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不惑的尘土想飞扬 ,作者王智博
出生东北,创业上海。 回顾自己毕业后的职场、创业经历,通过对人类社会演变的过程、复杂社会运作基本逻辑的思考,梳理了一个政府/企业/家庭/人的相同生存逻辑,希望对就业行业/企业/职位一般选择原则和个人职业发展提供点建议和参考。
我们正在从信息化时代向数字化时代高速前进,新的数字化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更便捷;信息量更大,更加丰富,更多样化;信息处理能力更强,更智能化,加高效。
数字化时代对商业和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尤其是以ChatGPT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表现出来的能力,让我们对未来即憧憬又担忧。
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只要能够抓住数字化时代的机遇,积极应对数字化时代的挑战,就能够在数字化时代中获得更多的成功和发展。
本文的结构如下:
1、所有人类活动的目的:更高效地满足人的需求。
2、满足人类需求的两大环节:生产制造和销售贸易。
3、数字化的本质和趋势:信息的存储和传播成本趋零
4、数字化对销售贸易的重造:批发->零售
5、短视频平台的本质和价值:线上游乐场
6、你的第一份无风险被动收入:从短视频直播开始
7、不管你年薪多少都要立即开启短视频直播
8、抖音和TikTok上几个典型的播主供你参考
9、总结
前四章内容从本质和原理讲起稍显枯燥。你也可以从第五章开始看干货。
本文总计10954字,阅读大约需要30分钟。
1)我们生活的地球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从无到有的,现代科学认为宇宙从138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开始的;老子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科学家们推测宇宙中的星系数量超过2万亿个以上,按照平均每个星系包含1000亿颗恒星,那么总星系内就有2000万亿亿颗。
在人类眼里堪称巨无霸的银河系,在宇宙中连尘埃都算不上。
地球诞生于约45.4亿年前,来自于小行星、彗星的冰或水蒸气液化后,在距今42亿年前开始形成海洋。
由于地球外地核产生了地磁场,阻止了地球大气层被太阳风吹散,在距今35亿年前逐渐形成了地球的大气层。
陆地是由于地球的火山喷发后的熔融外层冷却形成的,也称为地壳。
从宇宙和地球开始讲起,是想说和漫长的地球年龄相比,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遇事宽心。
若把地球诞生至今的这段日子当成一年,人生的100年只相当于大约0.7秒。
2)人类的诞生
37亿年前,地球出现生命;
20亿年前,菌类和原核细胞出现。
10亿年前,出现真核生物,其运动能力大大加快,生存竞争的压力从而增大,这导致了生物演化速度的进一步增快,从而产生了性和多细胞生物。
4亿年左右,鱼类脊椎动物的出现,随着地球环境和海洋的改变,鱼类逐渐登上陆地,发展成为陆生的脊椎动物。
2亿年前至中生代7000万年前,恐龙统治地球。
600万年前,人类起源。
人类和文明的出现是一个偶然和随机事件的几十亿漫长演化过程。
3)人类的活动的目的
在漫长的原始人类的生活中,活着是第一需求和唯一需求。
在大约1.2万年前,逐渐驯化了牛羊和小麦之后,人类才开始定居生活。
人类所有活动的目的就是更好地满足人类自身的需求。
所谓更好:标准只有一个,即是效率。
因为分工合作,使物质生产的效率提升,原始人类的生活物资出现了剩余之后才出现了私有制,出现了社会阶级。
效率受限于科学技术水平。
天文历法、二十四节气,也无非是为提高农作物产量而归纳出来的经验总结。
当科技水平提升到有足够的生产剩余的时候,才能支撑更多的食利阶层的不劳而获。
4)人的需求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被广泛引用,从最底层的生理(食物和衣服),安全(工作保障),社交需要(友谊),到最高层的尊重和自我实现。
我们用“衣食住行”来描述人的需求,还有一个不方便讲的“性”,现在又多了一个“玩”。
以前“玩”是食利阶层-有钱有闲的阶层才能享有的活动。
随着现代社会生产效率的提升,使得更多人从生产环节休息下来了,才产生了更多的“玩”的需求。
不管是全国/全世界,所有人的所有活动,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满足这14亿/80亿人口的衣食住行和玩。
虽然有很多食物被猫狗吃了,也是因为有人要养猫狗才会有这个猫粮狗粮的需求。
看到这你或许可以明白为啥国家1998年应对危机要推动以房地产为支柱产业,只有这个大额消费才能快速拉动经济增长!
5)生产制造效率发动机
简易地讲可以把所有人类的活动划分为生产制造环节和销售贸易环节。
在生产效率底下的年代,产出差不多都本地消化了,自然销售贸易就很少。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展,人类的生产能力第一次坐上了火箭。
我们从下面几张图看个大概:
人类社会从非洲发际到公元前1万年人口总数约为400万,到公元元年约为2.3亿。
世界人口在公元元年约为2.3亿,到1700年约为5.9亿。
世界人口总数在1700年约为5.9亿,,到1925年约为20亿,到1950年约为25亿,到2022年约为80亿。
自20世纪中叶(1950年),全球殖民地纷纷独立,自此全球再无大规模战争,随着全球贸易分工逐渐发展,人口数量大幅增加。
再来看一下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GDP)的曲线:
公元前的就不估计了,从公元元年一直到1700年,社会生产力水平一直都是缓慢地发展。
自1825年之后,全世界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到20世纪中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全球殖民地纷纷独立,自此全球再无大规模战争,接着全球贸易分工逐渐发展,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升。
如果只选一个原因,全球人口和生产力大幅提高无疑是全球贸易发展促使各地区间分工合作,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的效率的结果。
从人均寿命上来看,能生活在这个时代,也应该说是一种幸运。
从有数据记载开始,世界人口平均寿命到1875年之前都还在30岁以下。
从生产环节上来说,工业革命无疑是最大贡献者;
从销售贸易上来看,全球贸易下的分工合作,和工业革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6)看得见的销售贸易:物流
不管是原材料的销售贸易,还是半成品/成品的销售贸易,都必须解决的两个问题,即为物的流动的信息的流动。
物的流动:
水运成本仅为公路运输成本的1/5,铁路运输成本的1/2。
另外考虑三者运输方式的单位排放量比为1:1.2:4.8,形成同样的运输能力的基建投资比例约为1:3:7。
这就是为啥秦始皇只有在修建了灵渠之后,才能去攻打南越,要不然粮草都运输不到位,还怎么打仗啊。
这就是为啥2020年全球贸易量130亿吨中,海运贸易占比达89%。
这也是为啥同样是东三省,黑龙江和吉林的发展没有辽宁(有出海港)快。
总体来说,物的流动效率提升有限,即使有再大的轮船,有再快的高铁,有再省电的汽车,物流的运输提升效率并不夸张。
7)看不见的销售贸易:信息流
信息的流动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上,尤其是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的出现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信息从有人的那一天开始,就只是存储在人脑中,信息流动只靠口耳相传。
一直到了公元前14-11世纪,甲骨文的出现,信息才被记录到人脑之外。
公元105年东汉和帝元兴元年蔡伦造纸成功,使得信息的存储成本降低,效率极大地提升。
到1951年-1971年,人们开始使用0和1的编码存储信息,再到后来的磁盘,信息的存储成本已逐渐趋于零。
不仅存储成本,复制成本也为零,检索效率更是提升千万倍。
对比一下:
乾隆年间编撰的《四库全书》共收录3462种图书,共计79338卷,36000余册,约八亿字。4000人历时10年总共抄写了7部(7份)。
而用现在的0和1数字存储,这份四库全书也就1.5GB而已。
说完信息的存储再说信息的传输。
从周朝的邮政一直到1860年电话的发明,人类在信息传递效率上几乎没有提升;到1969年互联网的诞生,再到2013年5G网络的部署,再到宽带千兆到家,从速度和带宽上来看,信息的流动效率提升了何止亿倍。
还是上面的四库全书为例,按照现在5G的下载速度,全书从中国拷贝到美国也就几十秒的事。
信息流的传递原则也是物流类似:效率优先。
即信息通达的收益/信息通达的成本,越大越好。
可以从信息传递的发出和接收人数上来做个简单的分类:
1对1传递消息:典型的包括人传人,书信,电报和电话。
在没有电话的时候,重要的事就发电报,不重要的事就写信。
1对多单向:典型的如广播和电视。广播实现了语音的传递,这样就可以讲述给别人听;电视除了语音还实现了画面的传递,这样就可以展示给别人看。
这一阶段实现了信息流的规模传播效应;但是因为信息流传递是单方向的,无反馈,无交互;另外想成为信息的发出端,成本巨大。
由于广播台和电视台由于垄断了信息发出端,因而很有竞争优势,歌星和影星因为能占用这些信息发出端,也身价倍增。
多对多双向:典型的如电脑网络,手机互联网。
当信息的速度收益远远大于成本的时候,互联网就可以普及了。
首先是由于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和通信费的持续降低;
其次是互联网终端的成本是多用途分摊的,购买一次可以实现多种功能;
最后,相比打印机、电视机而言,电脑和手机主要通过软件扩展了功能,软件是无形的,成本低廉。
信息的发生端不再是一种资源,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信息发生端。
多点对多点的信息传递,是信息传递效率的飞跃。
8)数字化的本质-数字化编码映射
数字化是通过数字化编码实现了“现实世界中实体对象到虚拟数字世界中数字信息”的映射。
数字化的本质是区别于文字语言的两套符号编码系统:
文字语言以象形、拟声等起源,演变成了中文、英文、拉丁文等各种不同的语言符号系统,它通过人脑处理,通过概念和逻辑实现对世界的识别和人际的沟通协作。
文字语言有三大缺陷:
差异性,不同国度基至不同地域的人沿习使用了不同的文字系统;
模糊性,概念化的语词以牺牲精度的方式便于表述或记录;
低效性,人脑为了识别和应用文字系统,需要自新生儿起消耗大量的时间学习掌握传承下来语言符号系统,而即使掌握同一语系的双方,沟通时仍难免失真或曲解。
数字语言以01010101的方式进行编码,应用电子技术实现记录、传输、接收、转译。它通过电脑处理,以信号、数据及程序等方式实现人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
数字语言最大程度上实现:
一致性(全世界可通用的信号制式、数字编码标准和程序语言);
精准性(电子级的识别);
高效性(几乎实时的交互)。
9)数字化的趋势
传统的书面语言将逐步消失,手写到键写到屏录,再到习惯于语音交互,进程可能比预想的更快。
读书,视图,到观影,人们接收和发出信息、情绪、主张的方式也在迅速切换。
口头语言也将摆脱书面语言的羁绊, 趋于指令化, 以生造的短词 替代大段的表述, 如“不明觉厉”、 “雨女无瓜”; 以简单的数字替 代费事的文字。 比如 985 代表精英学历, 996 代表加班生活, 035 代表中年被炒, 而+1, 表示 “同意”。
肢体语言可能走上舞台,并带上了各种表情包。当你出现的时候, 你的姿态, 就是你的一切。
文字语言且战且退的过程, 也是数字语言大举进军的征程。物联 世界将大多数过去需要文字语言交流的信息直接替代了。而智能助手 为代表的终端应用 (无论是办公、 社交还是消费) , 将大多数过去需 要人与人通过语言交流的信息也直接覆盖了。
无需语言, 却更懂你。
只因另一种语言开始成为新商业文明的承载。
数字化后,未来的市场只有六种产业:
10)传统批发零售模式
由于物流的限制和信息流的局限,自古有“行商坐贾”的说法。
所谓行商,就是搞批发的。
所谓坐贾,就是开商店的。
以前因为信息传递不通畅,物流运输也不通畅,商品从工厂出来之后,都是经由各级经销商,再销售给最终用户。
从批发市场到百货商场,也由于当时生产环节还不够强大,因此大多是买方市场,有货总是能卖出去的,哪怕是残次品,甚至是假冒伪劣产品。
从销售的角度:当时开一家商店或者在百货商店租一间摊位,要不少的投资的。
一般普通人没资金,是不能干的。注意这点,是数字化时代后变化最大的点。
11)线上百货商店模式
以淘宝、京东、拼多多为代表的在线购物平台,本质上就是百货商店。
和实体百货商店比较一下:淘宝平台节约了哪些成本,提高了哪些效率:
首先,淘宝的陈列空间是近乎无限大的,线下百货商店要造房子,装修店面,陈列样品,在淘宝上,这些成本都省了;
其次,在展示环节,通过文字,图片和视频上架商品的描述,而不是拿实体的商品进行摆设,提高了上货速度,降低了陈列成本;
第三,在导购环节,线下的实体店的导购只能同时向一个潜在顾客推介,而淘宝上很多商家购买都不用导购介入,而即使是需要客服的,也可以同时应答多个潜在客户。
第四,节省了一次物流成本。商品直接从厂家仓库到用户,而不必先到商场,再到客户(当然很多商品由客户自提)。
第五,节约了厂商的存货库存,由于在展示环节使用的是图文音视频,而非真实商品,这样减少大量门店展品。
第六,减少了顾客的出行时间。
从整个交易流程来说,这些环节的节约就是效率的提升。不管省下的这些钱在顾客,平台,厂商之间如何分配。
在线上百货商店阶段,销售模式从多级经销商变成一级经销商,甚至是工厂直销。
线上百货商店模式下,开店的投入成本大大降低,也不需要压货,甚至还有各种合法的非法的代发货模式,投入的开店成本很有限。
注意这点,是数字化时代后变化最大的点,第一批开线上商店的人都赚钱了。
12)线上游乐场
如果说淘宝、京东就是个百货商店,那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又是什么呢?
可以把抖音理解成为一个线上游乐场,在平台上只要你想得到的娱乐,除了违法的,其他都能干。当然也可以简单地卖货,教个书啥的。
短视频平台是以兴趣为群组,更有用户粘性。
平台给用户提供少量的认知价值,更多的是提供情感价值。
说直白一点更多的是消磨时间。
球星,歌星,影星,网红等提供的服务都是泛娱乐,以某网红为例,其创造的总体价值取决于:观众的多少以及自身技艺的水平。
某星创造价值和获取收益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A:纯线下阶段
典型场景包括上门服务(如给官老爷摆个生日宴)和剧场演出(歌剧、音乐会、相声专场等)。
上门给官老爷演出听众少 票价高;票价*观众 = 少收益
在剧场演出,观众多了些,票价可以降低但 票价(降低) *观众(增加) 总收益增加;
B:单向数字化阶段
数字化就是把声音和影像通过数字编码,实现低价的存储和低价回放。
典型的场景包括磁带、碟片、影院、广播等
盈利策略变成:降低单价,提高人数。
去影剧院呢,收听体验高级一点;自己买碟片呢,就是效果差点,好在便宜;
这个阶段提供的价值:消磨时间,提供点谈资,少量能引起点思考。
C:实时同步阶段
从技术上来说,本阶段和数字化阶段使用相同的技术。
从效果上来说,因为实现了多对多的实时双向同步,观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进一步增强,并且由于观众间的实时互动,又加强了用户的记忆感受。
典型的场景如:实时电视转播、实时网络直播等。
这三个阶段某星提供的观众价值的重心也在转移。
纯线下阶段,提供独特的记忆的价值大。比如我听过梅兰芳,你没听过;消磨时间的价值不大;
数字化阶段,提供的价值中消磨时间比重增加,提供点谈资,少量能引起点思考。
实时同步阶段,供消的价值主要是消磨时间的价值。
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很多人的时间是空出来的。这就解释了为啥直播睡觉的,也会有人看,还会有人打赏。
网红为大量观众提供了娱乐价值,自然要收取相应的报酬。
13)直播带货赚的是广告费和导购费
先来说这个广告费:
很多品牌的广告支出都是产品售价的10-20%,这就是第一个原因为啥厂商愿意付坑位费来上主播。
传统的平面广告,如报纸、电视、室外广告、网络广告,都很难得到观看者的反馈信息,一般也很难统计广告投入产出。
就像分众的电梯广告,商家付了广告费,这个效果到底如何呢?说不清。
那么网络主播的直播间,人数是能及时看到的,如果有疑问的交互也是可以立即回应的;
因此就算不达成多少销售,厂商也有意愿付费上主播。
再来说这个导购费:
用户在达成购买之前,一定要比选,主要是功能和价格;
商场的导购同时只能向一位顾客做导购,而直播间的主播同时在向几万人甚至几百万人在做导购!
如果我们按照一个导购每小时时薪15块(麦当劳兼职)估计,那1万人的直播间的两个导购在每天产生的价值相当于:
15(元/小时)*2(人)*6(小时)*1(万人) =180万。
单纯从这个导购费的角度来估算:
各个平台的头部主播团队年收入几亿一点也不夸张。
14)注意力就是价值
你提供的无论是什么娱乐素材,娱乐项目,只要能把用户留在这个娱乐场,不让用户去其他竞争对手的游乐场,对游乐场来说就有价值。
以兴趣为群组,更具备粘性,一般用户都会在各个游乐场中主选一个。
只要用户在这个游乐场,就有消费的机会,对平台来说就有赚钱的机会。
你帮平台把用户的注意力留在平台上,平台就会奖励你。
15)零门槛的开店成本
相比线上百货商店,在短视频平台上开店,是完完全全的零成本,只要短视频或直播挂个小黄车就行了。自己连商品都不用熟悉,也不用做客服,不用做物流,用户从你的短视频、直播进入发生购物行为,你就坐等分钱就是了。
16)你怎么赚钱
一个人赚钱的方式大体上有四种:
以时间换钱。同一份时间只出售一次。不管你月薪多少,这种方式的特点就是开工就有钱,不上工就没钱。公司高管和清洁工人相差的是单价,但赚钱性质是一样的。
干一次收多次。同一份时间可出售N次。比如:作家。他们耗费1年的时间和精力写了一本书,该书上市后畅销20年,作家赚了20年版税。等于作家把自己写书的时间重复出售了20年。一次付出,一份时间,出售多次,持续拥有“睡后收入”(指睡着以后也会产生的收入,也就是被动收入)
购买他人的时间再出售。比如:创业者。他们自己创业开公司,招聘了30个员工为自己做事,本质是是花钱购买了这30人的时间,再利用这30人的时间赚钱(出售这30人所创造出的产品或服务)。在这个过程中,只有能做到低买高卖,创业者就能赚到钱。
用自己的资产赚钱,比如房租、股票等等。
从稳定性角度,尽早开启你的被动收入。并且要控制被动收入的风险。
17)短视频直播无风险赚钱
简单到只有一句话:你只要在游乐场内能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就够了。
参与这个短视频直播游乐场的大体上有四类人:
首先是游乐场的主人,比如抖音这个场子是字节跳动公司,他们搭建了这个平台。
游乐场活动项目的提供方,比如耍猴的,唱戏的,他们的价值是吸引游客进场游玩娱乐的;
游乐场的观众,99%的人都属于这个群体,他们就是进游乐场看个人热闹的。
游乐场里面卖货的,不管是卖个水,还是卖个纸巾,只要游乐场里面有人,就会产生消费。
一定不要只做游乐场里面的观众,一定要意识到你也可以做游乐活动提供方。
你需要做的就是录制,上传,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如果你平时也种花养草,如果你平时也买菜做饭,如果你平时也旅游拍照,如果你平时也辅导作业,如果你平时也......
你需要做的就是建立自己的短视频内容,建立自己吸引注意力的起点。
后面第八章会列一些参考案例,现在耍猴的难度已经降低到没任何难度了。
18)未来商业的场景化销售
随着生产制造环节的效率提升,再随着新一波无人工厂的技术演化,产品生产环节的能力已远超出用户的需求,现在是产品过剩的年代。
除了少数产品存在特性差异,大部分产品同质化严重。
你想想你身边使用的各种产品,大到汽车、电脑、手机,小到牙膏、纸巾、蚊子拍...
哪一个品牌的哪一款产品比其他品牌产品在功能上强多少吗?
你再看看现在做直播带货的都是简单地讲产品功能吗?
买化妆品的都在自己脸上涂抹、卖方便面的都在直播间里吃饭、卖书的是不是给你背诵一段......
直播带货本质上都是在做范娱乐表演,只是顺带着卖个货。
如果你只是讲解个产品功能,那用户为什么要在你的直播间里下单,就是因为你能提供了比产品本身之外的娱乐性,用户才愿意花时间看人“耍猴”。
随着ChatGPT等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未来3-5年之后各种家用机器人都会走进我们的身边,人的精力会被再次释放!
所有叠被扫地、买菜做饭等工作都会由机器人来完成。
那时候的人们需要更多的娱乐消遣渠道。
再进一步(10年),你的机器人助理会根据你的购物习惯自动帮你下单购物;商家也完全由机器人客服和家用机器人助理沟通,再由配送机器人完成商品的配送。
到那时候,直播还会有,带不带货就难说了。
就像现在的小孩子,吃穿用度都是父母已经准备好的一样,那时候的人们生活中对物品的所需,就是你的机器人助理帮你准备好的,你只管用就行了。
机器人甚至会自动判断你使用的效果,下次下单它会帮你改一个品牌!
未来的游乐场需要更多娱乐提供方,更多耍猴的,需要更多能吸引注意力的东西,需要的就是你!
19)那些做短视频开直播的前辈
新东方的俞敏洪可能是商业大佬中做直播带货最有名气的啦。
教育改革之后新东方业务受到断崖式冲击,俞老师开启直播带货新赛道,2022年股票从最低点一举攀升了10倍,重回巅峰。
樊登读书凭啥能成为“知识付费四大天王”
樊登读书2020年收入10亿,其主要收入来源是樊登的订阅产品,“365天听我讲书”,占总营收的60%~70%。
据统计,2020年双十一期间,樊登读书实现成交总额过4亿元,成交单数超100万。
读者中有多少做实业的老板和员工,你们公司营收10个亿需要多少员工,需要签约多少客户?你们公司的毛利率有多少?净利率有多少?
樊登读书会的主要产品是短视频。数字化产品的存储成本由平台免费提供,信息传播成本由平台和用户分摊。
这净利润,你看着羡慕不?
樊登读书会做着边际成本几乎为零的产品。
当然看到边际成本几乎为零的产品,不代表你也能成功。樊登读书的成功在于定位。
1、樊登读书选择的书籍关注事业、家庭和个人成长,门槛低、适用性强的内容显著地提高了覆盖客户群体数量。
2、贩卖焦虑最赚钱,但咪蒙的方式是攻击,而樊登的方式是抚慰。
20)做短视频开直播能赚钱吗?
相信的力量
从生物学的角度看,这个世界没有权力,只有器官、能力和特质。
自由是人类发明的概念,也只存在于人类的想象之中。
统治者为了维持秩序,需要军队、警察、法院和监狱不分昼夜发挥作用。
如果不是大多数中国人都相信仁义礼智信,儒家思想绝不可能延续2000年;
如果不是广大的投资人和银行家都相信资本主义,现代经济体系连一天也不可能继续存在。
如果你不相信自己能赚钱,那你肯定赚不了钱。
如果你相信自己能赚钱,只要你在赚到钱之前不放弃,你肯定会赚到钱。
这个世界上99%的人,从来不相信自己能赚钱,他们只奢想天上掉馅饼。
21)短视频直播内容
短视频内容大体上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原创,第二类是二创,第三类是搬运。
不需要专业团队,不需要昂贵设备,只要一部手机,只有你一个人。
短视频或者直播的本质是吸引注意力,而吸引注意力的原则非常简单:
物以稀为贵,找不同。
原创的做法:
把你的工作或生活的独特属性发掘出来,适当地包装再展示。
如果你实在想不到,那就去看看一些榜样,照着学照着做。
短视频直播不是芯片研发,不是人工智能算法,不存在看不懂和学不会这一说。
二创的做法:
把已有的原创视频,再通过拼接、剪辑、画中画等各种技术处理,如果可能的话,添加自己的一些佐料。
各种蹭热点,剪同款,找热门BGM等等,只要你去琢磨别人的视频为啥能有那么多播放,那么多点赞,那么多回复,那么多收藏和那么多转发,琢磨琢磨你就上道了。
搬运的做法:
如果你不想原创,也不愿意二创,那你就搬运吧。
据说TikTok上80%的视频都是搬运性质的。唯一的原则是过得了平台得查重。
从某平台搬到某平台,从国内搬到国外,从国外搬到国内等等。
没有专门研究,随便找了几个案例给大家介绍一下。
22)抖音博主
这种博主比较多,当然了观众也很多。
抖音这10亿用户中,哪家还没有个娃娃呢。
主要内容是日常,视频长度30秒-几分钟。
拍摄时间,如果不考虑构思或者借鉴的时间,不专门设置拍摄场景,1小时肯定可以解决问题。
特点:构思一些冲突,引起观众好奇心,以小孩子为核心,大人做配角。
典型视频案例:
“饭后一颗糖”博主有一集讲述“瓶子吞熟鸡蛋”的视频,如果你直接搜一下这个关键字,有大量老师,学生在讲解这个小学三年级物理实验,但观看量都是几百上千不等。
为什么这个博主的视频点赞量就有311万多,只是通过一个打赌(赢了带小朋友去看电影),只要一听到打赌,观众自然要想知道结果。
为什么很多人一刷《漫长的季节》就停不下来,就是因为第一集就知道王阳死了,但直到最后一集才把完整故事呈现,看不到原因观众不死心啊。
下面的这两个博主是宠物题材的:
现在猫狗等宠物在国内的数量是逐年上升的。
2021年我国猫和狗的总数量1.1亿万只。
作为对比,2021年整个欧洲猫和狗的数量总计有2.07亿只,而欧洲的总人口是7.48亿。
从人均上来看,欧洲养宠占比比中国差不多多4倍。
为啥宠物越养越多呢?
也很简单,生产制造能力的提高,给人们足够的休闲时间;
人吃饱了饭一闲下来,就得找点精神寄托,就养个宠物呗。
那随着ChatGPT等人工智能的应用,会有更多的人被解放出来,清闲的人会更多,养宠物的人将来会更多。
这类博主的变现,也是很简单就带货就行了。
以“萌宠指南”的橱窗为例:总计带货销量为1.6万件。
更为重要的是:橱窗带货不需要博主任何额外的时间和精力,妥妥的睡后收入。
本身是教课的,那就在教学的时候录屏上传;如果是摄影的,就把摄影作品上传;
总之,你甚至都不要特意去拍摄。
现在有了AI,创作内容都不一定是实际生产的,AI会帮你生成一些简单的素材。
下面的“芃羽”博主,每个视频都是一组照片,没任何文字,所有视频的背景音乐都一模一样。也有4万的粉丝,每个视频的点赞数量也都超过1千。
唱歌跳舞,才艺表演的那就更多了。
23)TikTok博主
TikTok的用户号称20亿。
短视频平台的原理是一样的,上传内容,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就是价值。
如果你喜欢玩王者荣耀,就开个游戏直播;
如果你喜欢唱歌跳舞,就上传自己的舞蹈作品;
如果你没啥才艺,想明白是一种表演的话,你还可以自黑!
充分诠释了:只要你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他怎么想?就和在马戏场表演小丑的人一样,他就是在表演而已有啥好尴尬的。
这哥们的视频风格都一样,每个视频的前两段都是被人的演绎加他自己的一次失败或成功的演绎,自黑的多一些。
至于各种唱歌跳舞的,风景照片,各种AI美图的那就自然不胜枚举啦。
这种千万级粉丝,上亿点赞的博主,净利润妥妥超过很多A股上市公司。
24)Youtube博主
只介绍一位Youtube博主:LazarBeam
注意一下他的订阅数是2040万,右侧的很多视频播放量都超过千万次。
他的视频核心内容是TikTok上热门视频集锦,再加上他的一些解说。
也是典型的一台电脑,一张桌子就能开工的。
根据Youtube的长视频插片广告,就只这一项他的收入就非常可观。
他自己还设计了品牌T-Shirt和鼠标垫等产品售卖。这样一个大号可以持续具备持续变现的能力,就算他哪一天自己不想打理了,直接卖掉的钱都够他下半生的生活费了。
所有人类活动的最终目的都是满足人的各种需求。
从满足人类需求的过程来看,主要包括生产制造和销售贸易环节。
工业革命、计算机、物联网大幅提高了生产环节的效率,提高了单点的效率。
在销售贸易环节,实体的物理的流动,即物流效率提升幅度有限。
在销售贸易环节,信息的流动,效率提升了上亿倍。
数字化的本质是通过数字化编码实现了“现实世界中实体对象到虚拟数字世界中数字信息”的映射。
数字化时代,信息的存储成本、复制成本、传播成本都趋于零!
数字化时代,对销售贸易环节的重塑,使销售从批发零售、百货商场转变到线上百货商店,再到短视频时代的场景销售。
作为一个商家销售产品,开店的成本逐次降低,现在在抖音上开个店(挂橱窗)几乎是零成本,相当于全民每人一个店铺。
短视频平台就是一个线上游乐场,有游客看戏的,有商家卖货的,也有表演节目的。
不要只做游客,要提供点吸引注意力的内容。
你变成了注意力焦点,你就为平台和商家提供了价值,就可以分享收益。
由于数字化的属性,在短视频平台上的收益是一份无需你打理,没有任何风险的被动收入,是真正的睡后收入。
任何一个平台早期都是红利期,你不加入别人就加入,谁加入谁赚钱。
任何时候加入这个平台都不算晚!
关注我,后面我会提供系统性的讲解,从注册TikTok账号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