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由我厂AI生成
楼市上空的第三朵乌云
一、楼市理论总崩溃
人们认识世界,一种方法是“穷举法”。
穷举法就是列举各种现象。
当人们看到一只天鹅是白色的,再看到一只天鹅是白色的,而且发现从来没有人看到过黑天鹅。
于是就总结这个现象说,天下的天鹅都是白色的。
一系列的事情基于这个总结衍生出来。
诗人们写诗的时候,都不用说天鹅是白色的,默认就是白色的。
比如说诗人们可以写一句诗:虽然你身处黑暗,但是你总有一天,可以见到天鹅。
直到有一天,你看到一只黑天鹅,世界崩塌了。
整个总结和相关衍生的事情也全部崩溃了。
穷举法的问题是,它很不可靠,只能说一段时期一定范围内的总结。
一个理论,可靠很重要。
可靠产生信念,信念产生力量,力量则可以改变世界。
比如说一个理论证明,一个资产可以一直涨,你就一直加仓就行了,不用管短期的涨跌,终有一天,你会成为大富翁。
哪怕有一点不可靠,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因为你会自我怀疑,哪怕你算的是对的,你都要怀疑,到底是理论有问题,还是你自己算错了。
人们认识世界的另外一种方法,叫“公理法”。
从欧几里得到牛顿,从牛顿到爱因斯坦,用的都是“公理法”。
公理法,并不穷举什么现象,而是列几个最基本的假设。
比如欧几里得几何的五大公理,牛顿三定律等等。
然后基于这几个假设,一步一步进行逻辑推理,构成整个理论大厦。
这个过程叫做“公理化”。
这个过程,就像搭积木一样,你只需要几个最基本的积木,就可以搭出无数的作品,从汽车到建筑。
其实微积分诞生之后,在很长时间,并不严谨。
在漫长的岁月中,无数的数学家们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才完成了公理化。
有人用火鸡举例子试图说明人类理论的可笑。
这个例子是说火鸡科学家天天看着人类来喂食,就总结出一个喂食的规律,会永远继续下去。
直到圣诞节的早上,每天的喂食并没有如期而至,等来的是刀光。
这是“穷举法”,并不是“公理法”,编这个例子以及相信这个例子的,中学是白读了,属于半文盲。
人类并不这么思考问题,而且很早就知道这种思维方式不可靠。
一个正确的理论,你把所有的现象代入进去,都是对的。
比如牛顿力学,小到苹果落地,炮弹的轨迹,中到火箭升空,大到行星的运动,无一不是准确的。
有人发现天王星的轨道有点奇怪,然后根据牛顿定律的计算,认定在天王星之外,还有一颗行星拉扯着它。
千里之外,看不见,摸不着,但是人们按照指示的方向去看,果然发现了一颗新的行星。
这就是海王星。
理论的力量就是这么强大,这让人们信心倍增。
但是,你不能有一个反例,一丝裂缝都不能有。
一旦有一个反例,那么就说明你最基本的假设都是错的,方向都是错的,整个理论你得重来。
科学的精神,绝不是藏着捂着,而是欢迎大家来举各种反例。
这样,可以让理论更加完善,毕竟找到真理,比个人面子更重要。
这种反例,通常被叫做这个理论上空的乌云。
牛顿力学,在高速的情况下,是有反例的。
这里说的高速,指的是光速,这些反例促使了相对论的诞生。
人们曾经也希望有一个理论来指导楼市,一统天下。
比如某个学派讲的,货币超发,楼市上涨。
虽然没有明确说一直可以上涨,但是暗示可以一直涨。
基于这个理论,衍生了一堆操作,比如每年2N,超贷等等。
现在这个理论彻底崩溃了,因为大多数城市的楼市都跌到了2016年。
只有个别城市,比如杭州,也跌了,但是情况还好。
二、第三朵乌云
这个就是反例,这个就是乌云。
这事你肯定得关心,这涉及到你自己的资产问题。
在2017-2022年间,包含2017,包含2022,在这8年间,只要你买了房子,基本都是亏的,赚的极少。
亏的情况不等,有的30%,有的50%,有的70%。
腰斩,膝斩,惨惨惨。
房价重回2016,你8年的努力完全被抹去,好像并不存在一样。
只有你背上的贷款告诉你,其实这8年是存在的。
在这8年中,什么人是最赚的呢?
就是每天烧鸡烤鸭熟鹅,海参鲍鱼大虾,红酒咖啡喝喝茶,你就什么都不做,一套房子都不买,你就是最赚的。
啥叫躺赢?
这就叫躺赢。
在这8年中,你破限购,破限贷,跪银行,JLH,你千里跑盘,削尖脑袋往楼市里面钻,每个月十几万往银行送,累得跟死狗一样,伤痕累累,瘫软在地上。
结果你成了一个破落户。
你还不如那些什么都不做的人。
前面那些秀房产证的人,基本都成了笑话。
你房子越多,你就跌得越多,资产缩水就越严重。
我们搞房子,目的是为了赚钱,你要那么多赔钱货在手上干什么?
你的房子如果是在2017-2022年间买的,你要秀产证,别人像看SB一样,用同情的眼光看着你。
人生啊,如梦啊,随波逐流,浮沉沉。
人生能有几个8年呢?
关键搞房子这个事情,你要搞起来,你是一环扣一环。
你要前面的房子涨了,而且是大涨,然后你才能基于这个已经涨价的房子,继续扩张。
如果你的房子都不涨,而且还跌了,你怎么进行进一步的扩张呢?
房价重回2016,这是确定的事实,把所有的链条全部打断了。
有些理论,看起来似乎很雄辩,貌似无懈可击,其实经不住事实的检验。
如果一个人发现了楼市真正的规律,即使现在名声不显,最后也会名垂青史。
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但是如果这个理论用起来都是错的,就谈不上是什么真理。
哪怕你写了几百万字,那几百万字就都是垃圾,一文不值,待遇是扔到垃圾桶。
有些人,你不要以为他曾经在网上很红,就能名垂青史。
其实大多数很红的人,在历史上,一点痕迹都不会留下。
大部分情况下,二三十年都已经没人记得了。
现在有几个人还记得上海的杨百万呢?
更不要说把自己当成神了,神可是不朽的。
三、500%
还有人说,假如这波500%,那么是不是这个理论就对了呢?
当然不是。
你不能当着8年真的不存在了。
一旦一个理论出现乌云,那乌云随时可能出现。
现在看着艳阳高照,突然之间,就乌云压城,电闪雷鸣,大雨倾盆。
你看现在,你往窗外望去,不是一样阳光明媚,岁月静好么?
无非就是穷点,消费低点,失业率高点,工资发不出来一点,而不是一点发不出来,日子不是一样的过。
社会并没有出现什么大的问题。
既然社会并没有出现大的问题,为什么不可以再来一次乌云?
把这件事情归结于某个人或者某个团体的责任,我觉得是不对的。
要是这样,你这个理论也太脆弱了。
这个里面一定有非常复杂的原因。
不要搞错了,我并不唱空楼市,而是是非常明确看好这一波的。
因为成本低了,能爆的雷也爆得差不多了。
逢低吸纳,才是真资产。
但是如果这波500%,那也肯定是现在建仓的人赚得多嘛。
因为你这个时候建仓,房价已经跌下来了,你的成本低嘛。
你比那些2021年以及之前高点买的,成本低30%,50%,甚至70%。
你之前买了多少套,我就在这个低点买多少套,我就是可以超过你。
而且,什么限购限贷之类的限制性措施完全解除了,首付又降低了,比当年可是容易太多了。
这个钱,就是你比他们多赚的。
另外一个,就是你持有的时间短,即使同样的回报,你的年化收益就是比较高。
就算是500%,你持有房子的时间太长,首付成本、利息成本,这些加起来,你的投资回报收益是很低的。
如果算年化,那个就更低了,毕竟你浪费了这么多年。
前面冲得猛的,往往都打得没有现金了,还有多少人有钱再下手呢?
任何投资,你时间拉得太长,回报来得太晚,都是不赚钱的,回报无限接近于零。
四、结语
如果不解决这第三朵乌云的问题,那么某个学派的理论就是以上全错。
几百万字全部都是垃圾。
人们企图构建楼市大一统,公理化理论的彻底失败了。
而且伤痕累累,负债累累。
楼市的理论又回到了要看时机,看具体案例的混沌状态。
但这只是理论的失败,不是现实的失败。
我非常明确看好这一波。
如果对你有启发,请点个关注或者“在看”吧。
老读者建议“星标”,没有任何互动,系统可能不会在第一时间推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