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创3000字
张阳,7年累计写了958.4万字的流量专家
dada是谁?
有人说她人气超过张琦,
2024知识付费圈最火的女人。
她说自己公司有600多人,
是一个矩阵5000万以上的新媒体公司老板。
最近爆出负面消息,
在抖音搜索界面,
出现了关键词:
dada翻车事件;
dada管培生暴雷。
相关搜索甚至是:
dada被警察抓现场
在微信上,
也出现了搜索关键词:
dada商业女骗子
管培生计划 被质疑是传销诈骗
起因是有学员,
花3万买了dada的管培生计划,
感觉上当了,
怒怼dada。
据老学员说:
dada的产品,
基础课程是4980的线下课,
三天两夜。
有学员说最近每场有500人,
这就是250万收入,
所以有人说她的人气已经盖过张琦。
4980课上,
还会卖升单产品,
其中就有管培生计划,
就是这次引起争议的产品。
一个网名叫某某传媒的人,
账号简介自称80后,
为自己美好未来拼搏的创业者,
连发几条视频怒怼dada。
一个视频标题叫:
管培生老板蛇蝎心肠,
诱导骗普通人的血汗钱。
他说自己是退出来的管培生,
dada的管培生,
就是让人去给她免费工作,
造了一个暴富的梦,
就让普通人把自己辛辛苦苦赚的血汗钱都给了她。
他说:
交了3万,
就是21 天学习剪辑和运营,
剪辑dada的视频,
帮她拉人头。
成与不成全靠自己,
很多人血汗钱打了水漂。
他还反问了一句:
为她免费工作,
还要为她拉人头,
赚钱模式是很牛。
但是又有几个人可以做到像她一样心黑?
也有人发了不露脸视频,
暗示dada就是网络传销。
评论区有人说:
报公安经侦大队,立案侦查,让她无处遁形。
还出现了粉转黑的情况。
比如这位:
开始确实被达达的犀利坚定,头头是道很接地气的言语,
让我大大的欣赏了一下。
后面我感觉就是,
给有点小钱的人想搞大钱的人洗脑的。
大家质疑最多的是:
我给你打工,还要先付钱?
这资本家是不是太黑了点?
还有人在传,公安已经立案侦查了,
小姑娘的结局是进局子蹬缝纫机,
但是并没有实锤。
有一个网友这么分析:
你交三万,
拉一个人就算给你三千,
你的拉十个人才能回本。
那你算算你的多久才能回本?
关键是食宿你得自理,
这么一说还不如传销呢,
传销起码食宿人家还管。
还有人质疑,
管培生学的技术适应面太窄。
原话是:
花三万学切片
你学到了什么?
你离开这些内容你能做啥?
dada粉丝辩护 学技术有钱赚不是骗
也有博主发声,
管培生不是免费打工,
也是有钱拿的。
卖出去的课程或者私董会,
管培生拿30%
所以有人说:
你赚不到钱,是你没本事,
现在这么多人上了大学,
毕业就失业,
是不是要学校负责?
还有人说:
不管怎么样我还是认可dada的,
告她的人不适合听课,
适合去拜佛。
投诉dada的80后小哥表示,
自己以后会在账号上分享剪辑经验。
评论区就有人反问:
你学到的技术和经验是哪里来的???
相比于李一舟AI课事件,
这次dada的舆论口碑没有一边倒,
还是有很多网友支持她。
有人发视频说:
她说话非常的快,
就说明她的思维敏捷,逻辑清晰,
表达能力是非常强。
还说:
这个姑娘她不装,
她很真实。
还有人发视频说:
好几千人好几百人的管培生都已经报名学习了,
这个模式就是成功的。
你过去除了可以学习拍摄,还有剪辑,
有给你成熟的项目练手。
你做的好除了拿提成,
后期还可能拿股份,
这是骗子吗?
也有网友在评论区质疑:
这些帮dada说话的,
就是管培生。
dada模式 背后的3个漏洞
外行看热闹,
内行看门道。
在这个事情背后
我看到了dada的3个商业漏洞。
首先,如果我们相信人性本善,
那么dada本意肯定不想割韭菜。
没有人辛辛苦苦做一个项目,
希望背上骂名,
还要有被举报关停的风险。
但为什么会出现这次舆论危机呢?
因为dada初中就开始辍学,
她没有经过系统的商业训练。
什么是用户需求?
什么是用户体验?
什么是交付标准?
对这些概念,并不明确,
甚至是一无所知。
说白了,
就像一个打野战出来的,
没有去军校里系统培训过。
因此会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
比如,她的第一个商业漏洞
就是制造新概念。
为什么管培生被喷?
因为管培生是个新概念,
交付成什么样算合格?
大家认为的标准都不一样。
dada可能认为:
我让你进我公司,
教你技术,给你成熟项目,
给你提成,你是不是学成了?
这交付妥妥没问题。
但是学员不买账,
你让我交钱,
最后没赚到钱,
你就是诈骗,就是传销。
管培生收费3万,
在培训行业不是最高的,
也有很多线下课收费3万,
为什么没有被喷?
因为线下课的交付标准,
大家都很清晰。
比如3万块钱三天两夜的课程,
只要老师到场,
讲完三天两夜,
讲课水平在线,
就是交付合格,
大家都认。
给大家划重点:
贸然制造一个新产品概念,
就要面对巨大的交付风险。
很多商业新手,在这个方面特别容易吃亏。
第二个商业漏洞:
鼓励狼性销售,
忽视用户体验。
dada在视频里不断强调:
她的团队,
无论是剪辑还是销售,
都有很强的狼性。
为了成交客户拿提成,
很多人每天干到一两点。
言外之意是:
你看,我给了高提成,
员工多拼命啊,
业绩多棒啊!
很多传统企业老板听了一愣一愣的,
觉得dada好厉害,
好会激发员工积极性啊!
我听到这话的第一反应是:
工作到一两点有啥奇怪?有啥值得炫耀的?
看看市场上,做短视频直播的团队,
做了超过1年以上的,那个不拼啊?
10个有8个在拿命换钱。
李佳琦,薇娅团队这样的头部团队,
还干到凌晨45点呢。
这是拿自己感觉来做决策,
明显是缺乏参照物对比啊。
恰恰因为给了高提成,
才导致销售动作变形。
给学员过度承诺,
学员预期很高,
觉得自己一定能赚钱。
最后没拿到结果,
才会举报投诉。
dada的爆款视频,
大多是讲她如何搞流量,
如何销售。
很少讲交付,
很少讲客户满意度,
很少谈用户体验。
正因为这样,
所以她会出事,
这才是她的真正的问题。
高提成+缺管理——销售过度承诺——用户预期过高——交付后不达预期——用户投诉举报——口碑恶化——影响销售。
这就是一个负面循环,
更何况你是风口浪尖上的人,
多少人盯着你。
处理不好,
结果一定是崩盘。
说到这里,
我要感慨一句,
董宇辉是真的强!
论知名度,
他比dada不知道大多少倍。
多少双眼睛盯着他,
多少同行要搞臭他,
他就是屹立不倒。
还记得助播让他卖一款两三百块的洗发水,
他直接拒绝,
说什么洗发水这么贵?
讲下一个产品。
这种对赚钱的克制,
这种对客户的敬畏,
是dada欠缺的。
这次dada事件,
表面上看,是战术失败,没控好舆论,
其实是战略问题。
第三个商业漏洞:追求暴富。
我有一个结论,
(可能跟很多人不一样)
暴富,不是一件好事。
dada在视频里经常暗示自己很赚钱,
原话是:
我25岁开劳斯莱斯,
28岁公司400多人。
所以很多人对她的印象是:暴富。
今天赚钱这么难,
你暴富,
让辛苦加班的普通人,情何以堪?
你有没有考虑过大众情绪?
你出事的时候,
大家会帮你,还是喷你?
暴富,绝不是一件好事,
很容易造成反噬。
王石说:
利润率超过25%的项目我不做。
为什么?
利润率太高,
说明公司赚得太多,交付给顾客的太少。
要么死于顾客投诉,要么死于同行反超。
赚钱克制,才是真正的商业智慧。
我觉得针对,所以我也这么做的。
我们水松咨询,虽然一个年框大客户收费500万,看上去好像很高,
但需要覆盖文案,脚本,拍摄,剪辑,主播,投手,客服等等。
往往是一个30-50人团队,
甚至足力健,用到了快100人去服务。
你可以算一下,我利润率有多少?
因为这事投资人没少说我,
看你做新媒体,
觉得你是新兴产业才投了你,
结果你的利润率就10个点?
工厂都有5个点了,你就比工厂强一点,
你在干嘛?
你是短视频民工吗?
对啊,我不觉得做民工丢人啊,
从2017年到现在,我做水松第八个年头了,
一直践行利润率不能太高这个理念。
每一分暴利,
都是伤害客户利益,
这样走不久。
哎呀,
其实我不想标榜自己是什么圣人,
扯淡呢。
我也想赚钱,渴望财富,
我很理解dada。
她是初中学历,
从小不被别人认可,
特别渴望赚钱来证明自己。
我是网瘾少年,我能理解。
我不急着赚钱,不是我不想,
是我怕死。
我看到太多人,
因为暴富栽了。
当你开车追求极致速度,
翻车就离你不远了。
最后,
总结一句话分享给大家,
估计只有创业超过5年的人才会看懂:
小老板想暴富,
大老板想稳赚。
花了三个月,整了一份《98个行业爆款短视频脚本》,扫码加我领取。
顺便围观我朋友圈,了解最新流量红利。
围观暂时免费,抓紧加!
推荐爆款文章
都看到这了,赶紧点个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