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死亡与交税无可逃避。
奥派对于税的看法只有一条,那就是减税,减税,再减税。那么到底减到什么程度才算合理的呢?
答案是,减到没有。
是的,你没有看错,减税只是出于现实的考虑而提出的策略,如果依据理论,税应该被彻底消灭。
因为税的存在是否合理,不因征收的数额大小,而因为它的性质,在奥派看来收税无异于抢劫。
当然会有很多反对的声音,他们认为完全依靠自由市场,有些公共性的服务,是私人企业无法提供的。
例如军事防御,司法审判,以及那些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行业,我不想在此多费口舌,只想提请一点,由于政府垄断了提供以上服务的既成事实,私人企业成了被挤出的部分。
一个无法纳入市场的行业,提供相关服务的部门并不存在真正的盈利或亏损,因为无法进行经济计算。
谁更有效率,谁能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谁创造了财富,这一切都只能在市场中衡量。
奥派常被斥为市场原教旨主义,如果这个说法有合理性,那就是在市场经济的背后,是对自由的信仰。
税,即便是完全做到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中间没有任何损耗与寻租,我也是反对的。
一个反驳的理由是,为帮助穷人,我们征税予以救济,人们认为不强制征税,穷人可能饿死。
但我们依然不能赞同强制,因为目的之正当,不能代表手段的正当。
强制在这里的破坏作用,不是它侵犯了人们“不去行善”的权利,而是它剥夺了人们“自己去行善”的权利。
这一点对道德的危害甚大,人们匍匐在分配者的脚下,或谄媚或飞扬跋扈,为得到更多的税金而互相攻讦。
天底下最糟糕的事情,无过于这样一种体制,每个人都可以合理合法的抢劫他人,抢劫下一代。
一个社会的资本积累越丰裕,创造财富的能力越强大,而税的存在对于资本来说,是一种持续地消耗。
我们在相对公平的人头税之上,又叠加了针对企业的税收,重复收税无所不在。更甚者是累进税、遗产税,因为它惩罚创造财富的人,惩罚积累资本的人。
它鼓励人们消费而不是生产,它让人们更加短视,只追求在短暂的一生中尽量吃干抹净。
所以,很多人认同,更大的遗憾是人死了,钱没花完。真的是这样吗?
奥派对于超发货币和对交税的看法是一致的。
当我们反对通胀策略,反对超发货币时,难免会引发反对者的疑惑与追问。
“货币发多少才合适呢?人们总不能没有货币用吧?”
我们的答案是,货币并不存在够用不够用的问题,全世界只有一块钱,它也是够用的。
反对超发,亦是出于现实的考虑,毕竟央行体系就在那里,如果依据理论,炸掉世界上所有的央行才是正确的选择。
所以交易媒介发多少都是超发,最好是完全不发,回归金本位。堵住商业银行以部准超发的可能,以后存钱就不是吃利息,而是要交保管费。
不疯魔,不成活,学习奥派给我的感触是,如果理论在逻辑上没有问题,它一定会照进现实。
朋友,当你遭遇奥派那些狂妄与不切实际的想法时,请先保持安静,仔细思量——他们到底在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