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阅览更多文章
心中明月——略谈中西方文化之善恶观,全文约一万六千字,我们分上、中、下三篇来展示,这是最后一篇。
那么西方人他就集中在云层上了,集中在乌云上,他说人有乌云,人就是乌云组成的。为什么呢?因为人一直生活在乌云下面,一直在阴雨的天气下,他从来没见过太阳,所以他都不知道人原来还有个太阳在那里,所以他提不出这个说法。
为啥?因为西方人不修行,他没有佛道两家的这种修行方法,这种禅定的方式。他无法从最深的地方、角度去体认到人心的底层——妙明真心的存在,他体认不到。他没有从来没见到过一丝的太阳,所以说他没有办法认知原来还有个太阳在云层后面,所以它就集中在“性恶论”上。这就是叫做“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不见泰山”,是吧?它就是这么个道理,所以你把它看透了就知道了。
那么王阳明说,他说实际上,心体我们每个人都具足的,我们真正要起用的话,一切善恶的根基,你在心上面、心性上、心底深处去求就行了。但是有一个前提,王阳明说的什么?他用磨镜子的比喻,擦镜子的比喻。
他说人要想认清善恶,人要想格物致知,前提是什么?先要把心修到一定程度,要去把心的这面镜子给它擦干净,磨清爽,然后这个镜子就可以照天照地。你就知道什么是善恶,你自然就知道,不用别人告诉你,这个心就会告诉你。但是前提是你要修行,把心擦干净,它才能告诉你。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古人那么强调修行,佛教是“闻思修”,是不是?儒家讲的做学问也是要修,你看这个“心学”更不要说了。后来很多儒家的后代的人都半日读书,半日静坐,为啥?他要修禅定,修定,修心,把心修澄净了,他才能认识,清晰地映现万物,是不是?就这个道理。你才能知道善恶是怎么回事,善恶的一切答案都在心上,但是前提是要修行,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的善恶观的差别就在这儿。
所以中国人不讲什么准则,也不讲什么信仰,什么上帝的旨意,也不讲什么结果,它就是看心,是吧?好,那么我们刚才讲了心体,那么具体到善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要讲用的呀!我们中国文化就讲“体”和“用”,我们讲了善恶的“体”,还要讲善恶的“用”,那怎么用呢?“用”就是
儒家不是过去讲要孝什么的,忠、孝、悌这一套东西,一套准则,一套善恶的东西,是吧?那么王阳明怎么说?他说其实你不用管这个,他说当你有这么一念,一念“妙明真心”的那个东西在那“用”的时候,当你碰到父母这个境界的时候,你自然就会升起孝敬父母的心,这个孝心自然就出来了。
你看到父母天冷了,你就会想着,我要给他添件棉衣,让他不要冷,对吧?看到天热了,你就想着,我要给他买个冰激凌,让他能凉快一下,是不是?这是从心体里面自然就会出来的一个东西,然后这就是“孝”。
什么叫“悌”呢?当他见到兄弟姐妹的时候,他很友爱,他会知道我要对我的兄长要尊重,我要对他们好,这自然就是“悌”。
什么叫“忠”呢?你见到你的领导,见到上级,你自然就想着,这个本来的心念——“真心”就会告诉你说,我得忠于我的事业,我得忠于我的领导,我得帮他做事,他是我领导,我不能去忤逆他,对不对?我得按照一定的上下级的原则来,我得尊重他,这就变成了“忠”,对吧?他一系列的都是这样。
包括说,比如见到别人的老婆,不是我自己老婆,那我不能去出轨,这个是什么?“礼”!这是“礼”对吧?自然“心”就会告诉他答案。这就是说,在“用”的时候就用什么?用这个“心”就行了,所有的一切都在这上面。
好,那么我们现在就来讨论很多的案例。我举个例子说,我们回到刚才康德的哲学里面讲的这两个例子。康德讲,道德要具有普遍性,所以说人在任何时候都要讲真话,不能撒谎。我们东方的传统哲学怎么说?我们基于心性的善恶观就说了,不一定。
比如说,这个杀人狂要来杀一个小孩,他跑到我屋子里来躲起来了,我这个时候不是基于什么硬性的准则,什么说假话就是恶,没有这个准则。中国人的善恶观是什么?良心就是善恶,是吧?这个小孩要被杀人狂杀死了,我不去救他吗?我这个时候还说什么真话,我当然要说假话了,我没看到他,他朝那边跑过去了,你赶快到那边去追,把他支走就完了,这才是真正的善恶,对吧?
所以你看,这里面提到一个话题,你看佛教的戒律里面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什么叫戒律?西方人说佛教的戒律……这个是哈佛大学的一个教授说的,他说你看佛教那戒律是什么?他说佛教的戒律是一种基于准则的道德观,他说其实都是准则,就是一套准则,不能杀生,不能妄语,不能喝酒,不能偷东西,他说你们就是另外一套准则。我说你完全错了,我对西方人太失望了,还哈佛大学的教授,就这点水平。
你看看佛教的戒律是怎么说的?盗戒,比如说你犯盗戒,有几种因缘。首先的第一个因缘,就是要“具盗心”。什么叫“具盗心”?就是我有偷盗的心,这才叫犯盗戒。如果我拿了这个东西,但是我并没有想占别人便宜的心,不犯盗戒。你看佛教这个戒律有意思,是不是这样子?它不是死板地说拿了别人的东西就是偷盗,它不是用这种准则来定义善恶的,它是看心的。我没有盗心,就不是偷盗,是吧?
然后我们再来看康德的另外一个观点,理性,他说绝对的道德就是要有理性的准则。什么叫理性准则?比如说你看小孩掉井里面去了,你出于同情心去救他,不对!因为是感情,不是理性,这样子不符合道德原则。我见到一个小孩掉到井里面了,我出于同情心,怜悯心……我可以这么说,如果我有办法的话,我会尽我一切的能力去救他的。
我这个时候还管什么理性不理性的准则,我出于同情心,我去救他,有什么不对?这就是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当然应该去救他了,怎么能不去救他呢?你摸着自己的良心,良心就是答案,对不对?什么叫善恶?良心就是善恶!
那么康德的那个问题怎么回答?康德说了,如果是你仇人的孩子,你可能就对他有仇,你出于感情,你就会不去救他。他抹杀了一个根本的、最重要的一个点,为什么仇人的孩子你就会生起一个仇恨的心,不去救他,是因为你被嗔恨蒙蔽了真心。你的那个真心被蒙蔽了,是被你的嗔恨心蒙蔽了,是不是?
那个真心会告诉你答案,那个真心就是:我得去救他。为什么?我们刚才讲了,妙明真心有一个原则,它有一个境界,这个境界是什么?“自他不二,物我一如”。这个孩子,他就是我。所以我们在“自他不二”这种根本的心性的指导下,你就知道,我们就应该出于慈悲心去救他。这个时候如果说是仇人的孩子我就不去救,这是不符合妙明真心的,是天上的乌云障蔽了真正的太阳,真正的太阳就是我应该有“自他不二”的慈悲心,这才是善。
所以你看,我们这个话题可以扯到很多的范畴。比如说我举个例子,所谓“民主”是不是比所谓的“独裁”就要好?西方人经常跟我讲,他说,你看我们比你们国家好,因为我们是民主制度,你们是独裁的。
我跟他讲:“Sorry,we have different definition”,对不起,我们有不同的定义。我们对“民主”的定义不一样,我们对善和恶的定义也不一样。什么叫定义呢?我们定义的好坏、善恶是什么?我们刚才说了,看心呐。看什么?看发心和智慧,看这个东西。
比如说,你说民主特别好,我说你是在从制度层面定了一个准则,你是基于准则的善恶观,我们中国是看你的心的,基于心性的。我说你们西方的那些政客,你看看哪个人选举总统的时候是为了老百姓啊,都是为了自己的选票在那儿表演,在那儿欺骗,在那儿说各种妄语。
答应了一堆事情,上台了也不给老百姓办,你这是善吗?还有,反过来说,老百姓也不一定就是善。你看老百姓在选举的时候,好多老百姓是基于什么?有的基于自己狭隘的利益,有的是基于自己的各种贪嗔痴,是不是?他就在那选举,这一定就是善吗?有了这么一个形式,你就是善了吗?不一定啊!
反过来说,一个表面上独裁的……比如说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皇帝,唐太宗什么这些,好多的
我如果有仁慈之心,我作为一个皇帝就会去听取老百姓的意见,我就会在乎老百姓的疾苦,我就会让老百姓过得更好、更幸福,对吧?这个它本身就含有善,其实在“仁政”之中本身就含有民主的那种元素在里面。所以你能简单地用一个制度,一个制度的准则去评价善恶吗?没那么简单!是不是这样子?所以这些东西,关于民主我们也不能展开了。如果有兴趣,我们下期可以专门做一个话题,时间有限不展开了。
我们再做几个很重要的讨论。比如说西方人的观点……其实不止西方人,我们现在很多中国人,小年轻都是这种思想。真的有人这么跟我说过,他说:宗翎法师,我有个困惑……那个时候还不是法师,对不起,那时候我还没出家,但那时候我信佛。
他就说,我有个困惑,他说你们佛教为什么会认为这个性行为是恶呢?因为我知道他是有很多这方面的行为,他女朋友特别多,今天一个明天一个的。然后还有一些,是我的一些企业家朋友,他们出轨的,他们会跟我讲,他当然不会跟他老婆讲了。反正他们都说,他们觉得很困惑,说我真不觉得这是一个恶,为啥?
他说,如果说我去强奸别人,这当然是恶了,这个我可以理解,我给他造成了痛苦。或者我杀人放火,这是恶,我也可以理解,我给别人造成痛苦。他说,我们两情相悦的,我们都很高兴,我们没有给任何人造成任何痛苦,反而我们还有很多快乐,这怎么会是恶?
所以你看,我们今天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善恶观,我们就知道,为什么它是恶呢?因为它违反了我们心性中的第一个原则——叫做“清净”,是吧?心体的第一个特点,它违反了那个本来清净的心体,它离清净的心体很远,所以它就是恶。
不是以你表面的快乐来作为依据的,不是基于结果的善恶观的,它是基于心性的。因为它远离了清净的心性,它使你的心境变得浑浊,沉浸在极度的那种火焰……欲火炽盛的那种状态里,远离了原本的清净的、无我的妙明真心,所以它就是恶。
然后我们再来讨论一个观点:愚痴。你看这个佛教里讲,心上面的三个大的恶,“贪嗔痴”,对吧?贪嗔是恶,大家都可以理解,我贪婪,我嗔恨,当然是恶了。愚痴为什么会是恶?我不就是笨点儿,我不就傻点儿,我这怎么会是恶?
好,那么你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就会知道它为什么是恶。因为我们的心体——妙明真心,本来是什么样?是“灵明觉照、遍知一切”的一个非常智慧的心体。当人愚痴的时候,他升起了种种错误的见解、错误的想法的时候,实际上它是背离了本有的那个智慧之心,所以它就是恶。这就是原因,所以它称为恶,而且它这是一个很根本的恶、非常大的恶。
在佛教里说,“愚痴之恶,甚于贪嗔”,比贪、嗔还要大。为什么?因为愚痴,就使你的观点见解全部错误了,然后你看待事物的角度全都错误了,它会造成极大的破坏。
你看看十字军东征的时候,当年杀了那么多的人,为什么?因为他们的见解错误。他的发心在他自己看来是很善良的。他说,我为了上帝,我为了弘扬基督教,我为了把上帝的福音和真理照亮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我有什么错?我把人都杀光,他们都是异教徒,对吧?所以说,它是“基于信仰的善恶观”。
但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告诉你,你实际上是中了愚痴的毒,这是愚痴!你是个错误的观点,就是愚痴,愚痴就是最大的恶!所以说,你这是恶,不是善。你的心性错了,心性跑偏了,所以它是恶,是吧?
好,再比如说……我们讨论最后一个。比如说,说好听的话是不是一定是善的?从佛教来说,也不一定。为什么?看你的动机,看你的发心,是吧?如果说这个人太可怜了,他受尽委屈,受尽屈辱,受尽了痛苦、折磨,这个时候你想安慰一下,你出于慈悲心,想安慰他一下,你说一些好听的话,这个叫爱语,这是一种布施——爱语施。
这个时候说好听的话是善,但也有的时候你说好听的话就是恶。比如说你想出于为自己的利益去讨好别人,比如说对生意伙伴,对客户,我说一些违心的、好听的话,让他很开心,他就会买我的东西,我能赚到钱。或者说,我为了升官,我去巴结我的领导,说好多好听的话。这个时候他是为了自己获得权力,为了自己升迁,为了自己,出于自己的贪欲,他去说好听的话,这就是恶,它不是善。
这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心性——“基于心性的善恶观”所指导我们的。所以我们掌握这个原则之后,我们就能看清这个世界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我们也知道西方人怎么想的,东方人怎么想的,世界上发生的每一件事情,你都知道它背后其实是怎么回事,因为大家都是基于不同的善恶观嘛,是不是?我们要通过这个来指导自己的行为,指导自己的生活,这就是我们修行的必经之路。
好的,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