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老古。
近日,东盟经济发展的明星国家印度尼西亚发生一件大事。
10月4日当地时间17点,TikTok Shop 在印尼正式关闭,商家无法继续在平台内以闭环方式销售商品。TikTok有可能失去东南亚最大也最活跃的电商市场。
不过,更为可悲的是,中国网友们却对此幸灾乐祸。
那么印尼政府为何要封禁TikTok的电商功能呢?答案就在中国网友的评论区里。
印尼总统佐科表示,TikTok Shop等社交商务平台导致了中小微企业和传统市场营业下滑。印尼总统甚至公开在电视讲话中说,一件衣服只卖2.5元人民币,简直是掠夺性的定价。
正如中国这些网友的意见,印尼的中小商家也在强烈控诉电子商务给他们带来的灾难。
来自雅加达的牛仔裤批发商斯蒂凡尼厄(Stevanie Ahua)对政府的决定表示赞赏。她表示,近几个月来,由于买家转向网上商店,她的收入下降了60%。
印尼政府官员甚至宣称,新技术不能用来毁灭经济。
一鲸落,万物生、一鲸生,万物谢。在中国社交媒体网络流行的一句话,正在成为印尼的政治现实。
不得不说,反智的民粹舆论是全球性的。
悲惨的tiktok
印尼市场对于TikTok来说,非常重要,他是TikTok全球第二大市场,仅次于美国市场。
众所周知,TikTok是中国最牛的互联网企业,进入任何一地,都成为唯一的霸主,但在美国却频遭打压。
从白宫要求政府机构在其联邦设备和系统上禁用TikTok,到部分美国国会议员在听证会上围攻污蔑TikTok,再到蒙大拿州甘当出头鸟,成为美国首个全面禁止TikTok的州。
TikTok仅今年就成为了美国政坛最重要的活靶子。
而在数年前,川普还曾经发起过对TikTok的强行收购的行政命令。
甚至美国的名嘴们开始在说:中国的孩子们正在努力学习科学知识,而美国的孩子们则刷着TikTok准备度过堕落的人生。
2020年,印度是第一个封禁TikTok的国家,理由是该应用程序可能会危及印度的国家安全。由于印度当时是TikTok最大的市场之一,这一举动对TikTok的影响非常大。
迄今为止,TikTok在全球已经遭遇了十几个国家的管制。
阿富汗:塔利班领导层以保护年轻人不被“误导”为由,在2022年禁止了TikTok和PUBG游戏。
比利时:出于对网络安全、隐私和错误信息的担忧,暂时禁止联邦政府拥有或支付的设备使用TikTok。
加拿大:政府发行的设备不得使用TikTok,称其对隐私和安全构成“不可接受”的风险,员工将来也将被禁止下载该应用程序。
丹麦:国防部禁止其员工在工作电话上安装TikTok,命令已安装它的员工尽快从设备上删除该应用程序,禁令的原因包括“重要的安全考虑”以及“与工作相关的使用该应用程序的需要非常有限”。
欧盟:欧盟三大主要机构欧洲议会、欧盟委员会和欧盟理事会已禁止在员工设备上使用TikTok。
印度:出于隐私和安全方面的考虑,印度于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禁止使用TikTok和其他数十种中国应用程序,包括消息应用程序微信。
新西兰:根据政府网络安全专家的建议,新西兰的立法者和国家议会的工作人员将被禁止在工作电话上安装TikTok应用程序。
挪威:国家议会禁止在工作设备上使用Tiktok,此前该国司法部警告说,不应在发给政府雇员的手机上安装该应用程序。
巴基斯坦:自2020年10月以来,巴基斯坦当局至少四次暂时禁止TikTok,理由是担心该应用程序宣传不道德的内容。
英国:当局于3月中旬禁止政府大臣和公务员使用的手机使用TikTok,立即生效。官员们表示,该禁令是出于安全考虑的“预防措施”,不适用于个人设备。
美国:出于数据安全问题,美国于3月初给予政府机构30天的时间从联邦设备和系统中删除 TikTok ,该禁令仅适用于政府设备,但一些美国立法者主张彻底禁止。
现在连印尼都开始打压了,这是对于TikTok来说,又是一次毁灭性的打击,也是其遭遇全球围剿的悲惨史是最重要的一刻。
根据风险投资公司Momentum Works数据,印尼每月约有1.25亿活跃 TikTok用户,而TikTok Shop的商品总价值 (GMV) 到2022 年达到25亿美元,占其在东南亚GMV的57%。
印尼的TikTok活跃用户数量排名全球第二。
仅仅在3个月前,TikTok承诺未来几年将在东南亚——主要是印尼——投资数十亿美元,大力建设其电子商务平台TikTok Shop。
然而,在全球舆论民粹化的当下,TikTok不得不接受反复被打压的现实。
反商民粹太过嚣张
TikTok印尼发言人在给媒体TechInAsia的一份声明中表示,印尼政府新规定可能会影响TikTok Shop平台上“超过600万卖家和近700万创作者的生计”。
但是这一声明,并没有抓住事件的关键要点。
正是另一群在电商发展下受到冲击、利益受损的实体商家们发动了这一场针对电商业的舆论战,最终才推动了印尼政治的管制。
印尼当下的政府,本是温和的改良派,他的反对党则是反全球化的一个民粹型政党。
保护印尼中小企业利益,成为反全球化民粹舆论中的理由。在这个过程中,真正的受损者,并不止是在电商平台上的从业者,而是消费者。
打败实体商家的不是电商从业者,是消费者选择了电商,因为电商更便宜,效率更高。
那些实体商家们很多不过是落后生产力和商业模式的代言人,他们试图通过舆论来保护自己不应该被保护的利益。
这种保护最终是与消费者利益相悖的。
中国虽然也有强大的反商反智的民粹舆论,但是,由于电商业的高度发达,已经深度捆绑了消费者利益,在网络舆论中,正确理性的声音并不小。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知到,消费者的利益才是更应该关注的,如果强行打死电商,让自己再回到实体店去买几百一件、翻几倍才能卖的衣服,那才是自己作死。
尽管直播大咖们,总是有各种热点事件,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但是,79块钱三支的眉笔,还是比实体店上百一支的要香得多。
克制消费的人,全身可以一百块人民币全部搞定。上千公里的商品,只需要三四块钱的运费就能送到你家里。
电商业的繁荣,让每一个中国人的财富都明显增加了,因为他们手里的货币能购买更多的产品。
这些真实的利益,正在一步一步地影响中国的舆论,越来越多的人站出来抵制反智舆论。中国的电商市场尽管多年来经受了无数民粹舆论的攻击,但是还没有形成一边倒的舆论情势,因此,电商业依然保持高速发展势头,不得不说,这是中国人的幸运。
印尼的市场化发展速度在一段时间内非常快,吸引了无数的企业过去投资,也一度成为了经济发展明星,但现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反商主义抬台,将过往印尼的市场化改革往后大幅地后退了一步。
此一现象,也出现在印度。
印度莫迪推动的印度教民族主义,最终引发了经济民族主义的民粹,导致印度没有加入RCEP,并针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针对中国APP进行全面封禁,还对中国企业进行针对性罚没。
印度之所以比中国更穷,就是因为他们在很多领域依然在闭关锁国。
反商舆论是在全球最为嚣张的一类民粹舆论,不能与其斗争,并控制这种舆论发展的国家,都会陷入进一步退两步的痛苦当中。
遗憾的是,中国也有这样明显的趋势。
中国的民粹舆论风险
“不能让社区团购打败小商小贩”的声音,两年前曾经成为自媒体中的顶流。
作为享受过互联网平台高速发展带来红利的很多人,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样的民粹舆论将会带来什么样的灾难。
企业追求规模、追求服务于未被满足的需求,甚至成为了一种罪过。
特别是大型的新型商业——平台经济,成为了民粹舆论针对的目标。司马南希望在派出所见到马云,滴滴成为众人羞辱的对象毫无尊严、阿里腾讯等一系列平台企业均成为民粹长期的攻击对象。
这些企业曾经是中国普通民众的骄傲,曾经有无数人在说,没有支付宝,我得没有尊严地向他人借钱,没有滴滴,我们得面对宰客黑车和无礼拒载的出租车司机,没有微信支付,我们怎么可能出行只需要带一部手机,没有淘宝拼多多,你现在的收入能买的东西得减少三分之二。
企业为了利润而服务于消费者的需求,这本来就是现代工商社会中最为文明的力量,他能让每一个消费者都获益。
但今天的消费者,却在民粹舆论的鼓动下,丧失理智,将企业的发展视为敌人,置自己的消费利益而不顾,对平台企业展开了大规模的网络舆论攻击。
我只能说,印度人的生活才适合他们。印度没有天天低价的沃尔玛,因为要保护中小商家的利益,虽然印度人的收入低于中国人,但他们买很多工业制成品远比中国更贵。
消费者反对效率更高的企业为自己服务,反对成本更低的企业为自己服务,这不是疯了吗?每次看到这样的舆论,我就深感,这一群人就是在与我的利益作对,就是在试图让我消费更高,让我的财富受损。
可是世界就是这么奇怪。
无数人只能看到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却忘记了自己的主人身份——消费者,正是消费者的利益诉求,主导了企业竞争,正是消费者们抛弃了实体店,才有了电商业的发展。
如果真的关心自己的消费利益,不仅不能反对更有效率的电商来服务自己,还应该主张取消关税,让自己可以用更低的价格买到全世界的商品。
中国的消费者们,大多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利益在哪,印尼的也不例外。跨境电商,几个月前,也在印尼被否定了。
如果反商民粹舆论逐步坐大,不仅仅是中国的优秀大企业都得严重受挫,更重要的是,所有的普通民众,都将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也许真的要见了棺材才会落泪吧,真回到物价高几倍的实体店时代,人们才会认识到电商的可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