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读者很真诚的劝诫我说,你文章中记述的那些问题确实存在,但这都是全力发展经济所带来的副作用,都是小问题。等经济发展上来了,这些问题自然很容易就能解决了……
我说,你这句话本身就是问题,因为你把因果本末倒置了。根本不是什么“全力发展经济所带来的副作用”,而是压根不应该“全力发展经济”。
读者很不理解:你还有没有常识?发展经济有什么错?
我说,发展经济本来没什么错,但经济却不是根本,而是社会清明的衍生物。如果一个社会能够保证有起码的公平、公正、平等,那么这个社会的经济绝对不会差;反之,如果保证不了这些社会秩序,你再怎么“全力发展”,经济也是无萍之水、无根之木,即便有一时的繁荣,也难以长久维系。
谁不信,可以去看一下历史,不管是哪个朝代,但凡是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的时候,都是朝代初期和中期、吏治相对清明的时候,吏治清明,自然就能维系相对的公平和公正。
只要有基本的社会公正,农民种地、工匠生产、商人交易……等等这些环节都根本不需要去大力督促。同时官吏也省心,他们用不着挖空心思的监督,用不着搜肠刮肚的去防止各行各业的人员作奸犯科、弄虚作假,更不需要呕心沥血的欺上瞒下数据造假制造虚假繁荣,这种情形,恰好就是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治”。
你以为汉朝的桓灵、唐朝的哀帝昭宗、明朝的天启思宗,还有清朝的溥仪,他们都不想“发展经济”?
光想是没有用的。而且,明朝的万历和天启两位皇帝发展得都还行,但那有用吗?张居正一死,一条鞭法人亡政息;天启一死,海贸和商税人亡政息。
所以,经济根本不是“发展”起来的,而是在好的规则保障之下的必然产物。
“发展经济”原本没什么问题,但如果忽视了公平公正的规则,那么必然导致的就是财富分配不均的问题。然后呢?官员必然急功近利、然后是工商业从业者趋向于投机取巧赚快钱走捷径,接着就要没有底线的压缩成本追求利润,接下来就是质量体系坍塌,进一步导致从业者都放弃规则、无视诚信,最终将这种价值观传染给底层……你看相互提防、互不信任的社会就这么来了。
如此一来,你再想经济继续“发展”,就必然要投入更多的人力来保障、监管。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同时监管的人员自身也要追求财富最大化……如此一来,就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越发展,就倒退得越快。
这不但会使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深受其害,同时也会让身处底层弱势群体面对更多的不公。随着大众的价值观变成唯利是图,开始笑贫不笑娼的时候,每一个人都会觉得只有富有才是正义,有钱有势才是成功。
到了这会,底层的穷人已经完全失去了尊严,从而生活得越来越痛苦和焦虑。
等到一部分人走向穷途末路的时候,他们要么就去仇恨所有人,要么就会拼命的效仿富人去破坏规则,试图以这种方式进化成富人或者强人……
但是,不管他们如何选择、不论他们的选择是成功还是失败,造成的后果却都是使这个环境加剧恶化。
最终结果,历史书上写得明明白白。
所以,一味的追求经济发展,其实根本不可行,就是将本末倒置了。经济只是表面现象,而能够保障公平公正的规则才是基础。
真正能够保证社会良性发展的是限制财富过度集中的规则,以规则来保证大多数人能够过上比较体面的生活,从而使多数人都能够进入各自擅长或者是个人爱好的领域。这么一来,经济能不发展吗?
因此,只有追求基础的牢固,才是所谓的“千秋大计”。
我们都在学习历史,但似乎我们没有从历史上学到任何有用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