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皆疯我独醒」?通常只属于少数人的酷
原创
切茄且郄
切茄且郄
《浪潮》剧照
早年看电影《浪潮》,我写下过这样一句评论,「平时再怎么聪明正常的头脑,一旦结成群体,立刻变得无知又盲从」。最近看了勒庞那本著名的《乌合之众》,发现自己当时的观点跟作者居然一模一样。
不得不说勒庞的观察毒辣而准确,刨去书中的种族主义毒药以及对女性的偏见,他的整个论述是非常值得参考的。
《乌合之众》最重要的观点之一就是,「单个的人可以是理性的,但是由个人组成的群体和理性无关。群体不讲逻辑,只受情绪支配。影响群体百试不爽的方法就是,断言、重复和传染」。
需要警惕的是,勒庞的论述不能当作科学理论来看待。但是
从经验上看,这种判断几乎总是对的。
即使我心目中最为理性的人群,经济学爱好者们,包括我,当这些人结成一个群体,也很难摆脱这种怪现象。
原因可能深藏于人性,人们害怕孤独,渴望被认同。群体成员拥有一致的观点和行为,正好能够产生大规模的互相认同。
有没有办法摆脱这种怪圈?
对群体来说,我不知道;
对个人来说,我认为有
。
勒庞说,独处的人更容易表现得理性,我也这样认为。当你一个人阅读,一个人写作,当你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整个人专注于某件事,就更有可能处在一个思维清晰的状态。
阅读需要集中注意力,写文章更需要,做这些事情可以充分调动大脑的逻辑功能。如此反复训练,人的神经就会变得「粗壮」,更耐干扰,更容易有主见。
所以条件允许的话,我认为再喜欢热闹的人都要给自己一些独处的时间。再进一步,看看书;再进一步,写一写,用文字把心中所想表达出来。
试图用文字表达的时候才会发现,
文字和口语的要求是有些区别的。好的文字要口语化,读起来通顺不拗口;好的文字还要比零碎的口语更有逻辑,要有头有尾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此在写字的时候
自然就会注意逻辑连贯、语句通顺的问题。
语言会影响思维,当这种流畅、有逻辑的文字表达成为习惯,你会发现自己说话也会变得有逻辑,跟着思维也会变得有逻辑。所以写作是很好的训练,不管有没有这种爱好或习惯,都可以写起来。提笔就写,也不用怕写不好,只要一直写,肯定是越写越好的。
假设有一群爱好读书写字的人,这些经过训练的人形成一个群体,还是会像勒庞所说的那样无知又盲从吗?我不敢下结论,但是有看法,看法当然还是不乐观。对于群体来说,在和懒于思考的天性作斗争的过程中,理性可以说是屡战屡败。
因此以上关于读书、写作、思考的建议只针对个人。我希望自己的文字有更多人看到,也希望这些文章至少暂时能给手机前的读者创设一个安静思考的环境。
哪怕并不同意我的观点,
只要沉浸在其中有所思考,这篇文字就是有价值的。
人们需要娱乐,人们也需要载有思想的文字;人们需要抱团取暖,人们也需要独自在自己的思维空间探索遨游。这是两种不同的乐趣。
娱乐的功效是一时痛快,思想的影响却缓慢而深刻。拥有好的思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我还是相信,只要自己愿意,任何心智健全的人都有能力掌控自己的大脑。
勒庞说,「试图用逻辑和理智说服群体是不可能的」,但是群体毕竟是个集体概念。群体的基本单位是个人,群体中也必定存在保持清醒的个人。虽然数量一定很少,但为什么不能是我?或者你?
相关:
语言的品质
最近:
听说版号限发能够倒逼游戏「精品化」?
「切」掉坏观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轻触阅读原文
切茄且郄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知道了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
取消
允许
取消
允许
×
分析
:
,
。
视频
小程序
赞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分享
留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