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老古。
任何成瘾性的消耗物,如烟、酒、槟榔、咖啡、可乐等等,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好生意。
但一个好生意,必然带来的就是利益的冲突。
比如电子烟。
电子烟,就是一个新型成瘾性产品向传统烟草发起的颠覆性冲击,新一代的全球年轻人,都在抛弃传统烟草,拥抱电子烟。
根据 Facts and Factors 发布的市场研究报告,2021年全球电子烟市场规模和份额收入的需求分析价值约为 174.295 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将增长到429.0636亿美元,2022 年至 2028 年期间的年增长率约为 16.20%。
全世界电子烟的生产,95%在中国。据海关总署数据,中国2023年全年电子烟出口总额超791亿元。
然而,中国的电子烟企业,却处于一个被全球政府围剿的状态。
表面看,不管是中国烟草公司,还是美国的FDA,都是打着为消费者好的旗帜在控制电子烟产业,但明眼人一看,这不过是一场利益之争。
中国对电子烟的管控,包括了不允许网上售卖,不允许水果味等手段,这些手段的本质并非控制其危害 ,而是要保护中国烟草旗下无数烟草国企的利益。
从全球范围来看,电子烟取代传统烟草是大势所趋,这么大的一块蛋糕,传统企业基于利益也要试图灭掉新行业。
美国也是如此。
2020年以来,美国累积有2600万份烟草产品上市申请,但目前只有23款大烟草公司旗下的电子烟产品得到许可,99%的申请都会被FDA拒绝。
美国是全球电子烟市场中最大的市场,而美国也曾出现了新兴的电子烟巨头,那就是Juul。
Juul主打果味与薄荷味电子烟,包装时尚,监管和媒体指其对青少年吸引力巨大。2017 年底,Juul成为美国最受欢迎的电子烟,截至 2018 年9月市场份额为72%,可以说是一家独大。
这个对于传统烟草巨头来说,怎么可以接受?市场上搞不过你,咱就通过政治。
2022年6月,FDA 称Juul没有提交足够的证据证明其电子烟是安全的,并要求Juul下架所有在美国销售的产品。Juul的市场份额在2020年下降至四成,又继续下降到2022年的不到三成。
Juul被锤死了。
中国有一家电子烟企业叫爱奇迹,也在国外经营品牌,并且非常成功。在FDA干掉美国巨头后,他发现了一次性电子烟还有空间,马上杀入美国市场。
2022年,爱奇迹旗下品牌ELFBAR成为美国一次性电子烟中最受欢迎的品牌之一。经销商公司Demand Vape称2022年销售了价值超过 1.32亿美元的ELFBAR电子烟。
当然,这种空间只是短时间的,2023年6月,FDA向 189家零售商发出警告信,要求停止销售ELFBAR一次性电子烟。ELFBAR官方自此暂停在美国市场的销售。
自此,所有新兴电子烟企业,全部被FDA锤死了。
现在的美国市场,只有传统烟草巨头们可以做电子烟。
当然,明面上,所有企业都可以做,只需要你去向FDA申请 。FDA自已说,申请一项PMTA的成本在 11.7万美元到 46.6万美元之间。
但业内人士说,这是鬼扯,实际上申请PMTA的成本超过百万美元。
中国电子烟品牌SMOK的主体公司艾维普思称其申请PMTA已耗费超过3000万美元。
这注定了只是资金雄厚的大企业的游戏。电子烟这种东西,所有的技术全部在中国企业,不管是任何质量要求,中国企业都是完全可以达到的,因为美国获批的电子烟品牌,也是在中国代工的。
真正在背后推动监管和控制新生企业的,就是传统大烟草公司。
2023年2月,电子烟品牌Vuse的母公司雷诺烟草(Reynolds Tobacco)提交了一份公民请愿书,要求FDA优先对一次性电子烟进行执法。
而雷诺烟草的母公司正是传统烟草商——英美烟草(British American Tobacco,业内人称“BAT”),成立于1902年,总部位于英国伦敦。
截至 2022年,它是世界上净销售额最大的烟草公司。英美烟草以卷烟起家,在电子烟领域内也是龙头。在2021年,英美烟草超越Juul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子烟品牌,在全球综合市占率达到17.4%。
拿到PMTA许可证的,都是传统大烟草商旗下的产品。
截至2023年9月,Vuse品牌共有9款产品通过PMTA,值得一提的是,通过PMTA的电子烟产品不过23款。英美烟草旗下产品占据近40%的合规名额。
我相信中国烟草也会向欧美巨头们学习,不再是对电子烟的市场进行打压,而是要通过行政手段,将电子烟的生产集中到自已手里。
毕竟,中国烟草比起外国大烟草公司直接行政管制的能力更强,《电子烟管理规定》就是中国烟草公司(烟草管理局)自已制定的。
自已经营烟草,自已出台管理规定,这可比欧美烟草公司通过政治游说要方便得多,自已在小房间就能制定规则了。
中国的电子烟的品牌,基本上在国内被打得差不多了,很多代理商开个小门店都有可能被查封。
国内的市场也只有一百多亿元的总市值,可以说几乎没有大企业的空间,中国电子烟企业转过头来全面进军海外,毕竟做消费品产业,品牌才是王道,代工是赚不到长期稳定的钱的。
其中,有个别企业已经在全球市场站住了脚跟,比如爱奇迹就成为英国电子烟市场的第一品牌。
在全球第二大电子烟市场英国,爱奇迹的ELFBAR销量也一骑绝尘。据Statista数据统计公司报告,ELFBAR是2023年英国便利店和独立杂货零售渠道最畅销的电子烟品牌,2023年销售额超过6.54亿英镑。据VapeClub统计,在英国TOP 50的一次性电子烟产品中,ELFBAR占据26个席位,LOST MARY则占据了21个席位,而这两个品牌都来自爱奇迹旗下。
深圳有一堆电子烟企业,开始自建品牌,在全球推广。
当然,全球被锤,也中免不了的,被威胁地位的各种传统烟草企业不断发动政府管制,比如规定各种含量,约束各种营销手段。
虽然有个别企业一时间占据了市场,成为了市场第一品牌,但我们可以预判的就是,最终,他们还是难逃被锤的命运。
爱奇迹在英国同样被锤。
例如英国要求烟油注油量不超过2mL,而爱奇迹曾因超量注油而大范围产品下架;;包装和广告语既想要吸引人又不能涉嫌青少年营销,而这也是企业随时被锤的由头。
实际上,英国大部分电子烟都超标了。根据BetterRetailing报道,英美烟草公司委托了独立认证实验室,测试各大品牌电子烟,将报告发给自己的批发商们称,几乎所有非大型烟草制造商生产的一次性电子烟品牌的注油量都超标了,包括SKE、Found Mary、IVG Bar、Klik Klak、Smok Mbar Pro和Solo等。
2023年3月,爱奇迹向外界披露,英美烟草(BAT)曾于2022年8月向爱奇迹提出收购邀约,磋商数月后,爱奇迹于2022年12月通过邮件明确拒绝了收购提议。
在爱奇迹拒绝收购邀约仅仅一两个月后,英美烟草向批发商们发出了爱奇迹ELFBAR产品油量超标的报告。
最终中国电子烟品牌,能否抗住这些传统烟草企业对他们发动的政治管制战争,不好说,至少,在美国中国企业完全没有任何希望,注定在权力面前倒下。
但中国企业依然凭借着强大的生产能力,在各种管制面前,赢得了消费者。
电子烟并不是象很多人理解的一种简单的电子产品,而是一套无比复杂的供应链系统,能在市场上成功赢得市场,需要不停地更新产品。
快速的新品周期背后,是高效的供应链。
现在中国电子烟的生产能已经完全智能化,从零部件到成品,生产周期缩短到五至七天,甚至可以柔性生产,即按需生产。
最快时,前一天晚上12点零部件入库,进入生产线备货区,第二天早上8点开始生产。要求当天出货的产品,会在当天下午5点运送到机场,再运至海外。
仅仅两天时间,就能根据市场的需求作出反应,生产哪一种口味的,并通过国际航空配送到海外市场,这种生产效率,是任何传统烟企做不到的。
如果你将这些企业家的所谓国籍身份剥离的话,你只会看到一个事实,他们正在被全球各国政府围剿,这种围剿背后,都不过是传统企业试图通过权力进行市场垄断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