费是3块。到了夏天,孩子们参与进来了,他们少了一道顺手的收入,所以,他们开始担心孩子们的安全和不上学了。
这就是所有反童工法的本质:将儿童排除出就业市场,让特定成年人群体免受儿童的竞争压力。这其实也是不断延长义务教育的其中一个原因,即通过把孩子们不断地禁锢在学校里,减轻成年人的就业压力。
社会上有一大帮人在为儿童发声,要保护他们的权益云云。他们反对大凉山的孩子去打拳击,秦晖反对工业革命和现在的血汗工厂,认为这是低人权优势,这些人都是道貌岸然的坏种。他们不愿意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行动展示偏好,大凉山的孩子们去打拳,有吃有喝,是自己处境的改善,否则他们就不去;孩子们去蜜雪冰城打工和工人去血汗工厂,同样是这个道理,那必定是他们做出的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关闭拳馆,大凉山的孩子们回去后,就是吸毒和打架,并不会走向学校;关闭血汗工厂、不让孩子们打工,工人和孩子们的处境并不会得到改善,而是只会不断恶化。
所以这些秦晖主义分子,真的关心劳动者吗?他们关心的是自己,他们希望自己眼不见为净,希望“方圆二十里没有穷人”,他们希望自己表演得像个良心知识分子以号令四方,他们才不关心劳动者的死活。他们最爱做的事,就是打着高尚的名义,高高在上地替他人做决定,干涉他人自由选择,借助强制力实现自己的理想蓝图,哪怕这种理想的实现必须首先泅过一片血海。他们实际上就是把别人当傻子,当成奴隶。这就是所有劳动者保护、儿童保护法令的本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修改于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轻触阅读原文
漫天霹雳Plus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知道了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
取消
允许
取消
允许
取消
允许
×
分析
微信扫一扫可打开此内容,
使用完整服务
:
,
,
,
,
,
,
,
,
,
,
,
,
。
视频
小程序
赞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分享
留言
收藏
听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