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完煤油装豆油,到底怎样保障食品安全?
原创
漫天雪798
漫天霹雳Plus
漫天霹雳Plus
微信号
gh_5d7427614208
功能介绍
经济学与人生
中储粮最近的大新闻大家都看到了,罐车装完煤油,不洗灌,直接装食用豆油,这成了行业潜规则,中储粮(天津)的检查完全流于形式。
事件发生后,中储粮发布了一则简短的声明,说要开展污染风险大排查,然后官样文章就出来了:高度重视、迅速行动、举一反三、引以为戒、落实责任、严守规范、从严从快……继而迫不及待地开始了甩锅:对检查发现存在违反规定的运输单位和承运车辆,立即终止运输合作。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它是纯正的国企啊!
国企不是企业,它就是一个行政官僚机构,以服从上级命令为终极指南;国企经理,也不是企业家,而是一个公务员和傀儡。
因为一个真正的企业家,必然是拿出自己的财产冒险的“资本家
-
企业家”,他判断消费者偏好,迎合消费者欲望,服从消费者指令,用自己的财产对企业的盈亏最终负责。由此,他的时间偏好很低,着眼于长远,不会为了眼前而牺牲长远,倾向于最大限度地增加企业的资本价值。
而国企经理用的不是自己的财产,他只是这些国有资产的临时代管人。这时候他的时间偏好将急剧提高,有最大的动力在短暂的任期内榨干财产的资本价值为己所用,倾向于最大限度地掩盖错误,屡教不改,而不是按照消费者的愿望去承认和改正错误。
原因很清楚,他不用服从消费者的指令,只用服从上级的命令,消费者对他的评价如何,不能把他怎么样;企业盈亏跟他没多大关系,对他自己的财产没有多大影响。
想象一下,假如出事的是一家私企——别说这种重大安全事件了,就是钟睒睒儿子加入美国籍这种屁事,都能让消费者给搞得满头是包——它第一时间的反应是什么?
绝对是立即开除责任人,甚至把他送进监狱,然后不找借口、诚恳道歉、赔偿损失、挽回影响。就这,都不一定能得到消费者的原谅,它会丧失商誉,市值蒸发,走向亏损和破产。
但这次犯错的是中储粮这样的国企,因此一个悲惨的事实是:即便犯下了严重错误,最多就是处理几个干部,这家企业却将一直存在下去;国企官僚体制下的低效无能和腐败,会让这种错误在今后以另一种形式再现,然后,再处理几个干部,这家企业仍然会存在下去。
市场竞争机制在这里是无用的。
那么再告诉你一个更加悲惨的事实:即便是现在——就是现在——在它已经犯下这种错误的时候,税金还在源源不断通过银行账户流向它、在支持它。
这是一个令人悲伤的故事:你要惩罚我吗?拿更多的钱来,我依然是我。
人们啊,你们为什么记吃不记打?你们到底要吃多少亏,才能消除“国有崇拜”?
大家都知道一个经济学俗语:“劣币驱逐良币”。但是你不觉得这种说法很反常识吗,怎么可能劣币驱逐良币呢?所以它是有前提条件的。在自由市场上,必定是良币驱逐劣币;而一旦引入管制和干预,就必定是劣币驱逐良币。
我国有全世界最严的食品安全监管标准,号称四个最严:“坚持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知识分子和大众整天喊的是“食品安全大于天”。但为什么却还是会发生这种大规模的食品安全事件?
原因就在于,过多的干预让市场竞争机制无法发挥作用,无法淘汰劣币。
社民派知识分子整天光会喊口号,这些人只顾立场和情绪宣泄,根本没有看到我国食品安全已经发生的巨大改善;他们是真正的“拜国家教”信徒,整天呼吁的是“管一管”。所以他们看似在反对,其实是在支持权力的扩张。他们从来不明白,真正使食品安全发生巨大进步的,恰恰是没有监管的市场机制。
让我们吃得更好、更安全的,从来是市场,而不是什么监管。
有人会质问:你把市场说得跟白莲花一样,难道市场经济中的私营企业,就没有欺骗消费者的坏蛋吗?
当然有。任何一个社会,都有反社会的人。别说欺骗消费者了,一个纯粹的市场经济中,照样有杀人犯盗窃犯抢劫犯。人类有着自身的缺陷,会将这些缺陷带进市场中,形成一个受污染的市场经济。
市场充满风险,这个世界到处都是风险,没有绝对安全的事情。要求绝对的安全,就是在追求乌托邦。
市场不是万能的。
但是市场从不失灵。我们讨论的问题,并不是有没有欺骗消费者这种行为的发生,而是,什么样的机制,才能将这种反社会的行为降到最低,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食品安全?
唯有市场。
对那些损害消费者的人,市场经济对他的惩罚迅速而猛烈。他将立即失去消费者的信任,商誉尽失,走向亏损和破产。你可以在一时一地骗过一个人,但你不可能在任何时候骗过任何人,消费者会从中学习,会口耳相传。口碑就是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好的口碑会壮大一个企业,坏的口碑可以在一夜之间让一家企业受到所有人的杯葛,走向毁灭。
不用担心消费者都是傻子。有市场化的检测机构,帮助人们识别风险;而每一个消费者,本身都是监督者。千千万万的消费者,只要有一个消费者发现问题,就可以要企业的命。
为什么你敢于走进一家餐馆,坐下来大快朵颐,而不怕它给你下毒呢?因为有市场经济强大的商誉机制。市场中的信息自由流通,而且是呈爆炸式传播,商家要是敢在食品安全上出问题,活不过三天。
为什么你买东西的时候,总是喜欢买大厂、大品牌的呢?道理是,大品牌之所以大,本身就是消费者信任并对它金钱投票的结果;要想维持这个信誉,那就只能精益求精不断保证产品质量,犯一次错,对这些大品牌来说,成本太高昂了,它划不来的。所以它自身就有最大的动力去加强安全质量检测,确保继续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你以为他们是怕监管吗?不,他们更怕的是消费者。消费者淘汰他们,毫不留情,哪怕你过去做的再优秀,只要犯一次大错,就毫不含糊地淘汰你,眼睛都不眨一下——不去光顾你,你就倒闭了。
而一个企业走向毁灭,正是另一家企业崛起的良机。失败企业的毁灭,就是对市场上所有人的最大警示。由此,市场主体会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以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去取悦消费者,否则就会重蹈覆辙。企业有最大的动机去提升产品质量,因为这正是它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利润机制保证了所有企业,都必须唯消费者马首是瞻。在竞争中胜出的企业,就是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为消费者创造价值的企业。这就是市场经济良币驱逐劣币的过程。
而我们看到,国企这种机制,恰恰走在了它的反面,那就是,它没有利润机制,它不受别人的竞争,它根本不在乎消费者的需求——我不但不在乎你,还要让你用税金不断地支持我。
同样道理,当经济进步,资本积累增多,人们在满足温饱的基础上,对美好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消费者有这样的需求,就必然有企业来响应。他们就会按照消费者心目中的质量标准,来生产产品。原因同样是,只有这样做,才能在竞争中取胜,才能赢得利润。
只要多数消费者都认为,产品应当达到某种质量和安全标准,那么这样标准的产品就会被生产出来。表现出来的就是:食品越来越安全了,质量越来越高了。
这就是我们吃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安全的根本原因。
在其他任何领域,也都是这样的。让工人待遇上升、工作环境改善的,是市场机制;让民众住的、行的越来越安全的,还是市场机制;让我们的整体社会环境变得更安全的,仍然是市场机制,因为大家都很好找工作,通过诚实劳动就可以过上体面的生活了,谁还愿意去犯罪呢?
我们比我们的父辈吃的更好更安全了,是监管出来的吗?现在的汽车比过去的汽车更安全了,是监管出来的吗?工人待遇提升了,是立法规定出来的吗?这些东西都是市场迎合消费者偏好创造出来的,监管,只要不阻拦这个市场过程,都烧高香了。
监管部门总喜欢把市场改善人类生存条件的功劳记在自己头上,不过是贪“天功”为己有;不过是为了抹黑市场、进而扩张自己权力、维护自己的合法地位的伎俩。
那些整天呼吁监管的人,不过是“拜国家教”的忠实信徒,他们从来搞不清楚基本的经济学原理,看不到人类生活改善的根本原因。
其呼吁监管的种种观点,最终都将走向自己目标的反面。
越多的监管,就意味着越多的国有化,就意味着越多的对市场的破坏。越是监管多的领域,问题就越多;越是自由放任的领域,就越是安全。不理解理论的话,何不四周看一看做个对比?邮电局送包裹更安全还是现在各种快递公司更安全,国营饭店更安全还是现在满街的餐馆更安全?这不是显而易见的事实吗?
当所有领域都被监管,你以为真的就安全了吗?不,那是牢笼里的安全。到那个时候,所有的质量标准他们说了算,一切不安全问题,都将掩盖在所谓权威机关的橡皮图章之下。你无从追溯,无从选择,无从判断,他说安全就安全。
那些被监管俘获的人,只要达到监管部门的标准就可以,只要让监管者满意就可以,他们又有什么动力去提高产品的安全和质量标准呢?所以监管之下,消除了提高质量标准的激励,消除了消费者的主权。
你觉得还不够安全吗?那就再交一笔钱,成立一个监管机构,养一大堆人,来负责你的安全,中粮储这样的事故就会再次出现。每出现一次,对他们来说并不是灾难,恰恰是继续增加经费、扩张权力的良机。明明有非常“经济”的市场竞争机制来保障安全,为什么要多花这笔钱,给每个人增加沉重的负担,并把安全交给别人来掌管呢?
如果你觉得制定一个较高的安全标准,并实行严刑峻法,就能实现安全的愿望,你又错了。其结果是那些能够达到较高标准的企业,会形成一个权力保护下的卡特尔,联合起来欺骗。同时,较高的标准将排斥其他企业的竞争,由此造成供给全面下降,价格不断上升,生活成本居高不下,其他重要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况且,质量标准本来就不应当一刀切,而是应当迎合各类消费者的需求;并不是质量越高越好,而是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才是好。过高的质量标准,将使得贫困阶层进一步陷入困境之中。
监管越来越多,民间资本消耗越来越多,没有更多的资本投入到改进生产、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进程中,你又怎么指望更加安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呢?当监管无处不在,人对未来的预期下降,于是时间偏好提高,因此就倾向于眼前的短期利益而不顾长远,这时候坑蒙拐骗甚至偷盗杀人就会更频繁发生。
归根结底,每个人都要自负其责,而不是把监管部门当成亲爹一样事事替自己负责。我们要相信市场,不要迷信国有和权力,要想有一个更加安全、并且满足各层次消费者需求的食品市场,最好的办法就是实行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轻触阅读原文
漫天霹雳Plus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知道了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
取消
允许
取消
允许
:
,
。
视频
小程序
赞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分享
留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