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事件反思:消费者,没有那么伟大
原创
古原
蓝球主刀
蓝球主刀
微信号
gh_cf3a55e3018e
功能介绍
带你了解不一样的经济学
发表于
收录于合集
在海天酱油所谓添加剂事件中,无数消费者义愤填膺地控诉海天的双标行为,似乎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当然这些所谓双标指控也全是鬼扯的,无数海外博主都拍了N多个视频证明海天在国外也销售有添加剂的酱油,但喷子们并不管,他们还是原来的套路,但凡为海天说话的,你就是收钱了,你就是在洗地。
作为企业,如果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卖出任何一款产品,有谁会拒绝呢?有谁会故意给消费者购买制造障碍呢?将劣质产品卖给中国人,而将好产品卖给国外消费者,真的有这种事吗?
所谓企业双标的各种指责,不过是商业上的反智思维。因为只要一家企业是追求利润的,那么这种事就不可能发生。如果出现这种现象,一定是其他原因造成的。
比如,德国人可以指责奥迪搞双标,在中国就卖A6L,推出加长版,而德国就没有,这不过是奥迪在迎合不同市场的消费者偏好罢了。
在中国,无添加这种智商税多好赚?哪个企业不想赚这种钱?海天也不会放弃的。
不管是日本的还是中国的所谓无添加酱油,无非是采取了高盐稀态工艺生产的产品,也就是用高浓度的盐水与原料进行混合反应进行生产,将盐与水混合后就会产生抗菌的醋酸,从而达到和其他防腐剂一样的效果。
也即,任何一款号称无添加的酱油,不过是选择哪一种产品作为防腐剂的问题。比如,加上糖和盐。这些产品对人体的危害和其他防腐剂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
对人体摄入量极少的酱油来说,这点添加剂根本无法构成任何危害。你可以担心一下饮料,担心一下面包,但怎么也担心不到酱油头上。
当然,真正的问题是,太多的消费者太把自己当一回事,他们对海天的指责,是高高在上的,是自以为是的,是认为消费者养活了企业。
我们可以批评海天公关手段不够好,但这是站在企业的角度评价的,意思是,作为一家企业,他所采用的公关手段未能达成他要的目的,那么,这一手段,是失败的。
这并不意味着,消费者是对的。海天硬杠消费者,也没有什么伦理问题,他不过是自己承担被一些消费者放弃购买的后果。
很长时间以来,我们在神圣化消费行为,认为消费才是一切的来源,是一切的根本。的确,在市场经济中,消费者拥有消费者主权,他们在判定企业的生死,他们用手里的钞票对产品进行投票,他们选出来优秀的企业。
但这只是说明了市场经济的伟大。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只有服从于消费者的选择才能成长,优秀的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是一致的。
企业家必须奉行一个标准,那就是奉消费者的需求为方向,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手段,企业才能赚到钱。
企业这一特性,并不能说明,消费行为是伟大的。真正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伟大的是供给者,而不是消费者。
我记得,著名的自媒体写手卢克文,曾经说,改革开放之初,国外企业之所以要进来中国,因为中国有庞大的市场。
这一句话是在说,中国有无数的消费者,外资企业来中国,不过是为了赚中国人的钱罢了。他们一点也不伟大,真正伟大的是人民,是作为消费者的人民,他们才是一切财富的源头。
然而基本的经济学原理会告诉我们,供给才能带来消费。
七十年代末的中国人,哪有什么消费力?有几个人喝得起咖啡,买得起家电,天天能吃上肉?
在商界最为反智的段子,就是到非洲卖鞋的故事。
故事是这么说的:
一位鞋商一天把他的两个销售人员叫来吩咐说:“给你们个任务,谁能完成,
我将会给他丰厚的回报,你们谁去把鞋卖到非洲去?”甲说:老板你这不是难为人吗,怎么可能把鞋卖给非洲人呢,那里的人跟本就不穿鞋的.”乙说:“老板,我去!多好的机会啊,多大的市场啊,要是非洲人民知道穿鞋的好处,天哪得有多少人得买我的鞋啊.”
这个故事用来激励营销人员,越是空白市场,机会越大。可是,真实的市场会告诉你,你要是跑到非洲穷国去卖私人飞机,你努力跑十年,也不会有任何业绩。
非洲人买不起鞋的真实原因是,当地人没有消费能力。没有消费能力,你还跑个屁呀。
我上过一次财经郎眼,在节目中,有一个问题是,中国的养老产业现在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了吗?我的回答是,没有。
不是老人多,他们就能消费。现在进入老年的以五零后为主,他们这一代人,少有在市场经济中创造财富的人,而大规模的中小企业主和高管,是六零后和七零后。他们老了,才拥有更高的消费能力。
消费力从来都不是凭空产生的,他来源于供给。你的消费能力由你为他人服务的能力决定。
中国人开始变富,第一步是中国人先参与了全球化的生产,农民走出农村为全世界人生产衣服和鞋子,他们因此得到了工资,从而可以消费。
无数企业家跑到中国来投资,他们首先是让中国人有了供给能力。
所以,供给行为是消费行为的来源,供给就更加伟大。
在很长的人类社会中,节俭都是美德。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因为人只有延迟满足,将生产所得节余一部分,才能创造资本,才能进行生产,才会让社会更繁荣。
而吃光用光的消费行动,则一直是鄙视的对象。
你家里一套房没有,想要娶个老婆,在中国很难。对方家庭很容易得出一个判断,你家没有储蓄,因为房子是中国人的储蓄证明,意味着你的对抗风险的能力和创业的资本,而没有房子、没有存款,不过证明你是一个吃光用光、不思考未来的短期主义者,凭什么姑娘要嫁给你?
鼓励消费,更成为刺激经济的错误手段。
发消费券,印钞,送钱,往往认为是发展经济的好手段,这么简单的谬误居然在全世界流行。他们认为,消费者只要持续消费,就以拯救经济。
然而,所有的经济发展,都源于供给端,而不是消费端。
消费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是个人,就能消费,就会消费。而供给则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要生产出适合市场的产品,还能创造利润 ,这是一件九死一生的事情。
创业的人,有90%都倒在路上,真正能成为企业家的是凤毛麟角的。一个适合企业家生产的环境需要很多元素,需要各种生产元素足够自由,供给充足,不被限制,需要产权保护,需要法治系统。
消费只不过是人的必然行动,是个人,就必然要消费。消费只是直接满足个人欲望的手段,但供给则是通过满足他人来满足自己,这种行动是间接的,是有利于他人的,是一个好的社会应该鼓励并尊重的行动。
所以,消费者一点也不伟大,供给者才伟大。
消费者高高在上地看着企业,真以为自己是上帝,这是一个错觉。
消费这一行动,他不是一个在市场经济中应该被肯定的行动,供给才是。
海天酱油杠消费者,或许不是成功的企业公关案例,但对于反智的社会舆论,企业直接批评,他并没有犯什么大错,没有侵犯什么人,不给个好脸色给那些天天骂添加剂的消费者,
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上纲上线批评,没有必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知道了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
取消
允许
取消
允许
:
,
。
视频
小程序
赞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