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13现货16号到货
还有少量现货可以预定
各地封城严重,物资稀缺
通胀在即,抢先预定
01
三年以前,我开始做这个公众号,宣扬生存主义的内容。很多朋友不理解,觉得这是吃力不讨好、类似于堂吉诃德战风车的搞笑行为艺术。
他们虽然认为经济形势不大好,那只是挣钱难了,投资收益低了,大学毕业生更内卷,买房更不容易。若是跟他们说上海人待在家里也会饿肚子,生病没法去医院,汤臣一品的有钱富人也买不到生活用品,人们甚至需要以物易物,那当然是个天方夜谭的故事。
三年以后,有些朋友观点变了,觉得生存主义知识确实是人间必备。
上海疫情期间,有人对我表达感谢,说看了我的文章,提前买了很多午餐肉罐头,还有一大箱压缩饼干,现在住在上海一点都不担心,因为库存足够。
我觉得没必要感谢我。你能做好准备是因为你本能中就有生存主义理念。那些不认可生存主义理念的人,只会嘲笑、谩骂、举报,这种人一直络绎不绝。
我并不是个存心帮助别人的善人。大多数人与我非亲非故,素无瓜葛,我为什么要帮助呢?
我也不提倡「助人为乐」。站在生存主义的角度,无私帮助人是不对的。因为帮助人,意味着自己需要付出代价,失去自己的机会,泄露自己的隐私,甚至让外人知道自己的底细。
在明朝末年,有一个人预见到天下将会大乱,苦口婆心劝乡亲们多囤积食物和各种物资,以便应对接下来的大灾难。大家都笑话他杞人忧天,认为他有神经病。后来真的来了动乱和灾荒,大家想起此人一贯囤积大量物品,就冲到他家,活埋了他全家,抢光粮食和各种囤货。
这不是笑话段子,这是真事。
所以作为生存主义者,我一直强调为人低调、注重个人隐私和「狡兔三窟」,你住在哪间房子,不要让太多人知道。你有几处房子,也不要让太多人知道。
你囤积物资的时候也要低调,慢慢囤,不要大张旗鼓,不要炫耀给邻居看。即便他们不杀你抢你,非常时期只要举报你「非法囤货」就可以把你毁掉。
你靠什么挣钱,从哪里进货,家里有多少美元或黄金,更不要让人知道。你若有几个国家的护照,每个护照还有几个国家的长期签证,也不应该拿出来炫耀。
低调,是因为人心险恶。
02
「生存主义」不是褒义词。我们自称「生存主义者,并不是指望得到夸奖。更不会要求你也成为「生存主义者」。
从社会主流的观点看,生存主义者属于贬义词。
首先,这些家伙没有一个是正能量人士,他们不相信人类社会的美好,认为灾难时刻发生。
其次,这些家伙对人类不信任,不相信人性本善,认为人到了非常时期就会不择手段。
他们也不相信社会和政府的能力,认为大灾难时刻绝不能指望政府,一切要靠自己做好充分准备。
他们也没有救国救民的情怀,正如乌克兰某些富人,一看美国撤侨,就猜到俄罗斯要真打(因为美国人情报很准),二话不说,就逃到国外去了。如果泽连斯基号召他们一起回国陪他抗战,这些人大概会说:「总统先生您真是我们祖国的骄傲!国家的未来要靠你们这些民族英雄」!然后依然躲在国外安全地带。
这就是生存主义者。他们不是坏人,通常不害人,但是也不是什么正能量人士,他们不会成为国家卫士,小学课本里也不可能读到他们的英雄事迹。
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生存主义的理念可以描述如下: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这话出自《隆中对》。诸葛亮说这话是假惺惺,人家志向大得很。而生存主义者却是真的信守这条人生法则。
大多数经过乱世生活的普通百姓都是生存主义者。如今的中国老人,都会劝孩子明哲保身,也极少信奉什么「断舍离」生活方式,总会在家里囤积大量的物资,甚至把房间塞得像个战略储备仓库。一旦稍有风吹草动,就会立即抢购物资。
生存主义者不是主旋律,但是也绝不是少数。
03
生存主义者既然是个人主义者,自然也会尊重别人的选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命运这东西,有些是随机的,有些是自己的选择。
你可以做一个相信天下太平的人,一直展示岁月静好,我不会打搅你的岁月静好。但是有些岁月静好婊不一样,他会管我们的闲事。只要我们提到生活中真正的灾难带来的苦难,他们就会骂我们制造恐慌心态、制造焦虑、唱衰国家,甚至无中生有骂我们是给西方递刀子。
岁月静好婊一旦遇到灾乱,经常因为毫无准备而惊慌失措,这也是你自己的选择,别人并没有帮助你的义务。当然,你可以相信社会有义务帮你,但是到时候你会发现并没有什么「社会的力量」。即便是上海这样的繁华大都市,遇到事情也要靠自己。
我们记住了武汉敲锣女,她转身就骂方方是损害祖国声誉的卖国贼。
我们记住了冬季严寒中困在燕郊桥上的某女子,她一边求救一边说自己不允许任何人以这种事给西方国家递刀子。
我们已经养成了习惯,在网上看到有人求救,首先看看他以前的微博和各种文章,如果他是岁月静好婊、各种歌功颂德欢庆好日子的人,我们通常就放弃他,甚至幸灾乐祸。
他们觉得这世界很美好,无论是生存主义者的灾难提醒,还是受难者的呼吁,在他们看来都是抹黑。既然如此,他就应该继续享受这个「美好的世界」,而无需别人帮助。
还有一种人,他们本身很有力量,完全应该自己抗争,却畏缩着不做任何抗争,只在网上喊痛苦,希望别人帮他们抗争。比如说吉林大学的7万多学生,被封在4人一间的宿舍,一个多月没法洗澡,7万人竟然没有亲自抗争,一直在网上诉说委屈。
这种人,你绝不要帮他们。因为他们自己不愿付出任何代价,要一辈子做个「遵纪守法」的「无污点」的人,精致利己,却要别人为他们去呼吁、争取。
他们想不劳而获,你就不该帮他们。即便这些人再惨,也是他们自己的事,尊重他们的命运,因为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我曾经接到一些病危病人家属的求救,希望我支援他一点钱,让他有钱看病。遇到这种情况,我通常都是跟他说:你家的房子价值200万呢,你若是标价150万,马上就会卖掉,岂不是有钱看病了?房子是你的,你有能力卖掉房子帮自己。
很多人都会大怒,认为这是在羞辱他。但是我是认真的。如果你觉得你的命不如房子重要,连卖房自救都舍不得,却指望别人帮你,这真是奢望。
那些习惯于让别人无偿帮他的人,你要谨慎提防。越是装可怜希望你同情他的人,越要离得远。
04
在驴友论坛混过的人,应该知道这个圈子的「三不借、三不问」的规矩。
三不借,是水不借,光不借,睡袋不借。
水很重,谁也不想多带,但是没水会渴死。你希望自己水充足,不好意思,您得自己带,不能指望别人把水借给你。
光不借,是手电筒、头灯、电池。照明、探路、呼救,都需要光。这东西也不轻,大家没有多余备份。
睡袋不借。睡袋又大又重,还不愿意被别人身体弄脏。遇到低温气候,更是需要睡袋保命。自己需要的东西,必须自己带上。
所谓三不问,就是不问住址和收入、不问婚姻和健康、不问年龄和工作。因为这些属于彼此隐私的东西,不宜过问。
这其实也是生存主义者的基本信条:
在鳌太线之类的危险路线上,经常有失温、受伤、生病而死的人。过路的人只能给你有限的关照和帮助,大多数情况下只能眼睁睁看你死去——因为他们的体力和物资,也只能勉强保自己,没有能力救你。
当你遇险时,可能没人救你,请对自己负责。
凡是信奉这条的人,通常都会成为时刻准备着的生存主义者。他们知道要靠自己的努力生存下去。
越是那些满口正能量的人,通常是不愿付出任何代价的人,他们只想用他们的正能量骗取你们的帮助,表演他们的正能量表示自己是个良民。总之,他们属于什么好处都要占尽的人。
他们还喜欢用「集体」来绑架你,认为别人应该无条件帮助他。他们也会用「集体」来谴责你,认为你的做法不符合集体主义(比如给西方递刀子)。
面对这种人,你要坚持驴友的「三不借、三不问」原则:
05
1939年,崔琦出生在平顶山。1998年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多年后记者采访他,问他:如果再给你一次选择的机会,你还会不会选择离家求学?
原本微笑着的崔琦,突然哽咽道:“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选择留在家里,宁愿一辈子跟着父母种地当个农民,这样的话父母也许就不会死。”
如果崔琦没有离开家乡,他父母真的不会死吗?未必。更大的可能性是1959年他和父母一起饿死。即便躲过1959,以他的地主家庭出身和海外关系,也很难熬过1967年。所以崔琦觉得自己可以帮父母渡过难关的想法,只是他一厢情愿的美好愿望。
那些日子,在中国有很多人,都像崔琦的父母那样饿死,或死于非命。即便你有侠义仁道之心,你能救得了他们么?
困难时期的人,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同舟共济。而是勾心斗角、彼此残害。
如果困难时期你早就在隐蔽之处隐藏了千斤粮食,你敢救助你的邻居么?一种可能是你被发现,粮食被完全没收。另一种情况是你被「思想进步觉悟高」的邻居告发,因为私藏粮食而获罪。还有一种情况,你的邻居甚至可能偷走你的粮食,你还不敢去告他。
在那样的时代中,你即便有大量粮食,也得饿到很瘦,饿到浮肿,在私藏的粮食里拿一小点活命,才能瞒过别人。若是善良助人,几乎是找死的危险。
助人这种事,是有限度的,你帮不了别人太多,你还得掂量帮助人付出的代价。在某些时候,更有一些陷阱等着你,如果你觉得自己侠义心肠,有责任助人,或许就中计了。
放下助人情结,尊重他人命运。
让该死的死去。
发送给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