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张是之
很多人喜欢投资黄金,觉得黄金很安全。买真黄金太麻烦,那就买“纸黄金”吧。
而你手上的“纸黄金”,很有可能是一张空头支票。
因为所谓的“纸黄金”,不过是没有100%实物黄金支撑的黄金债权。
最近根据英国议会披露的信息,英格兰银行黄金交割周期从法定的14天延长至4-8周,这实际上就是违约。
当然,这背后也有一系列原因。
首先,是美国大规模囤积黄金引发的流动性枯竭。
过去两个月,美国从伦敦金库运走约3400吨黄金,导致伦敦市场实物黄金库存锐减。
英格兰银行金库的“自由库存”仅剩12.9%,约3600万盎司,远低于常规水平。
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黄金期货价格较伦敦现货出现显著溢价,套利交易者通过“伦敦买入现货+纽约卖出期货”锁定无风险利润,加速了黄金向美国的转移。
仅2024年11月至2025年1月,COMEX库存就增加2000万盎司,大约是600亿美元。
其次,是黄金供应链的技术性障碍。
伦敦金库存储的400盎司标准金条无法直接用于纽约交割,需先运往瑞士等地重新精炼为100盎司或公斤规格,再空运至美国。
这一过程耗时且推高成本,导致交付周期被动延长。
英格兰银行作为央行金库,实际上就是一个官僚机构,缺乏商业机构的运营效率,面对激增的提货需求时处理能力不足,形成“瓶颈效应”。
第三,也是市场对关税政策的恐慌性反应。
尽管特朗普政府尚未明确对黄金征收关税,但市场担忧其可能将贵金属纳入新一轮关税范围。
交易商为规避潜在成本,提前将黄金转移至美国,进一步加剧了伦敦市场的挤兑压力。
2025年1月新加坡运往美国的黄金量同比激增27%,创2022年以来新高,也反映出全球交易商的避险性操作。
伦敦黄金租赁利率飙升至4.7%,通常接近零,表明实物黄金短期供应极度紧张。
同时,黄金远期价格出现罕见的逆价差(Backwardation),显示市场对即时交割的黄金需求远超远期合约。
而英格兰银行存储的部分黄金,属于各国央行和长期投资者,这些非流通性储备加剧了可交割黄金的短缺。
全球黄金衍生品市场日均交易量超千亿美元,但实物交割占比不足2%。
所以“纸黄金”的交易体系,与底层资产真实性的矛盾,英国央行的延迟交付被怀疑是“纸黄金”信用崩塌的征兆。
如果将来美国关税政策落地,或者黄金储备审计问题继续发酵,可能会进一步冲击伦敦作为全球黄金定价中心的地位。
实际上,自1797年首次暂停黄金兑换以来,它们已经上演过至少6次类似违约。
米塞斯曾指出:"所有法币体系终将因无限信用扩张而崩溃。"
部分奥地利学派学者认为,必须坚持100%的准备金制度,任何部分准备金制度都是欺诈。
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时,美国同样因黄金储备不足而宣布停止兑付。
罗斯巴德当时就指出:"这证明任何国家信用支撑的货币体系终将败给人性贪婪。"
这次本质上依然是英格兰央行,通过现代金融工程制造的更大规模骗局,用衍生品和电子记账替代实物储备,最终导致市场信心崩溃。
而面对危机,英国政府重拾1797年的套路,通过《银行管制法案》拖延兑付,同时动员商界领袖制造"一切正常"的舆论假象。
英格兰银行的黄金违约不是孤立事件,恐怕是整个法币体系溃败的序曲。
正如米塞斯所言:"信用扩张制造的繁荣,终将以更惨烈的危机偿还。"
当央行金库的灯光熄灭时,或许正是诚实的健全货币重生前的至暗时刻。
那么这个诚实的健全货币,你觉得会是什么呢?评论区讨论一下。
2025年02月24日
【活动通知】
下面是口碑最好的,谢宗林翻译的《人的行为》,限量超值附赠四大独家资源:
资源一:《人的行为》《经济科学的最终基础》《自由秩序原理》三本书的思维导图,原来售价99;
资源二:《人的行为》精读讲解的音频课程,原来售价199;
资源三:英文原版《人的行为》的书籍朗读,对应英文版里边每一章的小节,并把中英文对照文字放在了音频下方,可以边听英文边看文字。前两年做的,工作量巨大,但这次同样买书免费附赠。
资源四:英文、谢译、夏译三个版本混排《人的行为》电子版,下单任意一本书籍或打赏文章,都可以获赠此电子版。
买一赠四,收获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