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由我厂AI生成
低垂的果实
一、天命人
现在的自媒体,占据头条的都是什么瑞士卷怎么分,烧麦是不是没包好的包子。
一点营养也没有,无聊透顶。
如果你想做一番事业的话,看这种东西是不可能有任何长进的。
还不如看看历史深处的那些逻辑,看看大风起兮云飞扬的激情与力量。
有些人看历史,也就是看个故事,看个八卦,比如刘邦斩蛇起义、刘邦的妈和龙生下了他。
刘邦到底是什么水平呢?
不要看史书上把刘邦写得像个流氓无赖一样。
你看看别人战绩就知道了。
三年破强秦,四年平项羽,总共七年时间,奠定炎汉400年江山。
到现在为止,可以说是空前绝后。
七年时间,你能做什么呢?
能在你们单位升2级,都是十分了不得的成绩了。
刘邦在沛县刚起兵的时候,叫“沛公”。
沛公是个啥意思呢?
楚国的县令叫“公”,沛公就是沛县的县令的意思。
这说明刘邦是原来的楚国人,没错,江苏北部原来就是楚地。
大多数人都比较关注巨鹿之战,项羽打崩了秦军主力,让人热血沸腾。
很少有人关注刘邦的西行入关之路。
一年时间,西行入关,取陈留,屠颍川,降南阳,袭武关,破峣关,拿下咸阳。
赵高身死,子婴束手,秦亡。
之前陈胜派的部将周文,就是死于攻秦,都打到咸阳(戏水)附近了,还是被秦军灭了。
鸿门宴之后,刘邦被分封到巴蜀,4个月时间,还定三秦,取得关中、陕北,整个秦地收入囊中。
派韩信北伐,2个月灭西魏,灭代国(山西北部)。
一个早上破赵国,收50多个城,燕国传檄而定。
拿下四国,整个过程只花了十个月时间。
韩信一战破齐,收70多座城。
又一战破项羽派来增援的楚军,项羽悍将龙且身死,项羽恐惧。
七国之地,刘邦尽得六国,只有西楚之地未得。
至此,楚汉胜负已分。
垓下一战,十面埋伏,项羽自刎乌江。
刘邦得国的速度,建立的功业,后人无人能及。
此等功业,非人力可及也。
只能说是天命人。
刘邦固然厉害,但是更厉害的,还是历史潮流的力量,无坚不摧。
历史的潮流,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但是,具体是怎么做到的?
还有很多谜团。
二、入关之谜
秦末,到处都是低垂的果实。
这是刘邦成功的重要原因。
刘邦的真实水平到底如何?
不要被史书的春秋笔法骗了,他可不是怂货。
刘邦的真实水平是当时政治综合第一,军事第三,是第三档。
政治综合第一,这个没得说,因为他最后赢了。
从各个方面来讲,他政治上的悟性是非常高的,看人看事都很准,知人善任,统帅力很强。
军事第三,这个可以说说。
史书上,非常难得地留下了刘邦和韩信的谈话。
韩信认为刘邦最多可以带十万人。
十万人是什么水平呢?
在当时冷兵器、通讯指挥基本靠吼的时代,十万人基本就是极限了。
毕竟你也没有无线电、没有卫星,有一个物理上限。
刘邦就是是可以达到这个上限的人。
后来刘邦当了皇帝之后,英布造反,什么曹参、樊哙都是干不过英布的。
英布当时只怕韩信、彭越、刘邦三人而已。
韩信、彭越已死,刘邦只能亲自上,还被射了一箭。
刘邦当时调度的兵力远比英布多,大概是40万人。
英布最多是有10万人左右。
如果刘邦只有10万人,未必能很容易赢得了英布。
英布其实是死于战略上的失误,他选了最下策的战略。
所以,刘邦基本就属于这个水平,已经是一流选手了。
可以和项羽手下的四大将英布、钟离昧、龙且、季布平级。
只是当时有项羽和韩信这两个超一流选手,超越了10万人的极限,才显得刘邦的军事水平好像不咋样。
这两个人死后,刘邦在军事上基本已经是无敌的存在了。
最后的胜利者,往往并不是最强的人,而是善于摘取低垂果实的人。
历史无处不证明了这一点。
刘邦的西行入秦之路,其实前面有一个人走过,那就是陈胜的部将周文。
客观的来说,周文的水平是不低的。
周文走的路是最难走的那条路,攻破函谷关的时候,已经有10万人。
史书记载,周文在戏水,离咸阳很近的地方,停留了很久。
但是为什么这样?
史书并没有记载,就一句话一带而过。
根据现在的研究和考证,周文遇到了强敌。
当时秦军有两支主力,一个是长城军团,一个是进攻南越的军团,都还没有返回。
那么周文遇到了什么强敌呢?
答案是:拱卫京师的中尉兵团。
拱卫京师的有三个:郎中令、卫尉、中尉,三个都是九卿。
郎中令是管皇帝个人安保的,主要在负责皇帝寝宫的安保。
卫尉是负责整个皇宫内外的安保。
中尉可不是我们今天说的中尉军衔,而是首都卫戍兵团的司令,后来也叫执金吾,也类似后来的九门提督。
执金吾就是后来刘秀最想当的那个官。
中尉军团就是老秦人组成的战斗力最强大的禁军。
这是史书并未记载的一场大战。
周文的起义军遇到秦帝国的中尉军团的阻击,一定是昏天黑地的一场血战。
在中尉军团挡住周文之后,才有章邯整编骊山刑徒,组成平叛军团。
有人可能会有疑问,章邯整编的骊山刑徒,都是一群乌合之众。
怎么在后面打复国的六国,一打一个准,有那么强的战斗力?
显然,章邯是以中尉军团的骨干再加骊山刑徒整编而成。
否则不能解释章邯军团的战斗力。
但是这就造成了整个咸阳防御的降低,低垂的果实出现了。
刘邦走的路,和周文走的不是一条路,而是下面那条从武关走的路。
这并不是刘邦不愿意走函谷关,而是他打不赢,连洛阳都拿不下来。
楚怀王熊心,当时分派了两支人马,宋义和项羽去救赵国,刘邦西行入关。
西行入关,这是九死一生。
项羽那条路,是和秦军主力决战,是十死无生。
最后证明,怀王都赌赢了,决策非常正确,但是有什么用呢?
怀王还是太年轻了,没有什么班底,最后在历史中未能留下多少痕迹。
刘邦出发的时候,一万人不到,是做好了一去不返的准备的。
周文十万人都拿不下来,刘邦一万人都不到,能起什么作用呢?
一个城都打不下来。
后来拿下来,基本上是四种方式:游说,约降,贿赂,偷袭。
只有颍川是打下来的。
陈留,就是靠郦食其跑去游说,然后乘其不备,拿下了。
陈留可是一个好地方,那里囤积了大量的粮食。
有了粮食,就可以招兵买马,后面就是靠粮食多,在路上不断兼并小股部队。
南阳,刘邦知道打不下来,准备绕过去。
网上有人还提问说,为什么古代打仗,打不下一个城,为什么不能绕过去?
这是看书不仔细了。
在这里,张良明确的跟刘邦说了,你绕过去,是兵家大忌,补给线被切断,别人前后夹击你,你必死无疑。
南阳,是靠游说别人投降了,然后给别人南阳郡守封了个侯,把别人的兵都带走了。
到了武关,防守居然很薄弱,一攻就拿下来了。
这说明章邯确实带了很多人走,剩下的人只能重点防御函谷关方向。
至于峣关,就是张良看出来,峣关守将是商人家庭出身,比较看重金钱。
刘邦就花钱贿赂守将,然后乘其不备,轻松拿下了峣关。
一路上,火花带闪电,快到秦国中枢都没反应过来,就入了关中。
要是稍微给秦国中枢多一点反应时间,都没有这么快拿下关中。
谁说一定得靠打,才能拿下地盘?
软的一样管用。
就像《文明》系列游戏中,间谍和使节用得好,才是老玩家的标志。
一个国家的防御,大致像一只螃蟹,外面的壳很硬,还张牙舞爪。
但是你把那个壳敲碎了,里面其实很软,防御很低。
刘邦做到这一切,有两个前提。
第一个前提,周文已经攻击过一次了,削弱了咸阳的防守。
第二个前提,是项羽能牵制秦军主力,能打败秦军主力最好。
刘邦就是拿着项羽和六国军力扯虎皮做大旗,一路靠嘴过关的。
等到了咸阳的时候,刘邦已经滚到十万人的军队了。
三、韩信之谜
项羽并未遵守怀王“先入关中者王之”的约定,而是把刘邦分封到了巴蜀。
这就给了刘邦还定三秦的理由。
还定三秦的主要策划是韩信。
韩信这个人,是有点邪门的,就好像突然出现的一样。
他以前是干什么的?军事思想从哪里来的?
好像无根之水,无本之木。
他的资料,几乎在史书上被删光了,剩下实在删不了的也让他名垂千古。
他原来在项羽那边,给项梁和项羽都提过很多建议,没有一次被采纳。
按理来说,项梁和项羽都不是傻子,不至于不听正确的建议。
韩信跑到刘邦这边,不知道犯了啥事,都要被砍头了。
当时刘邦的司机滕公(夏侯婴)刚好经过,听到韩信喊,就把他放了。
韩信和滕公一聊,滕公就觉得韩信是个人才,推荐给刘邦。
后来萧何和韩信一谈,就觉得韩信何止是一个人才,那是大才,天才。
不但要做将军,还要做大将军,就是三军统帅。
可是,从史书上看,韩信之前是没有一点实战经历的。
世界上的嘴炮多了,很多人说的头头是道,实操起来就是一个草包。
现在任何公司,都不可能对一个之前毫无实战经历的人委以重任。
更不要说像战争这种决定生死命运的事情。
那刘邦为什么还要拜韩信为将呢?
有且一种可能,那就是韩信讲的东西,刘邦、萧何、滕公心里都明白。
就剩下一张窗户纸没捅破了。
这层窗户纸是什么呢?
就是全面复制秦军的能力。
秦军,才是当时最强大的军队,是天顶星科技。
只是秦帝国是第一个版本,有很多漏洞,它不稳定,才会失败,要打补丁。
汉军,本质就是猴版的秦军。
韩信的情况,就相当于现在一个人,在大公司干过,而且参与过一个非常成功,大卖的项目,对上上下下都很了解。
只是他并没全面负责过这个项目。
那么有些公司就愿意挖这样的人,全部复制别人的打法。
之前刘邦集团为什么没有想到呢?
因为他们的目标就是诛灭暴秦。
你是我的敌人,我为什么要学习你呢?
我说你不好,我还学你,这不是落人口实吗?
一般人是绕不过这个弯的。
韩信把这层窗户纸捅破了,史书上自然也不能写。
有学者专门对比过秦军的军制和西汉初年的军制,不能说全面抄袭吧,简直是一模一样。
而且汉军的中下级军官,尤其是骑兵,有大量的原秦国军官。
按照时间线来讲,刘邦西行入关,滚到10万人,是一群乌合之众,不可能实行秦军的制度。
只有还定三秦的时候,才进行了改革。
刘邦为什么能接受呢?
因为他虽然是楚人,但是并非楚国高层,和秦国的仇比较浅一点。
更重要的一点,刘邦所在的巴蜀,本来就是秦地,人们比较熟悉秦制,实行起来也比较容易。
后来还定三秦,拿下关中之后,秦制和关中的生产力更是非常匹配。
项梁和项羽是楚国的高层的后裔,国仇家恨,东躲西藏,对秦恨之入骨。
后来项梁又死于秦军之手,手下都是楚人,你们让他实行秦制,天生反感抵制,当然行不通。
韩信和项梁、项羽讲这些,当然不会被采纳,而且会招致反感。
项梁和项羽,本质上还是想回到战国时代,没有意识到时代已经发生了变化。
而刘邦,是比较早的意识到,时代已经变了,回不到战国时代了。
韩信还定三秦可以成功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项羽没有来。
只要项羽过来,汉军必然崩溃。
这是由于张良的两份信,一封张良写的,一封转发的。
张良写的一封信,说的是汉王刘邦只是想拿回关中,遵守怀王之约,对函谷关之外的土地没有想法。
另外一封信,是当时自立的齐王田荣写的,煽动刘邦、赵国等一起来反项羽。
田荣这个人,和项羽是有仇的。
之前一起反秦的时候,项梁救过田荣,但是项梁有难的时候,向田荣求救,田荣见死不救,导致项梁战死。
后来,田荣把项羽分封的三个齐王打跑的打跑,杀死的杀死,是几个诸侯王中首先反的,还联络其它诸侯王一起反项羽。
项羽震怒。
重要的是,齐国和项羽的地盘还那么近,简直是卧榻之侧。
张良其实说的有道理,先灭齐并不错,只是项羽干掉田荣后,还烧杀抢掠把整个齐地逼反了,陷入了齐国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抽不出身来。
刘邦还定三秦,这也是属于摘了低垂的果实。
项羽分封的三个王,有两个是草包,一个章邯比较能打,但是得不到秦人的支持。
章邯在封地全被拿下的情况下,还在坚持,总共坚持了10个月,就是等项羽来救。
但是项羽没来,章邯在绝望中自杀。
还定三秦,给韩信带来巨大的威望,说明他实操起来,也是很强的。
再后来,灭西魏、灭代过,灭赵,降燕,灭齐,那都是神仙仗。
他的兵不多,一旦有点兵,就被刘邦跑过来把精兵都挑选走,去对抗项羽了。
韩信把情报、心理战用到了极致,就那点老弱残兵,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这就是韩信独有的指挥艺术了。
相当于猴版秦国,把六国又重新打了遍。
只是现在山寨的六国,其立足未稳,统治力不行,很快被连根拔起。
四、结语
史书上把项羽写的那么突出,是有一定目的。
如果天子是兵强马壮者为之,那每个人都想试试了,天下不乱套了?
所以,必须告诉别人,兵强马壮者未必能赢得天下。
包括项羽自刎前说什么,天亡我也,非战之罪。
都是在强调这种观点。
你要得天下,必须是天命所归才行,什么斩蛇起义、龙和刘邦的妈生的刘邦,都是在渲染天命论。
其实刘邦能力很强,而且是摘了秦帝国低垂的果实。
PS:有人说我们的产品比大厂还强,这不可能。
有什么不可能?
因为牛厂长就是大厂出来的,只是复制了大厂的各项能力而已。
------------------
现在这个时期,其实是到处充斥着低垂果实的时期,会产生很多天命人。
有人总想买到最低点。
其实很多人心里很清楚,随着一夜掉头,美国大选的落定,再加上今天的6万亿财政政策,楼市的最低点已经过去了。
我们很庆幸,前面精准把握住了最低点。
但是,底部是一个区域,不是一个点,从最低点到上涨,还是有一些时间的。
由于很多粉丝邀请我去深圳一叙,牛厂长本月16号在深圳开启首秀。
欢迎大家报名来听听牛厂长对当前形势的剖析,重点聊楼市。
门票钱是花在大家身上的,包括午餐、场地、包车等等。
名额不多,只有30个,先到先得。
如果对你有启发,请点个关注或者“在看”吧。
老读者建议“星标”,没有任何互动,系统可能不会在第一时间推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