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漫天霾
一
十多年前,我去云南旅行,跟团的那种。遗憾的是,没有去过瑞丽。
但是我们也去了一趟边境。到西双版纳看了各种植物和傣族少女,乱泼了一阵子水湿身以后,导游带我们去了勐海县的打洛镇。在边防派出所查验后,经打洛陆上口岸,向缅甸进发。
很快到了中缅两国边界。那时候的国门,还比较简陋,就像一个牌坊。从牌坊两边穿梭的车辆,有的是我们的蓝色牌照,有的挂缅甸的黑色牌照,川流不息,给人感觉就像312国道上的陕豫界——要不是这个牌坊,根本感觉不到这是国界线。
出了国门,进入缅甸,中巴在山路上前行,路旁的建筑和民居,还是那个样子;路上的广告牌,还是中文;到了缅甸的某个卖翡翠和玉的地方,人长得和我们一样;沟通用的是普通话;手机信号,用的是中国移动;小卖部卖的,是康师傅方便面。
我当时想,这算是什么出国?这不还是中国吗,居然还对我们说出国了,而且收了一个人500块。
所以国界线这玩意儿,真的挺武断的。你想,要是在地图上跟作画一样,往外面稍微圈一下,这地方就是中国的,谁又能说那不是?对这些人有什么影响吗?没有。
相反,在地图上像切割机一样随便一切,原本同文同种一直生活在一起的人们,突然就成了两个国家了,而且往往势同水火了。印度和巴基斯坦就是这样;你再看看非洲地图,那直线就是欧洲列强按照经纬度直接划分的;还有美国和加拿大的西部边境线,就是北纬49°。
所以国界线是政治的产物,是武断的决定,跟人与人之间交换合作的自然秩序没有关系。
线两边的人,如果都奉行自由贸易,人员自由流动,商品自由交换,划在哪儿都无所谓,有没有都无所谓。如果设置各种人员和贸易的壁垒,让交换就是犯罪,人们无法交往,仅仅是互不见面这一事实,就会产生相互提防和戒备的心理,造成隔阂和罅隙,稍有不慎就会排外和敌视。到那时。即使没有线,人们心里也有了线。
二
人们之间并不会自动划线,即使在不同的族群之间,也会由起初的警觉敌视,逐渐转化为合作与信任。因为大家都知道交换的好处。你可能并不喜欢穿着长袍的阿拉伯穆斯林,不愿意跟非洲黑人做邻居,但那不意味着你不喜欢他们的商品。
更不用说中缅边境的两国人民,缅甸人喜欢中国人生产的工业品,中国人喜欢缅甸玉,相互交换,没有障碍,和平共处,双方得益。谁都跟钱没有仇。
这时候你要给那些缅甸人发一张中国身份证,他们高兴都来不及。双方已经分不开了。
那是什么会让人们之间、尤其是心理上普遍地划了一道线呢?
是个别人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煽动民族主义,生生把本来和平合作的伙伴变成了相互敌视的仇敌。人们之间本来无冤无仇,私下里两个人之间还能相谈甚欢,但一说到民族国家,却莫名其妙地将对方当作一个集体概念进行仇视。
最典型的莫过于卢旺达。图西族和胡图族,本来就是一个民族,比利时殖民当局却为了维护统治,采用分化瓦解拉一派打一派的方法,硬生生把他们分为两个民族,并给予他们不同的政治和经济待遇,经济地位的悬殊,最终酿成了血腥的大屠杀。
陈水扁、蔡英文就是这种。
整天鼓噪本省人、外省人的概念,就是人为制造族群撕裂。70多年过去了,现在的台湾人都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哪里有什么本省外省?这种做法跟希特勒要打造纯种雅利安人,某些大汉族沙文主义者非要说哪儿人是纯种汉人一样荒诞和凶残。
动辄搞所谓“真相与和解”,以为自己是曼德拉和图图大主教?那狭隘、自私和对活生生的人的无视,整天煽动对立和仇恨,哪里还有真相可言,哪里又是要和解的样子?国民党当局长期搞“动员戡乱”的戒严,固然恶行累累,但是那些人的罪过,难道要让现在的年轻人去承受?不就是为了选票,想要从道德上摧毁国民党吗,却打出这种高尚的旗号掩盖自己的真实动机,不觉得是对那些美好词汇的玷污吗?
一到选举的时候,就抛出两岸议题,打出悲情牌,真是无比下作,为了选票可以不要脸,为了自己和党派的政治利益,不惜把台湾人民绑上战车,真是无耻和恶毒至极。
三
以上都够恶劣,但并不是最重要的。那些族群、包含大量认知错误的所谓“亚洲民主灯塔”自信,归根结底不过是沙文主义。
沙文主义是对自己群体成就的过高评价和对其他群体的过分贬低,但是它并不必然导致民族主义和对立。人们在虚妄的自信和认同感中摩拳擦掌,但是那并不意味着他们会立即跨上战马。
只有一种情况是最恶劣的,而且会直接导致对抗甚至战争。那就是经济民族主义。
打着保护台湾工商业和本土就业的旗号,以及信口雌黄的“防止经济侵略”的名义,否定增进两岸人民福祉、推动民间友好往来的“服贸协定”,阻止两岸直接“三通”,是民进党的罪之大者。
因为这就是直接阻止人员、商品的自由流动,就是把台湾拉回到自给自足的方向。
普通台湾人,有几个整天关心意识形态问题?他们更关心的是自己的荷包。当关闭贸易通道,限制人们的自由交易,比较优势就难以发挥,台湾人民就没有了大陆物美价廉的商品,台湾企业也失去了大陆这个巨大的市场,那么经济必然遭受重挫,人民生活受到重大影响,这就必然导致对立和仇视情绪,摧毁和平的根基。
所以,任何阻碍自由交换的市场运作的政治操弄,才是和平最大的威胁。要想实现两岸和平,经济自由是最根本的因素。
据此我们可以对台湾的政党是否真心服务于台湾人民,确立一个判断的标尺:谁在促进两岸自由贸易,谁就是在造福台湾人民,也就是在促进和平统一;反之,谁要是阻止自由贸易,就是为了一己私利不惜牺牲台湾人的利益,就是在反对和平统一。
民进党以及台湾的许多政治人物,口口声声“2300万台湾人的福祉,要由他们来决定”,可是却阻碍两岸自由贸易,让人们变穷并且相互敌视,这是在替他们的福祉着想吗?
他们找借口说,台湾许多人的意愿如何如何,且不说这种公众舆论本来就是他们营造出来的,就说台湾人的真实行动,他们真的不愿意购买大陆的产品吗,真的不愿意将自己的产品卖到大陆吗,真的不愿意到大陆投资办厂吗?
不要被那些所谓的民意调查左右。别忘了,人是会口是心非的动物,行动才是他们的真实偏好。
四
要看清祖国统一、民族复兴既是大义,更具大利。统一后,不仅台湾的和平安宁将充分保障,经济发展也将得到充分增进,民生福祉将充分提升,台湾的财政收入尽可用于改善民生。
这话讲得完全正确。
诉诸民族大义,固然必要,但是最根本的,是经济利益。
人员自由流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没有人去对抗和仇视;商品自由流动,经贸互相依存,有利于双方福利增进。这样,大家都能认识到统一对双方都好,那么最终走到一起就只是时间问题。
当民心所向,政客再去操弄对立议题,人民就会抛弃他。因为人们的观念不支持,他就没有这样的空间和土壤。须知所有政策举措,都是人们观念的产物。
至于说财政收入用于改善民生,那是显而易见的事。
台湾当局去年军费预算4113亿新台币(957亿人民币),这些钱来自哪里?来自台湾纳税人缴纳的税收。
两岸若实现和平,这些钱就不必用来购买F16战机和导弹,养肥那些美国军火商;也不用供养大量的军队,让他们成为不事生产的食税阶层。它们会留在纳税人的口袋和账户中,变成储蓄和投资,军人会脱下军装远离危险,并变成生产性力量。这都会提升劳动生产率,改善所有人的处境。
同样的,大陆也就会减少军费开支,实现生产力的提升和进步,制造出更加物美价廉的商品,这同样有利于全体中国人和全世界。
推动两岸自由贸易,是打破对立、促进融合的根本措施。祈祷两岸人民观念支持,实现两岸永久和平!
发送给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