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与曹德旺,又一场自媒体炮制的谎言
原创
古原
古九古十
古九古十
微信号
gh_0ffa780ff3e6
功能介绍
用逻辑解构世界,用文字透析真相
发表于
收录于合集
大家好,我是古老板
“特斯拉工资高,吊打中国企业老板,马斯克才对员工好。
而曹德旺有钱搞慈善,却不愿意给员工加工资。”
这样的内容在一段时间以来,成为了一场自媒体闹剧,不得不让人感慨,现在的中国社会,所有的精英,其实都随时被修理,哪怕你曾经是光芒万丈的明星。
曹德旺甚至被人在评论区叫作曹旺,这样的大慈善家,听到这种评论,恐怕血压都得升高几倍。
但我要说,这其实是一场民粹自媒体制造的谎言和闹剧。
只需要一点经济学常识,就可以批驳这种荒唐的言论了。
特斯拉的工资真相是什么?
我昨天的文章谈到过一个重要的经济学理论,一价律。
也即,在一个没有障碍的市场中,同质商品的售价会趋于一致。没有人阻止中国的普工在曹德旺的工厂和马斯克的工厂之间流动。所以,二者的工价会趋于一致。
工资是劳动力的市场价格,特斯拉是
劳动力的消费者,
如果特斯拉开出
一个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那么,
会发生什么?
那特斯拉厂门口就会出现大量的排队。
特斯拉甚至根本不需要招聘,所有的人都会闻风而动。那么,马斯克会这么干吗?不会,因为违背市场价格增加工资,并不能给他带来更高的效益。
如果他这么干,为什么不把所有的供应商的产品价格也主动上涨呢?
为什么不把产品的价格也主动下调个五万八万,让企业利润更低,让利给消费者呢?
如果他这么干,你若是一个董事会成员,马上就会说,马斯克,你给我滚,我请你来当总经理,是为企业创造利润 的。
马斯克到了推特干得最多的事,就是裁员,几乎把老员工全部赶跑了,他裁员了90%,为什么?因为马斯克是位企业家,他必然是追求利润为目标的。
那我们来看一下,特斯拉在招聘吗?在,不但在招聘,而且,特斯拉还给员工奖励,你帮我招一个员工,我就给你发钱。
特斯拉为了招人,都开出奖励来了,这说明什么?说明,他开出的工资条件,并没有出现峰拥而至的现象。
那么,网传特斯拉员工的高收入是事实吗?是事实。高收入还需要努力招聘人,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因是,每一份工作都是不一样的。如果高温天,让你去户外工作,天天暴晒,给一万都很少人去,另一份工作三千,天天吹空调,只要忙两三个小时,你选哪个?
很多人会选三千这个,因为一万的工资虽然很香,但代价太大了。
特斯拉的工作地是在上海,上海给你高一点的工资,和你在老家县城拿低一点的工资,你选哪一个,很多人选老家县城,离家近,还物价低。
特斯拉的普工,往往需要一整天站着上班,你习惯坐着上班,特斯拉给你多两千块,能不能换来你换一种方式工作,你可能站两天就受不了啦。
特斯拉的员工,需要在上海租房子住,晚上也不解决吃饭问题,要自己吃,另一个地方食宿全包,工资少两三千,你选哪一个?
特斯拉这种现代企业,还对员工的文化水平有所要求,不是你去就能去工作的,所以,想当他的普工也不是谁都能去。
这就是为什么特斯拉还是需要每一个员工都去拉人来工作的原因。
因为,
更高的工资,对应了更高的代价、成本和要求。
那么,为什么这件事会发酵?
特斯拉的操作导致
你在抖音上刷到美国卖房的博主吗?
他们向你展示房子,往往只展示有多漂亮,而从不展示维护成本和房产税,因为这会让很多客户止步。
这是商业推广的必然手段。既然特斯拉发动员工在网上招人,并且给予奖励,那么员工们会怎么招聘呢?
那一定只说好话,不说代价,不说成本,甚至夸大事实。
什么顿顿小龙虾,什么工作很轻松,这些夸大事实的话都出来了,由于特斯拉员工数量众多,大家都去发抖音,发微博,就形成了这样的一次舆论风潮。
特斯拉作为企业,这么操作无可厚非,通过人介绍人来工厂工作,减少招聘成本,这是大多数企业的常规操作。
在二十多年前,普工要进厂,是需要向中介支付费用的。但今天,中国所有的制造业工厂,都面临着巨额招聘成本。招聘一个普工的成本,往往需要几千块。
因为缺工,人不好招。
所以仅仅特斯拉这一行动,就说明,其工资水平并没有明显超出市场价格,否则他根本不需要奖励员工来招聘。
员工会疯了般地自动把家里的亲戚朋友拉过来工作。
特斯拉只是没有想到,这样一件普通的事情,却在自媒体上被放大,甚至导致了对曹德旺、比亚迪等企业的围攻。
当然,长久以来,外资大厂的待遇总是比内资企业高那么一些,原因是他们的管理制度更为先进,企业效率更高,工人边际上创造的价值更高。
内资企业的管理水平跟上以后,也会迅速超过外资企业。二十年前,白领们都想进外资企业,现在的白领,都往中国本土互联网企业里冲。
所有的企业家都是一样的,不存在内外资区别。
他们的目的都是创造利润 ,给员工多少收入,取决于这一行动对利润有没有贡献,如果请一个一百万年薪的人来工作,边际上能增加二百万的利润 ,那一定请。
工资不能提升更多的原因,不取决于老板心善不心善,而取决于如下要素:
1、企业数量是不是增加,企业数量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那么劳动力收入增加,这需要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企业投资
2、企业规模是不是增加,企业规模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会增加,这需要人们不要天天对大企业喊打喊杀,阿里高峰期几年内招聘十万人,平均年薪几十万,这样的企业搞死了,损失最大的是工作者;
3、劳动者对企业的边际贡献能力有多强,劳动者要提升收入,也需要提升劳动技能 ,现在很多技术岗,起薪一万多很正常;
4、取决于企业效率的增加,企业利润越高,越有能力扩大规模,越有能力培训员工,提升员工的生产效率,
天天吵着让企业家变得善良,让他们多发钱,这是无知的表现。
曹德旺也有责任
曹德旺本人也有责任,长期以来,他本人对慈善这一主题过于强调,让人们以为一个企业家能不能捐钱,才是企业家的评价指标。
其实,企业家最大的价值,就是创造利润。企业家的功能在于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他只有通过这种手段才能赚到利润,这样的人才叫企业家。
他在创造利润的同时,会带来几个结果:
第一,让消费品的价格一步一步下降,快递企业的赚钱目标,让我们现在寄件货比当年寄封信都要便宜;这就改善了所有人的生活;
第二,让劳动者的收入节节上升,中国企业数量的增加,让无数普通人可可以只需要努力多一点,就能收入高一点
任何一个市场中人,都具备双重身份,消费者+生产者。
企业家能让这人的这两重身份,都同时获得收益,商业带来的价值,远远大于慈善,这四十年来,正是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发展,才让无数人脱贫,住上楼房,开上车,用上全套家电,人人都有手机。
而慈善只能解决极少数人的短期困难。
曹德旺,对于不少行业的企业家往往有不少的微词,认为他们不如自己,比如,他鄙视房地产行业,鄙视金融行业,认为他们没有创造价值,这也是没有经济学水平的表现。
当然,露面太多更是问题所在,天天在舆论中说这么多干什么呢?在今天的环境中,少说话,才能少犯错。
企业家老老实实生产自己的产品,服务消费者,闷声发大财才是正道。如果一定要说,起码要自己受过一点社会学、经济学的理论教育才行,不要认为自己企业做成功了,就什么都是对的。
这是不少企业家的误区。比如马云和刘强东都说过,大数据能让计划经济可行这类荒唐的言论。
谨守自己的边界,在自己擅长专业的领域表达意见,才能让他们少犯错。
当然,在这样一个越来越民粹化的社会,我奉劝所有的传统社会中的各领域的所谓精英,现在说话,都要谨言慎行,小心翻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知道了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
取消
允许
取消
允许
:
,
。
视频
小程序
赞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