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老古。
注册资金1000万人民币的杭州马家厨房引发了业内的热议与争议,皆因投资人是马云,而且被司马南造谣成为进军预制菜。
民粹舆论又一次被挑动。
“能不能学马斯克搞星舰,别盯着老百姓买菜买消费品的这些民生”之类的声音又开始了。
马斯克搞星舰,让无数中国人很激动,认为这是伟大的创举,这是伟大的企业,但我恰恰认为,这是我最看不起马斯克的地方。
马斯克干这种业务,一点也不值得我尊敬。
SpaceX主要营收来源于美国政府,这家公司可以定义为美国政府的国防承包商。
创业初期,SpaceX连续3次发射失败,陷入破产危机,然而2005年末NASA开展的“商业轨道运输服务计划”(COTS)为其带来了转机。
SpaceX 利用猎鹰9号火箭和“龙”飞船的组合方案获得了 NASA 的青睐,获得了COTS项目的接近4亿美元的资金,用于货运“龙”飞船的研发制造。
2006-2018年,SpaceX从美国政府得到的项目订单高达80亿美元,是当时公司营收的主要来源,包括系统研制和服务采购。
SpaceX在火箭、飞船、卫星等各方面都得到了NASA的技术支持,且技术成果属于公司产权,这对SpaceX快速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SpaceX的三个主要航天发射工位均租借于美国政府,相比自建发射台,租赁方式更加经济,而且能够利用空军和NASA提供的各位支持服务,这对于早期的SpaceX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
截至2021年6月,政府订单收入为151.7亿美元,远超商业市场收入,为政府客户(NASA、美国空军等)提供发射服务是公司最为稳定的资金来源。
2023年9月28日,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旗下SpaceX已经拿下了美国太空部队的第一份合同,根据该公司的新“星盾”(Starshield)计划为军方提供定制卫星通信。这份合同进一步扩大了马斯克作为国防承包商的角色。
美国太空部队此前新推出了“扩散型近地轨道”(PLEO)合同计划,利用地球上空100英里至1000英里(约合160公里至1600公里)的轨道卫星提供通信服务。
这个计划命名为“星盾”服务。
美国空军发言人安·斯特凡内克(Ann Stefanek)表示,军方在今年9月1日授予了SpaceX“星盾”为期一年的合同。该合同的价值最高为7000万美元(约合5.1亿元人民币),“通过星链星座、用户终端、辅助设备、网络管理和其他相关服务为星盾提供端到端服务”。
“星盾”隶属于SpaceX的特殊项目部门,该部门的副总裁是退役空军上将、前美国北方司令部司令特伦斯·奥肖内西(Terrence O’Shaughnessy)。
根据美国政府道德规范备案文件,他在2000年10月加入SpaceX,当时他刚从空军退役不久。
此前,SpaceX已经在与联合发射联盟争夺发射美国国家安全有效载荷方面的业务,并在今年6月份与五角大楼签订了一份向乌克兰军方提供星链卫星通信的合同,合同金额未透露。
此外,SpaceX本月还将使用“猎鹰9号”为五角大楼太空发展局发射13颗卫星。
星舰庞大的发射能力要求,也源于美国政府计划实际新一轮的载人探月计划。
也就是说,SpaceX的收入中,很大一部分比例来源于美国政府的税款。他还为其他国家政府的卫星发射提供服务,也不过是他国的税收罢了。
一个以政府为主要客户的企业,值得骄傲吗?一个聘请退休政府官员天天搞政府订单的企业,是企业家们应该学习的对象吗?
如果马云也搞这种业务,天天努力争取政府的订单,聘请一堆政府退休高官,到处搞官商勾结,这是你希望看到的马云吗?
美国政府搞探月,这算什么好玩意。政府支出,不存在经济计算,也没有利润考核,就是纯支出,满足的是政府中某些人的大国竞争梦罢了。
在美苏冷战后期 ,美国民间就开始反对政府花这种巨额的税款搞这种毫无意义的太空竞争了,这种竞争能给普通人带来什么好处呢?土星五号巨型火箭才停止发展。
上月球的自豪感,不过是一种国民爱国心理的彰显罢了,因为消费者感受不到代价,所以会在登月直播时激动不已。
假设现在让一个美国人,自己掏腰包几千美元,要看一次探月,让自己的爱国情怀得到一次抒发,我相信没有几个人愿意掏这笔钱,太贵了。
阿波罗登月计划一共执行了11年,从1961年开始到1972年结束,总花费为255亿美元。这个255亿可不是今天的255亿。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1美元的实际价值已经贬值了超过57倍。按美元贬值率计算的话,阿波罗计划花费的255亿美元就相当于今天的14535亿美元,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
相当于每一个美国人,为这种国家太空计划花费了4000多美元。
美国人积累的巨额资本和财富,就在这种太空竞争中被无谓的消耗掉了。
只不过绝大多数普通人,搞不清自己生活与税款支出的关系,他们认为这种“壮举”对自己不存在成本,没有开销,是美国政府花的钱。
但美国政府生产过一针一线吗?哪来的钱呢?不还是民脂民膏吗?
政府花这么多钱搞这些玩意,不过是美国政客为了彰显自己的政绩,花老百姓的血汗钱,玩的一种太空游戏。
马云们,不要屈服于这种舆论压力。
中国企业家最应该干的事,就是民生行业,能不碰政府采购,就尽可能不碰,能不搞官商勾结赚税款的钱,就尽可能不要搞。
什么才是指引企业家业务方向的要素?市场中哪一个行业利润高前景大,就做哪一个。
而政府税款采购不属于市场范畴,他不是合格的市场主体。
在市场中,消费者会用投票(钞票)进行选择,市场会用价格来指引企业家的投资。
当市场某一产品价格过高时,企业家创新提升效率,把价格打下来,把规模做起来,从而实现更多的利润,这就是代表了消费者的需求。只有满足了更多的消费者需求,消费者才会心甘情愿地用钱在你这里消费,利润就反应了满足消费者程度的高低。
马云让无数中国人的年购物支出起码节省几千元,让无数中国人生活更加方便,还把银行的各种服务费打下来了,居功至伟。
马斯克带来了什么?
这种科技创新,是政府需求下产生的,这是真正的创新么?不!真正的创新是围绕着消费者的需求来的,而不是政府的需求。
如果这是创新,那红码管理也是创新。
无非是有些人认为搞这种太空火箭能让国家自豪感增强罢了,这不是真实的消费需求,如果你让每一个中国人,为了和美国竞争新一轮的载人探月,一个人花一万,他们会接受么?他们一毛钱也不会出的。
只有市场上消费者的自愿选择购买,才是消费者们真实需要的。
这种民粹舆论不代表消费者,甚至也不是民粹们自己的想法,他们依然会忠实地在电商平台上买更便宜的产品,他们会用钞票投票表达自己的意愿。
拼多多杀到美国去,美国无数消费者马上为之着迷,因为省钱了。这才是美国消费者真实的需求,搞个火箭去月球和火星,根本不是他们的需求,因为他们如果自己用钱投票,一毛钱都不会花。
马云们要真要去搞火箭,去吃税款的钱,去成为政府业务承包商,我告诉你,马云的一世英名就得毁于一旦。
如果阿里巴巴的收入中大部分是来源于政府,这家企业值得你尊敬么?
少一个马云,是少了一个在市场上服务消费者的企业家,多一个马斯克,是多了一个天天努力搞税款并呼吁政府多增税的裙带企业家。
你要哪一个?
一个坚持在市场上服务消费者的企业家,长期来说他的市场美誉度,一定会远远高于天天搞税款钱的企业家。
还是那句话,总有一天,人们会认知到,SpaceX这样的企业,给阿里巴巴提鞋都不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