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金二 ,作者南洋富商
时刻准备着!
13体验现货当日发
秦皇岛再次封城,物资稀缺,抢先预定
01
最近教育部心血来潮,忽然又开始提倡劳动课,让我们这些从小就经常上劳动课的老前辈大跌眼镜。
「劳动最光荣」,那只是口号。劳动就是混饭吃,绝不会有很多人真心热爱劳动。
乡下孩子拼命读书,就是为了逃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劳动。城里孩子拼命努力读书,是为了逃离当工人、售货员、清洁工、摆地摊、流水线的劳动,做「体面的工作」。即便是已经有「体面工作」的,还是要努力向上爬,以求成为动动嘴皮就可以让别人努力劳动的那种阶级。
如果劳动真是一件光荣的事情,那些犯罪分子就不应该强迫他们劳动改造,而是剥夺他们劳动的权利,禁止他们劳动,让他们不劳而获。
如果劳动是一件有魅力的活动,成为国民老公的就不是王思聪,而是工厂流水线上的底层工人。
劳动真的一点不光荣。即便你天天对我说劳动光荣,我还是更愿意不劳而获。
02
说起劳动课,在中国有壮观的历史。我们从小学开始,每周至少二节劳动课。劳动课可能是学校大扫除,也可能是帮村里的烈属、五保户老人挑水扫地干农活。有时候可能是到田里拾稻穗。
有时候劳动课是一整天,比如帮生产队积肥,就得全校学生出动,把全村所有的腐败垃圾堆、杂生野草、牛粪猪粪都清理一次,堆成一个小山包让它发酵,这就是「积肥」。虽说是积肥,其实也是全村的一次卫生大扫除。
我们中学时代,劳动课已经转化为《劳动技术》,偶尔会有班会课改为劳动课,比如去操场拔草。
劳动课和《劳动技术》是不一样的,我们劳动技术课学习电工和电子技术。比如双联开关怎样装,如何安装带启动器、镇流器的日光灯,电度表、保险丝、入户总开关的安装接线,接地和接零的区别,继电器控制和接触器控制,变压器的选择和计算,三相交流电机的星形三角转换,三相电机的正反转控制,都是要学的。
还得学一些电子电路,比如晶体管的NPN,PNP的区别,如何用万用表检测各种零件的好坏,还要用电烙铁、松香、焊锡焊接一些电路,比如全波整流滤波电路,或者做个收音机之类。
《劳动技术》课就是非常有意思的科技知识,跟那些毫无技术含量的纯体力活不一样。我们学的是技术,而不是「劳动」——虽然在劳动中要用到这些技术。
当时的《劳动技术》课本有很多本,不同学校根据自己的情况选用。有些课学校没有学,但是我也自己去新华书店买课本自学。比如《粘胶剂使用技术》就是一本让我获益匪浅的劳动技术课本,让我玩各种DIY时得心应手,不仅可以修修补补一些简单玩意儿,还可以用环氧树脂加碳化硅粉、玻璃纤维做各种简易热固性塑料模具。甚至自己DIY铸造模具,也用各种粘胶剂做。
但是,当年这些太像技工培训课程的《劳动技术》并不受家长欢迎。因为他们不愿意孩子长大后当个小区里的维修电工,或者指望孩子在富士康这样的电子厂当工人。在广大劳动人民眼里,劳动从来不光荣,即便是技术工人也不光荣。
没多久,这些《劳动技术》课就被改头换面。有些学校改为《计算机编程》课,因为这也算「劳动技能」。
更有一些学校把《劳动技术》课改为《英语口语翻译》之类,据说是这也算劳动技术。
总之,当年轰轰烈烈的《劳动技术》课程,就这样烟消云散。
我曾请教过一个八十多岁的中学前辈校友,他们那个时代的劳动课是啥样的。他说没有劳动课,就是劳动。比如有一次县里修水库,全校师生带着被铺住在山上的工地上起早摸黑干了二个月,每天挖土、运石头、筑堤坝,冬天冻得冻疮流脓血。后来学校里分到400亩地,办起了农场,农场的活就是老师学生们一起干。后来学校又办起了养鸡场,化学老师还起头办了一个酒精厂,于是这些农场、养鸡场、酒精厂就变成学生很多门功课的实训场所。当然,学生们也都是兼职的工人、农民。这就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学生的劳动——就是踏踏实实的劳动,而不是劳动课。
对「劳动」最深恶痛绝的一代中学生,是「知青一代」。他们从一群原本生活条件还不错的城里人,一下子变成天天劳动的农民。
03
看了一下教育部对劳动课的大纲要求,小学生要学做饭、整理房间之类的活。
做饭洗衣服打扫房间之类的事儿,我以为是根本不需要列入课程的。日常只要看看别人干活,自己随手做几次就会。无论是洗衣机,还是吸尘器,都没啥技术含量。至于洗碗洗锅,更是极其简单。
即便是高年级中学生的一些「劳动技术」课程,比如塑料加工、激光切割、三维建模之类,虽然在制造业工厂经常用到,但是我不认为家长们会喜欢,这些课程以后都会不了了之。
即便学生喜欢这种课,学校里的几节课也学不到劳动技术,与真正的劳动更是差距甚远。若是真要让学生体验一下劳动,每年留二个月让他们直接去工厂打工,干各种各样的活,踏踏实实按照一个雇员应有的工作质量去完成任务,还能拿到报酬,也是不错的。
愿意多挣钱的学生还可以半工半读,每周花40小时做工,40小时读书,这样完成学业也很好,中学毕业已经有好几个工种的工作经历,求职的时候已经领先在起跑线上。
各种各样的操作工,基本上都是年龄越小开始学,就能学得越好。这个道理,正如学武术、体操、游泳、滑雪、小提琴、钢琴、舞蹈,都应该从小开始。如果一个人从小到大从未学过体操,等到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把孩子送到体校对教练说:“我儿子大学毕业了没找到合适工作,教练您看看能否让他学半年体操,让他靠表演体操混饭吃。”
教练一定骂你神经病。这么一大把年纪,练体操减肥还可以,想练体操当职业混饭吃?做梦吧。
所有的需要身手协调的职业都一样,都应该从小开始学。无论是修汽车、做钳工、开挖掘机、当搬运工、理发师、厨师,都应该从初中年龄开始学。等你上高中的时候才开始,已经太晚了,因为最佳的学习年龄已经过去。
虽然中国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工人数量全球第一,但是如果对照中国的工人和美国、日本的工人,你会发现中国工人的技术水平远远不如这几个国家。不是因为中国工人笨,而是因为大多数中国孩子从小干活太少,缺乏「劳动技能」方面的训练。相比之下,日本和美国的孩子从小就要干很多体力活,做很多DIY,掌握更多劳动技能。
所以,让孩子从小进行劳动技能训练,是一个国家未来产业工人的储备。从小多干活,强化少年儿童的劳动技能,毫无疑问是国家的正确决策。
04
但是,站在学生家长的角度,就是另外的情况。大多数家长对于让孩子学习劳动技术、做一个「劳动者」,并不支持。
别说劳动技术课,即便给孩子提供三年免费的正规职业技术培训,即便这培训费价值十万,他们也不愿意。
因为「劳动」,是底层人的标签。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劳保鞋是技术含量极高的鞋子,钢板头、钢底板,全方位的保护性,测试要求远比时尚皮鞋严格。但是劳保鞋的售价极低,厂家经常要靠政府部门的补贴才能生存。
如果同一款劳保鞋,省掉钢底板和钢包头,改名叫「马丁靴」、「户外徒步鞋」,在商店的零售价就可以涨价2到3倍。为何成本更低的可以卖得更贵呢?因为它脱离了「劳动保护」的底层人标签。
同样的道理,如果一所中学,在课堂上讲各种「底层工人」做的工作技能,这个学校在家长心目中的档次就会降低。
所谓高端学校,即便开设学业之外的课程,也会开设皮划艇、马术、高尔夫、钢琴、拉丁舞之类和劳动技能毫无关系的课程。
所以,任何学校一旦强调「劳动教育」,注定是不讨好的教育。无论教育部如何强调劳动的重要性,这些课程迟早会变味,比如干家务会被披上「亲子关系」和「自立」的标签,那些低端劳工的劳动课程,迟早会被「机器人编程」或「人工智能和无人机技术」,「影视制作」之类的看起来高端的东西代替。
05
由于劳动类课程的不受欢迎,我建议及早改变,免得跟三十多年前的《劳动技术》课一样落得灰溜溜的下场,或者变成改头换面的「课外培训班」。
我建议这类劳动课,一律改为「生存技能训练」。
家长并不喜欢孩子当工人,但是都希望孩子健康活着,尤其是遇到灾难,更是要好好活下去。把「劳动课」改为「生存技能训练」,就会得到家长的支持,学生也会更欢迎。
比如说,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应该训练他们这些技能:如何打电话报警,提防人贩子,避开有危险的电路设备,正确使用厨房煤气,遇到火灾如何灭火和逃生,地震逃难的应急演练。
年纪稍大的高年级小学生就可以进行更复杂的学习。比如荒野露营,户外寻找食物,饥渴自我保护,失温救护,躲避、潜伏、伪装和逃脱,翻墙逃生,游泳泅渡,利用绳子带自行车和背包物资过河,打造自己的逃生背包,学会使用常见的psk求生工具。
年龄更高的初中生,就可以深入更复杂的技能训练。比如战争空袭或核袭击时候如何组织小区里的人群进入地下停车场里的人防组织,遭遇郑州7.20水灾时如何从隧道和地铁脱身逃难,水库决堤时的逃生路线演练,家庭应急用品和食物储备,遇到封城如何抢购食物和团购,封城时期如何帮助患病的邻居老人就医,遇到疫情管控被困在大街或高速公路上一个月如何生存,长时间停电停水应该如何应对。
若是高中生,就可以进行更高层次的生存学习。通过历史上的各种惨案,分析在当时的环境下,如何根据各种信息判断环境的安全性,如何做到「君子不立围墙之下」,在围城和战争之类的困境中如何用各种手段逃离,如何为自己和家人设计安全的人生。若是遇到停网而失去消息来源,如何通过收音机和卫星电话、星链获取信息。如何打造小区和亲友之间的对讲机和卫星电话通讯网。假设自己是乌克兰难民,如何带领全家人逃离战乱区到达波兰。
这些《生存技能训练》,实际上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的效果,甚至比「劳动课」更好。因为要涉及更复杂的场景,学会更多的工具,并且和个人生命密切相关。
《生存技能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主、自立、对自己负责的意识方面,也会比「劳动课」效果更好,因为他会深切认识到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思考决策力,直接影响生命和未来。
对于家长而言,《生存技能训练》显然比「劳动课」更有说服力。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更多的生存能力。在这个一个多变的时代,人人都会面临难以预料的困境和危险。
非常时期真的要做饭,太阳能不指望,酒精不安全,木炭能量密度太低,不如考虑二战时期的德军固体燃料。以往因为运费成本,单拍都是不包邮的,这次特地开了一个10kg和25kg的家庭囤货装:不会挥发,保质期> 10年,热值≈石油,储存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