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老古。
战争打的就是钱,乌克兰打到现在,战场却不断失利,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乌克兰没有钱吗?
我们对比一下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军费支出吧。
2023年俄罗斯军费开支达1090亿美元,比22年又新增长24%,占全球军费开支的4.5%。
同年,乌克兰的军费支出超过541亿美元。
是不是乌克兰只有俄罗斯军费的一半?当然不是。
因为武器援助是不计入乌克兰军费支出的,自2023年初至5月,交付给乌克兰的武器总价值已经超过300亿美元,至年底交付的武器总价值超过了1000亿美元。
另外,欧洲各国为乌克兰提供的士兵训练等支出,既不计入援助,也不计入乌克兰军费,仅仅计入欧洲各国的自己的军事支出。
光是2023这一年,就训练了3万名士兵。
还有一堆国际组织给乌克兰的各种援助,比如世界银行就一共给了310亿美元。这些都不计入军费支出,因为他主要用于恢复基础设施。
可见,乌克兰实际军费支出其实远远高于俄罗斯。
这是非常正常的,毕竟俄罗斯这个国家虽然大,但他的经济总量只相当于中国的广东省,并且自2014年以来就受到了西方的大量制裁,在战争开启后,制裁就更多了,财力不济那是理所应当的。
但是乌克兰后面可站着一堆富国。
光是美国和欧盟在2024年就批准了高达1100美元的新援助。
这些援助,是不包括欧洲各国自己再给乌克兰的援助,这么多国家支持,乌克兰的军费,其实根本不是问题。
反倒是俄罗斯现在吃不消了,刚刚把国防部长换成搞经济的副总理,其目的就是控制一下经费,吃不消了,费用太庞大了。
问题来了,明明经费远远高于俄罗斯,为什么战场上不能节节胜利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要回到一个慈善问题。
请问,在受到灾难的时候,我们是买矿泉水、面包、被子送到灾区去好,还是送钱过去好呢?
哪一种方式,是更有效率的,更有利于对方解决问题的。
当然是送钱。因为送钱的方式,可以让对方自由选择,让他选择用钱来购买他们最需要的东西。
但是,做慈善的时候,你往往看到大量人就是送东西,就是不送钱。灾区现场,人们经常看得到矿泉水喝一口就扔掉,因为烂大街,太多了,喝不完。
那我们再回到乌克兰援助的问题。
是送乌克兰钱好,还是送他们武器好?
当然是送钱更好。
欧盟各国答应过为乌克兰提供一百万发155的炮弹,但是,却没有完成交付,原因是,欧盟的生产量不够,并且一发炮弹的价格在需求增加的时候,涨至了8600欧元一发。
我们假设,欧美各国就是只送钱,这个钱,就是用来让乌克兰可以满世界购买任何武器,那会发生什么?
结果只有一个,俄罗斯马上就得被打到满地找牙。
你知道世界上最便宜的军工生产在哪里吗?在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与阿富汗的交界处,有几千家武器商店和作坊,只要你有需求,任何普通武器都可以造出来,一把AK,只要一百美元,且质量超群,一点也不次于军工大厂的产品。
一支原产于意大利的半自动霰弹枪售价为1300美元,而同样的一支枪,在这里不到100美元。
这个产业是由阿富汗战争驱动的,塔利班的大量武器的来源就在这儿了。
有人可能会说,枪在战场上发挥不了什么作用。
你看看,无人机,俄乌两国从哪买的?是大疆。乌克兰军队前期对俄罗斯军队进行的大量杀伤,就是因为大量采购了这种无人机,拿回去改装一下,就成为了杀人的利器。
相对于八千欧元一发的炮弹,几千块的无人机杀人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后来俄罗斯也大量采购,双方打起了无人机战。
一架价值仅500美元的FPV无人机,配备了RPG7破甲弹,便成功击中了豹2A6重型坦克的顶部装甲,让他失去战斗力。
俄乌两国都建起了庞大的无人机工厂,但是,这些无人机的零部件,不管是乌还是俄,都来源于中国深圳。
欧美政府如果真的要帮助乌克兰打赢这场战争,只需要做一个动作。那就是将这些援助的巨额军费,直接在全球进行武器招标,任何企业都可以参与生产,参与供给,不限国家,不限企业。既然目的是帮助乌克兰政府打赢战争,那么手段就必须是围绕着如何让乌克兰以现有的经费建立更强大的军事力量。只有全球化、不限企业的招标方式,能让这几千亿美元获得最大量的武器。而欧美国家将这些武器限定于本国军工企业生产,并且还是高价生产,无疑,这是让这一笔钱的效率大打折扣。
因此,虽然乌克兰得到的援助金额高,军费远超俄罗斯,但是其实质上拿到的武器,则远远不够。据彭博社报道,乌克兰国防部部长乌梅罗夫在给欧洲盟友的信中表示,乌克兰军队的炮弹严重不足,每天的发射量仅为2000发,这一数字相较于俄罗斯武装部队的发射量显得捉襟见肘,甚至不足后者的三分之一。如果按这种采购模式,那么,欧美对乌克兰的援助翻倍,也不一定拼得过俄罗斯的武力值。
但欧美国家可以一年援助再翻倍吗?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有哪个欧美国家的财政是有盈余的,不都在借债支出吗?美国联邦财政收入中,近三分之一用于支付美债利息,年年赤字,再翻个倍,有可能吗?
有利于本国的军工企业,因为这些军工企业垄断了本国政府对于乌克兰的援助订单。
战争真的是由那些极少数的高科技武器决定的吗?当然不是。
可以说,乌克兰缺的武器,全世界一大把国家可以生产。
又不是需要带精确制导的炮弹,这玩意,放开全球招标,估计500欧元都不要。哪里会让乌克兰缺炮弹呢?
你在全球市场吼一噪子,说我要200万发炮弹,500欧元一枚,10亿欧元的订单,你信不信,阿三用手都给你挫出来。因为这种炮弹平时在国际军火市场卖也就一千美元,一下有一个200万发的订单,降一半价太正常了。军工产品之所以贵,原因主要是不能批量生产,另外总是被一国内的某些企业所垄断,甚至是国有生产模式,国际贸易还往往受到政治影响,不能完全自由交易。放开军品的自由交易就好了,你要是怕乌克兰官员给贪污了,那么各国在全球市场上招标就行了,为什么要去采购8600欧元一枚的炮弹?还供给不足,导致乌克兰前线越来越被动?
说白一点,各国军工企业在其中是有猫腻的,也就是他们不肯放弃这巨额的利润,甚至,这种国际军援的目的,喂饱这些企业才是首要的,其次才是援助乌克兰。否则,你怎么解释,欧洲各国明明知道乌克兰极缺炮弹,就是不在全球采购,就是要在本国生产?大部分俄罗斯的军工企业,都是国企。国企的效率能高到哪儿去呢?俄罗斯的军工衰败,早就很多年了,不仅效率低,还质量低。此次俄乌战争,让很多俄罗斯传为神话的武器,全部破产了。俄罗斯的国有军队,效率也极低。光是在海上,大型舰只就被歼灭了好几艘。如果说,放开双方的争议站队不说,就以如何打赢战争来说,那么,什么样的方式才是更有效的方式?如果认为自由经济是经济活动的更优形式,那么战争创造出来的新需求,也应该由自由市场来解决。俄罗斯试图在本土生产养活民众、建立强大的军工体系,甚至装备军队所需要的一切,不再依赖外国。现代战争所需要的很多原材料,俄罗斯本土并不存在。哪怕在苏联期间,苏联的军工体系的建立,其实大量源于其对欧美的贸易。如果挖掘历史的真相,你就会明白,美国大萧条时期,美国工厂大量输出给苏联工业设备、流水线,才是苏联军事工业的基础。在战争中,重要的不仅是手上有武器和其他军备物资,而且必须有足够的数量和最佳的质量。如果一个国家只能在更为不利的生产条件下,也就是以更高的成本,进行生产,那么士兵进入战场时的装备、设备和武器必定劣于对手。当然,士兵优秀的个人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军备物资质量上的不足。但是我们在世界大战中一再认识到,超过一定限度后,所有的勇敢与牺牲都无济于事。
战争经济是发动战争的经济前提。所有战争的发动都取决于当时达到的劳动分工状况。美国赢于二战的原因就是,美国当时的工业生产的分工细化程度非常高,市场化程度非常高。固然,战争推动了军火行业的发展。完全将战争归结于相关行业利益相关方的阴谋诡计也并不客观,我们必须承认,在战前,对于战争最热情的支持者,并不是工商业者,而是那些知识分子。但由于利益集团的存在,及利益集团对于政治的影响,军工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从国家税收获取巨额利润的动机和行动都非常明显。他们或许不是战争的最早推动者,但却是在战争时垄断生产的获益者。他们的政治影响,干预了用自由经济的方法来解决武器供应最佳途径。乌克兰还犯下了大错,那就是用征兵的方式来参与战争。俄罗斯的军队中,有大量的兵员来源于雇佣军,他们支付的薪酬就是一万至两万人民币左右。瓦格纳军队中,甚至还有大量的中国人、印度人,主力是边远地区的农民。在瓦格纳军团投入战斗后,他们的效率明显高于对面采取征兵制的乌克兰人。有一个问题,米塞斯也犯了错,就是他认为,即使开出顶尖薪酬,都只有少数人应征入伍。我认为,这是不对的。米塞斯说,人们之所以取消奴隶制,是因为奴隶制的生产效率低于自由雇佣制。同理,征兵制就是奴隶制,那么花钱请全球各国的退伍兵作战,显然是优于奴隶制的效率的。不仅符合分工原理,符合专业的事专家来干的常识,还避免了在普京来之前,就剥夺乌克兰人的自由。在征兵制面前,人的所有自由全部失去了,这时,再说为了自由而战,这已经讲不通了。
欧美国家显然比俄罗斯更有钱,俄罗斯开出一万多一个月就能招募数十万人,那么,欧美国家在全球招募呢?开出4万一个月的价格,四倍于俄罗斯雇佣军的价格,能否召募到更多的士兵?显而易见,大量的发展中国家的民众月入不到一千人民币,你开出这个价格,在全球招募百万由退伍军人组成的军队也没有问题。大量的乌克兰士兵训练一两个月就送上战场了,他们的效率比得过雇佣军吗?一百万军队,一个月的开支,以4万计,也就是400亿人民币,也即50亿欧元,光是欧盟,现在就答应给乌克兰500亿欧元的援助,怎么不可以花钱请人呢?非得用现代奴隶制,用征兵的方式,用强迫他人当兵的方式来战争吗?以乌克兰的工资水平,4万月薪也是乌克兰普通人40倍的月薪了。一些乌克兰人既拿到高额补偿,又为国而战,难道他们不愿意吗?难道用少数人用命去保卫另一群人却得不到经济补偿,是一个合理的事吗?在古代民团自治防御组织中,富商和地主们出钱,雇佣当地的贫民参与训练,抵抗盗贼,并用金钱和死亡高额补偿激励他们而战。在战时,搞征兵制,有利于谁?更有利于那些财产更多的人以及权贵,因为他们支出的防御费用更低,甚至可以不出钱,就让更贫穷的人在低工资的情况下去死来保卫他们的财产和权贵们的地位。乌克兰和俄罗斯都出现过这个情况,在征兵制下,给征兵官一点钱,就可以逃避兵役,而没有钱的普通人,则成为不用给钱的战争奴隶。
人们总指望,一些人为了正义去参战,不愿意出钱出高薪让人去参战,这既不正义,也无效率。如果战时的军队是一个国家军事人员的劳动力市场问题的话,那么,基于自愿的自由交易,一定比强迫参军效率要高。
中国古代将领们的家兵,他们的战斗力往往数倍于政府低工资控制的政府军。而家兵就是将领们的雇佣军。
任何时候,实施自由市场,实施自愿合作,都是更能达成目的的一种手段,而任何时候,实施战时计划经济,实施强制兵役,都是让军队效率低下,战斗力下降的错误手段。
征兵制,不仅是国家主义,集体主义下的错误侵犯权利的思想,还是战争失败的原因之一。
人们只不过看到在二战时,包括美国在内,都实施了战时计划经济,都实施了征兵制,认为这就是战争打赢的正确手段。
但他们没有想过,如果二战时,采取自由雇佣制,采取自由市场模式生产武器,那么,盟军的战斗力会更加强大。
二战时美国的军工生产能力,就是源于战前的自由市场经济。归根结底,还是计划经济的迷思在影响人们。人们认为,到了重大危机前面,自由市场就是失灵的,就是不可靠的,就必须依赖计划经济体制,才能达成目的。但经济学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他有力地论证了,不管在任何时候,不管是任何目的,市场经济永远是更容易达成目标的最佳手段。如果计划经济就是危难时刻的最佳 解决方案,那么,社会每一天都在面临各种各样的危难。
所有在战时采取计划经济的手段,强行征收企业,征收人员,让国家命令生产,代替自由市场的方式,最终呈现出来的的特征都是,为了达成目的,不惜一切代价。这种模式下,不仅每一个人都被迫成为了代价,并且,还是最差的达成目的的手段,乌克兰拿到这么多援助,依然处于战争困境,原因就在于此。
无数在战时支持征兵制的人,不仅忽视了权利,忽视了人最重要的自由就是生命应该掌握在自己手里,还在于他们骨子里对计划经济的认同。哪怕他们平时天天反对计划经济,但依然认为,计划经济,强制生产,奴隶制生产,在重大时刻就优于市场经济。
类似的事件,其实你才刚刚经历过,仅仅过去了一年,你就把他给忘记了。已更新书籍:米塞斯《奥派六课》,米塞斯《民族、国家与经济》,正在更新米塞斯《自由与繁荣的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