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切茄且郄
创造财富说到底都是在满足精神需求。
这件事很平常但是又不可思议,我们的生活就是在一片一无所有的泥土中建立起来的。而我们所做的,只是根据自身需求改变了这些泥土的组成方式。
这个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这个世界上本没有人造物,没有文明,有一天人突然脑抽了,突然就开始造东西。当然这是玩笑的说法,更准确的说法可能是基因突变。
智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脑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变得比平常动物多了几根神经,变得不仅仅满足于活着,变得爱瞎琢磨、编故事,变得事儿特别多,还造了一堆神话,直到今天还在造。
如果按照动物的标准,人类早就过上了完美生活,但是人之所以是人,就是不可能满足于吃饱喝足。文明的程度理论上是无止境的,或者说,没有人有能力给文明设定一个上限,因为人永远不会满足。
比如我们要上班,没有人强迫,没有人像对待奴隶一样拿鞭子抽,工作强度说实话大多数人也就那样,当然赚得普遍也不多。这种状态实际上比吃了上顿没下顿的野生动物强很多。但是没有人会满足于这种生活,实际上人很难满足于任何生活。
我们可能会羡慕动物自由自在,但是没有人真的想过那样的生活,说白了那就是一种原始状态。人不能在野外生存吗?可以的,人本来就是动物。人不是不能进行那些原始战斗,真实的弱肉强食,实际上我们很擅长,而且比其他动物更有耐力,是现代文明保护下的人嫌累嫌脏而已。
我们羡慕野生动物无非是看重其中“自由”这个要素,我们感觉到了不自由。我们终其一生都在追求自由,上学的时候希望快点长大不受学校的约束,上班之后希望脱离工作单位朝九晚五的生活模式,真的脱离了这些约束又会有新的约束,绝大多数的我们可能永远无法脱离经济约束。
即使经济彻底自由了,也没有人会就此获得彻底的安宁。我们看到那些财务自由的大佬总是闲不住,持续搞事,造完金山造手机,造完汽车造火箭,还想从政给美国治病,造完苹果搞电影,然后回去接着造苹果。
掌控更大的产品体量,意味着更大体量的财富,也意味着更大的压力和烦恼。假如你我有幸也能有机会承受这些“幸福的烦恼”,我们同样也会闲不住,不断会有新的想法和欲望冒出来,因为这就是人的程序设定。
这设定就是要求人不断搞事,搞成之前是焦虑,搞成之后立刻陷入无聊和虚无,只能去寻找下一个目标。人就是自己的地狱,没完没了的循环。
有人可能以为自己就是混吃等死没有什么抱负,实际上只是这一部分天性因为种种原因受到了压抑。如果一个人养活自己都费劲,确实很难有什么野心,佛系躺平也只是对自己的安慰和麻痹。
终究都是躺不平的,越早意识到这个越好。
天性终究是压抑不住的,再烂的环境都有人在试图改善和创造。也是智慧之神眷顾,让人类发现了市场交换这种创造方式。经济规律也来自人的本性,那些不满足,那些没完没了的欲望和目标,被一百年前的伟大经济学家总结为“主观价值论”。
虽然人在历史的大多数时候都在逆规律而行,制造战争,互相掠夺,制造通胀,但是好在一旦顺应规律,尊重私产,合作交换,积累资本,积累知识和技术,规律就会爆发出巨大的能量,创造更多新的生产和生活模式,人类生活极大丰富。
三四十年改革开放,以及像米莱那样的电锯狂砍式改革,就能让一个国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顺应经济规律制定了一些规则,然后在这些规则下创造和交换,于是财富不断被创造出来,改善也在磕磕绊绊持续发生。终极原因还是我们闲不住,不只要脱离动物状态,还要升级感官感受,实现精神满足。
是这些层出不穷的欲望和需求牵引着文明进化的方向,又是顺应人性规律的规则,也就是市场经济,让“主观价值”这一“人性基因”得以顺畅表达,从而指导我们创造更多有效的、真实的财富。
我们如此不幸,需要承受更多欲望之苦,我们又如此幸运,能找到办法消解这些欲望,少受一点苦。生活根本上是虚无的,没有意义的,但是创造的过程似乎又带给了我们实实在在的意义,或者说这个过程就是意义本身。
——————
推荐:
点击关注我👇
还有两个闲聊小号,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