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本人先声明:
我支持动态清零
支持我国政府的一切防疫政策
号都封光了,这个就不要封了
疫情下,封控是影响最大的一种方式,也是应对病毒传播的无奈之举。
能不封控,就不要封控,这应该是全民的共识。
广州疫情,只封闭了极少数地方,能保证大部分地区正常生产生活,那就是正确的手段。
政府也反复强调,我们要以最小的代价来防疫。
但有一些人,却天天在键盘上胡说八道,你怎么不快点封啊?
真是搞到一个城市大规模封闭,是任何一个人都不想看到的状况。
生产停摆,就意味着所有人的收入失去了来源。
但真实情况并不是这样。
因为有人依然可以有收入,哪怕他坐在家里,他依然可以正气满满地说,不行,你得给我发工资。
疫情期间封控在家,收到上班通知,员工向老板说明因为疫情无法准时到岗,却收到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近日,浙江绍兴上虞人民法院受理了这起劳动争议案件,判决公司支付职工工资及经济赔偿金4万余元。
当下的现实就是,员工并不需要为封控买单。
哪怕我不能去上班,你不能开除我。
哪怕我没有开工,企业停摆,你工资也不能少发我的。
那我为什么不支持封控呢?
所以在疫情下,至少有相当多的人是感受不到痛苦的。
唯一扛下所有困难的人,是企业,是企业老板。
公务员和退休工人感受不到痛苦,连老胡都说,无所谓,反正有退休工资领,大不了就是在家呆着呗,一分钱不少,怕什么?
公务员也可以旱涝保收,但小企业真的扛不起啊。
在上述案子判决书中,
法官表示,新冠疫情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属于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不可抗力。疫情期间对于未到岗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详细了解未到岗的客观原因,积极与员工沟通,不宜贸然以未到岗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否则可能被认定为违法解除。
从法律上来说,如果疫情是不可抗力,那企业一样可以根据不可抗力解除合同。
那企业是否可以依据不可抗力在疫情期间解除劳动合同呢?
答案是,不可以。
疫情期间公司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承担哪些后果?
如果无上述情形,疫情期间公司一定要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话,则需要承担经济补偿。
(一)提前30天书面形式通知或承担经济补偿责任的条件
1.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注意:医疗期期限的具体规定)
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未能达成一致协议的。
也就是说,企业不能开除员工,哪怕不开工,员工只要被封闭,哪怕不开工也得发工资。
不可抗力,只能员工使用,企业不能使用。
这种明显偏向的法律判决,只会让现在陷入困境的企业雪上加霜。
还有生活费相关规定:
劳动者不能提供正常劳动。对企业未复工或者企业复工但劳动者未返岗且不能通过其他方式提供正常劳动的,依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企业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企业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
也就是说,哪怕一个月没上班,企业必须按原来的工资发,损失由企业承担。
如果超过一个月呢?
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职工提供了正常劳动,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职工没有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应当发放生活费,生活费标准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办法执行。
那也必须发生活费。
这意味着,即使在疫情中撑不下去的企业,他要关门,那也得发员工工资,甚至还要发补偿。
破产也得负债,只有老板能破产,员工是不能受损失的。
从短期来看,这样似乎保护了劳动者的利益,从长远来看呢?其实是双输。
企业在这种偏袒的情况下,必然会减少招聘的数量。
就连华为这种财大气粗的企业,都大量使用派遣工,不敢承担劳动合同的风险。
如果你了解西方社会严苛的劳动法,那就会更加明白,为什么发达的法国、西班牙会有那么多人失业了,因为他们的工人基本上很难开除。
很难开除就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不招人。
去法国吃一顿大餐,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是龙虾好吃还是鳕鱼惊艳呢?
都不是。
印象最深刻的,是慢,是上菜慢,慢到出人命的那种。
这不是开玩笑,法国最近有两起枪击案,原因都是因为:菜上的太慢了。
这个是 17 年的新闻,《法兰西西部报》说当地时间 9 月 3 日晚,2 名男子开枪袭击马赛一家餐厅。原因是,他们觉得餐厅上菜太慢。
这个是 19 年的新闻,《法国侨报》报道,一名男子于 8 月 16 日晚上在法国塞纳圣但尼的一家餐厅,开枪打死一名服务员。据在场的人说,嫌疑人开枪,因为嫌他的三明治做得慢了。
注意是三明治啊,两片面包加一片火腿,你说得慢成什么程度,才能让双方有这么大冲突?
很多人不知道,法国上菜不是一般的慢,是超级超级超级,慢。
在法国,你去一个高档餐馆,随便点几个菜,吃完这顿饭,基本得三个小时,平均一个小时上一个菜。这个菜都快消化完了,那个菜才上来。
你要是着急走,说想买个单,不好意思,你可能喊了十分钟都不见账单过来。
这是高档餐厅,那普通的小酒馆呢,也快不到哪去。
凯旋门附近你点杯啤酒,估计得等 1 个小时,这杯啤酒你喝完也就 10 分钟。你想去逛个圣母院,那最好别喝酒,路边喝两口,还没结账呢,圣母院都就关门了。
好,问题来了,你说它为什么这么慢呢?为什么能慢到超出想象力的边界呢?
原因你可能想不到。
因为人少。
在法国,有些很有名气的餐馆,六十多个客人就餐,你猜几个服务员?
三个。对,就是三个。
好,那接下来又来一个问题,你为啥不多招点人呢?
不就是个人手问题嘛,我还以为是什么技术难关攻克不了,你多招几个人不就行了?
答案是招人可以啊,招人很简单,但是开除很麻烦,非常非常麻烦,麻烦到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法国,开除员工的成本高到惊人,它的相关规定长达 3400 页,也就是六本新华字典的厚度,满满的全是写的规则,想开除,你就一条一条对,那这样老板几乎不可能开除员工的。
你要是开除,哪怕是因为他的原因,解雇成本也可能高到你破产。
比如有个电影叫《艾米莉在巴黎》,女孩一脸沮丧,说我被开除了。
这两个哥们说,我还以为什么事呢,在法国,没有人会被开除。
光开除的程序,就得等几个月甚至要好几年。你只要脸皮稍微厚一点,每周来上一天班,随便做点什么事,就 OK 了。
我有一哥们,当律师的,公司说你被开除了。
这哥们一生气,直接把手机扔到塞纳河里。公司好几个星期找不到他人,找不到人就完不成革职手续。
到后来实在没办法,公司说,哎,要不你成为我们的合伙人吧。
既然开除员工这么难,那老板也不傻呀,所以这种情况下,饭店老板宁愿少赚钱,宁愿上菜慢,宁愿被客户骂,也绝对绝对不愿意多招一个人。
慢就慢呗,慢就多等会呗。
反正你换一个餐厅也这样,因为那个老板也雇不起人,你换一家,你还得等。
好,那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呢?
失业,失业率居高不下。
不能解雇为什么还会失业呢?
因为企业可以倒闭啊,倒闭了之后你不得找新的工作嘛,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去一家,人家不敢要,再去一家,人家不敢要。
好,那失业多了会有什么结果?
会有更多的企业倒闭。
因为失业就需要福利就需要救济,这个钱从哪里来呢?
收税,收税多了,企业的压力就更大了,倒闭的就更多了,容易进入恶性循环。(注:法国餐厅这一段引用自鹤老师)
真要这么对待企业,劳动者最终才是真正的受损方。
疫情之下,如李克强总理所说,最重要的是保市场主体,而不是将困难全部由企业去承担,这样带来的后果是很惨烈的。
关注双号,防失联啊,封怕了
下面还有我助理微信,也可以加上,永不失联
发送给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