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邀请我回答这个问题,似乎和我之前的某篇文章还挺契合,于是发了上去,结果收获了不少点赞。(点赞最多的是海贼王分析……我略微有点不满,但好像也挺合理。)
如今地球村乱七八糟(标准说法是: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我们不能谈乌俄,也懒得说欧美,还是聊聊武侠吧。答:复国失败不奇怪。真正奇怪的是——宋、辽、西夏、吐蕃居然没有亡国。从小读金庸的武侠,一直隐隐感觉有什么地方不对劲,近些年学了一点经济学,终于理清了其中的问题。先说结论:金庸的武侠世界中,不支持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王朝出现。大一统的王朝,和单兵作战能力逆天的武林高手,是两个互斥的条件。金庸的15部小说,跨越很多个王朝,我们以其中最著名的《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人物为参照,以南宋的技术条件为背景,来解释“为什么根本不可能以中央集权的方式统治如此大面积的疆土”。真实历史中的宋朝的确统治着大片疆域,而在金庸所设定的武侠世界观中则不可能,其中最核心的区别在于——武林高手的存在。在这五个级别当中,只有L5勉强算是“正常人”,郭啸天、杨铁心两个人,硬干段天德率领的一整队官兵,惨胜。说他们是正常人,真的已经非常勉强了,要知道段天德率领的不是普通的县城捕快,而是职业军人。况且郭和杨是总理亲自下令要抓的人,所以段所率部队,有可能是宋军精锐。L5往上的四个级别,全部超越了人类的极限,L4的完颜康,眼看就能徒手给人开颅了。而L1的高手们,则基本可以看作“在冷兵器时代拥有热兵器的人”,黄药师是个行走的狙击步枪,杨过在百兽山庄一声大吼,漫山遍野的狮子老虎全震晕了,这是什么?声波武器AOE呀。按照宋朝的生产力水平,一个L1的高手,至少相当于一支军队。然而L1真正恐怖的地方,绝不仅仅在于爆表的战斗力。破坏能力:可能有人会怀疑高手的破坏能力怎么可能跟集团军相比,金庸又不是七龙珠。若单以“屠城效率”而论,L1的大高手肯定是不如军队,但如果是为了“摧毁战略性目标”的话(比如端掉敌军司令部,刺杀敌国首脑),一个黄药师比一个铁木真的万人骑兵团好使多了。真实的历史中,刺客是一个十分边缘的职业,那是因为在“人类个体差异不大”的情况下,行刺的成功率极低。但如果顶极刺客的作案成功率可以达到30%,则人类历史将至少有一半是由刺客书写的。机动能力:在古代,军队的行动严重受到“信息传递效率”的制约,指挥主要靠声乐和旗语。一个万人队,光是“齐步走”和“立定”两个动作,就要花很长时间,更别说复杂的作战指令。而大手高是一个人,完全不受限制。再加上轻功这个BUG级的设定,就更没得比了。L1的高手到底能跑多快,金庸没有给出详细的数据,在实际操作中,L1的欧阳锋和金轮法王,短时间内速度是能跟上小红马的,于是可以确定L1高手比普通战马的速度要快很多(注意这是奔跑速度,不是出手刺杀那一瞬间的极限速度)。而且按照高手过招动不动就大战三天三夜的设定,L1们显然也具备长途奔袭的能力。生存能力:铁蹄一响,黄金万两。军队,尤其是大规模、成建制的军团,自身生存能力是极差的,粮道是军队的生命线,而以古代的运输水平,粮道从来都是一个效率极其低下的系统。有人说游牧民族的军队不需要粮道,可以边打猎边行动,这是胡扯!一个万人队,哪有那么多大雁给你射?军队想要摆脱粮道而生存,唯一的办法就是沿路抢劫(是的,包括吃人)。然而抢劫终归是有极限的,饿上三天,作鸟兽散。相比之下,L1的高手在自然环境下,拥有近乎完美的生存能力,这个级别的高手,打猎或抢劫从来不是问题,最最关键的是——能耗足够低。哪怕是乔帮主,顶多也就是五个大头兵的饭量。隐蔽能力:大规模的集团军几乎没有隐蔽能力,而L1的高手就算拿着剑也仅仅是一个体积小于2立方米的生物。结合刚才说的生存能力,L1如果有意隐藏自己,倾全国之力几乎没有可能找到他们。我们假设L1以下的武者们,每降一级全部数据除以2,即:这里顺便谈一个问题,L1=100,L2=50,L1和L2的差距有多大?答案是,非常非常大。如果我的速度、力量、暗器射程及精度全方位比你高一倍,需要多少个你才能干掉我?十个都不一定够,因为L2的各项指数,在移动中作战时不能有效叠加。所以黄药师在一瞬间打了全真七子中的五子每人一个耳光,如果没有天罡北斗阵这个作弊器加持,那几乎就是一场1V7的秒杀。如果Level相差2级或以上,那就完全是高维虐低维的儿戏了,所以终南山下,小杨过眼睁睁看着郭靖一个人挑了整个全真教(七子不在场)。L1的高手是已知的,精确到人的:王重阳、林朝英、一灯、黄药师、欧阳峰、洪七公、周伯通、裘千仞、郭靖、黄蓉、杨过、小龙女、金轮。考虑到一些隐藏人物的存在,比如与王重阳斗酒的僧人、少林寺的觉远、杨过的神雕……我们假设同一个大时代中,存在20位L1的高手。这些高手年龄上有差异,所以我们再假设同时存活于世的L1高手有10人。按照正态分布,L1以下的级别,人数随级别下降而增加, L2一百人,L3一千人,L4五千人,L5三万人。现在重点来了:如果你是大宋的皇帝,你如何统治一个这样的世界?面对L1,你能做的事情共有两件:颤抖和哭泣。让我们看看在金庸的世界,L1的高手对统治者们做了些什么?童姥:两次夜入西夏皇宫,第一次毁容了皇妃,第二次迷奸了公主。明王:大轮明王鸠摩智,硬闯大理国国家级寺院天龙寺,打了现任皇帝、前任皇帝以及历任皇帝,并掳走太子。萧峰:萧峰两次硬干契丹大军,第一次生擒了统帅,第二次生擒了皇帝。洪七:洪七公潜伏在大宋皇宫一月有余,每天给皇帝吃自己的剩饭。每读到此处,我心中总泛起一丝邪念,如果洪七在月黑风高之夜,偷偷潜入皇妃寝宫做一些不可描述之事,或许一不小心就会成为太上皇……以当时的社会风气,皇妃绝对不敢告状!各位,我们不是在讲大高手多么牛逼,我们在讲经济学!在真实的历史中,能够出现巨型帝国,实现大一统的专制统治,一个最最基本的前提是——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极小。在我们的世界,拳王泰森差不多是人类战力的极限了,他强大到什么程度呢?能干得过三只藏獒吗?如果能的话,那六只呢?事实上,泰森根本没什么战斗力!在这个前提下,如果你手下有100个兄弟,你可以带领他们去打败另外的100人,让他们加入你的组织,然后再领200人去打败200人,你就有了400个手下,这种几何级数的扩张,可以达到非常恐怖的程度,而你只要搞定100个人,他们再搞定各自的手下,就可以统治无穷多的人(宋朝的人口规模约1亿)。军队的制度,是一个“普通人统治普通人”的极好范例,军、师、旅、团、营、连、排、班,层层递进,营长根本不需要了解班长,他只要搞定连长就行。如果连长想造营长的反,难度有多高呢?首先,他必须搞定手下的所有排长,没有下属的支持,他什么也做不了;接下来,他必须搞定平级的连长们,没有盟友的支持,他什么也做不了!可见,在人与人之间个体差异很小的时候,想反抗一个组织,是极其困难的事情,你必须指望别人帮助你!然鹅,如果这位连长是个超级赛亚人的话……发现问题了吗?他造反的难度立刻就下降了,因为他不需要别人的帮助!层层递进的管理模式,是十分脆弱的。在这个极长的链条上,只要有几个节点的齿轮崩坏,整个体系就会坍塌!甚至,这个赛亚人根本不需要去主动袭击营长,他只要我行我素,就足以使齿轮崩坏。想象一下,营长威严地下达作战命令:“城外出现山贼,全营随我出城剿匪,立刻出发!”这时赛亚人悠悠地说:“不,我要拉屎。”营长该怎么办?营长可不可以军法处置他?不行,打不过。营长可不可以认怂,说那等你拉完我们再去?更不行!如果战士们发现这个人可以违抗长官而不付出任何代价,以后大家会听他的命令!换句话说,只要容忍他我行我素,权力就会自然流动到他的手中。任何统治,必须以暴力裁决为基础。如果丘处机打了县令,大宋皇帝能怎么做?你派段天德带几队人马去是治不住他的,就算你派一个万人队去,老道士不敢跟你硬刚,可是他轻功好呀,跑了怎么办?他荒野求生的能力还特别强,往山里一躲不出来怎么办?半个月没找到人,你撤军还是不撤军呢,要知道一只军队行动起来是什么成本,朝廷得有多充沛的自由现金流才能干的起这种事?你大军一撤,他又开始到处打县令……更可怕的是,打县令这种事,不光是L2的丘处机能做,L3的梁子翁也能做,L4的完颜康也能做,就连L5的郭啸天、杨铁心只要把心一横,拼了老命也能做。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整个帝国的末梢神经处于坏死状态!结论:顶层首脑难自保,底层游侠难约束。所以在金庸设定的背景下,不可能出现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大一统帝国。在下一篇中,我们会讨论一个更深入的问题——由L1的大高手直接统治世界行不行?上一篇我们提到,由于大高手的存在,会使得统治链条的齿轮崩坏。由此自然引发的下一个问题是:由L1级别的大高手直接统治整个世界,行不行? 首先,在金庸武侠世界的背景下,我们会看到各个门派的首脑人物都是该门派中武功最高的人,或武功最高的几个人之一。这才是符合经济学原理的设定。而在众多的大高手之上,居然还有一个完全不会武功的宋X宗凌驾于整个世界,这绝对是个BUG!暴力是这个世界的终极力量,权力只能掌握在拥有暴力的人手中。在这一点上,真实世界与武侠世界没有差别。现代文明看上去离暴力很遥远,但其实所有看似文明的行为,都是在终极暴力的威慑下展开的,所谓的民主选举,本质上也是对“终极暴力”的争夺。试想一下,如果你是个野生的奥特曼,你会在乎美国总统是谁吗?回到武侠的世界,如果由L1的大高手来当皇帝,他能够统治一个巨大的帝国吗?显然是不行的。上一篇我们说到,大一统帝国难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个:1、顶层首脑难自保;2、底层游侠难约束。由L1来做皇帝,解决了顶层首脑难自保的问题,而底层游侠难约束的问题依然存在。我们假设L1的王重阳想做皇帝,他的班底如下:L3:4人——全真七子中的谭处端、郝大通、刘处玄、孙不二;这就是在当时武林中,能够找到的最强班底了(别提周伯通,这货不可能好好为统治者服务。至少在原著的故事中,老顽童的存在没有给全真教带来任何好处),现在问题来了,这样一个班底,能够统治多大的疆域?在扩张中会面临哪些问题?如果王重阳有称霸天下的野心,L6级别的战士理论上可以无限增加,但是没有意义。真正妨碍到“全真帝国”扩张的,是L4及以上的武士。上一篇我们论述过,要依靠L5、L6的人数优势来压制L4以上的高手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要压制一个L4,就必须动用若干L4或一个L3;如果要压制一个L3,就必须动用若干L3或一个L2;如果要压制一个L2,就必须动用若干L2或一个L1;换句话说,如果梅超风不服管束,你手下有1万大军还是10万大军是没区别的,关键要看你手下有多少丘处机!然而L4以上的高手,是无法“批量产出”的,“教育资源”和“武学天赋”是两道如天堑般的鸿沟。王重阳手把手教出来的全真七子,有四个卡在了L3,三个卡在L2,这是“武学天赋”不行;江南七怪七个L3悉心培育了十多年的郭靖,始终卡在L4,这是“教育资源”不行,若不是后来得遇明师,郭大侠这一辈子的上限就是L3。而且“武术家”这种生物,不可能用流水线生产,所以就算是王重阳这种顶级的L1,也不可能同时培养出无数个L2。全真七子加一个周伯通,很可能已经是王重阳这个“教育资源”被开发到极限的结果。于是我们得到一个启发:高手的数量决定了统治的边界!作为武林中的第一大门派,全真教拥有众多L3以上的高手,然而,终究还是太少了!按照上一篇的估算,整个世界上L3及以上的高手,至少有1000人,要压制L3,需要数量众多的L3或以上的高手,而这个级别的高手,全真教算上教主总共不超过10人!这种条件下,全真教能够实现集权统治的地盘有多大呢?非常小,大约是一座大城或几座相邻的小城。当然,他的“势力范围”会比这大不少,也就是说相邻的势力会非常给他面子,甚至给它上贡,但全真教能够现实集权统治的范围,就是相邻的几座城而已!为什么这么小?“重阳真人先天功”+“全真七子北斗阵”,这是何等牛逼的阵容,天下英雄谁与争锋?凭什么统治的地盘只能这么小?哪个不服,干他不就行了?因为除了战力之外,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交通!金庸世界中的侠客们,虽然有轻功加持,可以飞檐走壁,奔跑快于骏马,但在交通方面,并没有跨等级的进步。如果千里之外有人闹事,你还是需要很多天才能赶到,更何况到千里之外去干架,总不能真的跑着去吧,跑到真气耗尽,那不是等着挨刀吗?你练了一身的武功,最终还是绕不开“马”!所以,如果王重阳真的猪油蒙了心,非要去统治一片巨大的地盘,则他们很可能面临这样一种局面:某天得到情报,说千里之外有个组织杀了全真教治下一座城的城主,该组织具体实力不详,目前确定拥有1位L2、3位L3(这样的实力干掉一个城主绝对合理),如果你是王重阳,请问你该怎么决策?面对一个L2+三个L3,派两个L2去应该是勉强可以压制的。但是,对方势力中是否还有未探明的隐藏人物?如果对方还有另一个L2的话,你派两个L2去是啥意思,拼兑毁率吗?要知道L2是多么宝贵的战略资源,你这辈子可能再也培养不出另一个丘处机了。那把三个L2全派出去行不行?对不起,不行!由于你统治的地盘太大,另一个L2上个月带着两个L3去平乱了,至今未归。爱徒如子的你心想,要不还是亲自跑一趟吧——发现问题了吗?“高手”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实在太过宝贵,因而如果不能确保实力上的绝对碾压,你根本不敢随便派他们出去平乱。可是距离越远,情报就越模糊,你根本无从知晓敌方的真正实力。于是一个L3闹事,你就得派一个L2带着好几个L3去摆平,一个L2闹事,你就得亲自去铲!好,就算你决定亲自出马,那么远的地方,你收到消息时,信上说的很可能是一个月之前的事情,你星夜兼程地赶过去,敌人还在吗?如果已经跑了,你追还是不追?如果根本找不到敌人,你是不是还要就地变身名侦探柯南?要知道,一个李自成带着几万人闹事,和一个梅超风带着几个人闹事,对统治者的威胁程度是差不多的(杀了城主/县令),但讨伐后者的难度却要高出千倍!以上这些让人崩溃的问题,还不是你全部的烦恼。一个同样棘手的问题是:如果丘处机不听你的话,你能怎么办?培养一个L2需要花费你20年的时间,可是一个L2背叛你,却只在一念之间。真实世界中的统治者也有这样的烦恼,但远没有这么严重。一个将军不听话,换一个便是,反正军队是你的。但是,如果将军本身就是军队呢?一个L2跑了,难道你花20年再培养一个吗?懂管理的人都知道,一个没有人事权的老板,不是真正的老板!在武侠世界中,高手是极其有限的,L3永远管理不了L2,L4也永远管理不了L3。因而,在选择管理层的问题上,你其实根本没有选择!陈玄风带着梅超风跑了,桃花岛主就永远失去了黑风双煞,待到陆程英成材,那已经是几十年之后的事了。武术家可以等,政治家等不了啊!“高手数量”和“交通”是决定统治范围的两大要素,失去一个高手,就意味着你的统治范围缩减一大块!统治者明白这个道理,统治者手下的高手,也明白。这种情况下,你手下的高手们,会很难管理!虽然他们打不过你,但也完全不必依赖你。他们自身太强大,技能太珍贵,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过得很好。丘处机如果脱离了全真教,至少有“创业、就业、享受人生”三条路可以走。创业的话,只要跑到离终南山足够远的地方,自立为王不成问题,最不争气的,跑到青海做灵智上人的战略合伙人,至少能拿49%的股份。想就业也很容易,即使到了铁掌帮和白驼山这样的大门派,也是妥妥的核心管理层。如果要享受人生的话,喂马,劈柴,周游世界;英雄美人,快意恩仇……这样的生活总是令人神往的。结论:即使是L1的大高手,也无法缔造一个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大一统帝国。前两章中,我们说明了在金庸武侠的背景下,不可能出现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大一统帝国。接下来,我们要讨论的是——没有帝国的武侠世界,会以怎样的方式运行。在个人能力禀赋参差不齐,且差异极大的情况下,世界无疑会有更多的可能性。我们下面讨论几种最有可能出现的社会制度。在这两个条件下,最有可能出现的社会制度是——城邦制。城邦制的最大特点,是各城邦长期分立,领主们各自为政。整个中原地区,会出现大大小小无数领主,领主主要由L3或以上的武者构成,在个别偏远落后的地区,也可能出现L4级别的领主。欧洲因山丘地形而导致领主割据的城邦制,而在中原武侠世界,一个个高手,就如同是一座座山峰。1、军队边缘化:在武侠世界中,对战争胜负起决定性作用的,是高手自身的战斗力,在面对L3及以上的高手时,军队变得既昂贵又不实用,因而根本不会有大规模的军队出现。在军事上,会采用民兵制,主要作用是防范毛贼和维护当地治安。2、武士贵族化:在这样的世界,武功高的人会成为天然的统治阶层,任何L4及以上的高手,都会成为被拉拢、被讨好的对象,即使他们不为统治者服务,在社会中也会拥有天然的特权,因为要压制他们的成本太高了,政策上自然会以安抚为主。“法律前面,人人平等”是不太可能的了。如果L2的曲灵风当了领主,则他对自己领地内的平民、L4、L3和L2,必然实行不同的法律。L4杀了一个平民——发个函警告一下,再不老实就弄他!L3的老镖头跟人约架,拍死了一个L4——唉…不是造反就行,明天本座请他来吃顿酒,好生劝导一下吧,得让他收敛些。3、礼仪简单化:现实世界中,统治者制定出极其繁复的礼仪,目的是在日常活动中,以各种形式反复确认自己的统治地位,其实质还是源于恐惧。而武侠世界中以武力划分出的阶层,具有很大程度上的“当然性”,因而统治阶层对礼仪反而没那么重视。三跪九叩什么的,烦死了,有事启奏,无事就散了吧……4、权柄难世袭: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要当领主,你至少得是L3才行。那么,一个L3的领主,能不能确保自己的子女也成为L3呢?不好说。我们之前谈到,一个高手的养成,除了自身努力之外,至少还需要“武学天赋+教育资源”两个条件。一个L3的领主,平均而言,他的教育资源也就是L3而已。武侠世界也有自己的阶层,彭连虎最厉害的朋友就是沙通天,他终其一生也没有机会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桃花岛学艺,因而L3的孩子,在教育资源给定的情况下,很容易卡在武学天赋上,始终达不到L3的层级。在武侠世界,武功高的人是天然的贵族,“二代”不好使。一个L4就是继承不了L3的领地,有遗嘱也不行!话说回来,让他继承他也不敢——力不配位,必有殃灾。从操作上说,一个L3要培养出一个L3,可能性还是比较高的,要达到L3这个级别,需要天赋,但并不需要特别惊人的天赋。层级越高,需要的天赋也就越高, L2培养L2,L1培养L1,就基本全靠运气了。王重阳终其一生没能培养出一个L1的弟子,而全真七子更是连一个L2都没教出来。天赋的限制,就像一种遗产税一样,使得任何家族和门派没有办法将自己的势力无限做大。5、女性的崛起:林朝英、黄蓉、小龙女等人的存在,证明了女性在武侠世的地位。内力、轻功两大系统,基本抹平了女性在武力上的天然弱势。可以想见,在武士贵族制的社会中,势必会出现为数不少的女性领主。女武士相比于男武士,最大的一个弱点是怀孕。杨过的武力值,理论上从30岁到80岁可以一直保持在100,周伯通甚至到一百岁时还保持着满血满气的状态。而黄蓉和小龙女的数据则可能出现巨大的波动,在怀孕后期,甚至会跌到0附近。这个天然的弱点导致女性领主会有更强的外交动力,更倾向于结盟和联姻。同时也会让女武士在年轻时更倾向于依附于某种势力,而不是自己成为领主。无论如何,女性在武侠世界的地位可以非常之高,在这个背景下,婚姻制度也会更为丰富。至少可以确定,一夫多妻制、一夫一妻多妾制;一妻多夫制、一妻一夫多男宠制,会并存于世,甚至有机会出现一定规模的母系氏族。结论:武侠世界会出现无数由武士阶层所统领的,各自为政的独立城邦。另一种可能出现的社会制度,是封建制。各自为政的城邦制,是整个武侠世界的基本结构。而封建制,是一种以城邦制为基础的进阶形态。想象这样一种场景:在广袤无垠的大地上,分布着无数领主,这些领主大部分是L3,还有一小部分L2,以及极少数的L1。由于第二章提到的“人才和交通”的极限,即使是L1和L2也不可能统治太大的领地,但是他们的影响力确可以辐射到更广的范围。因为他们有能力伤害周边的领主。之前说到,一个L1的领主对于千里之外搞破坏的L2游侠没什么办法,但对一个在千里之外统治着另一个城邦的L2领主,却是有办法的。因为对于游侠,你必须对他进行肉体毁灭才算是伤害他,而对于领主,只要撼动他的统治权就足以令他痛苦。L1的领主面对L2的领主和L2的游侠时,其实扮演着两种不同的角色。面对L2的游侠,他是防御方;面对L2的领主,他是进攻方。这种攻防态势的转换,不一定是实际发生的事实,仅仅在心理层面就可以完成。假设你现在是一位L1的领主,在你附近有两位L2,一位是隔壁的领主“曲灵风”,另一位是处在游侠状态的“李莫愁”,这两个人,哪个更令你担忧?显然是李莫愁,不是因为她比曲灵风更强大,完全是因为她处于“游侠状态”!小领主天然惧怕大领主,而一切领主天然忌惮游侠。基于这种情况,L1的领主与周边的L2小领主,可能会自然而然地发展出一种“朝贡体系”。L2的小领主,会定期向附近的L1大领主“进贡”,以换取平安,同时获得一定程度的保护。但另一方面,大领主也不敢无止境地勒索周边的小领主,因为一旦小领主被逼急了,他随时会变成“游侠”!这是大领主无论如何也不愿看到的局面。于是我们会看到大领主与周边小领主之间,由于相互威慑而达成一种平衡。这种“朝贡体系”会存在于L1领主与L2领主之间,同时也存在于L2领主与L3领主之间。小领主想要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必须得到周边大领主的认同,于是大领主的“影响力范围”,远远大于自己的“统治范围”,同时大领主的收入,也会由“税收”和“贡金”两部分组成。(事实上,除了税收和贡金之外,领主们还有第三个重要的收入来源,这个我们以后再讲)这种情况下,L1、L2和L3三个层级的领主之间,可能在实事上形成一个小规模的“封建王朝”。只不过,这种封建王朝,与中国古代“周朝”的封建王朝相比,会有很大的不同:1、统治规模更小:周朝只有周天子一个王,称为“天下共主”,而武侠世界中,共存于世的L1可能超过10位,虽然不是每个L1都有兴趣当领主,但任何一个L1领主必然会受到其他L1的制约。2、管理难度更大:周天子统治诸侯,只要确保军事力量的碾压即可,与武侠世界相比,周天子治下的诸侯国君,不存在“变成游侠”这个选项。3、王朝寿命更短:武侠世界封建王朝的根基,是L1大高手的武力。于是L1大高手的寿命的极限,通常就是王朝寿命的极限。假设一灯大师在可以在30岁时成为L1,并且他能活100岁,其中30—95岁处于“全盛”期,这已经很逆天了,则除非他能培养出L1的后代或弟子,否则该王朝的寿命最长不超过70年,最后五年还是靠着“虎老余威在”。有很小的机会,各大L1领主在某一特定时期,可以通过结盟或联姻等方式,实现对整个世界的“共治”。最典型的案例是郭靖家族。郭靖这个L1,由于一系列的机缘巧合,与当时世界上绝大部分L1现实了结盟,从而有了形成共和制的基础。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个家族的关系网:首先,L1郭靖与L1黄蓉联姻,这本身就是一个极为罕见的双巨头家庭;他的师傅是L1洪七公;他的岳父是L1黄药师;他的结拜兄弟是L1周伯通;他的侄子和侄媳妇,杨过、小龙女则又是另一个夫妻二人同为L1的双巨头家庭;同时,他与L1的一灯也算是有过命的交情,好不容易有个L1级别的政敌裘千仞,后来还被一灯洗了脑,收作徒弟。这真是一张令人感到绝望的关系网,以郭靖为核心的英雄联盟中,赫然出现了9位L1的名字。武林外传中,将郭大侠的名号升级成了“郭巨侠”,想来也是不无道理。有时候读金庸的故事,真是挺心疼反派的。《射》、《神》中的两位大BOSS欧阳峰和金轮法王,都是自己一个L1跟世界上所有其他L1为敌,实在独木难支啊……如果你是一位武侠世界中的L1,并且有郭靖这样的奇遇,或许有机会在整个中原武林建立一个巨大的共和制国家,类似于早期的雅典。共和制的形成,有着巨大的随机性。很可能几百年才形成一次,并在随后的几十年内自然消解。无论如何,共和制下的武侠世界,应该会是相对最为和平的时期。有一个规律在现实世界和武侠世界都适用,那就是:“终极暴力”的层级越高,战争就越少。比如在当今世界,美国的“终极暴力”是由联邦政府掌握的美军,在这个前提下,美国的州与州之间,就不太可能发生战争。在“美军”这个终极暴力的笼罩下,美国境内的任何人或任何组织之间有了矛盾,都会倾向于通过非暴力的方式解决,而不是自行干掉对方。因为他们知道,即使干掉了对方,事情也没结束,之后会有掌握更高暴力的人对他进行制裁。于是解决问题的方式就从“互砍”变成了“讲理”。最终的仲裁者,是美国联邦法院。为什么是联邦法院?因为它背后站着美军,它代表着美国这片领地内的“终极暴力”!在全人类的范围内,美军并不是“终极暴力”,人类世界目前还没有唯一的“终极暴力”。所以人类世界仍然有战争。就算有一天,全人类被笼罩在唯一的“终极暴力”之下,还是有可能遭遇来自太空的威胁。暴力永不消失,所以“奥特曼”还要面对“亚波人”,所以“赛亚人”还会遇到“弗利萨”。在武侠世界中,正常情况下,代表“终极暴力”的就是L1,在L1的封建领地之内,有些原本需要用武力解决的事情,因为有L1这个“话事人”的存在,可以和平了事,比如一位L2的领主寿终正寝,引发两位L3对领地的争夺,这时如果上面有一位L1的大领主存在,显然更有可能实现权力的和平移交。而L1本身却是不受约束的暴力。共和制下,寡头联盟相比于单个的L1,显然是一种更高层级的暴力,这就使得更多的事情可以通过协商而非战争的手段得到解决。共和制会随着寡头联盟的核心成员死亡,或因寡头之前出现分歧而退回到封建制;封建制会随着L1大领主的死亡,退回到城邦制。城邦制,才是武侠世界的基本结构!与真实世界相比,由于“个人武力值”这一基本设定的改变,让武侠世界的社会结构出现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那么,武功的传入,对于大草原上的民族会有怎样的影响呢?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先要知道草原民族原本是什么样子。你有没有发现,在秦汉以前,历史的舞台上几乎没有草原民族的身影,在周、春秋、战国这三个时代,草原上一直是存在着游牧民族的,也时常跟内地的农耕民族暴发小规模的冲突,但永远只有小规模的冲突。秦汉以前,与游牧民族的战斗对于国家而言,始终只是个“治安问题”,而不是“国防问题”。但是在中原被秦统一之后不久,一个巨大的草原帝国仿佛从天而降,连雄才大略的汉高祖都干不过大单于。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农耕和游牧这两种文明,它们基本设定是不同的。想要进行农耕,一个硬条件是该地区的年降雨量不能小于400毫米。一旦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你就只能游牧,不能耕种。所以我们看到“长城”基本就是按照“400毫米降水线”来修筑的。古人当然不懂这里面的科学原理,但他们显然能感觉到——这里就是农耕文明扩张的极限。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他们无法靠自身的力量,组建起一个庞大的帝国。帝国的基础是税收,在农耕文明中,农民基本上是被“钉”在土地上的,流动性极差,于是统治者可以挨家挨户地征粮、征兵、征税。而游牧民族是流动的,你想去征他们的税几乎是不可能的,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下个月住哪儿。这种情况下,游牧民族的组织形式,都是以小部落为单位的。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人,能过百就已经算大型部落了。游牧民族的生活是非常艰苦的,天气寒冷、资源匮乏,于是经常要打农耕民族的主意(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农耕民族就活得很好,其实大家都吃不饱)。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交往,无非就是两种,贸易和抢劫。抢劫其实不容易,以小股部落为单位的牧民是很弱小的,面对农耕民族的正规军完全不堪一击。那个时候没有“边患”这回事,中原跟草原的武力冲突,基本都是小规模的。除了抢劫,贸易其实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中原缺马,草原缺铁。草原缺铁缺到什么程度呢?如果他们想要一些热水,要先找一块中间凹陷的大石头,把水倒进去。然后在旁边生火,把小石头一块一块地扔进火里,当小石头烧得通红之后,再把小石头从火里夹出来,扔进水里,用烧红的小石头去烫水……是不是让人感到绝望?草原对铁有着疯狂的渴望,不只为了战斗,也是为了生活。对中原的抢劫、与中原的贸易,就是草原民族生活中的一部分。相比之下,中原是不太抢劫草原的,不是因为弱小,也不是因为善良,主要因为游牧民族是流动的,抢不着。游牧面对定居,是天然的进攻和防御关系,跟谁强谁弱没有关系。也可以说,草原人面对中原人,是“净收益”的一方。经常贸易、偶尔抢劫,整体而言两边还是很和谐的。直到有一天——秦始皇修了长城。长城其实一直都有,只是在秦灭六国之前,长城是断断续续的,每个国家修一点,保护一下自己,不太影响草原民族的抢劫和贸易,尤其不影响贸易。然而秦灭六国之后,把长城连了起来,这下抢劫和贸易都不可行了。甚至有学者认为,秦始皇修长城的首要目的,就是要垄断对马的贸易。在古代,马是重要的战争资源,帝国绝不允许它在民间自由交易。亲眼看过长城的人,心中总会有个疑问——这么矮的一道墙,真能靠它防止外敌入侵吗?面对成吉思汗的铁蹄,那肯定是不行的。但防止小股部落的侵扰却是极其有效。攻城,其实是个技术含量极高的事,一百多人的部落又没有云梯和投石车,面对四米高的石墙是真心没办法。至于阻断商人的贸易,那就更是容易之极了,你难道还能隔着墙把马扔过去吗?我们千万不要误会,长城,从一开始就不是军用级别的战争工具,它是警用级别的统治工具!中原王朝的想法是,通过修长城,阻断中原与草原的民间联系,并垄断“铁、马贸易”。草原民族显然是不能接受的。小股的抢劫和小股的贸易已不可行,怎么破?很简单,大规模的抢劫和大规模的贸易!中原大一统,使得抢劫变得更艰难,同时也使抢劫的收益空前提高。相比于抢劫诸侯国,直接敲诈中央政府显然高效得多。于是便有了大单于和匈奴帝国,于是便有了汉高祖白登之围,于是便有了后来无数次的入侵和数不尽的赔款、纳贡。自此,草原政权史无前例地解决了“中央财政”的问题,草原上依然收不到税,但大单于通过垄断战利品的分配权,以及垄断与中原王朝的贸易管道,获得了可持续的中央财政,以维持一个大规模的草原帝国(其实严格来说,草原王朝并不是“帝国”,而是部落联盟,大单于的权力相比于中原的皇帝来说,要小很多,对于部下无法做到真正的生杀予夺。)绕了一个大圈子,终于回到了重点——在武侠世界,中原地区无法形成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帝国,于是草原民族形成大一统的前提也无法成立。没有人会修长城阻挡他们对中原的抢劫和贸易,游牧民族可以自由地卖马、抢劫、周游世界。于是始终保持在小部落的状态。随着人的交流和迁徙,“武功”这种东必然也会传入草原,但武功的传入不会对草原民族的社会结构造成太多改变,因为他们原本就是“散沙状”的。那么武功在中原更值钱还是在草原更值钱?我想应该是中原,因为在中原,大高手只是统治不了大高手,但很容易统治普通人。可是在草原,你连老百姓也统治不了。征不到税这个问题,不因你是大高手而有任何改变。大高手在草原唯一的利益是抢别人容易和不会被人抢,除此之外,并没有太多提高生活水平的办法。靠抢劫零散的个体是永远过不上优渥的生活的,天山童姥也是个抢劫犯,她为什么可以穷奢极欲?因为她抢的是统治者。被她勒索的七十二岛主、三十六洞主以及后期收编的无量剑派,皆是一方霸主,她从来不抢老百姓!草原上全是老百姓啊。所以如果有一天,草原真的出了L1级别的大高手——他应该会来中原。结论:中原王朝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很适合出现大形帝国,但由于“武功”的存在,使得中原地区始终保持“群雄割据”的局面。于是草原民族没有机会通过勒索中原帝国获得持续的中央财政,因而草原民族会保持在小部落的状态,无法形成国家。天山童姥这个人,在金庸作品里的所有女性人物中,算是非常神奇的一位。金庸的武侠世界中,战力达到L1级别的女性角色并不多,童姥是毫无争议的其中之一,在缺了一条腿的状态下(没看原著的朋友,可能不知道缺腿这个情节),还能跟另一位L1李秋水打成平手,堪称是L1中的战斗机。童姥这个角色,初次登场时已经90多岁高龄,但由于年轻时练了逍遥派的神奇武功,导致“形貌永如女童”,所以她的身材样貌,是一个8、9岁的萝莉。整个金庸世界,她是唯一一个拥有这种逆天反差萌的角色,就算练了女玉心经的小龙女,也是不能比的。习武之人,打架时有四大忌讳:和尚、道士、女人、小孩,童姥一个人占了两样,天下英雄莫能当。前面几章中咱们谈到过武侠世界的基本社会结构,L1的大高手,如果不选择云游模式,而是要入世、要创业的话,最合理的做法是成为一方领主,对自己的领地收税,同时对周边的势力收取贡金,并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这种模式,我们把它称为“贤者模式”。这种模式其实对社会是有一定益处的,因为它通过“威慑”带来和平,减少抢劫,增加交易。而与之相对,童姥的模式可以算是“恶鬼模式”。童姥的策略有两个特征:这种模式科学吗?如果不考虑社会效应,单纯从自利的角度出来,这种模式其实是很科学的。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相比于贤者模式,恶鬼模式的运营成本要低很多。贤者模式下,成为一方领主,要管理一座大城或几座小城,再加上周边的乡村,虽然不能跟国家相比,但面积和人口也不是小数,这就需要一套庞大的“文官系统”支持。而童姥的恶鬼模式,只抢劫不治理,对文官系统的依赖程度就低很多,所以我们看到灵鹫宫的人员构成,主要是战士和仆役。另一方面,童姥由于个人能力突出,她的抢劫对象不是普通老百姓,而是其他统治者。所谓七十二岛主、三十六洞主,大致就是一些L3-L4级别的小领主,当然可能也包括个别的L2。当然,L2以下的小咖,其实也可以自由选择“贤者模式”和“恶鬼模式”,被童姥抢的人,其中有很多本身也是走恶鬼路线的,算是黑吃黑。1、由于只抢劫不治理,文官系统方面,运营成本极低。2、由于只抢统治者,不抢老百姓,客户少、客单价高,武官系统方面,成本也不是很高。但是,超额收益不可能凭空出现,恶鬼模式当然是有代价的。最明显的代价,就是树敌太多。贤者模式下,L1大领主和周边小领主是亦敌亦友的关系,大领主会侵占小领主的一部分利益,但同时也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而且由于大领主这个“话事人”的存在,周边小领主之间的冲突会大幅减少,冲突的烈度也会大幅降低,原本要杀全家、灭满门的事,因为打狗看主人的缘故,也许只通过一场比武就能解决。如果林震南早早当了左冷禅的小弟,余沧海敢把事做得那么绝吗?所以,小领主面对大领主,虽然一定会有不爽,但他们之间更多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小领主未必真就盼着大领主倒台。而恶鬼模式下就完全不同了,你只抢劫却不提供保护,那就是纯粹的敌人,但凡有一点机会,必杀之而后快!恶鬼模式还有另外一个代价,就是不可持续。被抢劫的人,要么逃跑,不能跑的就一定会主动降低生产效率。非洲人为什么懒?因为治安不好,指不定哪天就被人弄死,所以拿了工资要赶紧浪掉,不花光绝不回去工作!欧洲人为什么懒?因为税率太TM高了,你努力工作不是为了给那些在海边晒太阳的人买啤酒喝!童姥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了这个问题,她的方案是——药物控制。童姥自己开发了一种叫“生死符”的武器,打进别人身体之后,必须一年吃一颗特制的解药,否则毒性发作,生不如死。也就是说,童姥把“正面激励”改成了“负面激励”,我既然给不了你希望,那就让你恐惧。不得不说,这个方法是有效的,童姥主事的那些年,座下的岛主洞主们,可以说是把“跪舔”这个技能开发到了极致。但这个方案的解决问题的同时,也严重放大了前面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树敌的问题。如果童姥能再勤奋一点,每个小领主只抢一次,则那些L3、L4的乌合之众,心中虽然有恨,但也多半不敢去打灵鹫宫,就算有人想硬干,也拉不起队伍,形不成合力。可是童姥这个人,也实在小觑了天下英雄。她竟然想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一枚生死符就奴役别人一生,不给一丝希望,不留一点余地。结果就是,她把一群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生生逼成了同仇敌忾的亡命徒!我在读原著的时候,经常会把自己带入到其中一方,比如我特别感兴趣,那些岛主洞主,在决意攻打灵鹫宫的时候,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仔细分析的话,你会发现对于那些已经中了生死符的人来说,打灵鹫宫是个存活率很低的策略。1、首先他们判断童姥生病了,依据是她前段时间杀人用了第二招,这就很不靠谱。童姥真的生病了吗?不知道。4、就算搞到解药了,一年一颗,够这些人吃一辈子吗,100人的话,吃到寿终正寝大致需要5000颗。如果不够,能搞到解药配方吗?不知道。以上四个不确定性,每一项给50%的成功率,最终算下来,这帮人的存活率只有6.25%。面对这样的存活率,这群自私的人竟然集体选择了赌命,理由只有一个——他们已经不想活了!就算没有李秋水的复仇,童姥的残暴统治也即将终结,要么失去生命,要么失去奴隶。恶鬼模式本身,其实没有问题,只是被童姥给玩坏了。在金庸世界中,还有另一位走恶鬼路线的L1,这个人叫黄药师。黄药师这个人,平时一副仙风道骨、遗世独立的样子,凭直觉很难把他跟恶鬼路线联系起来。但实际上,桃花岛的财产,很大一部分都是黄药师亲自抢来的。珠宝玉石、古玩字画、灵芝雪莲,堆积如山。还有“软猬甲”是哪来的?书中没有明确交代,只说是“得”来的,反正不是自己生产的。另外有一点黄药师比童姥做得更绝,他连厨师和仆役都是抢来的!然而跟童姥相比,黄药师的恶鬼路线,走得就很干净,没留什么隐患。同样都是抢劫犯,黄药师能得善终,是有道理的,至少有几点,他比童姥做得好。1、拔毛不吸血。你是代表这个世界终极暴力的L1,只谋财不害命的话,其实是没人敢还手的。2、用心带徒弟。其实也没有特别重视,只是跟童姥相比,好太多了。3、谨慎交朋友。黄药师的朋友其实很少,但都是大牛货,洪七、杨过。相比之下,童姥几乎没有朋友,放眼整个江湖,除了仇人就是路人。4、人设贼高级。大家知不知道黄药师是个抢劫犯?其实是知道的,但是很神奇,没人重视这一点。在公众眼中,这人是个艺术家。就算我们再喜欢萝莉,再讨厌大叔,也必须承认,桃花岛主的境界实在高出灵鹫宫主一大截。不过纵使有千般不同,这两个走恶鬼路线的人,有一点倒是相似,就是大本营的选择。桃花岛和灵鹫宫,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偏远。一个是四面环海,一个在云天之巅。作为抢劫犯,这样的选址是非常合理的。对于L1来说,进攻比防守容易,所以老巢必须放在易守难攻的地方。其实,在金庸作品的所有L1中,要说谁最没条件走恶鬼路线,那就童姥了!因为她的武功是有硬伤的。每过30年,战斗力就要消失一次,持续时间大约3个月。有这种毛病,其实应该广结善缘才对,可偏偏最嚣张的就是她。连欧阳峰都知道,弄死北丐之前,最好先不要得罪东邪,而童姥几乎是见谁虐谁,连救了她性命的虚竹待遇也没好到哪去。另一方面,明知自己有这种硬伤,也没见童姥好好培养自己人。偌大一个灵鹫宫,除童姥之外,竟连一个L2都没有。掌门无崖子,被自己的二徒弟给弄残了,这是识人不明!弄残师父的丁春秋,培养出一群舔狗徒弟,没一个L2,也没一个忠诚。李秋水,当了半辈子西夏皇妃,没见有一个心腹,跟童姥打架全靠自己硬刚。祖师逍遥子,是个神一般的人物,把一身作弊器一样的武功分别教给三个徒弟之后,就人间蒸发了。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逍遥子创建逍遥派时立了个奇葩规矩——所有门人必须是帅哥美女。俊美本就易生事端,偏偏他收徒弟时还不懂得好事成双,搞出两凰一凤的不稳定结构。两个女徒之间的血仇,做师傅的难辞其咎。这样看来,童姥一生坎坷,这也是命数使然。毕竟这个故事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低情商的天才,相中了三个低情商的天才。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高阶武者”的设定天然与“国家”冲突,因为统治的成本高到不可承受。一个符合经济规律武侠世界,会是什么样的?我尝试写了一部名为《木叶青玄》的小说:海那边的“红土大陆”:被污蔑为女巫的公主,带同自己最信任的女奴逃往大海深处。到了海上,公主还是公主,女奴还是女奴吗?海这边的“黄土大陆”:一个躲在师姐裙下,贪财好色又胆小的纨绔,竟做起了佣兵团这样危险的生意。他真实的目的是……《木叶青玄》是一个“色调偏灰暗,内容略残忍”的故事。强行分类的话,这是一部“武侠小说”。为什么说是强分呢?因为这个故事中,没有“侠”。1、“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个视角下,侠是英雄;2、“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这个视角下,侠是祸害。从源头上讲,第二种说法更古老。但现实中,显然是第一种更加深入人心。当我们单独提到“侠”这个字,99%的人会默认它是褒义的。在这样的前提下,我的故事中,没有“侠”,只有“武人”。做生意的武人,写诗的武人,沽名钓誉的武人,喜欢嫂嫂的武人……普通人有了力量,心头的小小善恶皆被放大。根子上、骨子里,仍是普通人。然而,普通人一点小小的、朴素的欲念,在“力量”的加持下,能被放大到何等夸张的地步?这其实更考验作者的想象力。极端的人格好写,反正作者和读者都没见过,瞎编就行。平凡的人格反而难写,稍不自恰,读者就能敏锐地察觉。毕竟……大家都是凡人,心底那点小猥琐,谁还不明白呢?同理,高武(高魔)的世界好写,而低武(低魔)的世界相对难写。我都这么说了,你肯定能看出来,《木叶青玄》是一个“低武”的世界。至少在我心里,低武(低魔)的故事,比高武(高魔)的故事好看许多。比如《冰与火之歌》好于《不死者之王》;比如《射雕三部曲》好于《雪中悍刀行》。高级的想象力是不自由的。低武、低魔的世界之所以精彩,在于有更多限制。这里说的限制,不是对主角,而是对作者。低武、低魔的好处(或难处)在于,一旦世界观设定成型,则“即便你手中有笔,也不能随心所欲。”高武(高魔)世界中,剧情主要围绕“人与人的关系”展开,更准确地说,是强者与强者的关系。其他因素更多只是“背景”,而非“限制”。而低武(低魔)世界中,“经济、地形、天气”等因素,则需要更多地考虑其中。一个门派,靠什么维持骄奢淫逸的糜烂生活?又为了什么原因与人争斗?更进一步说,一个或一群拥有武力的人,他们以什么样的“组织形式”存在,才是最经济的?门派、帮派、教派、城主、庄主,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靠什么维生?靠什么发展壮大靠什么?终极目标又是什么?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那么武人与体制之间是怎样的关系?与文人之间是怎样的关系?与商人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一剑可以斩天”的世界里,上述这些关系都不太重要,剧情想怎么发展都可以。而“一剑只能断桥”的世界,无论主角、配角还是路人甲,他们可做的选择势必狭窄很多。如果说,高武(高魔)的世界,好写但不好看;低武(低魔)的世界,好看但不好写。那么,无武(无魔)的世界,是否更难写,更好看?我认为,至少更难写是必然的,是否更好看,我说不准。隐约感觉:这里面有一个微妙的平衡。一个好看的故事,既要满足幻想,又不能纯粹只是幻想。个人认为,《三国》《水浒》是两个无限接近于“无武、无魔”但实际也是“低武、低魔”的世界。多智近妖的诸葛、徒手打虎的武松……那么,人心深处,最底层幻想是怎样的?说起来,世上绝大多数人的幻想其实相当纯朴。女人的幻想:一个男人建功立业之后,明明可以三妻四妾,但他偏不,他就只爱我一个。我当然相信,无论男人女人,一定都有例外。但我敢说,99%的人逃不出这个藩篱。然而,一个男频故事,如果只是单纯地干翻世界、干遍世界,那是很枯燥的。一个女频故事,如果只是单纯的总裁爱我、哥哥爱我、神仙爱我,也是很无趣的。能让人“看第二遍”的故事,必定要有些缺憾、有些不甘、有些无力。无力也分两种:强者的无力、弱者的无力。相比之下,强者的无力好写,弱者的无力难写。1、强者的选择受限,而弱者没有选择。在一个没有选择的人物身上展开故事,故事越长,就越容易崩。因此《鹿鼎记》比《神雕侠侣》要难写得多,也厉害得多。2、弱者的无力,是人人都有的体验。绝大多数人看故事,都是为了在假象中体验自己不曾有过的经历。故事不能脱离真实,否则无法共情;又不能太过真实,否则读者自己去“感受生活”就行了,何必看个故事?笔力有限,我目前,只能写好强者的无力。当然,我的谦虚也很有限,我说能写好,就一定是写得非常好。《木叶青玄》(我写的武侠小说,内含“更底层”的投资原理。好色而不滥淫,沥血而不嗜杀。看完前五章,不上瘾算我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