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张维迎
社会为什么需要经济学家?这个问题可能有各种答案。
我的答案是:社会需要经济学家,主要原因是市场经济需要有人去捍卫。
如果我们不需要市场经济,就不需要经济学家。
市场经济为什么需要捍卫?
首先,特权阶层、既得利益者不喜欢自由竞争。
人类在市场经济之前的社会,都是特权社会、阶级社会,每个人的身份是出生时就注定的,每个人都过着自己阶级的生活,下层阶级也不会嫉妒上层阶级,因为“命”该如此。
市场经济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平等的一种制度,是一个虽有阶层但没有阶级的社会,它给每个人提供发财致富的机会,拒绝特权。
市场经济不断洗牌,没有人能不劳而获,也没有人命中注定受穷。
它可以使出身贫寒的穷光蛋变成富翁,也可以使继承万贯家产的富翁变成穷光蛋。
所以,有特权的人,或者喜欢特权的人,或者想通过特权获得利益的人,就不愿接受市场经济的挑战。
即使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暂时优势的企业,也有动机编造出各种理由要求政府干预市场,试图借助政府的力量变成既得利益者,用特权保护自己,排斥竞争对手。
如早年的英国铁路公司和邮政马车公司向议会请愿立法限制蒸汽车,理由是蒸汽车不安全。
最近一些国家的出租车公司试图通过立法阻止网约车,理由仍然是网约车不安全。
一些新能源汽车公司游说政府给予补贴,甚至呼吁立法禁止燃油车,理由是燃油车污染环境。
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从历史上可以看到,反对市场经济的最大力量,就是特权阶层和既得利益者。
市场经济需要捍卫的第二个原因,是人们的“无知”。
我用“无知”这个词,没有感情倾向,而是要强调人类认知的局限性。
市场经济如同生命体一样,是自发形成的复杂秩序,不是人为设计出来的,没有设计师。
由于人类本身的不完美,现实的市场经济总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也不存在纯粹的市场经济。
但人类有理想主义情结,乌托邦总是令人着迷。
当人们把现实的市场经济与理想化的乌托邦社会相比较时,看到的总是它的问题,而不是它的优点。
这就形成了普遍的反市场心态,知识分子尤甚。
包括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哲学家罗素在内的一大批西方知识分子都是反市场的。
缺乏经济学知识也不是反市场的唯一原因。
主流经济学并没有给我们提供一个好的市场理论。
即便像诺贝尔经济学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这样的经济学家,也不能真正理解市场,因而成为反市场的急先锋。
特别是由于政府或者某种强权的不恰当干预,破坏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作,使市场经济表现为病态市场经济的时候,人们往往以为这是市场经济本身的毛病。
第三个原因,是因为人们的无知很容易被机会主义者利用。
由于很多人不能理性看待社会出现的问题,就给那些哗众取宠的人提供了机会。
这些人批评市场经济,不一定是他们骨子里认为市场经济对大众不好。
而是他们知道,嫉妒之心,人皆有之,指责市场导致收入分配不公,污名化富人,可以得到公众的喝彩和拥护。
这样的人可能是所谓的“学者”,也可能是谋求权力的政治家。
西方一些左派政客为了拉选票,迎合民粹主义,向人们许诺免费午餐,把企业家当作社会问题的替罪羊,提出各种各样反市场经济的口号和政策。
渴望免费午餐,这是人性使然,但经济学告诉我们,世界上根本没有免费午餐!
END
前往“发现”-“看一看”浏览“朋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