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朋友突然问我一个问题,普通人为什么要学经济学?我一下不知如何回答,我想了想,我得写一篇文章才能回答这个问题。学了经济学就能赚钱吗?不一定,但可以肯定地说,不学经济学也可以赚钱,比如鼓吹计划经济的刘强东,就赚了很多钱,但可以肯定地说,尽管他是人大毕业,但他就是一个经济学小白,甚至是个傻X。当然,也有很多人骂我傻X。我这个人,五年前,从不与他人发生争吵,甚至从不说一句粗口,五年前我进微信群与人讨论,有人骂我了,当时我气得发抖。后来开始习惯了被骂甚至写文章 也喜欢骂人,经常有人说,你得有文人范,怎么能骂人呢?不好意思,我从来不认为我是文人,我是个商人,是个企业主,不会温良恭俭让那一套。现在公众号每天有人骂我,我往往浮起的想法是,骂老子的人多着了,你算个老几?哈哈。这是题外话,不扯。是的,经济学不是一门关于赚钱必备的学问,但我同时也告诉你,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一门关于赚钱的学问。如果有,人人都去读这门学问,读到博士后,是不是出来就能成千亿富豪了?想赚钱的人,如果希望读几本书,听几堂课就能学到赚钱的本领,那是你根本不懂什么叫赚钱。你所能见到的成功的企业家,那些百亿千亿富豪,那是无数企业失败后的幸存者。据统计,中国企业创业成功率大约为2%。也就是50个人创业,成功的只有一个。因为创业是九死一生,是企业家以私有财产为赌注,面向不确定的未来进行生产的行为。张维迎教授说,企业需要面对这四大不确定性,技术可行性的不确定性,商业价值的不确定性,相关技术的不确定性,以及体制、文化和政策的不确定性。每一个不确定性,都会导致企业的失败,导致创始人投入亏损,甚至倾家荡产、负债累累。如果你看到今天的教培机构就明白了,政策和疫情的不确定性,让数十万教培老板一夜回到解放前。那首先学习经济学的第一个目的就来了,至少不要让自己成为傻X。一个人当然可以成为傻X,甚至不影响他赚钱,但如果你内心对自己是有要求,不说你成为人间清醒,至少不想成为一个人云亦云的傻X。我们不生产衣服,不生产手机,不生产电脑,但我们劳动一个月,这些东西可能全有了,是谁在为我们提供这些呢?因为有无数前赴后续的企业家,以他们的身家作为赌注在投入生产。他们的生产,使得供给增加,我们才能用一个月的劳动换得无数复杂而精密的产品。而这其中,九成八的人倒在了路上,他们因为各种原因而失败,无法成为长久的生产者。而那些存活的企业家,他们暂时拿到了供应市场的资格,因为运气,也因为他们在某些方便更优秀,所以,市场给他们奖励,消费者用购买他们的产品,让他们赚钱的方式奖励他们的供给行动。但这个奖励是暂时的,因为消费者非常苛刻,拼多多更便宜,马上就抛弃淘宝。哪怕光芒万丈的淘宝,今年双十一,也不得不用二十多天的营业额来冒充一天的营业额,以保持面子,以免让消费者认为他不行了。淘宝正面临死亡的威胁,哪怕他够大,其实也无比脆弱,消费者奖励给拼多多,谁让你把产品搞这么便宜的?而企业要想活下来,要想发展,就必须考虑如何为消费者提供价值。我现在准备服务于想做抖音的中小企业,我思考了几个月,就考虑一件事,我如何做一个服务,让中小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且我的服务让对方要觉得便宜的不可思议,怎么做到这一点。这就是企业要思考的问题,只有真正做到这一点,你才可能在市场上站住脚 。你看到那句话,“没有什么岁月静好,总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时,你不仅会想到边防战士,想到消防官兵,你还会想想那些倒在半路的企业家。如若你不了解这些基础的经济学知识,跟着网上的舆论一起咒骂资本时,你不但是傻X,还在间接参与了对资本的剿杀,自己亲手参与了毁灭、降低自己生活品质的活动。一个人明明想生活更好,却参与一个让自己生活变的更差的行动,这就叫作目的与手段相悖,那就是傻X。你并不需要多高明的经济学知识,我推荐你一本书《小岛经济学》,用讲故事的方式讲最简单的经济学知识,一天就可以看完。哪怕你只看了这一本书,我也可以说,你至少在很多舆论事件中,不会犯傻。除了让自己避免成为傻X外,你还是一个人,一个对世界和社会有好奇心的人。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复杂的结论,甚至结论相悖的结论,你也经常看到有人在吵,也许你想解来这些迷团,你希望你看到的世界更通透一些,那也可以学习经济学。比如,不是民主很好吗?为什么印度搞了这么多年的民主却不如现在的中国?比如,欧洲的免费医疗,台湾的免费医疗听说很不错,但印度、非洲也很多国家有免费医疗,为何人均寿命却差十几岁甚至二十几岁呢?这样的悖论很多,你若想看清楚,翻几本经济学的普及书,你马上就能搞清楚是怎么回事了。你若想更深入的了解,看几本入门书,也能变的通透。有人还说,不行,经济学还是没大用,好象只在观念上有作用,不能真正帮到你。你错了,如果你的人生面临重大选择,需要大笔投资,经济学就能发生很大的作用。比如:二十年前,十年前,你想多赚钱,你想成为富翁,你想当老板,这时,有一个机会选择让你移民澳洲,移民美国,那你会怎么选?是留在中国,还是离开中国。如果你听信他人,不能用经济学做出判断,那你很容易选错。过往二十年,跑出去的人,没有几个在外面发财,做出大企业的,反而大量的留学生跑回国内创业非常成功。因为你不能用经济学进行个人发展环境的边际比较。同样,如果你才能一般也没有什么大梦想,就想打份工,那移到加拿大,美国是一个好选择,因为那里的劳工有垄断待遇,有机会一定要移,美国一个卡车司机年入二三十万美元不是问题。中国有个富翁跑到美国去,认为在美国置点永久产权的房产可以升值保值,十年后,他死了,这些房产,在征完遗产税后,交完房产税后,资产只有当时购买值 的不到二分之一。而这些钱如果放在中国贷款买房,估计总收益超过了十倍。而天天有人在告诉你,中国房子只有七十年产权不值钱,美国永久产权的房子值钱。如果你学了经济学,懂得什么贴现率,你就明白七十年这个限制对私有产权的影响并不算大,你再理解房产税和遗产税对房产价值的影响,那你就根本不可能在美国去投资房产。如果你再懂一点货币,了解坎蒂隆效应,了解通货膨胀的过程,那你十年前会在中国一二线城市疯狂贷款买房,可惜,那时,我也不懂坎蒂隆效应。同样,如果你懂一点货币知识,起码不会认定为BTC是一种传销,是美国人骗中国人钱的工具,你会把他当作一个民间的准货币来看待,拿点小钱去试试,也许几年也能赚个几倍,至少不会把他当作洪水猛兽。这几年奥群里,也有朋友在低点大量吃进,有朋友长期跟投,获益都不菲,至少比上班的收入是要高几倍的。这几年,一些实体店老板无比憎恨电商,甚至喊出了淘宝不死,中国不会好的口号。这种人经商,是活该倒闭的,他将失败的商业模式,即将被淘汰的商业模式当作宝。这种认知,能做好生意吗?电商是更高效率的商业模式,一方面提升商家的经营效率,一方面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成本。而不那么傻X的经营者则早早转型电商,在电商界,草根出身、一无所有的那些早期电商玩家在聚会时,营业额一个亿以下的不敢吭声,营业额五个亿以下的叫小咖。而他们就是从一个人投几千块钱起步的玩家,在他们看来,这些实体店的呼吁是愚蠢而可笑的。同样,今天有人在说,抖音是精神鸦片,甚至强烈要求下载,甚至呼吁取缔。如果你是创业者,或有创业梦想的人,那你就错过了一个最好的创业机会。就是因为抖音能识别你的需求,给你推送的东西一直是你想看的,所以你感觉是鸦片,但你想过,这是多么神奇的事情,一个机器居然能知道我想看什么。对的,抖音的伟大就在于他用人工智能来分析你的需求,你的喜好,然后再通过人工智能识别出好内容,推送给你。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意味着,内容生产者只需要生产好的内容,如果内容够好,那抖音智能算法能判断你是好内容,推送给所有需要这个内容的人。在抖音上做知识博主,月入千万的都不少,而创业者往往就是一个人,一个助理,一台手机,一台电脑,就完成了这个收入。他比其他人更强的地方,在于他的见识,比如,他很早就判断出来抖音是一个资本品,也就是一个帮助内容创作者,企业找流量的平台。而如果你懂一点经济学的迂回生产,你非常容易判断出抖音的价值。错过了十年前的淘宝,这些人还要错过十年后的抖音,然后只在线下对着淘宝、抖音骂骂咧咧,最后就是疯狂地嫉妒这些创业成功者,一看到某人赚钱就追问,交税了吗?我前一段时间和我一个朋友说,这两年,我走了回头路,服务了一些很传统的行业,导致自己的认知跟不上时代了。我说,当直播开始火的时候,我有小半年都没搞懂直播为什么火,甚至无法理解直播。我后来反思自己,作为搞商业咨询的人,居然看不懂一个商业,意味着我淘汰了,我自大了。我开始降下身段,去买那些我看不太起的玩直播的小年轻的培训课听,甚至去直播间呆着看他们如何赚钱,我才彻底明白,直播是一个超级赛道。昨天,我在公众号上宣布,我要进军抖音这个赛道,服务于中小企业,帮助中小企业在抖音上成长,这件事,在我看来,我做晚了三年。因为三年前,我一周抽一天时间,就把两个抖音号分别做到13万粉和15万粉。今天重新回到这个赛道,除了商业嗅觉,还因为我用我所学的经济学知识,对抖音的各种玩法进行过详细的分析,我才找到最适合我的赛道。经济学最大的作用,还在培养一个人的科学思维,而这一点,什么时候都是有用的。这是一种科学思维,而这种科学思维可以应用到生活的中任何场景,帮助你决策。任何事情,你将目的与手段都进行详细的分析,虽然生活中充满不确定性,但你对手段的确定性一一进行分析,找出成功概率最高的那一个去行动,也会让你更容易从容面对挑战。所以学习经济学,真的有必要,起码入个门,起码有了基本的了解。我给大家送了十本经济学普及书籍,在公众号回复 “99”就可以领取了。如果你时间不够,推荐你看两本普及性读物:《小岛经济学》《一课经济学》三天就可以读完,我保证你获益一生。
张是之老师和齐亮老师,还发起了向儿童服务的经济学课程,他们是企业家,也是服务者,也在传播正确的思想。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者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参与,支付成功后可以加入专属群,如果人满加不进去可以加张是之老师微信。![]()
这是一门由齐亮老师主讲的给孩子们的极简经济学课,适合10岁以上的青少年。
发送给作者