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国的民营企业近2500万户,它的作用和贡献可以用五个数字来概括,就是“56789”,“5”就是民营企业对国家的税收贡献超过50%。“6”就是国内民营企业的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对外直接投资均超过60%。“7”就是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过了70%。“8”就是城镇就业超过80%。“9”就是民营企业对新增就业贡献率达到了90%。
这是一种承认,尽管已经不错,但是稍加分析就知道,民营企业的贡献,被大大低估了。
国企不是企业,而是行政机构,国企经理不是企业家,而是公务员。所以企业就是单指民营企业;企业家就单指的是民营企业家。所有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安排的所谓“就业”,其实都是民营企业纳税给安排的,否则谁给他们发工资?所有“集中力量”搞的大型投资、技术创新,其实也是民营企业纳税搞出来的,否则它拿什么搞?
再加上,投资的含义是经过企业家经济计算、以资本的增值为目标的经济行为,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导向。所以只有民营企业家的投资,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投资。所谓集中力量搞的投资,其实不是投资,因为它不进行经济计算、不在乎盈亏、不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因此充斥着低效和浪费,其本质是“消费”。
所以,民营企业做出的贡献,其实远远不止56789。看看现在改善我们生活条件的一切物品,哪一样不是民营企业创造出来的?
你说那电力石油天然气自来水都是国企搞的。那是因为他们不让民企搞。只要让民企搞,民企既然能把大哥大的价格从3万搞到200,性能还更优越,就能把电力石油天然气的价格打到更低。你说电价国家补贴,对居民有利,可是为什么不想想,这些补贴又来自哪里?还是民营企业纳税补贴国企的结果,否则你以为国企一直能够长亏不倒的秘诀,难道是可以用爱发电?
所以不要老说流氓话。不让人家干,说人家干不了;把人家血抽光了,说人家病恹恹;把人家腿打断,说人家跑不过。这就很不厚道了。
还有一个关键指标,就是税收,说是民营企业占到了50%。
首先必须澄清的是,把税收当成企业贡献的指标,是非常荒谬的。
税收是企业的一项成本,从来没见过谁说一家企业的成本越高就贡献越大。照这样说的话,本来100块能生产出来的东西,花1000块生产出来贡献才大,还能创造10倍的GDP;本来一个人就能干的活儿,安排七大姑八大姨都进来的国企,贡献才最大。这很荒唐。
税收高,从来就不应当是一个追求的目标,认为税收高就贡献大,完全是统治者视角,老百姓才不会这么看。老百姓都盼望的是,少缴税,最好是不交税。唯一正确的税收改革就是减税、减开支。供给学派的“拉弗曲线”之所以是一个错误的曲线,就是因为它既在实践上是错误的,而且在理论上是无耻的,它跟经济学毫无关系,它是统治术。(点击链接:拉弗曲线是一剂毒药)
说民营企业税收贡献50%,给人一种强烈的错觉,国企贡献了另外50%的税收。在一个民主共和时代,每个人都与国家息息相关,都想去分配税金,都希望对别人征更多税以有利于自己,这种感觉就尤为强烈,生出一种还是国企贡献大的宗教式崇拜。
可是收税从来是要讲成本和接受度的。把居民生活必需品纳入国企垄断,是收税最便捷的办法,这就是导致国企税收贡献大的原因所在。
中国古代皇帝欲壑难填,把盐铁专营了,每个人都要用,盐铁的税收最大,所以盐铁专卖贡献最大,这不是胡扯吗?
行政垄断是一种对消费者的剥削,以行政垄断行业纳税来评判企业,就像是在比谁家剥削人更加残酷。虽然各国都贪得无厌,但是还没有一个国家站出来说,我们国企最多、税收最高、最有优势,你们都来投资啊。
所以税收贡献大,说明不了什么。根本就不应当用税收贡献来评判一个企业。
但是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从民营企业纳税指标上,知道民营企业到底为民众做了什么。当有人在宣扬伟大成就的时候,民众应当清楚:
让你热血沸腾的奥运冠军,是民营企业纳税培养出来的;引以为傲的先进产业,是民营企业纳税支持的;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是民营企业出资修建的;放火箭、航母下饺子,从民营企业的利润中征收而来;农民家门口的通村水泥路,是民营企业家出钱给修的。
一个满嘴放炮的爱国主义者,并没有为国家做出什么贡献,但是马云马化腾黄铮,绝对有资格说这些东西有他们的一份功劳。
可悲的是,这些享受着民营企业成果的“爱国者”,往往就是反市场、反民营企业的急先锋。他们口口声声要感谢国家,感谢一个分钱的人,却不感谢真正出钱的人,是不是脑子有包?
经济学是价值中立的,它对任何人的目的不做评价,只揭示采用什么样的手段能够达成这个目的。一个爱国者,如果你真的爱国,希望国家的强盛,那么你应当采取的正确手段就是支持民营企业,没有民营企业的不断输血,你心心念的祖国如何强大?
“良心学者”李玲天天在鼓吹免费医疗,拥趸无数。我们同样可以不从伦理和道德上去评判她,但是要实现她的免费,她来出钱吗?不还是要民营企业纳税来支持这种免费吗?那么如果你真正希望免费医疗,正确的办法就是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而不是像李玲一样,天天发表反市场、反商言论,比如她说,医生逐利,把医院办成了餐饮业——医院要是真的像餐饮业这样自由,可倒好了。她从来不想想,如果把民营经济都搞死了,没人纳税了,难道给你搞一包四环素免费医疗吗?
精神病患者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目的与手段不匹配,与正常人相比,他们会错置因果关系。比如,他会从角落里突然窜出来,把你吓个半死,他却以为这是表达爱。
李玲,就是这样的精神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