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的一个朋友安娜发了一篇《以前没钱做手术,现在有钱没支架》,毫不意外,被咔嚓了。
然后我的另一个朋友华仔,他不信这个邪,删减之后又发了一遍,毫不意外,又被咔嚓了。
还没来得及看的读者,想知道他们到底说了什么不可描述的内容,可以去看我昨天转载的。
不知道还能活多久?
仅供批判之用,阅后即焚!
安娜的大号还在关小黑屋,她的小号改名为娜说2,大家可以先去关注!
然后,我前天发的香港那篇也被咔嚓了。
我已经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决定以后只骂美国政客。
防失联,请大家关注我的小号,一亩瓜田!
01 支架告急!
去年11月,我国首次开展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冠脉支架‘幸运’地成为集采第一站。
经过集采,国产、进口支架共10种产品中选,均价从1.3万元左右下降至700元左右,国产支架平均降价92%,进口的降幅达95%。
其中,药物涂层支架系统(雷帕霉素)由原来的1.49万元下调至469元,是集采产品中价格最低的产品。
价格最高的冠状动脉钴铬合金可降解涂层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系统,也仅有798元。
满心以为700元可以植入一枚原本超万元支架,广大患者喜大普奔。
然后现实很骨感,一盆冷水浇下来:全国各地支架告急。
支架的型号不全,没法给病人做手术,只能等过段时间有支架了再放。
几个月来一直面对的局面是,心脏支架的型号用完了,反复给配送企业打电话,最后得到的结果还是‘没货,补不了,再等等。
北京集采之前,心脏支架的各种规格都非常全,想用哪个品牌,一系列型号的产品都有。但集采后,经常出现支架型号不全的情况,进口品牌支架尤为突出。
要么是漫长的等待,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排到!
要么是病危告急,迫不得已使用质量不尽如意的支架,增加手术风险,甚至影响生存期。
衣食住行,咬一咬牙,还可以省。
但是命只有一条,这个省不起啊?!
对一样商品和服务的价格限定最高价,在经济学上后果是显而易见的。
那就是短缺和等待。
欧美的“免费医疗”是这样,房租管制是这样,支架当然也毫不例外。
首先,本来可做可不做的病人,因支架价格便宜而心动,觉得不做手术亏了,都跑到医院躺倒了。
很多以前选择价格低廉的不锈钢支架的病人,现在转而选用强制限价后变成700元的高级合金支架,这使集采中标的合金支架使用量大增。
优质的700元,次等的500元,这200差价,对于一颗心脏来说,值得付出。
其次,厂家没有利润的激励,减少生产,进一步造成短缺。
赚不到钱,不开工总可以吧。总不能把刀子放我脖子上逼我开工吧?
第三,心脏支架的质量得不到保障。
以前一万多的,降价到几百......
医生敢给你做手术,就问你敢不敢用?!
紧跟着短缺的,那当然是等待。
英国的免费医疗,可以把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成绝症。
瑞典的房租管制,使得人们需要等十年才能谋得一套出租公寓。
支架要等多久,我不知道。
02 不光支架缺货,医生也没动力做手术了
这一切的源头要从医生的收入说起。
以前有个段子,说是一个工程师给一台机器检修。
工程师找到问题,画了一条线,收了10000美金。
凭什么画一条线要收这么多呢?
工程师幽默的回答:画一条线1美元,知道在哪里画线,9999美元。
能够开展精密手术的外科医生,本身就是稀缺的人才。
虽然他们的收入相对普通人来说是不低的,但是仍然低于市场的价格。
所以,大城市的医疗资源才会那么吃香,所以一个专家号可以炒到几千、几万元。
由于医生的正常手术费远远不能抵偿他们的市场收入,那么就出现了以药养医的现象。
一万多块的支架,经过各种环节之后,可能会有500块的辛苦费落在医生手上。
上面这句话我完全是瞎说的啊,建议自动忽略。
把支架的利润挤一挤,也许能挤出个几千来。
但是砍到几百的话,那是把厂家、供应商、物流、医生等等所有相关产业链全部砍出血来了。
哪怕强行命令供应商生产,那么医院进货的动力,和医生做手术的动力就会大大减少。
有医生接受采访:国家集采的冠脉支架落地上海后的第一个月,因为医院控制总成本,我的收入减少了30%。
他更多的是委屈,作为大型公立三甲医院的心内科医生,必须24小时随叫随到,有时候半夜还在做心梗手术,但收入却降低了。
那么,你问我医生手术费为什么不能提高?
我怎么会知道?
如果医生的手术费都提高了,那么穷人怎么办?
医生不都是白衣天使吗?他们怎么能为了钱做事情?
03 国家都是英明的
如果你菜场上,随便找个大妈,让她预测一下支架采集的后果。
我相信大妈会毫不迟疑告诉你准则答案。
大妈自己也有感触,只要超市某某物品打特价,或者免费发米发鸡蛋,那人们就会排队,人山人海。
当然,这是商家自愿的营销手段和让利行为。
所以,难道监管部门的大老爷们,他们会比我们吃瓜的群众笨吗?
他们会想不到吗?你在怀疑他们的英明吗?
我觉得是不会的。
下面都是我猜测的,乱说的。
这也许跟医保压力有关。
医保社保都是一个很神奇的存在。
它不像真正的商业保险,以盈利为目的。
商业保险,保险公司通过一系列的概率计算,获取盈利。
能赚到钱就能良性运营,赚到钱就被市场淘汰。
而医保可能是用了现在年轻人的钱,支付看病的老年人的费用。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未来的医保压力会越来越大。
它也不像商业保险,双方可以自由的退出。
客户通过缴纳保费,确保发生大病时能够看得起病,给家庭降低风险。
但是保费太贵,可以退保,可以不续保,可以换保险公司。
而保险公司经过审核之后,觉得客户得大病的几率过大,不划算,也可以拒绝售卖保险。
而医保、社保,这两者都是不可以随便退出的。
我们在发工资的时候,企业和个人缴纳的医保、社保是自动划扣的。
如果蓄意不交的话,是属于违法行为。
另一方面,国家也不可以单方面退出医保、社保。
如果你退了,那么以前缴纳了医保、社保的老百姓这么办?!
这是对他们赤果果的违约。
但是你不退,那么医保、社保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这个窟窿怎么填?
除了增加现在年轻人医保、社保的缴费外,那么只剩下降低成本这一条路了。
所以情况就是这个情况。
国家都是英明的!我双手赞成!
为了所有人都得到医疗保障,你们忍一忍吧。
多年以后,小红躺着病床上,苦苦支撑等着支架。
不知道他会不会想起那么下午。
那个下午,人们欢呼雀跃,国家宣布支架统一采集,价格砍成白菜价!
观念的市场上,你不去占领,那么就被白左圣母占领。
点赞、再看、转发,即是你的态度。人人都可在边际上改变这个世界!
本号头条、次条邀请认可自由市场理念公众号运营者,互推。
头条阅读量2000-3000,次条阅读量500-1500。
请在留言区和我联系,也可联系我的助理!长期有效!
重磅推荐:“后浪”不论年龄,观念才是后浪。资深经济学独立学者漫天霾,有理论、有情绪、有态度、有情怀,用通俗的方式阐释经济理论,用犀利的语言点评时事政治,让你透过现象看本质,带给你思维升级和观念更新的饕餮盛宴,携手共创一个更加自由和美好的未来。
关注作者:昨夜长风123!来自武汉的神秘美女,妙趣横生,用最通俗、最跳脱语言,揭示本质,洞悉真相。
课程内容:《经济学入门50讲》视频精读
主讲人:作者张是之
课程形式:视频(PPT+字幕)
课程难度:入门级,经济学科普级
适合人群:对经济学感兴趣,虽然是《经济学入门 50 讲》,但自己看书还是有一定难度朋友。或者部分内容没有理解,想进一步深入学习的朋友。
完成情况:目前已完成录制 10 讲内容,后续陆续更新。
更新频率:计划两个月内完成所有 30 讲内容的视频讲解。(书上后 20 讲内容相对简单易懂,完全理解前面 30 讲,后面 20 讲完全没有问题)
课程售价:最终价格 99 元;
目前价格 49 元,后面随着视频更新完成度的提高,价格随着提高,直至 99 元。
超级会员还可以在这个价格基础上享受八折优惠价。
发送给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