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朋友问,为什么现在身边的好多女性朋友都不结婚,不生孩子呢?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试着回答这个问题。
一、基因是个体的老板
我们知道,当一个人说想结婚的时候,他期望的对象大概率不是一棵树,一粒沙子,一只蚂蚁或一条狗。这是因为人的思想是不自由的,他作为一个个体,只能是基因的工具,为基因的目的服务。如果谁真的头铁去跟一只蚂蚁结婚,基因会让他产生无意义感。
我们可以把基因片段看作是老板,个体看作是员工。员工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是被老板定义的。比如程序员就是要按照老板要求去做好开发,你不能说工作时间要去划船不去写代码。
这个概念对理解下文非常重要,我们换个角度再来熟悉一下。
历史书上说,很多人民英雄为了保家卫国,牺牲了自己。生物书上说,生物体都是自利的,所以我的结论是一切的所谓英雄其实都是自私自利的人,他们表面上好像很伟大,实际上他们的牺牲仅仅是出于想要博取名利的动机,他们100%都是自私鬼。
这个论述之所以有点别扭,就是它把个体当成主体,然后在个体的利他和利己本性中选择了其中一个下定义。
但如果你把基因片段看成老板,个体看成员工,你就会发现,无论你是花时间把自己做成销冠,还是花时间把同事培养成销冠,其实对老板来说都是好事情。
也就是说个体的利己和利他,都能帮助基因片段传递下去。两个方法各有各好,基因选择的策略是我全都要。这样基因才能最大化自己的利益。
至于偶尔出现的自私与无私冲突的地方,比如是花时间帮同事,还是花时间提高自己的问题,就让员工们自己去纠结,做大事的老板不拘小节。
二、基因是贪婪的资本家
基因片段的自我复制不是简单无脑的复制,人与人之间 99.9%的基因片段和对应序列都是完全一模一样的,复制再多没太大意义。它之所以一直在复制,是因为它想通过复制这个手段以便控制更多的资源,只有控制了更多的资源,基因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它自身的存在。
所以基因的终极目的是让自己尽可能地控制更多的资源。为了这个目的,它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设计出了不同的策略。
1,基因的人口增长策略
总的来说当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生产力差别不大的时候,基因会倾向于生产更多的个体。因为每个个体都是基因的一个员工,如果每个个体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生产一点资源,这样基因片段所能控制的资源总量就会变多。
原始社会的时候,人与人的生产能力很相近,于是人们倾向于生育很多孩子。但由于卫生条件和食物不足,孩子能活下来的不多。人口增长缓慢。
到了农业社会情况类似,大家都是耕田的,北大毕业的跟技校毕业的生产力不会差别很大。只要每个人都能耕点田,基因控制的总资源就能增加。所以人们仍然倾向于多要孩子。
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农业社会的食物相对原始社会充足很多,这导致人口增长大提速。但人口增长到一定数量就遇到瓶颈,增长不上去。这是因为人一多就容易导致食物不足,人一饿就喜欢打群架,动不动就是死一大票人,直到食物够吃了大家就不打了,大家继续生。
到了工业社会,虽然说精英人群的生育率开始下降,但是困扰人类百万年的终极问题——食物不足基本不存在了,大量婴儿得以存活,加上绝大多数人是工人,大家生产力仍然差不多,所以总体上人口还是在快速增加。
到了社会主义时期,人与人的生产能力被限制得非常平均,完美触发了基因倾向于多生孩子的指令,导致人口超级大爆发。
2,基因的人口减少策略
当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生产能力差别非常大的时候,基因会倾向于生产更少的个体。虽然说每个个体都是基因的一个员工,都多少有点贡献,但如果某些员工的工作能力特别突出,比如一个500 人的房产销售团队,前三名销售就贡献了 99% 的销量,在这种情况下,老板会倾向于开掉其他员工,转而重点培养少数几个精英员工。
在现代资本主义时代,各种科技产业大爆发,生产力工具极为发达和高效。这导致一个有资源,有背景,并且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的生产力,是指数级大于一个普通人的。
在以前农业社会,常青藤毕业生跟深圳技校毕业生的总生产力是差不多的。但现在常青藤毕业生总生产力跟深圳技校毕业生的总生产力比起来,比你跟你家狗的生产力差距都大。
他们已经不是一个物种。如果你不同意我的说法,至少你得承认,他们之间是有生殖隔离的。
基因意识到在这个环境下,集中资源培养精英才有机会控制更多的资源,以前那种人口多多益善的模式,反而会因为资源被平均而减少精英的数量,导致得不偿失。
于是下达了出生人口减少,工具人精英化培养的命令。
三、生育资源价值的做空与做多
在具体的繁衍过程中,两性是分工合作的,女性掌握生育资源,要给生育资源价值估值。男性给女性提供帮助,要给后代匹配一个合理的资源量。
但我们知道价值是一个主观的概念,你可以看多,也可以看空。
1,做空
在基因下令要多生娃的时期。为了完成基因的任务,男性会减少给每个孩子分配的资源量,女性会降低对生育资源价值的估值。
为了减少对后代资源量的投入,在文化宣传上我们会尽量淡化家长应该为孩子做什么,并不断地强调孩子应该为父母做什么。3岁开始让孩子做家务,8 岁出门帮家里赚钱的孩子受到社会的表彰。父母天生尊贵,孩子去赚钱,孩子来养老,孩子应孝顺。
为了降低生育资源价值,女性结婚率要保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这样相当于大量生育资源入市砸盘。炒过股的人都知道,如果大股东把所有股票一下子卖出,这对股票价值是毁灭性打击。“你要多少彩礼?”“有口饭吃就行,我能干活。”
市面上只要是以成功才收费的婚恋机构。他们100%会去打压女性价值。因为婚恋机构是专门帮生育资源入市砸盘的,他们天生就是做空机构。PUA 客户说什么“恋爱女挑男,结婚男挑女”。
2,做多
在基因下令要少生娃的时期。为了完成基因的任务,男性会增加给每个孩子分配的资源量,女性会提升对生育资源价值的估值。
为了加大对后代资源量的投入,想有家庭的男性一般都会想办法提高自己的经济实力,工资高,或者有房,或者能给得起比较高的彩礼。同时淡化孩子应该为父母做什么的宣传,转而强调身为父母,应该为孩子提供什么。正所谓成功九分靠父母,一分靠自己,鸡娃不如鸡父母。
为了增加对生育资源价值的估值,女性需要囤积生育资源,不能让其轻易地流入市场。
这个概念可能比较绕,举个例子帮助大家理解:
一包盐3元钱,如何迅速将其卖到88元?
当然是囤货居奇。
首先把市面上的盐都买下,囤在仓库里,然后散播海水污染的消息,导致大家争相抢购。
然后把盐拿出来慢慢卖,就可以卖到 88 元。
既然一包盐88元是实际成交市场价,童叟无欺的双方自愿交易,那么一包盐真实价值不就应该是88 元吗?其实不然。之所以能卖 88 元靠的不是这包盐的价值,而是那成千上万吨囤积在仓库里的盐。
女性生育资源的囤积量越大,那么在市面上流通的生育资源价值就可以被炒得越高。
市面上的一些社群,和女性成长会员。如果她们是靠流量赚钱,咨询,会员或者卖课。她们100% 是做多女性生育价值的,因为说好话还能有流量。“你那么高的价值,找这样一个人亏大发了啊。”你之所以没有得到想要的,是你认知出现偏差。你赶紧来报个一对一咨询。
四、如何“囤积生育资源”?
在现代社会,我们可以观察到,少生精养的地方生产能力要远远多于多生散养的地方。
生育率相对高的有印度,伊斯兰国家,非洲国家,拉丁美洲国家。
生育率相对低的地方有欧洲,美加,韩日,中国大陆,中国港澳台。
这是因为地球上大部分人的智力其实是差不多的,他们长大后的生产能力,更多地取决于家长对后代的资源投入量。
对女性来说就是要提高生育资源的价值,这样才能让男性加大对后代的资源投入量。
囤积生育资源作为提高生育资源价值最重要的手段在全社会推广。所谓囤积生育资源就是让部分生育资源缓入市,少入市或者不入市。从个体层面说,就是女性推迟生育年龄,减少生育数量以及拒绝生育。
想要囤积生育资源,就要做到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消除大家对浪费生育资源的污名化。
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做事先抢占道德制高点。
比如我们可以淡化不结婚对人的影响,谁说女性一定要结婚的?遇到了真正喜欢的人就结,遇不到就不结。不结婚生活也可以很幸福,很精彩。
比如我们可以反污名化,用同样的手法对抗对方。女性的身体是自己的,自己想生就生,不生也没问题,不欠任何人的。你们这些人明里暗里地催,甚至冷嘲热讽,本质就是在使用语言暴力,你们是压迫者。
第二步,调低对男性估值,防止恐慌性砸盘。
对女性个体而言,她其实不希望自己是去囤的那个,她更希望其他女性去囤,然后自己在市场上找到白马王子。
但如果人人都这样想,会导致必婚主义泛滥,生育资源大量入市后互相砸盘。印度女性的普遍负数彩礼已经展示了砸盘的后果。
为了防止这个现象,我们把女性总体对男性的估值普遍调低了一点,或者说男性总体上在女性眼中的重要性普遍降低了一点。
这样一来很多男的就自然变成了歪瓜裂枣,凑合过自己都觉得恶心。高价值的人是不会去哄抢低价值的人的。
“宁缺毋滥”,“不将就”,成了大多数人的座右铭。
第三步,把幸福婚姻归结为个人努力的结果,总觉得只要自己好了就能遇见对的人。
大家在囤着有点憋屈,但抬头看看四周,其实真有不少人在过着幸福的婚姻生活哎。
我自己没有过成想要的生活,肯定是我某方面的能力不足,是我的问题。
只要我报课了,变富了,工作能力变强了,经验多了,认知提高了,减肥了,变漂亮了,会撒娇了,看穿了男性。我也能像她们一样过得幸福。
殊不知她们过得幸福,关键是你在囤着没有跟她们去抢。
五、生育率的影响因素
如果我们用上述理论看生育率问题,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基因为了自身存在,一直想要控制更多资源。它为这个目标,打造了许多个体,作为它的打工仔。如果这些个体的生产力差不多,那么它就觉得个体多多益善。如果这些个体的生产力差别很大,那么它就会觉得宁愿培养少数精英,也不愿意搞太多无效人员。
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在食物充足,没有人为强力干涉的情况下,影响生育率的最大的因素就是人与人之间生产力的差距。
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力差别越大,那么生育率就越低。
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力差别越小,那么生育率就越高。
注意这里不是指精英人群和普通人群的贫富差距。而是指精英人群的创富能力与普通人的差距。
在全球范围内,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力正在被逐渐拉大。以前是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现在是一个诸葛亮顶十万个,甚至是100 万个臭皮匠。
所以我们能看到全球的生育率在普遍下降。
六、简评市面上关于生育率的分析
写作这篇文章的一个重要动机就是我总觉得市面上对生育率的分析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1,不生孩子是因为没钱,生不起
影响生育率当然是有很多因素,但如果只说钱的话。我们来看看韩国和朝鲜的例子,这两个国家很像,最大不一样是韩国比朝鲜有钱很多很多很多。
但朝鲜的生育率远高于韩国。这该如何解释?
如果真的是大家不生孩子是因为没钱,那应该得出的结论是,韩国比朝鲜穷。
经济因素对生孩子有影响,但仅限于你吃不饱饭,容易饿死的时代。
朝鲜比韩国生育率高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在朝鲜,由于经济制度等关系,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力差距要远远小于韩国。
2,生育率下降是因为女性认为工作的回报率比生娃大
我们假设这里的回报率指的是幸福感,成就感。
幸福感是很容易被看出来的。
我们虽然没有做严格统计,但观察身边的人会发现,不生娃只工作的女性,年龄一过四十状态普遍是不太行的,脸上并没有太多的幸福感,取而代之的是焦虑感。
相反,那些儿孙满堂的,即使赚钱能力稍微差一点,但你跟她们聊天,你能感觉到内心的幸福和安宁。
当然其中不乏有个别单身的比结婚的过得好。总体上单身大龄妇女脸上的幸福感是比不过有小孩的。
有人反驳说,既然你说她们过得普遍不幸福,为什么她们愿意这样做呢?
我们的回答是,她们有更高维度的任务。
既然男性动不动就能为了大义,为了同胞的幸福,英勇杀敌,牺牲自己。为什么我们女性不行?我们也可以为了同胞后代的幸福,牺牲自己的生育资源,最后完成后代精英化这个崇高目标。
3,生育率下跌是因为某些人口限制政策的后遗症
如果你说一个政策在放松后没有反弹效果,那凭什么说它在实行的时候有打压效果?
我觉得这位朋友,可能对以前推行限制政策的原因不太了解。
限制人口政策出现在社会主义向现代资本主义转型期间,为的是配合社会生产力转型的需要。
在社会主义的认知里,既然人人平等,那当然是人越多越好,人多力量大嘛。
在现代资本主义的认知里,人们会仰慕强者,因为他们创造了天量财富。人们会歧视弱者,因为他们拖着社会的后腿,降低了人口素质,成为社会负担。
但强者不是靠人多,养蛊内卷出来的。如果是这样,印度应该是最牛逼的国家,而不是欧美。强者是需要投资的,是需要精力培养的。如果大家只养育一个小孩,专心培养,就能既培养了强者,又避免了弱者的产生。可谓是一箭双雕。
那么好的方法,当然要推广啊。
可问题是当时大家社会主义习惯了,都觉得人人平等,人一平等就会拼命生。怎么办呢?那对不住了,我来做恶人,通过暴力让女性强行囤积生育资源,被全国人民一顿臭骂。但骂归骂,我还是基本国策,能有这个地位的政策有几个?
4,生育率下降是因为女性在反抗重男轻女的压迫
我们需要先搞懂重男轻女是怎么来的。
人类历史的主轴是什么?打群架。食物不够吃了打群架,地盘不够了打群架,别人来抢了打群架,凭什么听你的打群架,无聊了也能打群架。连中国最出名的长城,都是打群架的工具。可见打架有多么地重要。
既然打架那么重要,我们是不是要重点培养打架能力?
那是当然的啊。方法之一就是培养对打架能力的崇拜。这就好比在学校里,为了鼓励大家考高分,老师常常以有色眼镜看人,考试能力强的就是好学生,否则就是坏学生。空气中都漂浮着,对考试能力的崇拜。
那么在这场以打架能力为考试题目的测试中,谁能考取高分呢?
答案是男人。
这帮人考试成绩,普遍来说比女性好。而且好得不是一点半点。就跟清北与技校生的差距一样。
你对清北学生的“哇塞”,与对技校学生的“哦”。分别对应重男轻女里面的,“重”和“轻”。
到了现代社会,我们平时接触的更多是商业领域,教育领域和科技领域。
因为女性智力跟男性相同,以及女性对这些领域有着不输男性的兴趣。所以出现了男女平等现象。
所以说重男轻女,是社会对打架能力崇拜的一个结果。如果你讨厌打架,那你可以反对重男轻女。
但讨厌打架,其实跟生育率的关系不大。
5,生育率跌是因为女性要求太高
要想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
生育率跌是一件坏事,还是一件好事?
对基本国策的支持者来说肯定是一件好事。
对基本国策的反对者来说肯定是一件坏事。
女性要求太高,是一件坏事,还是一件好事?
女性要求高,对于求偶期的男性来说,肯定不是一件好事,因为成本加大了嘛,你抱怨一下可以理解。
但你也有当儿子的时候吧?
女性要求高,对儿子角色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女性们最好要求彩礼10个亿。儿子们躺赢。
如果硬要说,生育率跌是因为女性要求太高。那就应该把完整逻辑表述清楚:女性要求高导致女性囤积生育资源,囤积生育资源导致女性生育真实价值变高,女性生育价值变高导致每个后代都很金贵,后代很金贵意味着人口精英化,人口精英化导致生育率跌。
七,结语
这篇文章,我希望除了能解决朋友的疑问之外。
还能给大家展现出一种,人类繁衍体系的复杂性。它有基因层面的考量,也有个体层面的考量。用“不是你对我错,就是我对你错”的二极管思维是很难理解它的。
一方面,我们应该认识到女性推迟生育,少生,不生的正面意义。
女性通过囤积生育资源,提高了生育资源价值。高生育资源价值自然匹配到较高的后代资源量。凭着较高的后代资源量,后代逐渐精英化。
如果我们认为保卫祖国是对的,那么为了保护祖国而牺牲的男性就是英雄。
如果我们认为后代精英化是对的,我们也可以说,那些囤积生育资源的女性是让中国生产力更上一层楼的英雄。她们为后代少子精英化立下了汗马功劳。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认识到继续催生,批评大龄单身青年的正面意义。
那些我们能进行催生,能进行评判的是我们身边的人。
对于我们身边的人来说,我们当然不希望她成为仓库里的囤积物,而是市场上的抢手货。
因此对身边的所有人都表示坚决反对囤积生育资源的态度是非常健康向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