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教培能否增加内需?
原创
邓新华
只给少数人看
当下很多专家、宏观经济学者为内需不振而担忧。他们想了很多歪主意,什么发消费券、补贴家电购买、加大财政开支、印钱等等。这些歪主意,对重振内需毫无意义。
首先要在理论上搞清楚内需为何不振。道理其实很简单。
假设一个小村,有一个猎户、一个农户、一个织户,农户种了粮食,换猎户的肉食,换织户的布。那两户也同样通过交换满足需求。
这个村内需的关键是,农户必须种出粮食,才能拿粮食去支付肉、布,这也就是萨伊定律:供给创造需求——农民以粮食的供给创造了对肉、布的需求。需求和需要不同。所谓需求,就是需要且能支付。例如我需要别墅,但我支付不起,我就对别墅没有需求。
假如某一年农户粮食歉收,他还需要肉、布,但他支付不起了,也就没有对肉、布的需求。而猎户没有换到粮食,也弥补不了他的打猎付出,变成亏损了,他也会降低对布的需求。织户也是如此。这个村的三户人家,内需全都下降了。
要想重振这个村的需求,唯一的办法就是农户种出粮食,恢复供给。
以上说的是简单模型。复杂经济道理也是如此。
总之,交易就是双方以自己的供给,去换对方的供给,能供给才能支付。
任何对供给的打击,都是对需求的打击。
所以,回过头看几年前的取消教培,那是一下子取消了几百万人的供给,这也就是对内需的打击。当然,其中一部分人可以转行,但供给效率边际下降,需求必然下降。
这事对内需的打击,短期不明显,因为人们还可以暂时吃吃储蓄。但随着储蓄减少,他们的消费必然越来越减少。而他们的消费减少,也会影响到其他人,就像小村模型里,农户歉收让猎户、织户消费也减少。
除了教培,前些年还有很多打击供给的做法,许多行业的供给都受到影响,从而演变为今天的内需不振。
所以,真的,没事别去打击供给。
目前,要想重振内需,只有一条路:重振供给。
重振供给需要大力放手。人们愿意做啥去赚钱,就让他们做,只要他们不侵犯他人权利即可。他们愿意搞教培,就搞教培。别用什么“反内卷”去阻止他们。互联网大厂愿意进社区卖菜,就让它们卖。不要说它们“无序扩张”。让市场去调节、去增加供给。
除此之外的一切办法都是没用的。在前文所说的小村模型里,你给农户发消费券,能重振小村内需吗?当然不可能。农民没种出粮食来,你发消费券,也不可能增加半两粮食。
当前中国经济最需要的是更多放手,第二需要的是耐心。如果不加大放手,同时看到内需始终起不来,失去耐心,试图用更多干预、刺激来重振消费,那会更加糟糕,对内需的打击会越来越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轻触阅读原文
只给少数人看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知道了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
取消
允许
取消
允许
:
,
。
视频
小程序
赞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分享
留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