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自古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
女人如果开始减肥,最先减掉的一定是胸而不是肚子;单位一旦开始缩编,最先砍掉的一定是骨干而不是冗员;庸人一旦获得选择权,往往会作出对自己不利的选择;任何系统一旦开始衰退,最先损坏的地方一定是最有用且常用的部位;任何资源一旦开始衰减,最先流失的一定是最优质的资源;任何事物一旦开始受打压,最先出局的一定是其中的佼佼者……
优胜劣汰,只有在单体博弈且信息充分的情况下才能成立;人一旦建立了组织,就必须遵循集体行动的逻辑,而劣胜优汰,才是最基本最普遍的规律:
分配律——干实事的人,必然被玩花活的人淘汰。
盈亏律——优秀勤勉清廉的人总是处于盈亏平衡线上,最容易被淘汰。
收支律——干得多消耗多错得多,干得少消耗少错得少。
稳定律——打压优秀者,提携庸碌者,乃上位者维持权力的不二法门。
逆淘汰第一定律:
(个人资源)分配律
干实事的人,必然被玩花活的人淘汰。
人的资源是有限的,所谓资源,包括但不限于时间、精力、金钱、人脉等等。
当你把有限的资源更多地投入干实事的时候,就自然且必然不可能大力投入玩花活。如果你在做产品,产品质量是实事,广告和包装就是花活;如果你在混单位,业务工作是实事,请示汇报和吹牛拍马就是花活;如果你在处对象,白天努力挣钱晚上努力耕地是实事,甜言蜜语嘘寒问暖疯疯癫癫轰轰烈烈情趣满满惊喜不断就是花活。
如果你的博弈对手都是理性的,且信息是透明的,那么显然干事实才是有效的,社会也将是优胜劣汰的,但可惜真实社会并非如此。
客户、领导、对象等等,都是你的博弈对手,他们当然是追求价值的。但是,价值分为实际价值和情绪价值(含预期价值),实际价值的实现在未来,甚至在很远的未来,所以会有很高的折现率,而情绪价值的实现在当下,所以是100%计入收益的。
在任何短期博弈中,对方无法知道你本质怎么样、将来怎么样,将大部分资源投入到自我包装上才是最优策略。在极致的单次博弈中,将100%的资源全部投入自我包装,才能获得最大的投资收益,而这事实上就等同于诈骗了。
即便是在长期博弈中,将大部分资源投向实干也是愚蠢且必然失败的,你只需要投入少量资源,维持实事处于及格水平不崩盘就行了,大部分资源,仍然应当用于自我包装。所谓高手,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预期管理,即吹牛许愿造势画大饼的能力,饼能画多大,你后续才能获得多大的资源,而把资源盘子做大才是一切的根本。如果你的资源是100,就算你100%投入做实事,也只能有100的产出,但如果你将的99%资源用来包装和画饼,你可能圈进来来1000、10000乃至于无上限的外部资源,这时候就算你只用1%的资源来做实事,也能轻易超越曾经的你。根本上来讲,你的融资环境(广义的,包括一切潜在借势的可能性)决定了你在花活上的投入比例,把事情做到精益求精是没有未来的,通过融资借势做大做强才是当今社会的唯一出路。此处请学习领会许总语录:“买买买、合合合、圈圈圈、大Big大、好好好!”
其次是危机管理,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世界是飞速变化的,你那在及格线上徘徊的实际水平是依概率而暴雷的。如何避免伤到自己呢?无非两条路,一是广泛建立利益捆绑关系,导致大而不能倒、倒了臭一片,那么自然会有各路神仙出手助你度过难关;二是提前找好有担当的背锅侠并做好风险隔离,如果有功,那都是你的,如果有过,那自有背锅垫背的。死道友不死贫道,你要做薛定谔的局,好了都是你的,坏了都是别人的,如果你也能做到项目公司几次倒闭而你自己却屹立不倒,你就是天选之子了。
这个世界建立在老实人吃苦耐劳牺牲奉献的血泪之上,但本质上与老实人并无半分钱的关系。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理工男如果搞懂了黄毛为什么都有女朋友而自己却没有,就学会了人生和社会的第一课。
逆淘汰第二定律:
(投入产出)盈亏率
优秀勤勉清廉的人总是处于盈亏平衡线上,最容易被淘汰。
任何一个单位当中,相同级别拿着相同工资的人,谁吃了亏谁占了便宜?显然,能力强、干活多、不搞钱的人吃了亏,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牺牲奉献维持了单位的运转,他们的付出是巨大的,完全对得起他们的薪水……(欲知后事如何,且听明日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